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婚后事业 > 暮年老人怎么成就事业

暮年老人怎么成就事业

发布时间:2022-09-12 01:54:44

1. 老人退休后,可以做些什么工作打发时间

你好!我觉得老人退休以后,有很多事情可以用来打发时间。

首先,可以去做少儿托管所的工作。现在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学生的放学时间也是提前了。但是,大部分的父母都是有工作了,下班时间比较晚,所以无法一放学就去接孩子。老年人可以去少儿托管所工作,一方面是这个工作轻松,只需要看着小朋友们就好。另一方面就是现在全职从事少儿托管所的人比较少,还是比较确人的。

以上就是我对老年人退休后可以做的工作的看法,希望对你有用。

2. 老年人对社会的作用

老年人对社会的作用主要如下:

1、稳定社会结构

老年人是非常具有价值的一个群体,老年人的最重要的一个价值在于稳定这个社会的结构。当一个家里面有老年人在的话,这个家庭的凝聚力,相对比没有老年人的凝聚力要好。就用传统节日春节来说,如果家里面有老人,在全国各地的子女都会在春节的时候回到老人身边。

2、创建和谐社会环境

家中如果是有老人和小孩的话,往往年轻人有责任有担当,相对来说生活也是比较稳定。一般轻易不会铤而走险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

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的意义

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是指老年人参加或从事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活动,这既是老年人的基本权益,又是满足老年人发展性需求和实现其他权益的重要途径。

政府在促进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国家和社会应当重视、珍惜老年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优良品德,发挥老年人的专长和作用,保障老年人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

3. 78岁老人8年制作600多副手套送人,你老后想为社会做什么贡献

我老了之后想,帮助这个社会中所有流浪的动物能有一个安心的家。我会在我年老的时候每天去喂这些流浪动物,然后给没有绝育的流浪动物绝育,并且办理一个网站,让想领养小动物的人都能够领养到自己的小动物,让这些流浪的时候都能有一个自己的家。

网络上有一则新闻引起了很多网友的注意,就是一个78岁的老人,这8年来只做了600多副手套送给别人。看到这个新闻我是非常感动的,虽然他人老了,没办法工作了,但是他依旧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这个社会做一点贡献,我觉得是非常感人的。

不管怎么样,我觉得人虽然老了没有办法,工作了或者没有办法给社会做出很大的贡献,但无论怎么样尽一点微薄之力,总归是自己的心意到了,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也希望大家老的时候能够像这样。尽一点微薄之力贡献这个社会,回馈这个社会。

4. 重庆一八十岁老人依然坚持“等活”,客观来讲已到暮年应该怎样生活

重庆的一个网友拍下了令人心酸的一幕,让人看起来觉得十分心疼。视频当中一位老人拿着棒棒等待接活,可是等了半天都是无人问津。只能看到其他的人拿着棒棒不停的忙碌,老人的内心五味杂陈。因为他不相信自己已经被淘汰了,目不转睛的盯着其他人。路人去询问才知道原来老人做帮忙这个职业已经做了80多年,年轻的时候力气非常足,总是跑来跑去。

总的来说老人到了一定年纪之后,不要选择拼命的打拼,要知道自己应该不断的享清福。没有钱了不要不好意思向子女张口,一定要在该要的时候去要。年轻人的奋斗利益是10分充足的,在这时一定要让自己的父母少操劳一些。几个孩子可以放在一起拼凑,给自己的父母请一个保姆。因为人老了之后行动力多少会有一点不便,有人陪伴在他们的身边也会非常幸福。不要让自己的爸爸妈妈做空巢老人,会孤独的度过最后的时光。

5. 老年人社会工作的服务计划怎么写有范文的最好。

一、项目简介

敬老爱老是我国优良传统。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需要创新工作手法,解决老年群体基本生活照料、情感需求等多方面困扰。在大部分老年朋友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背景下,本项目根据新区经济社会快速变迁环境下,我区老年群体面临空巢家庭、社区发展、传统变迁等新挑战,采用社会工作专业手法,在老年朋友基本照护、群体娱乐、文化兴趣、才智发挥等方面实现老年群体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二、项目内容

1.老有所养

通过个案、社区工作方法、满足五保户、空巢家庭等老年人的基本养老生活需求。

2.老有所乐

运用小组、社区活动方法,整合新区社区资源,为新区老年协会提供组织、开展娱乐节目、老年传统歌舞节目等各项满足老年群体的康乐活动,满足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新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

3.老有所为

增强老年协会活力,通过老年协会组织新区老年朋友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区开展如清洁稽查、文化传承、义务接送等,发挥老年群体的热忱,增强老年群体的社会价值感。

项目名称:老骥伏枥老年人服务中心

团队名称:为爱翱翔

团队成员:李珂吴鹏刘龙珠

指导教师:桂建宇

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加强社区内老人之间的联系与交流,逐步形成社区老年活动团体,为以后老年人自主开展活动搭建平台。社区老人能够融入老年活动团中,该团体能够自主组织活动,服务本社区以及周边社区的老年人,减轻老年人的孤独感,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同时用老年人拥有的最大资源来造福社会,促进全社会重视、尊重和爱护老年人的传统美德,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兴办老年福利事业,更好地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目标服务。

在未来一两年内使西安地区老年人服务内容进一步扩大,西安市区老年人服务活动盛行,使服务中心成为西安市区影响力最大公益组织。

市场需求及服务需求

2010年,中国60岁及65岁以上人口比重分别为12.18%和8.12%,据专家预测,这个数字2030年将变成22.34%和15.21%,中国将进入“超老年型”社会,而到了2050年,60岁以上的人口总数将达到4亿左右,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25.2%,中国将成为高度老龄化的国家。

各种资料显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凸现。相反,本应与此相适应的各种社会保障体系、道德观念等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完善。而且老年人群体的增多,老年人退休后由于精神方面以及身体方面的空虚,将造成许多社会问题,如何帮助老年人顺利度过这一阶段并借老年人的资源为我们的社会造福,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老年服务市场的需求:首先,老年人从精神生活到退休缓冲期都缺乏一种特色化的服务;其次,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老年人对退休后的精神需求也将越来越大;最后,随着老年保障的完善,老年人的“余热”将有大幅度的提高,这将激发老年人对社会事业等新型老年产业的需求。

主要产品和业务

1.核心业务:组织大型老年人志愿者活动,我们通过组织那些有余热的高校的退休老教授、老学者、企业的退休高级工程人员,政府的退休老干部等高级知识分子进行高等院校的选修课的辅助,凭借老年人志愿者的丰富的知识,扩展学生的事业;结合老年人志愿者自身的阅历和知识储备确定可以定期开展讲座,服务对象可以是企、事业单位的员工培训;结合社会上的需求我们可以结合老年人的知识背景每年开展论坛或者交流会,让老年人从社会各个方面为广大群众服务。

2.解决老年人自身生活的需求,我们将对老年人生活进行规划及安排。团队将征询策划学教授、老年人专家、医生等的意见,这是通过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兴趣、性格、经历等各个方面进行的综合考虑,而对其整个老年生活做的一个长期整体规划,终身服务。

3.我们服务中心将在物质方面建立老年人专用浴室、理发店、婚姻介绍所、聊天站等。我们也将通过创办相关的老年人月刊作为组织除了基金会和政府、企业赞助外的主要赢利点。

公益不代表没有收入

我们是公益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但是并不代表我们没有收入。为了维持一个组织的正常运作和长远发展,我们会通过开展一些项目适当获取一定收入。

我们的资金链条,上游主要是基金会、慈善组织,像中国慈善基金会、联想公益创投等,我们的资金主要来自这些大的基金会、慈善机构,其余来自我们的一些实体赢利点,比如老年人专用浴室、理发店、聊天室等等。

我们开展各项活动的同时会邀请一些想通过做公益事业树立企业形象的公司或机构,获取一些赞助,如果活动影响力比较大,我们会定期开展。对一些愿意长期合作的企业我们将实行会员制,我们会建立一定的机制对这些企业进行考核,比如企业的产品和生产过程是否符合环保要求,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是否愿意为社区作贡献等,我们将把符合标准并且有意愿的企业吸纳为会员,每年缴纳一定的会费,每年进行考核,在做项目或者活动的时候我们将为其宣传。为了扩大业务、增加收入,在不降低考核标准的前提下,我们会发展更多的会员,最大程度上使我们自己拥有自我造血的能力,以补充资金链上的不足。

6. 随着年龄增长,有没有想回到农村生活的

随着年纪的增长,社会的变化,人活得越久,经历的越多,行将就木,面对更多情况已无能为力,也就会更愿意回忆之前的生活。
自己小时候,年轻时的种种,历历在目,如果在重回故地,便更是感慨万千,极易满足。

现在很多头脑灵活聪明的人,在工作中都会时时刻刻地去发现身边的机遇。而不像个别打死工的人,进厂打工就只会找工,满足于每个月拿着固定的工资。如果这样试问在工厂又还能打多少年工,尤其未来5-10年,打死工的人也将大概率在城里待不下去,而回到农村生活。

7. 70多岁的老人都经历过哪些艰苦岁月

在共和国成立前后的半个多世纪中, “贫农”这个代表 劳苦大众的词语曾经红地闪闪发光,并且作为政治地位的象 征,让善良的中国农民狂热地追求过、无比地荣耀过。直到 八十年代后,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个历尽沧桑的名词才以永 远不再回头的姿势退出了历史舞台…… 走过蹉跎岁月的老“贫农” ——访赤坭镇丰群村老贫农戴金莲 多年来,记者一直在为自己收集的那些老“贫农”的故 事而自豪,没想到 11 月 3 日采访在香港优质企业管理公司 担任企业管理顾问的黄先生时,他所讲述的老“贫农”之故 事更为感人,他说: “关于老‘贫农’的话题,我不妨以我 的母亲为例,她老人家 70 多岁了,当‘贫农’就当了三十 多年,后来, ‘贫农’这个名字没有了,但她老人家依然带 着当年 ‘贫农’的无畏精神,掩起失去我父亲的伤痛,带 着我们兄妹四人,走过了艰苦的岁月,可以说她算得上是中 国‘贫农’群体中的一个缩影。 ”为了聆听这则感人的故事, 当天晚上,记者就来到黄先生的家,采访了黄先生的母亲戴 金莲老人。 艰苦岁月,这位老“贫农”用精神支撑了一个家 戴金莲老人,和千千万万的中国老“贫农”一样,在过 去的岁月里,同样经历了艰苦生活的历练、同样饱尝了贫困 日月的辛酸。采访中,她老人家始终显得那么沉重,每一句 话都要绕唇半天,仿佛是在挪动压在心头的一块巨石。听她 说: “我们那一代人的贫下中农很艰苦,在解放后的近三十 年中,为了一心一意地支援国家建设,一直靠着 ‘一不怕 苦,二不死’的革命精神支撑着一个国家。别的不说,就说 我们家,从五十年代开始,到六七十年代,随着不断的增添 人口,日子就过得最紧张,有几年时间,劳动日值非常低, 干一天活只能得到四分钱,我和我的老公干一年连上百元都 分不到。那个年月,我最怕家里有人生病,因为得病就得花 钱。好在当年的生产队是按人头分口粮,不至于饿死人,可 我家的人口多劳力少,社会主义优越性总是很难照顾到我家 那些不干活的人,到年终我们家几乎就没有余粮了。为了能 给孩子省出一点口粮,为了能让老公有力气参加生产队的劳 动,我每天都要偷吃一顿很特别的饭,这种饭当时有很多人 吃过,那就是香蕉树根和稻壳……即就是这样,我还是对生 活充满着希望,还是和村里的贫下中农一道,为掀社会主义 建设高潮出力流汗,因为我们是当时最受政府信任、最热爱 社会主义的贫农啊,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所以,生 活再艰苦都得忍着。挨过六十年代初的那段艰苦,到了七十 年代, 农村人的生活在政府的关怀下才有了好转。 但在我家, 这种好转仅仅是能吃饱饭,四个孩子的上学照样成问题,每 到年初开学, 我就为几个孩子不到十元的学费去费神, 亲戚、 邻居几乎都借遍了。老公曾经对我说: ‘孩子能认几个字就 行了,念到什么时候还不是和咱们一样当农民……’可我觉 得,读书多了总有好处,也许将来孩子能靠读书谋个好前 程……”在这种用希望酝酿的超前思想支配下,戴金莲老人 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硬靠一身刚强的“贫农”精神, 给自己贫穷的家带来了希望、带来了活力。 包产到户,这位老“贫农”经历了观念的大转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农村发生了一场伤筋动骨的 大变革,过去那个被激越进行曲唱红的人民公社和活跃在广 大农村的贫下中农,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它们在退 出历史舞台的那一刻,生产队这个集体形式的生产单位也随 之被联产承包的新型生产形式所替代。戴金莲老人说: “当 时,分田到户的消息一传开,我就觉得很不舒服,怎么一个 好端端的生产队说没有就没有了呢?大家在一起同甘共苦、 在一起劳动的日子有什么不好?我就是想不通,还把毛主席 六七十年代的一些语录拿出来和分田到户的政策作对照,甚 至一个人躲在家里生怨气,心里总想,这一分不就把前辈用 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江山给分了吗?多可惜呀。 ”戴金莲老人 的唠叨,站在一个贫农的感情角度上讲并不算是一种错误, 因为她对党和社会主义的爱太深了,在她的心底,一直觉得 社会主义就是把许许多多的人组织起来,大家在一起建设家 园,一起为共产主义的目标而奋斗。戴金莲老人强压着许多 她敢讲和她不敢讲的话,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中,最终选择了 沉默, 因为她知道这是国家政策, 是一个人无法抗拒的潮流。 其实,在当时没有完全领会国家政策的情况下,想不通的并 非戴金莲老人一个人,还有很多和自己一样的贫下中农。 在这场农村土地大变革中,戴金莲老人家的家里也分到 了几亩地,她说: “我分到土地以后,虽然心里有疑惑,但 总不能让地荒着,当年我按照过去在农业社时的种法,在几 亩地里种了水稻, 经过细心管理, 秋后就有了很不错的收成, 比大集体时多收了许多水稻,望着老公和孩子往家中搬稻米 的高兴劲,我忽然明白了,原来分田到户是国家为了调动我 们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为了多大粮食……” 常言说: “民以食为天” ,这话一点都不假。戴金莲老人 家在多年多次丰收喜悦的陶醉下,从此更加深信党对农村的 土地政策了,以后的日子,她每每回忆起当时分田到户时她 的许多不明白时,一直抱怨自己的“贫农”观念太旧,一直 埋怨自己的文化太浅,按她老人家的话说: “我为什么那么 傻,怎么就不知道这是政府为咱农民好呢。 ” 依靠政策,这位老“贫农”走出困惑过上好日子 因为花都的赤坭镇距离改革开放最前沿之广州很近,所 以广州的发展潮流也顺应周边地区的需要迅速漫溢到了戴 金莲老人家的家乡,据戴金莲老人讲: “我虽然是一个农村 农民,但通过包产到户这场生动的教育课后,我对国家政策 的接受能力也增强了,特别是对儿女的教育投资,我在解决 了全家人的吃饭问题后,几乎把所有的钱都用在了儿女的上 学上,那时候,有人对我说: ‘你刚刚过上好日子就把握不 住了,不留点钱,一旦有什么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怎么应 付……’我知道,说这些话的人都是好意,可我不这样去想, 我觉得我没有能力像当年贫农时期那样拼社会,但有一点我 深信我能做到,那就是支持孩子上学创事业。 ”在这种纯朴 理念的引导下, 戴金莲老人在失去老公后, 依靠自己的力量, 先后让四个儿女完成了学业,本来她的几个孩子都会步入大 学校门的,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最终未能达到目的,但 通过自修还是圆了大学梦。采访中,戴金莲老人对记者讲: “改革开放的政策非常好,给我们农村人提供了很多的创业 机会,我的大儿子就是在我的鼓励下,依靠政策成就了自己 的事业,现在他虽然是农民,但却住在城镇。我的小儿子也 不错,他自从他父亲去世后,我就跟着他到城里,我支持他 创业,他也很争气,先是在东莞一个外资企业当经理,后来 在广州开了一家顾问公司,现在还兼任了香港卓越企业有限 公司的顾问,专门为那些大型企业找问题、出点子。我的大 姑娘也很有出息,她现在在深圳一家外资企业当经理……” 戴老人家说这些话的时候,满脸的自豪,因为她觉得自己这 个“贫农”母亲已经尽到了自己应尽的责任。 采访中,戴金莲老人还对记者讲: “我现在的生活很幸 福,前几年小儿子为我买了一处 200 多平方的新楼房,家里 的什么活都不让我去干,我每天的事情就是和小区的老人们 一起锻炼身体、搞些有益的娱乐活动,当然,有时候也会回 赤坭的老家看看,因为那里毕竟还是我生活了几十年的 家……”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虽然主人公不是一个叱诧风云的 人, 但她坚实的脚步、 纯朴的个性、 善良的品德和顽强的 “贫 农”精神,照样能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农民的坚强,照样能让 我们读出中国农民的伟大。

8. 赞叹一位老人仍然非常努力地干一番事业,可以引用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曹操 原诗】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9. 有什么适合老年人做的工作

一、技术人员

很多领导或者是技术员工,他们在从岗位上退休以后,其实完全全可以通过去私企,或者是在一些培训机构做顾问以及技术指导类型的工作,因为这些技术人员已经通过他们的能力在社会上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所在,只要大家肯努力肯做好服务,那么就一定能够在60岁以后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

二、保安

年龄过大的老年人,其实如果在之前没有处理好人脉关系,又不想浪费时间和精力,完全可以去某些单位或者是小区做保安。当然保安这份工作看似比较轻松,但是也需要从业者能够有一定的责任心,并且在岗位上不能擅自离岗。

三、环卫工人

其实有很多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他们都愿意去从事保洁员或者是环卫工人,而且这些老年人他们一般都能够吃苦耐劳,也能够面临风吹日晒的时候,有更大的忍耐度,所以大街小巷才会有比较干净整洁的环境,其实环卫工人这份工作还是相当轻松的,尤其是小区里的工作者。

四、司机

如果有驾驶技术可以考虑从事这个行业,可以加入一些正规的约车平台,每月赚取的收入也是不菲的。但要注意的是,一方面从事这行业年龄不宜过大,二来要保证健康,毕竟年龄在这呢,要在精力允许的范围内多赚取收入。

五、开店

可以租个店面,开个蔬菜店、五金店、馒头铺或小卖部什么的,服务周遭乡邻,一来通过服务他人让自己很有成就感,二来因有很多机会和他人交流,预防了孤独感的产生。这一年下来就靠薄利多销其收入也是相当可观的呢。

阅读全文

与暮年老人怎么成就事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幸福里买菜哪里最便宜 浏览:14
健康之首是什么 浏览:478
事业单位和科长不合怎么换 浏览:722
马跟猪相配婚姻怎么样 浏览:476
如何处理故事 浏览:604
怎么教育嗯哼爱情观 浏览:934
数字1423表达爱情什么意思 浏览:43
什么叫爱情真实内涵 浏览:656
龙男狗女婚姻怎么样 浏览:689
黄骅港买海鲜哪里经济实惠 浏览:595
婚姻的委身是什么意思 浏览:175
爱情观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640
王羲之写书法故事有哪些 浏览:177
美女怎么拍背影好看 浏览:920
雷影兄弟和水门有什么故事 浏览:314
美国故事书有什么 浏览:431
现代说祝你幸福古代怎么说 浏览:295
爱情和彩礼哪个划算 浏览:714
台北和上海哪个地方美女多 浏览:46
如何把健康app添加到苹果手表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