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体现在几个方面:
1、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新中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的,1952年国内生产总值只有679亿元,2010年突破40万亿元,超过日本,并且稳居世界第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持续提升,近三年经济总量连续跨越了70万亿元、80万亿元和90万亿元的大关,占世界经济比重接近16%。
按照不变价计算,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52年增长175倍,年均增长8.1%。2018年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9732美元,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2018年财政收入达到18.3万亿元,外汇储备在3万亿美元以上,连续13年稳居世界第一位。
2、经济结构明显优化
70年来,我国农业基础不断增强,2018年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4.8倍。许多工业门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我国已经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的全部工业门类,而且工业生产在加快向中高端迈进。
服务业发展也是有目共睹的,刚才北京市的同志也介绍了,很多新产业,包括快递等发展得很快。另外,新型城镇化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目前的城镇化水平比建国初提高40多个百分点。区域协调发展稳步推进。
3、创新能力大幅提高
70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人才队伍日益壮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量子科学、深海探测、超级计算、卫星导航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些大家在展览当中也会看得到。
2018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到1.97万亿元,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8%,超过欧盟15国的平均水平。
4、对外开放深入拓展
70年来,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2001年加入了世贸组织,以更加积极姿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得到16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贡献了中国智慧,展现了大国担当。
5、人民群众的生活显着改善
7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万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24.3倍。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度关注民生和就业,城镇新增就业已经连续6年超过1300万人,2018年末,整体就业人员增加到7.76亿人。
脱贫攻坚成效非常显着,2013年-201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一共减少了8239万人,相当于一个大国的人口水平。到2018年,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7%,对全球减贫贡献超过70%。
㈡ 我国取得了哪些方面的巨大的成就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
改革开放的 30年,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30年!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高考制度恢复之初,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却仅录取27万名;而到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达到1010万,录取新生达567万名!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8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年悉尼奥运,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04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而今年,在108天之后,奥运大幕将在中华大地上拉开,我们将成为奥运的主人!
㈢ 近几年,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第一,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5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里程位居世界第一。
第二,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着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贫困地区发展步伐加快。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收入水平稳步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第三,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着增强,忽视生态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全面加强生态环境整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重视程度、投入力度前所未有。
(3)我国什么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扩展阅读
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然而,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改善、国际地位大幅度提高的根本原因,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动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然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我们要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㈣ 自从新中国成立里来,我国各个方面均取得了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以下的成就:
1、经济方面:
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
2、思想方面:
改革开放给中国人民面貌带来的历史性变化,还不仅仅是在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有精神生活和思想观念的巨大转变。30年改革开放的一个最大变化就是打破了过去那种单调、统一的带有个人崇拜和违背人性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精神和文化生活日趋多样化,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
3、经济增长方面:
我国经济不仅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增长,而且实现了平稳增长。这里所说的经济平稳增长,主要就是指经济周期实现了由建国以来多次发生的超强波周期(波谷年与波峰年经济增速落差在20个百分点以上)、强波周期(落差在10个百分点以上)、中波周期(落差在5个百分点以上)到轻波周期(落差在5个百分点以下)的转变。
4、能源工业方面:
能源技术进步不断加快,在石油勘探开发、水电建设、综合机械化采煤等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节能环保取得进展,2007年国家核准关停小火电1438万千瓦,实际关停2336万千瓦;与2006年相比,6000千瓦及以上燃煤电厂供电标准煤耗降低11克/千瓦时,电网输电线路损失率减少0.07个百分点。
5、交通运输建设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1979年至2007年,我国交通运输业累计完成投资74246亿元,年均增长19.9%,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高。铁路营业里程由1978年的5.2万公里增至2007年的7.8万公里,增加了2.6万公里。这些新增里程大部分是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的电气化铁路营业里程。
(4)我国什么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扩展阅读:
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扭转了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左”倾路线,标志着“以阶级斗争为纲”时代的结束,开启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从那时以来的30年,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改革开放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斗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30年的基本经验告诉我们,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㈤ 2020年我国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2020年我国取得的成就有:
1、嫦娥五号
2020年12月17日凌晨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着陆,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嫦娥五号任务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创造了五项中国首次。
一是在地外天体的采样与封装,二是地外天体上的点火起飞、精准入轨,三是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和样品转移,四是携带月球样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五是建立我国月球样品的存储、分析和研究系统。
此次任务的成功实施,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中里程碑式的新跨越,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地月往返能力,实现了"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完美收官,为我国未来月球与行星探测奠定了坚实基础。
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
祖国六十年的变化弹指挥间、沧桑巨变,6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亿万人民艰苦创业,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着强国富民、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当今之中国,到处充满勃勃生机,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六十年来,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华夏儿女们安居乐业.青藏铁路,一条几乎不可能的铁路,中国人民做到了;火车多次提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奥运场馆建设,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举国上下一片欢呼雀跃……中国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着一个又一个壮举!
六十年里,中国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文明古国成为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1998年,南方特大洪水,淹没了许多楼房,淹没了许多人民,却淹不灭中华儿女的爱心;2007年年底,当春节来临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雪灾,阻碍了人们回家的道路,却阻碍不了中华儿女救灾的决心;2008年5月,里氏高达8.0级的汶川大地震一度牵动了世界各地的心,地震震倒了一座座楼房,震碎了一颗颗逝世者家人的心,却震不倒中华儿女突破重重困难的热情.我相信,再大的困难除以13亿,会变成小小的烦恼,再小的帮助乘以13亿,会变成大大的扶持.炎黄子孙会手挽手,心连心,克服一切困难!
六十年来,中国的航天事业迅速发展,中国在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杨利伟叔叔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2008年,中国的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飞上太空,到月球上去拜访嫦娥和玉兔;同样是2008年,神舟七号升空,翟志刚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进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中国的科技技术蒸蒸日上,为发展中的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六十年来,中国建设新农村的脚步越走越快.以前,农村人知识很少,只知道劳作.现在,“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越来越普遍,连许多老年人都发奋学习.农业不仅用上了力气,同时也充分运用上了智慧.越来越多的农村人上了中学、大学,成为了建设祖国新一代的智囊团;以前,农村生活是吃不好,穿不暖,过的都是苦日子.现在,农村人的经济能力越来越好,纷纷过上了小康生活.手机、彩电、冰箱……这些曾经连想都不敢想的东西,一样样成为了现实.以前,农村给人的印象是又脏又乱.一下雨,小路便成为了“水泥路”,山上杂草丛生,无人问津……现在,一提到农村,人们想到的是清新的空气,美丽的青山绿水……改革开放,让农村展现出了勃勃的生机,让人们的生活过得更加幸福.
我坚信,中国将会迎来更美好的未来回答人的补充 2009-07-28 16:35 2009年,我们的共和国已经走过了60年的光辉历程.回顾过去,我们豪情满怀;放眼未来,我们信心百倍.
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红旗从北京天安门升起,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新中国成立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第一,表明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的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第二,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第三,宣告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一,建国六十年来,社会主义制度已在中国大地上扎根、开花,结出累累硕果.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建立了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没收了大官僚垄断资本,通过土地改革,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作为阶级的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这就从根本上铲除了阶级剥削的根源,消灭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现象;这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
消灭了剥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优点,从此全体人民有了共同的根本利益.人民利害相同、休戚与共,每个人的利益都依赖于国家、集体事业的发展.人们在生产中建立起了同志式的协作关系.尽管在人民内部还有矛盾,但这种矛盾是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是局部的、暂时的,只要正确处理,就不难解决.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由于根本利益一致,因此人们有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把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就是我国人民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它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符合我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它经过全体人民的奋斗,一定能实现.对于这一点,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有着坚强的共同信念,并由此迸发出无穷的力量.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决定了我们的生产力能够高速度地向前发展.建国60年来,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工业的发展上,我们只用了20多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半个多世纪走过的路程.我们的农业、交通运输、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实现“四化”创立了可以依靠的前进阵地.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新人.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社会主义制度在人类历史上是新生的制度,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它还不完善,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到挫折,出现反复,但这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有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同时吸收世界各国的进步因素,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正在日益显示出来,它必将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必将赶上和超过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二,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扭转了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左”倾路线,标志着“以阶级斗争为纲”时代的结束,开启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从那时以来的30年,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改革开放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斗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这个世界人口最多的文明古国,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改革开放30年,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在民族复兴的伟大道路上走过了辉煌的历程,这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0年.我国人民在建国以后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取得了新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30年的改革开放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给中国带来了持续快速的发展.文革中一度濒临崩溃边缘的中国经济,到今天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三.老百姓从温饱不足到吃饱穿好,不少人还买房买车,到国外旅游.从抗震救灾中,从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中,从神七飞天太空行走中,我们进一步看到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30年的基本经验告诉我们,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重要论断,高度概括了改革开放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就是要让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古老的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实现伟大复兴.
三,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我们的伟大目标是到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
胡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党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胡书记指出:我们的伟大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的党中央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集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形成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制定和作出了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整套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在又为我们提出了振奋人心的奋斗目标,只要我们在党的领导下,一代接一代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
㈦ 截至目前我国的人权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
中国政府积极兑现保障人权的庄严承诺,全体人民在改革发展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人民日报北京6月14日电 2012—2015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666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上升到56.1%,连续4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1200万……国务院新闻办14日公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实施评估报告》说,我国不断加大各项人权保障力度,主要目标和任务如期完成,人权事业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这份报告说,2012—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国政府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改革发展红利惠及全体人民,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据了解,2012—201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2%,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1%以内,农村贫困人口减少666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上升到56.1%,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2428万套。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5%以上,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超过80%。
过去4年,中国政府积极兑现保障人权的庄严承诺,改革红利更多惠及全民,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保障水平再上新台阶;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有效推进,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人人平等原则得到切实贯彻,各类群体的权利保障力度稳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弘扬,人权教育研究水平显着提升;国际人权交流合作广泛开展,中国的人权理念、政策和成就更受尊重。
人权保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虽然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还面临诸多挑战。实现更高水平的人权保障任重道远,依然要付出艰巨努力。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9月致北京人权论坛的贺信中指出的那样,中国人民历经苦难,深知人的价值、基本人权、人格尊严对社会发展进步的重大意义。实现人民充分享有人权是人类社会的共同奋斗目标,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人权事业和世界人权事业的共同发展,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㈧ 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哪些历史性成就
一、从新中国成立取得了哪些历史性成就
(一)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第一,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苦经济体系,使经济文化极度落后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奋斗,勤俭建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中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阔步前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万亿美元(世界排名上升到第四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近1700美元,分别是1949年的25.8倍和25倍,是1978年的18.8倍和18倍。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
第二,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50多年来,在确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赢得政治独立的基础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得到确立、坚持和进一步完善。中华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蓬勃发展。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性伟大转折的基础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政治体制改革有步骤、分阶段地稳步推进,逐步形成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框架。
四、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1)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能够比较顺利地实现消灭私有制这样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但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且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而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2)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基本上被消灭,社会主义经济成了国民经济中的主导成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它与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一起,完成了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以新的经验和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4)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大大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这是中国从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前提,奠定了基础。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㈨ 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哪些
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有:
1、中国天眼:
2017年1月报道,按国家航天局对未来月球探测的规划,中国设想未来五年、十年开展两次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月球南北极的探测。归纳起来,就是启动实施探月工程四期,其中包括2020年左右,发射嫦娥六号等月球探测器,实现月球极区采样返回。
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成就:
1、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
2、民主政治取得重大进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
3、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4、实现了中国同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充分运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了我国同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革。
(10)我国什么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扩展阅读:
改革开放对世界的重要贡献:
1、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动力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为全球经济稳定和增长提供了持续强大的推动。中国同一大批国家的联动发展,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平衡。中国减贫事业的巨大成就,使全球经济增长更加包容。中国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2、辐射和带动周边国家
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将辐射和带动包括蒙古国在内的周边国家,中蒙双方发展战略完全可以进行有效对接,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3、给世界各国带来更多机遇
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而努力奋斗。中国改革开放持续深化,活力和潜力将不断释放,将给包括英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带来更多机遇。
4、惠及世界的程度将会更深
近40年来,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跨越式发展。展望未来,中国开放的力度将更大,惠及世界的程度会更深。
5、为世界各国共同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回首40年改革开放历程,中国人民更加坚定地认识到,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面向未来,中国将以更负责的精神、更开放包容的胸襟、更高质量的增长,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各国共同繁荣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