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工勤人员二级晋升一级需要优秀吗要注意什么呢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的岗位晋级和岗位聘用,各地都有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制度,存在地区差异,但基本条件大致相仿。
一、岗位基本情况
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岗位等级分技术工和普通工两种。技术工设一到五级,分别对应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和初级工,技术工必须取得国家职业技术资格才能聘任到岗。普通工岗位只设岗位,不设等级。
二、岗位晋升要求
1、基本条件
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德,身体 健康 ,具有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或技能条件。这是岗位晋升的基本要求。
2、考核情况
要求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必须达到合格以上等次,部分地区有优秀要求,具体以当地人社部门要求为准。
3、任职要求
①晋升一级工勤技能岗位,要求工龄满30年以上,并在二级岗位上任满5年,并取得高级技师职业技术资格;
②晋升二级工勤技能岗位,要求工龄满25年以上,并在三级岗位上任满5年,并取得技师职业技术资格;
③晋升三级工勤技能岗位,要求工龄满20年以上,并在四级岗位上任满5年,并取得高级工职业技术资格;
④晋升四级工勤技能岗位,要求工龄满10年以上,并在五级岗位上任满5年,并取得中级工职业技术资格;
⑤晋升五级工勤技能岗位,学徒学习期满和工人见习、试用期满,并取得初级工职业技术资格,即可直接聘用到五级岗位。
三、岗位破格条件
工勤岗位人员符合条件,可以不受各等级岗位工作年限和岗位数额限制,直接破格晋级。比如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能能手、国务院或省级特殊津贴、省级技能大奖或技能能手称号、省级 科技 进步奖或技术成果奖、省级劳动模范或五一劳动奖章等,都可以按照相应的条件晋升技能等级和岗位。
在岗位上年度考核获得优秀的,也可以放宽晋级或聘用的任职年限或工作年限要求。比如连续2年获得优秀等次,允许参加岗位晋级或竞聘时,工作年限放宽1年;连续3年获优秀等次的,允许竞聘时工作年限放宽2年,等等。类似的条件和标准各地有区别,一切以当地人社部门的规范文件为准。
结论:工勤二级晋升一级不一定要求年考考核优秀,但是获得优秀等次可以增加竞聘成功的砝码,并获得一定的政策倾斜,更有利于晋级 。
工勤人员二级晋升一级,按规定并不需要在上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或者连续几个“优秀”等次。规定晋升二级工勤技能岗位,要求工龄满25年以上,并在三级岗位上任满5年,并取得技师职业技术资格;晋升一级工勤技能岗位,要求工龄满30年以上,并在二级岗位上任满5年,并取得高级技师职业技术资格。这只是基本条件,并不是满足条件就肯定能晋升,即使晋升了,也不代表肯定能享受相应技术等级的待遇。
工勤人员的专业技术等级评定,从初、中、高级工到技师、高级技师,总共分了五级,而且是实行评聘分离,评上了,也不一定能聘得上。主要还是要看单位有没有技师、高级技师的岗位,有岗位也要按名额比例晋升、评聘,如果没有名额,照样还是不行。许多单位的工勤人员,评聘到高级工,就已经到头了,技师是不用想的了。有的地方在临退休前一两年,可以免试,或者走个程序,直接晋升技师,然后按技师退休,享受技师的退休待遇。这只是部分地区实行的一种人性化管理方式,机关事业单位的工勤人员,工资是最低的,相应养老金也是最低的,退休前提一级,退休待遇也就上去了。
有的地方要求晋升一、二级时,上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或者连续两年考核为“优秀”等次,只是人为设限,为了提高高级专业技术等级的门槛。这是地方政策,并不通用。还有的地方“优秀”等次可以抵顶晋升年限,一个“优秀”顶半年,这个实行的地方倒是比较多。
这个问题指的应该是问工勤2级晋升工勤1级是否需要年度考核优秀的条件。
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事业单位岗位晋升并不一定得优秀,但是年度考核结果得达到合格。事业单位有三种岗位,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和工勤技能岗位,每种岗位的晋升条件有一定区别。这里重点介绍工勤技能岗位的晋升问题。
工勤技能岗位的分类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从高到底分为工勤1-5级,工勤1级对应高级技师,工勤2级对应技师,工勤3级对应高级工,工勤4级对应中级工,工勤5级对应初级工。
工勤技能岗位的晋升条件1.任职年限。 工勤技能岗位晋升上一级必须在本级任职满5年,这个是硬性条件。比如竞聘技师就必须在高级工岗位干满5年。
2.技能资格证书 。工勤岗位每一级都有等级考试,考试通过后才有资格晋升。比如你考到高级工的证书,才有资格去竞聘高级工的刚位。
3.年度考核等次要求 。这个条件是指在任职期间内必须考核达到合格以上。比如你要评审高级技师,那么要求你在技师岗位任职的5年中年度考核等次均在合格以上才有资格去参加评审。只要求合格以上,并不要求必须是优秀。
4.相关岗位有空岗。 这个就好理解了,比如你要竞聘高级技师,但是单位高级技师岗位人满了,没有空的,那你肯定是没法晋升的。
关于工勤技能的转岗问题事业单位工勤岗位可以转岗到管理岗和专业技术岗,并享受相关岗位的各种待遇,包括退休待遇。当然转岗有一定难度,属于严格控制的。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晋升不需要必须满足年度考核优秀的条件。但是在晋升过程中是要参考年度考核等次的,同样条件下,如果考核等次优秀的一般会优先得到晋升,当然,这个不绝对,还要看其他条件。
在去年实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的过程中,二级主任科员如果晋升一级主任科员一般不需要年度考核优秀的规定。
因为由二级晋升到一级,它必须是要符合基本条件的,就是科级非领导岗位任职2年及2年以上,不是实职,年龄较大,快临近退休人员。以此类推,晋升上一级别职务,也必须符合这一基本条件。最重要的还必须在上级审核单位所规定的比例范围之内。然后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定上报组织人事部门审核才能晋升职级。
所以工勤人员由二级晋升一级,在符合基本条件下,是有可能升职加薪的,但是关键的前提是你单位必须先上报,提拔你。
当然这种竞争性是很大的,需要你付出的努力也是很多的。
祝愿你马到成功。
工勤人员二级(技师)晋升一级(高级技师)当然需要你表现优秀,要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首先必须你所从事的工种有一级这个职业资格等级,有的工勤工种仅为初中高级工,有的工种二级(技师)封顶,二级晋升一级的第一前提是你所从事的工勤岗有一级(高级技师)设置。
第二是你所在的单位有一级工勤岗的设置需要并且有空岗才可以考评聘用,否则再优秀也无济于世。
第三是具备前两条后正常情况下二级(技师)聘任四年,参加所在省市的人事考试部门考评通过颁发高级技师证书所在单位评聘成功方可享受相关待遇。
② 刚进入事业单位,职称该怎么评
职称不都是参加国考才获得职称的吗、还能评呢?
目前, 事业编制和行政编制不论是经济待遇还是政治待遇上,差距都已经越来越大 。政治待遇是普通事业编干部想都不敢想的了,而经济待遇上,通过评职称增加工资应该是广大事业编干部最后的一点念想了。
题主刚进入事业单位,就已经有目标了,应该还是比较上进的人。但首先你需要了解自己的编制类型, 事业编分为参公事业编和普通事业编 ,如果是参公事业编,那就非常好,基本就等同于公务员,只是不能够评职称了; 如果是普通事业编,还分为管理岗、专技岗和工勤岗三种岗位 ,只有聘用在 专技岗位 的人员才可以评职称。
至于职称, 如果是评审的话每年各个地市都会统一组织进行 ,各个地方政策不太一样,可以去人社局查看一下上一次的文件要求; 还有一部分职称,比如计算机、经济等是通过以考代评 ,每年全国都有相应的考试,考过以后就相当于评审通过。
不过现在实行评聘分离,评上了没有聘上,一样不能享受职称带来的待遇。 本科生只要转正定级后就可以聘为初级职称,而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就是大多数专技人员一辈子的痛了。事业单位内,各个级别职称的数量是一定的,比如单位有十个专技岗,可能高级职称只有2个,中级职称只有4个,剩下的都是初级职称, 如果你前面有4个人已经聘用在中级职称,那么你只有等他们退休或者调离后才有希望从初级职称聘用到中级职称 ,而事业单位调离的情况一般是比较少的,因此如果他们都还年轻,如果你的前面还有其他同事在排队,那么 你可能到快退休的时候才能聘上中级职称,甚至退休是都聘不上。
现在事业单位在改革,职称这方面国家应该也有一定考量,不过政策的调整都是需要时间的, 如果有能力的话,还是趁早考公务员才算真正的上岸。
职称评是评,聘是聘,能评上职称不意味着能聘任上,我简单以事业单位为例来说一下具体问题:
先来说说职称是啥?职称其实是对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评估,能够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具体工作层次。
事业单位分为三个岗位,即工勤岗、专技岗和管理岗,工勤岗的晋升是以职业技能等级为标准,专技岗对应的是专业技术职称,管理岗则是职级。因此,事业单位专业技术类岗位的工作人员有考取相应职称的必要。
其次再来说说职称怎么评?取得职称的方式分为几种,分别是认定、评审、以考代评、资格对应等等。
认定和评审,主要指一些具备相应评审资质的单位,可以对一些具备相关专业能力的员工进行综合评审,评审材料经评委会审核,由专业评委进行投票确认是否符合相应资格。
以考代评指的是类似会计师、经济师、审计师这些国家明确规定通过相应考试后,取得相应职称资格的。以考代评的,不需要再进行二次评审。
资格对应指的是形式相近的类似几个资质之间是可以相互对应使用的,即很多认定上,具备中级会计师就视为具备了中级审计师资格。
最后,来说说如何聘任职称事业单位聘任职称是有相应规章制度的,具体流程以本单位为准,我这里只说说通用的几点考量。
正如开篇说到的,很多单位受制于指数、层级等等原因,存在评的多,但聘的少现象,很多人具备相应资质,但没指数无法全部聘任。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事业单位聘任类似于干部的选拔,但程序上相对宽松。最后,还需强调的是,聘任上相应的职称,并不意味着你变成了领导,只是享受相当级别的薪酬待遇,行政职级并不提升。
事业单位分为管理类事业单位和专业技术类事业单位,只有专业技术类事业单位才有职称评定一说。因此,在进入事业单位之前,要了解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如果进了管理类事业单位,不管是什么专业,不管学历高低,也不管原来是否有职称,都没有评职称一说,这个要弄清楚。
其次,在专业技术类事业单位,技术职称评定,也要看专业方向。如果符合专业评定,按相关规定,本科毕业实习期满,就可以评定助理职称,评上后四年可以参加中级职称评定,也就是最早5年就可能评定中级职称。学历在职称评定中非常重要,比如硕士研究生,没有实习期,直接就可以评定助理职称,三年就可能评定中级职称。
同样的,对于管理岗位人员来讲,本科毕业实习期满,就可以评定为管理岗八级,研究生没有实习期,直接定为管理八级,两年后就可以晋升管理七级。
题主说的应该是专业技术人员岗位。
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可分员级,初级(助理),中级,副高级,正高级。
正常够5年可评上一级(破格3年)。
具体评聘方法各市不一样,有的评聘相结合,没空岗不让参评。有的评聘分开,够条件可参评,但没岗聘不上。
具体事宜还得到人社局职称科详询。我只能帮你这些。
进入事业单位,想走职称路线,必须搞清楚以下几点:
一是单位是否设置专业技术岗。 参公管理事业单位按公务员法管理,不能走职称;有些事业单位,如行政管理服务中心、老干中心等,不设专业技术岗,都是管理岗;有些事业单位则管理岗和专业技术岗都设有。
二是专业技术岗的设置数量和类别 。职能单一的单位和绝大多数小单位一般只设置一种职称专业,如党史研究中心只设出版专业,专业技术岗从低至高依次为助理编辑—编辑—副编审—编审;职能多的单位如财政局、水利局等内设的事业单位则设有多个职称专业,有的还分为主岗和辅助岗。同等资历条件下,主岗技术人员可能优于辅助岗技术人员晋升高一级职称。
三是职称专业聘用条件。 初级职称一般直接认定,进入事业单位渡过试用期后,单位人事部门会给您到人社局办理聘书;晋升中级职称,首先要在初级专业技术岗上工作一定年限,其次是看职称专业是考还是评。有些不用考,如档案专业、政工师专业、教育系统专业,有些专业,如出版、经济师、建筑师等是需要参加考试。考试合格后,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才会有资格参与竞聘岗位。至于高级职称,基本都是评,好像有部分专业开始推行以考代评。
此外,还要看单位专业技术岗的岗位使用情况,即没有空岗不能参与竞岗或参评。 进入事业单位,如果恰巧初级专业技术岗也都满岗的话,那就不能认定专业技术岗,只能在管理岗;只有中级的专业技术岗有空岗时,符合条件初级专业技术人员才能参与竞聘或评比。同理,中级职称晋升副高级职称亦是如此。
刚进入事业单位,职称该怎么评?
首先了解下事业单位评职称的是哪些群体。 事业单位在岗位设置上共分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工勤技能岗三个类别,其中管理岗走职员级别,从低到高共十级,属于行政职务序列,不存在职称的问题;工勤岗在岗位等级上分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几个类别,也不存在职称问题。也就是第三类的专业技术岗人员存在初、中、高等职称级别。同时又细分为13个等级, 初级岗位又分 十三级至十一级, 中级岗位又分 十级至八级, 高级岗位又分 七级至一级。
下面我们重点说说专业技术岗位职称评定的岗位。
专技岗最低级的是13级,也就是初级岗中最底层级。对于刚进入事业单位的新人来说,如果你聘用的岗位是专技岗,本科学历任职一年转正后可定为初级,也称助理级,如果是大专学历则工作满两年后才能定位初级职称。下步,初级评中级中间则需要五年的工作经历。对于你来说现在重点是考虑评定初级职称的问题。
还需要考虑的问题是,你所学专业对口的是哪个类别的职称。比如有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等等,一般都会有专业对口的要求。无论哪种,职称级别都是和工资待遇挂钩的,这也是事业人员很重视职称问题的原因。你可以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从事工作来选择。
接下来要说的是职称的比例问题。 现在事业单位实行 评聘分离,也就是你评上了更高一级的职称,但还需要单位聘用上。高、中、低级三个岗位级别一般比例控制在1:3:6,级别越高指标越少,所以一般达到中级职称后就是熬资历了,等高一级岗位有空缺了,再去竞聘。如果你今后有机会早点聘更高的职称,就好好把握,有时候晚一步就面临更大的竞争。
进入到事业单位,职称怎么评?我觉得应该按以下步骤来进行
一、确定方向。首要的就是要确定自己职称的方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1、单位行业。单位必然有主系列,辅系列之分,我们就要详细了解,单位行业和之前的评审聘用情况,进行判断。比如农业行业,那么首选的还是农艺师、畜牧师,之类的,一方面行业对口,另一方面工作中也容易有论文、表彰奖励等材料。
2、个人专业。还是从个人专业考虑,目前部分职称序列,还是对专业有要求,那么就需要找到自己专业匹配的序列,或者进行二次学习,读在职学历。
3、难易程度。这个要综合分析,比如以考代评类的职称,或者单位对申报名额限制等因素综合分析。
二、查找要求。确定方向之后,就是查找相关的要求,要做到了然如胸,知道该准备什么,自己欠缺什么。
三、积极准备。第三步就是积极准备了,评审类的职称,积极准备材料、论文、成果、表彰奖励等,准备评审。
考试类的,就要及时查询考试通知,及时报名,参加考试。
教育系统的职称是评的,卫生系统的职称不评是要考的。
晋升职称有许多条条框框限制。教师的职称和医生一样,起步是初级职称,包括三级教师和二级教师两个档次。取得二级教师职称在满5年后可以评中级职称即一级教师。取得一级教师资格后,工作满5年可评副高职称,即高级教师。还有正高职称,但一般中小学教师没机会参评。
评职称条件各省市的具体要求还略有不同。如果你是教师,平时多参加各种说课,公开课,论文等比赛,评一级教师和副高职称还需要有结题的课题研究。
专业技术职称需要达到一定条件一步一步来,但是有的单位为了留住人才选用来迂回的办法,让你享受职称待遇,注意是享受。
③ 事业单位工勤编能提拔为副科级干部吗如何才能晋升
由于事业单位长期沿用行政机关的人事管理制度,形成和机关事业单位不分,变革开放四十年来,事业单位出台了一系列合适事业单位开展特性的变革配套文件,事业单位曾经有了明显区别于行政机关且独立的人事管理制度。
退休时依然在该岗位的,依照所转岗位办理退休在职手续享用岗位待遇。
④ 工勤人员怎么评初级、中、高级工职职称
工勤技能岗位基本任职条件:
1.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2.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3.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和工人见习、试用期满,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后,可确定为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以上为工勤人员职称评级过程。
(4)事业单位工勤人员怎么评定扩展阅读:
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设置
1.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5个等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2.工勤技能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岗位等级规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确定。
3.机关直属服务性事业单位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技术工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4.机关直属服务性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国控制目标为25%左右,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5%左右。
5.机关直属服务性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的一级、二级岗位,主要应在专业技术辅助岗位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职责等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领域设置。要严格控制工勤技能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
参考资料来源:
关于印发《关于机关直属服务性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人社部
⑤ 我是事业单位在编 工人编制职工,我想问下 如何参加职称等级评定的考试,参加需要什么条件
事业单位工勤人员 一般不能直接评定职称
如果有专科学历 可以先考个经济师 然后申请评聘
单位同意评聘后 会向人社局报送材料 转为专业技术人员
⑥ 事业单位工勤岗等级划分多少年限才可以考级
事业单位工勤岗位等级分: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初级技师,中级技师,高级技师。三年以上可以参加考试。
⑦ 事业单位工勤人员的技术工四级、五级等是什么意思怎么核定,几年晋级一次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6-11
⑧ 事业单位工勤岗位分几个等级
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即一至五级(从低到高为五级、四级、三级、二级、一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要适应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提升服务水平的要求,满足单位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鼓励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新补充的工勤非在编人员采用“三个统一”:
一是统一实行劳务派遣。用人单位必须在核定的行政附属编制限额内向机构编制部门申报,经核准后,统一实行购买服务的管理方式,由用人机关与劳动派遣机构签订人员派遣协议,由派遣机构向用人机关派遣所需聘用人员,并明确派遣关系、合同期限、工资报酬、权利、义务等内容。
每两年签订一次合同,并由用人机关、派遣机构对聘用工勤人员进行考核。
二是统一工资待遇。实行派遣机关统一为聘用工勤人员发放工资、办理“五险一金”,执行机关同类人员工资福利待遇。
三是统一财政定额补助。财政部门根据机构编制部门核定非在编聘用工勤人员指标,参照漳州市上年度城镇在岗职工人均收入标准及市直同类人员工资金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等因素,科学合理制定经费补助标准,每年年初由财政局经费一次性核拨到用人机关,并定期对补助标准进行适当标准。
补助经费实行“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办法,由用人单位自主支配使用。各机关单位须在核定指标限额内聘用人员,否则机构编制部门可削减或取消该单位的工勤人员指标,财政部门不予核拨经费。
以上内容参考中央人民政府网-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
网络-工勤人员
⑨ 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身份如何认定
事业单位改革后已经由原来的身份管理转入岗位管理。
在管理岗位上工作的是管理人员,在工勤技能岗位上工作的是工勤人员。
完。
⑩ 事业单位的工勤人员技师是什么级别
事业单位的工勤人员分为五级,技师已经算是高级级别,但工资水平比起专业技术人员的高级职称差得多,甚至不如中级职称拿的多。1、事业单位按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岗位,除岗位聘用制管理外,工人一般在工勤岗位安排工作,负责后勤服务工作,比如司机、电工等。岗位聘用制管理的事业单位,工勤人员可以在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应聘,享受该岗位的工资福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