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婚后事业 > 黑龙江撤回哪些事业编制

黑龙江撤回哪些事业编制

发布时间:2022-09-03 17:53:49

① 取消事业单位编制有哪些单位

1 取消编制的单位

在事业单位中将会有40多个岗位被取消,主要包括待所、宾馆、咨询服务、工程建设、维修、农场、养殖场、经营性林场、电影制片厂、国有宾馆、印刷厂、文艺剧团、影剧院等等,这些事业单位可以分为工程类、种植类、技术开发类、中介类等。职工的事业编制将会被取消,而事业单位的属性会被保留下来。而本次事业单位的改革无疑是给了大家一种信号,事业编制也不再是铁饭碗,可能不会变得那么稳定。

2 取消编制员工的出路

对于取消编制的员工该何去何从呢?其实很多岗位是编制取消了,但是岗位还是保留的,这部分的原编制的员工,可以转为合同制的员工。但是合同工和正式编制会有很大的区别,首先福利待遇没有正式编制好,因为是合同制,工作也不稳定,很有可能就会有一天岗位就会被取消,面临失业的情况。如果员工的岗位已经被取消了的话,那就只有自己寻找出路了,原来的事业单位会根据员工参加工作的时间长短来给一定的补贴。如果有部分的员工年龄比较大的话,就无法再继续找工作,就业的能力比较弱。如果在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到5年的,可以提前退休。其实就是内部退养,原事业单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每个月发放基本的生活费,到退休年龄后单位为该职工办理退休。

3 事业单位的待遇

现在事业单位的待遇也在逐渐向公务员靠拢,除了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工资以外还可以享受到各项补贴,比如说取暖补贴、住房补贴、降温补贴、车补等等,之前事业单位是没有车补的,有很多小伙伴还比较羡慕公务员能够有车补,现在也有了,如果需要外出办事,可以享受到,部分地区已经落实了。根据岗位和职称的不同,车补的金额分别在不等,而职称越高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能获得的车补也就越多。

事业单位异地调动难吗

② 2020年底前 42种事业单位编制取消

在我国的机构改革中,事业单位改革,是影响力最深远的一场改革。一场涉及到700多万人的事业单位改革,广泛受到关注。如果从1992年首次提出逐步建立健全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算起,中国的事业单位改革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路程,但此项改革一直就是只摸石头不过河,甚至多次反复,直到2017年《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方案》基本确定。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在2020年底前,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要求全部到位。

③ 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的编制被收回意味着什么

1、从机构编制角度来讲。只有事业单位编制被收回的说法,不存在在编人员的编制被收回。
2、一个单位的编制被收回,通常是因转企或职能萎缩、被划转等缘故,该单位被撤销,就类似于一个教室上了锁,课桌椅被搬走了意思。收回编制的文中间,会对在编人员去向有交代,如成建制划转等。
3、还有一种理解,就是针对个人,比方说离开这个单位,他就不能再以事业编制身份参加其他考试,这是针对个人,单位依旧拥有该事业编制,可用于再招新人。

④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改革后灌区属于什么性质

虽然编制没有了,但是国家还是会要保留单位的事业单位性质的,还会由财政差额拨款,不是完全的企业形式自负盈亏。

早在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曾明确提出,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人社部相关部委官员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最新动态及热点问题高峰论坛”上提出。

重点要研究编制创新改革,特别是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对相关改革的影响。所谓“不纳入编制管理”,就是取消事业单位编制,但保留事业单位性质。选择保留事业单位性质,主要是考虑到高校、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不能完全推向市场化,还要由财政差额拨款。

(4)黑龙江撤回哪些事业编制扩展阅读;

事业单位改革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关键要从体制机制入手,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调整和规范政事关系。

2011年4月初,中央已经确定了一张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时间表,共涉及到超过126万个机构,4000余万人。该表预计到2015年,中国将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到2020年,中国将形成新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

⑤ 取消事业编的单位有哪些

取消事业编的单位有国有农场、国有宾馆。

工作人员编制被取消:这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直接被取消编制,原有“身份”不复存在。这部分事业单位包括国有农场、国有宾馆等,他们都属于经营性质的单位,被取消编制后,可能会以政府采购形式继续存在。

还有一部分事业单位情况不同,这部分事业单位没有被取消编制,但在这些单位工作的人员,却被取消了编制。



进入事业单位的优势

和普通工作相比较,事业单位工作更为稳定。只要不犯什么大错误,工作上没有什么重大失误,就不会有失业风险。从这个角度来说,对很多追求稳定生活的人来说,考取事业单位是非常幸福的事。

和普通工作相比,公务员、事业单位的福利待遇比较完善,虽到手工资并不是很高,但其它的补助、津贴加起来,还是非常可观。

此外,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公积金都比较高,这也是一项非常值得重视的福利。不得不承认的是,很多私企福利待遇并没有那么完善,甚至令人无法忍受,这跟公职人员相比还是有不小差距。

⑥ 黑龙江的事业单位都包括哪些类呢具体

事业单位类型:

1、 参公事业编

这类岗位编制,一般都是待遇好、晋升空间大的,在工作中,资源都是向这类人倾斜。因此,在这些岗位,只要你不犯很严重的错误,晋升是很有优势的。

2020黑龙江事业单位考试公告

2 、全额拨款事业编

全额拨款事业编,这个群体在机关中的工作和公务员没有差别。由于近些年来公务员的编制比较紧张、人口较多、负担较重,成立事业单位在一定程度上就缓解了公务员的工作量,这类招考人数是比较多的,也就顺利成为考生继公务员之后最好的考编选择。全额拨款事业编财政由相关部门或是政府部门直接拨款,其性质就和公务员相差不了多少了。

3 、差额拨款事业编

差额拨款事业编,他的主要意思是国家财政及相关部门拨款一部分,招聘单位负责一部分财政。很多人对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不是特别看好,觉得待遇肯定会比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其实不然,有的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的福利待遇反而更好。

4 、工勤编、临时工、政府雇员

这三类人当中,政府雇员的福利待遇应该是最好的。很多单位招聘中高级政府雇员,通常年薪都是十几万以上。不过,这和应聘者自身的价值有关系,你得要有本事才能成为中高级政府雇员!

⑦ 哪些地方事业编制将要缩减

近日,《黑龙江省深化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实施意见》开始实施,强化事业单位公益属性,推进事业单位去市场化,2019年将全面完成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工作。

前段时间,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对机关事业单位技工工种做了重新设置,工种由原来的290个调整为178个。今后在机关事业单位里将不存在“爆破工”“电锯工”等工种。

关于事业编制,还有哪些变化?一起了解下!

整合撤并“小散弱”事业单位:

省直编制30名及以下单位、市(地)编制5名及以下单位、县(市)编制3名及以下单位要重点推进机构整合。

省直编制5名及以下单位原则上一律撤并,职能并入相同或相近单位。

通过整合撤并,省直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中,20名及以下编制规模的事业单位最多只能保留1个。

河南机关事业单位技工岗位减少至178个

近日,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对该省机关事业单位技工工种做了重新设置,工种由原来的290个调整为178个。

河南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河南省机关事业单位技工岗位存在部分人数较少的工种,这些工种已不适应现代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和社会发展需求。

“比如爆破工、喷护工等技工的人数很少,对他们进行岗位等级培训、考核等工作所需的人力成本很高。”在对机关事业单位112个技工工种进行归并考核后,河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工种设置由20类290个工种调整为20类178个工种。

多地出台机构编制新规禁止擅自增加编制

近日,辽宁省出台《辽宁省机构和编制管理条例》。

《条例》规定,省、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机构编制、人员工资与财政预算相互制约的机制,在设置机构、核定编制时应当充分考虑财政供养能力,机构实有人员不得突破规定的编制。

禁止擅自设置机构、增加编制或者超编制配备人员和超职数、超机构规格配备领导干部。省、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将机构编制管理的执行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和专项审计内容。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办法》,办法要求,全区事业编制实行总量管理,自治区机构编制管理机关确定全区事业编制总量,并确定下达盟市事业编制总额。

⑧ 2019年,事业单位的编制都有哪些新的变化

其实现在来看事业单位的条例是越来越多的,而且也是经常的在改革,所以想要进入事业单位确实是一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那么编制其实也是其中的一项。现在的编制原则就是要精简编制,就是收回事业编制改为聘任制。那么也就是说铁饭碗已经是不存在的,只要你的表现不够好的话,就可以开除你去聘请另外的人来担任这一个职位。


对于事业单位体系中工勤岗员工,就是实习精简编制,也就是说逐步地退出事业,编制的舞台退一个减少一个只出不进。也就是说现在还是编制人员的,不用担心,只要是还没有退休都是编制人员,但是在编制人员以后也就是改为聘任制。

⑨ 2022年哪些事业单位改企业

【法律分析】:高校和县级以上公立医院目前在试点保留事业单位属性,取消事业编制。在2022年前,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要求全部到位,因行业改革,目前部分事业单位已经改革完成。1.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设立的从事生产经营性活动的事业单位,这类单位的改革去向是全面改制为企业,推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类事业单位的人员,在改革过程中,除部分管理人员因身份问题,会调整到其它事业单位任职外,其他人员会随单位改革全面推向市场。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基本结束,只剩下一部分长期由地方财政供养的行政辅助、后勤管理类单位。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多使用自收自支类事业编制,对于自收自支类编制,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正规的事业编制分类,由同级地方政府确定,报上级机构编制部门备案,这类从2014年开始要求全部核减,用其它事业编制置换,一些省份已经完全取消。另一种理解是因为由地方政府确定,因而随意扩大规模,不备案,属于自我消化类型,不被上级机构编制部门承认,人员也多以临时人员或者比较复杂不正规的来源为主。《机构编制法》即将出台,今后不再设立事业编制新类型,事业编制也由省统筹,自收自支类事业编制全面取消,不再被承认。要么置换,要么核减人员,没有第三条出路。2.行政类事业单位:是指行政监管类和行政辅助类,以及部分行政委托类事业单位,按照政策规定,其职能划归机关,今后不再设立行政类事业单位,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基层行政机关单位数额限制较死,行政编制只减不增,本来行政编制就少,这几年还因为机构改革和控编减编取消了不少。因而这类事业单位改革的最终去向,是基本保持不变,只是今后不再增批该类事业单位。3.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设立的医疗卫生、教育、科研等承担基础性公共服务职能、没有收费职权的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改革的去向是基本保持不变,是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影响最小的类型。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也是参公事业单位集中分布的类型,除过党群团机关之外,所有的参公事业单位,基本上都属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但并非所有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都能够参公。除乡镇卫生院外,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基本上都是全额供给的地方财政拨款单位。当然全额、差额是事业单位分类的另一种方式,和是否公益一类还是公益二类联系不大,也没有什么可比较的地方。4.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是指有收费职能的公益类事业单位,其改革方向是:其职能如果能被社会或者市场所代替,将会被推向市场,参与公平竞争,如果职能不能被社会或者市场代替,将保留职能及单位,或者剥离后部分推向市场,不能或者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其职能部分转由其它公益类事业单位或者行政机关承担。这部分事业单位主要是差额或者自收自支类事业单位集中的类型,改革力度较大,改革方式多样,要区别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其人员编制,该取消的取消,该改制的改制,但对于正式职工来讲,不会简单推向社会,一般都会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随职能调整到新的单位,年龄或者工龄符合条件的,可提前由社保部门接管。公益二类是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过程中影响最大,也最难确定最终归属的单位,有保留的,有合并的,有整合的,有剥离的,有直接改企的。
【法律依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
第一条 为了规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加强编制管理,提高行政效能,根据宪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的设置、职责配置、编制核定以及对机构编制工作的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工作,应当按照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适应全面履行职能的需要,遵循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
第四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机构编制工作,实行中央统一领导、地方分级管理的体制。
第五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履行管理职责,并对下级机构编制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
第六条 依照国家规定的程序设置的机构和核定的编制,是录用、聘用、调配工作人员、配备领导成员和核拨经费的依据。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机构编制、人员工资与财政预算相互制约的机制,在设置机构、核定编制时,应当充分考虑财政的供养能力。机构实有人员不得突破规定的编制。禁止擅自设置机构和增加编制。对擅自设置机构和增加编制的,不得核拨财政资金或者挪用其他资金安排其经费。

⑩ 黑龙江关于清理清退事业单位超编人员2000年文件

您好,华图教育为您服务。
我只找到了黑龙江的文件,希望能帮助到您
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川委办[1999]78号

(有效)

各市、地、州、县委,各市、州、县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级各部门:

省编办、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关于清理清退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临时人员的意见》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地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清理清退乡镇临时人员的工作,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既要坚决清退临时人员,又要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确保清退工作顺利进行。通过清理清退乡镇临时人员,切实减轻财政和农民负担,为下一步开展地方机构改革做好准备。

公安、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农机、乡镇企业、教育、卫生、计划生育、文化、广播等在乡镇设有机构的业务主管部门,既要积极支持乡镇党委、政府搞好清理清退临时人员的工作,又要认真做好派驻乡镇机构临时人员的清退工作。

县以上机关、行政执行机构和事业单位的临时人员,也要进行清理清退(具体要求另文通知)。

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目标办、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编办、各地党委、政府的相关部门要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切实把清理清退工作做好。

关于清理清退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临时人员的意见

目前,我省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使用临时人员的情况十分严重。据调查,有的县(市)多达数千人,有的乡镇临时人员甚至超过正式职工人数,不仅影响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素质的提高,造成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下,影响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形象,而且加重了财政和农民负担,影响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今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已六次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在冻结机构和人员编制的基础上,先把不在编人员精减下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提高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减轻财政和农民负担,进一步改善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保证县乡机构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下决心清理清退乡镇机关及事业单位临时人员。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清退的范围和对象

这次清理清退的范围和对象是:乡镇机关、财政供养和行政性收费的事业单位(含县直部门派驻乡镇的行政、事业机构)的未经人事部门批准的临时人员。

二、清退的原则及政策

(一)满编、超编的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临时人员,必须一律予以清退。

(二)缺编的党政群机关自行聘用的临时人员,一律予以清退,其空缺编和岗位所需人员可从县、乡两级党政群机关在职人员调剂解决。

(三)缺编事业单位自行聘用的临时人员也要认真清退。个别确系工作离不开的业务骨干,且具有专业对口的中专以上学历或专业技术职称的,报经县级人事部门批准,可按规定进行聘用。

(四)被清退人员的生活补贴,合同有规定的按合同执行。合同无规定的,可参照人事部《关于国家公务员被辞退后有关问题的暂行办法》(人发[1996]64号)和原劳动部《关于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的规定执行,一般每连续工作一年发给本人一个月基本工资,最长不超过24个月。连续工作时间从最后一次被现单位聘用的时间算起,以往被其他单位聘用并被解聘的时间不予累计。按照“谁聘用谁清退”的原则,所需经费由用人单位自行解决。

(五)在清退临时人员过程中,要搞好钱、财、物、账的交接工作,防止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流失。被清退人员如涉及重大工程和金融项目,一时不能了结的,可重新订立或完善原有的用工合同,进一步明确责任关系、用工时限及其他相关问题,工作结束后按上述规定办理。

(六)被清退人员名单和经批准继续聘用的人员名单要张榜公布,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三、规范临时人员的聘用和管理

(一)根据工作需要和从严控制的原则,县(市、区)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可按乡镇机关行政编制的10%左右核定乡镇机关工勤人员事业编制;尚未核编的事业单位也要严格按照编制标准和当地财政承受能力,核定事业单位人员编制。

(二)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无论使用正式职工还是聘用临时人员,都要严格限定在县(市、区)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核定的编制员额内,不得超编用人。

(三)确因工作需要聘用临时人员,要坚持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的原则。乡镇机关后勤事业编制用于配备炊事员、驾驶员等工勤人员,可使用正式职工,也可聘用临时人员;承担行政管理、执法监督职能和其他不宜使用临时人员的岗位,一律不得聘用临时人员。

(四)机关、事业单位聘用临时人员,时间超过3个月的,均需事先报县级人事主管部门批准,并按照公开、平等、竞争的原则择优聘用。

(五)机关后勤、事业单位要推行聘用制度,聘用人员一律要签订合同,以合同明确双方的人事关系和权利义务,避免用工纠纷;合同期满需继续聘用的要续签合同。

四、清退的组织领导

清退乡镇临时人员,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被清退人员的切身利益,各地要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既要积极地做好清理清退工作,又要稳妥地做好有关涉及资产管理、工作交接及被清退人员切身利益的工作,确保清退乡镇临时人员工作积极有序地进行。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各地党委、政府要把清理清退乡镇临时人员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2000年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认真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积极稳妥地组织实施。

(二)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秉公办事。凡涉及领导干部的亲朋好友,不得以任何理由“打招呼”、写条子,搞特殊照顾。

(三)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整个清退工作由县(市、区)党委、政府统一负责。乡镇机关及其所属事业单位的清退工作由乡镇党委、政府具体组织实施;双重领导、以乡镇为主的单位的清退工作由乡镇党委、政府负责,业务主管部门要积极配合;双重领导、以“条条”为主和“条条”垂直管理单位的清退工作由县(市、区)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县及县以上各级机关要积极支持乡镇做好临时人员的清退工作,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干预或阻挠。

(四)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严格执行政策规定,确保乡镇清退临时人员工作顺利完成。

(五)清退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临时人员工作,从今年12月开始,到明年6月底前完成。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要根据本地实际,确定清退工作时间表。

(六)省、市(地、州)、县(市、区)党委、政府有关部门要承担起指导监督的责任,对各地清退工作要给予具体指导,并随时派员进行督查。

此项工作结束后,各地要于2000年8月底前书面报告省委、省政府,并抄送省编办、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

四川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中 共 四 川 省 委 组 织 部

四 川 省 人 事 厅

1999年12月6日

发布日期:19991214

执行日期:19991214

如有疑问,欢迎向华图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阅读全文

与黑龙江撤回哪些事业编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美女下面的什么样 浏览:392
幸福肥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浏览:954
爱情数字78是什么 浏览:732
爱情是幻想叫什么名字 浏览:957
校医事业编招聘在哪里能看到 浏览:332
校园爱情连续剧有哪些 浏览:92
爱情公寓停车位多少钱 浏览:761
黑帝斯讲了什么故事 浏览:651
抖音如何开故事直播 浏览:977
如何维持女孩爱情 浏览:391
怎么样进入爱情树 浏览:306
贵阳和太原哪个经济好 浏览:371
美女在厦门做什么工作 浏览:42
长江经济带不搞大开发怎么发展 浏览:582
为什么喜欢伏羲的诞生这篇故事 浏览:813
母子健康手册跟坐月子有什么关系 浏览:560
事业单位增编多久一次 浏览:469
这是一个出车祸的故事英语怎么说 浏览:76
王德顺谈健身吃什么都不健康 浏览:156
创造故事的人有多少 浏览: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