Ⅰ 怎么计提税金
计提时: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5011.49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4555.91
---应交教育费附加 136.67
---应交城建税 318.91
借:所得税费用 3796.18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796.18
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4555.91
-----应交教育附加费136.67
------应交城建税 318.91
贷:银行存款5011.49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796.18
贷:银行存款3796.18
印花税因为不是税金,不用计提,直接在缴纳时计入管理费用。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印花税 151.82
贷:银行存款151.82
月底若要结转损益:
借:本年利润 3948
贷:所得税费用 3796.18
管理费用 151.82
(1)事业单位其他应交税费计提怎么做扩展阅读:
计提主营业税金及附加的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 应交税金-城建税
应交税金-教育附加
应交税金-地方教育附加
缴纳时:借: 应交税金-城建税
应交税金-教育附加
应交税金-地方教育附加
贷:银行存款
计提营业税金及附加的会计分录
当月税金当月计提,即: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税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教育费附加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贷:应交税费——城市维护建设税
贷:应交税费——教育费附加
贷:应交税费——地方教育费附加
次月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上交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借:应交税费——城市维护建设税
借:应交税费——教育费附加
借:应交税费——地方教育费附加
贷:银行存款
各种资产的减值损失核算在新旧准则下其核算有以下的不同点:
(一)存货跌价准备及坏账准备
新旧准则下,核算的不同点在于按旧准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和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时记入“管理费用”科目,按新准则记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该科目是新准则新增的会计科目,其核算方法为: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确定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
(三)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资产减值或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确定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
(四)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旧准则计提减值准备时借记“营业外支出”贷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而且,若减值的迹象消失可在原计提的范围内恢复。
(五)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旧准则计提减值准备时借记“营业外支出”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而且,若减值的迹象消失可在原计提的范围内恢复。
(六)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旧准则计提减值准备时借记“营业外支出”贷记“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而且,若减值的迹象消失可在原计提的范围内恢复。
(七)商誉减值准备
该科目是新准则新增的会计科目,其核算方法为: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资产减值准则确定商誉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商誉——减值准备”科目
Ⅱ 计提税费的分录是怎么做的
计提税费的分录具体看下面:
计提税费的分录借: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城建税,应交税费-教育费附加,应交税费-地方教育费附加;支付时:借:应交税费城建税,应交税费-教育费附加,应交税费地方教育费附加,贷:银行存款。
根据我国财政部税收通知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可以在50%的税额幅度内减征。
税金是指企业发生的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税金通常包括纳税人按规定缴纳的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等,以及发生的土地使用税、车船税、房产税、印花税等。
Ⅲ 计提税金怎么做分录
提的什么税?增值税是不用计提的,跟据销项税-进项税-期初留底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即可计算得出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等要计提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城建税(按已交增值税和营业税的7%)贷:应交税费--教育费附加(按已交增值税和营业税的3%,《企业会计制度列为“其他应交款”)还有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都照上述方法计提,土地使用税按土地面积分类别计提,房产税按房屋价值的70%的1.2%计提,租金按租金收入的12%计提。印花税按收入的万分之三,不用计提,凭税票直接做管理费用--印花税。结转: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Ⅳ "其他业务收入"计提税金时会计分录如何处理
显然以前会计的处理不太合适。
根据配比原则收入与其成本应在相对应的科目中反应,你们的维修服务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是正确的,但与之对应的科目其他业务支出应记录与取得此收入相关的全部成本支出,所以你们由于取得了此项收入的税金及费用等还是计入其他业务支出科目比较合适。
如果你们没有采用新的会计准则,还是这样做:
1.在提供服务后产生的收入的分录是:
借:现金 1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000
2.月底计提其他业务收入的税金时做的分录是:
借:其他业务支出
55.5
贷:应交税金--营业税
50
应交税金--城建税
3.5
其他应交款--教育附加
1.5
其他应交款--地方教育附加 0.5
楼上的和你题目中的分录都不平啊,其实不管准则怎么变其实核算原则是大同小异的做分录还是要和以前的记录保证一贯性,不必过于求新,其实不管准则怎么变其实核算原则是大同小异的,首先要保证数字的正确是最基本的,毕竟不管是实务还是考试数字错了做会计的脸上都挂不住。
新准则在这一块的核算没什么大的变化,主要是科目的名字换了,其他业务支出改成了其他业务成本,应交税金和其他应交款合并成了应交税费,其他照做就是了。个人认为这两处改得好极了,早就恨不得自己改了,起码做账时可以少写不少字,呵呵。
Ⅳ 计提税金怎么做分录
1.计提时:
借:主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城建税
贷: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
借:管理费用——防洪费
贷:其他应交款——防洪费
2.缴纳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城建税
借: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
借:其他应交款——防洪费
贷:银行存款
3.计提时: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应交税费-应交防洪费
4.实际交纳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应交税费-应交防洪费
贷:银行存款
Ⅵ 怎样计提应交税金/增值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你是要分录吗?
一般纳税人
进项税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销项税
借:应收账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月末计算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小规模纳税人在核算时不计提进项税和销项税,只在销售货物时按照销售额计算应交增值税
公式为
含税价格/(1+税率)*税率
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Ⅶ 请问一下计提应交税费如何做会计分录
计提时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营业税,城建税,教育附加税)
交税时
借:应交税费-(营业税,城建税,教育附加税);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结转时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应交税费包括企业依法交纳的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等税费,以及在上缴国家之前,由企业代收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等。
应交增值税明细表“应交增值税”各项目的内容及其填列方法如下:
1、“年初末抵扣数”项目,反映企业年初尚未抵扣的增值税。本项目以“-”号填列。
2、“销项税额”项目,反映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庆收取的增值税额。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销项税额”专栏的记录填列。
3、“出口退税”项目,反映企业出口货物退回的增值税款。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出口退税”专栏的记录填列。
4、“进项税额转出”项目,反映企业购进货物、在产品、产成品等发生正常损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进项税额转出”专栏的记录填列。
Ⅷ 请问一下计提应交税费如何做会计分录
计提时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营业税,城建税,教育附加税)
交税费时
借:应交税费-(营业税,城建税,教育附加税);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结转时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Ⅸ 每月各种税金计提和缴纳时怎样做会计分录
(一)营业税、增值税、消费税、城建税、所得税等
1、营业税的计提和结转
月末会计结转时,对本月发生主营业务收入计提税金
(1)提取时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营业税
贷:应交税金--城建税
贷: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
(2)结转时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3)上缴税金时
借:应交税金--营业税
借:应交税金--城建税
借: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2、所得税
1、季末、年末提取所得税时(按利润总额提取)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结转所得税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
(3)上缴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3、增值税
(1)购货时
借:原材料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2)销售货物时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上交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4、消费税
(1)计提消费税时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2)上交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三、不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核算的有: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个人所得税
1、企业缴纳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时,直接记:
借:管理费用--税金(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2、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1)付工资时
借:应付工资
贷:应交税金(或其他应付款)--个人所得税
贷:现金
(2)上交个人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金(或其他应付款)--个人所得税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