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事业单位干部身份是什么
1、干部身份是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管理的制度,一直沿用到今天。仅在一些情况下还有用,比如报考公务员,一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称的认定、评定,工龄的审核等也和此有关。
2、事业单位(Institutional Organization),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Ⅱ 事业单位干部什么意思,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区别吗
事业单位干部:是指在干部编制岗位上的工作人员,一般是单位的管理人员;
一般工作人员:是单位除干部编制外的所有人员。
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管理人员和非管理人员的差别。
事业单位的明显特征为中心、会、所、站、队、院、社、台、宫、馆等字词结尾,例如会计核算中心、卫生监督所、司法所、银监会、保监会、质监站、安全生产监察大队等。
事业单位分为参公事业单位以及一般事业单位。参公事业单位是指人员使用事业编制,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参公改革之后的事业单位在省公务员招考中招考,普通事业单位在事业单位招聘中招考。
参公事业单位是指人员使用事业编制,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参公改革之后的事业单位在省公务员招考中招考,普通事业单位在事业单位招聘中招考。
Ⅲ 事业干部编制是什么意思
事业干部编制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
编制分类
1、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
使用事业编制,但须参加公务员考试;如设区市的城管
2、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又叫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多为一些公益性事业单位,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学校等。
3、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挂钩,如医院和部分景点等。
4、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实际上与企业差不多,待遇和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多为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如设计院等。
(3)原来的事业干部是什么扩展阅读:
1、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人事部核准后实施。
2、国务院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人事部备案。
3、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本地区人事厅(局)核准。
4、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本地区人事厅(局)核准。
5、地(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本地(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6、地(市)政府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本地(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7、县(县级市、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县(县级市、区)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审核后,报地区或设区的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8、县(县级市、区)政府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县(县级市、区)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审核汇总后,报地区或设区的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9、国务院直属机构中垂直管理的,其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报人事部备案后,由国务院直属机构组织实施。
10、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的政府直属机构,其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实施方案,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核准后,由该直属机构组织实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事业编制
Ⅳ 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都是干部身份吗
是的。
干部身份为通过人事组织部门办理吸收、录用干部审批等手续在党和国家机关、军队、人民团体、科学、文化等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中担任一定领导工作或管理工作的体制内公职人员所具有的干部编制身份。
大中专毕业生属于国家培养的专业人才,国家统一招收并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执行一年见习期考核合格办理转正定级手续后具备干部身份。我国不同部门具备不同的行政职能,其中干部管理等方面由人事组织部门负责,工人管理及社会劳动保障等方面由劳动部门负责。
(4)原来的事业干部是什么扩展阅读:
干部身份的相关要求规定:
1、推进前台业务受理、后台政策协调。办理社会保险代缴、退休初审、专业技术资格评定等其他基于档案延伸服务的档案管理服务机构,要加强前台服务和后台政策的协调,及时反映有关共性问题,并配合行政管理部门研究制定合理可行的解决办法,积极为存档人解决难题。
2、强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信息共享。各地要建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内部信息共享机制。档案管理服务机构要加强与其他经办机构的信息互通和数据衔接,依据档案材料可出具相关证明的,不再转递档案。
3、推进档案信息化工作。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快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电子化、数字化工作,建立全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基础信息数据库,推动数据向上集中,方便档案信息异地查询,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Ⅳ 关于怎样确定事业单位工人身份与干部身份的问题
确定事业单位工人与干部身份,主要渠道:
一、是通过劳动局以社会青年招入事业单位的,或临时工转正的,属于工人身份;
二、是通过公务员局或专业主管局(卫生局或教育局)招入事业单位的,属于干部身份。区别是,前者不具有高等教育学历,初中或高中或中专学历即可。后者是具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
三、靠派遣证。派遣证就是你大学生干部身份的证明,假如某天你被提干时,这个就是你可以被提干的证明,因为你是干部身份。否则你就不能被提,因为你是工人。
给你定义的工人身份有待考证,因为你的毕业证是成教系列。可以向有关部门咨询。可以参考国家公务员管理规定。
纳入工人身份,意味着失了晋升的机会。
(5)原来的事业干部是什么扩展阅读;
干部身份是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管理的制度,一直沿用到今天。仅在一些情况下还有用,比如报考公务员,一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称的认定、评定,工龄的审核等也和此有关。
在目前的中国社会体系中,正常从业人员分三种身份:农民、工人、干部。农民归农业部管理,工人归劳动局管理,而干部归人事局管理。大学生属于国家培养的专业人才,属于国家干部身份。通过向劳动部门申请办理招工(就业)手续后具备工人身份,通过人事组织部门办理吸收、录用干部手续后具备干部身份,国家统一招收并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执行一年见习期考核合格办理转正定级手续后也具备干部身份。我国不同部门具备不同的行政职能,其中干部管理等方面由人事组织部门负责,工人管理及社会劳动保障等方面由劳动部门负责。目前身份仍是影响我国人才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具备明确身份的人员还不能随意流动。
Ⅵ 干部身份是什么股长都是干部吗一般事业人员能成为干部吗
干部身份是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管理的制度,一直沿用到今天。仅在一些情况下还有用,比如报考公务员,一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称的认定、评定,工龄的审核等也和此有关。股长是干部。
Ⅶ 事业单位 干部身份 什么意思
一般是这样理解吧:
1.一个单位可以有三种编制的人:行政编制、事业编制、企业编制。对应的身份就是行政=公务员(极少干部身份),事业编制=干部身份+工人身份,企业编制和事业编一样,两种身份都有。
2、按享受国家财政不同又分全额拨款单位、差额拨款单位和自收自支单位。全额拨款单位有行政单位和其它事业单位如老师、水利局 环保局 综合执法局 规划局 公用事业管理局等包括他们下属单位。差额拨款单位好像只有医院了吧具体就不知道了。自收自支单位应该林场之类的了。包括设计院,但好像事业企业单位用人都比较乱。
3、关于你是干部身份是肯定的,你是机会参加你们县里的副科级考试的。如果通过了,你一定能成为正式的公务员。09年还能不通过考试分进局里,想必你也不是吃素的。祝你成功。
Ⅷ 事业单位正式人员干部身份是不是就是管理岗位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