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事业单位怎样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账务处理哪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直接进入固定基金。
‘贰’ 事业单位一般应当采取什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事业单位计提折旧可采取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视单位具体情况而定。折旧计提方法一旦确定后,不得随意变更。
1.折旧年限:制度规定各单位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实际使用情况合理确定。
2.应折旧金额:应折旧金额为固定资产的成本,在计提折旧时不考虑预计净残值(因为需按规定上缴)。发生后续支出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按照重新确定的成本计算应折旧金额。
3.计提折旧的时点:按月提取,当月增加的从下月起提,当月减少的从下月起不提。
4.计提折旧的资产范围:
除下列资产外,单位应对其他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不提折旧的范围:文物和陈列品/动植物/图书、档案/以名义金额计量的固定资产;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无论是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可以继续使用的,应当继续使用,规范管理;提前报废的,也不再不提折旧。)
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采用与自有资产一致的政策计提折旧。能合理确定租赁期满将会取得所有权的,应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内计提;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满能够取得所有权的,应在租赁期与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计提。
‘叁’ 事业单位自建房价值怎么确定
按竣工决算的金额确定固定资产原值。
企业所得税条例规定房屋最短折旧年限为20年。自建房屋价值是房屋建设峻工后,需到地税局开具建筑工程发票,计入企业财务帐转为固定资产帐面价值的。它是反映企业建造不动产建筑的实际支出价值。不合法的发票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税局是不认可得。
对依照房产原值计税的房产,不论是否记载在会计账簿固定资产科目中,均应按照房屋原价计算缴纳房产税。房屋原价应根据国家有关会计制度规定进行核算。对纳税人未按国家会计制度规定核算并记载的,应按规定予以调整或重新评估。
‘肆’ 求:最新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
企业中的固定资产是都要计提折旧的,但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所以不存在《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
企业会计准则与新企业所得税法颁布后,行政事业单位不再单独规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2006年新企业所得税法的企业会计准则与2007年颁布新企业所得税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里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和残值的规定总结一下。
一、会计方面
企业会计准则第4 号——固定资产第十五条和第十七条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但是,符合本准则第十九条规定的除外。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但是,符合本准则第十九条规定的除外。
新准则对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没有明确的年限规定,各企业根据自己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但同样是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固定资产第十九条规定的除外。固定资产第十九条规定如下:
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二、税法方面
2008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2号)第五十九条和第六十条规定: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新税法在固定资产的净残值方面与会计口径一致,由企业自行确定,但折旧方法税法要求须采用直线法,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也有最低限定,所以各企业在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和净残值时须综合考虑会计和税法的不同要求,以进行合理的纳税调整。
‘伍’ 房屋的累计折旧怎么计算
房屋的累积折旧的计算公式为:年折旧费=(造价-残值)/折旧年限 或=造价×(1-残值率)/折旧年限,其中每月折旧=固定资产原值×(1-残值率)/折旧年限/12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折旧年限*100%。房屋的使用年限是20年,生产设备的使用年限是10年。
举例:1、公司一年房租费是296000元,怎么计算每个月的累计折旧,6月份开始使用。
月折旧额=296000*(1-0.05)/20/12=1171.67元
会计分录为:借:制造费用1171.67 贷:累计折旧1171.67
2、一些购入的固定资产,升降机5000元,怎么算出累计折旧。6月份开始使用。
月折旧额=5000*(1-0.05)/10/12=39.58元
会计分录为:借:制造费用39.58 贷:累计折旧39.58
(5)事业单位建房子怎么折旧扩展阅读:
为体现一贯性原则,在一年内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不能修改在各折旧方法中,当已提月份不小于预计使用月份时,将不再进行折旧。本期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期不提折旧,当期减少的要计提折旧以符合可比性原则。
采用的几种折旧方法介绍:
平均年限折旧法一
月折旧率=(1-残值率)÷预计使用月份
月折旧额=月折旧率×原值=(原值-残值)÷预计使用月份
残值=原值×残值率
可以看出,平均年限折旧法一只与三个参数相关:原值、残值(或残值率)、预计使用月份。折旧的多少与“累计折旧”、“已计提月份(已计提月份小于预计月份时)”无关。
平均年限折旧法二
月折旧额=(原值-残值-累计折旧)÷(预计使用月份-已提月份)
月折旧率=月折旧额÷(原值-残值)
=[1―累计折旧÷(原值-残值)]÷(预计使用月份-已提月份)
在平均年限折旧法中,折旧金额与 原值、累计折旧、残值、预计使用月份、已提月份共五个参数相关。
如果累计折旧与已计提月份均为0,则两种折旧方法中的月折旧额是一样的,但是月折旧率不同。
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 ÷ [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按双倍直线折旧率和固定资产净值来计算折旧的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采用此法,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平均摊销。
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殖) ÷ 规定的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陆’ 房屋折旧怎么计算
1、确定固定资产入账价值;
2、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
3、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折旧方法如下:一、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又称为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利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上述计算的折旧率是按个别固定资产单独计算的,称为个别折旧率,即某项固定资产在一定期间的折旧额与该固定资产原价的比率。通常,企业按分类折旧来计算折旧率,计算公式如下:
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某类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清理费用)/该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某类固定资产月折旧额=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
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率=该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该类固定资产原价×100%
采用分类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简单,但准确性不如个别折旧率。
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虽然简单,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固定资产在不同使用年限提供的经济效益不同,平均年限法没有考虑这一事实。又如,固定资产在不同使用年限发生的维修费用也不一样,平均年限法也没有考虑这一因素。
因此,只有当固定资产各期的负荷程度相同,各期应分摊相同的折旧费时,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才是合理的。
二、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弥补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缺点,计算公式为:
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第一工作量折旧额
三、加速折旧法
加速折旧法也称为快速折旧法或递减折旧法,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 字串4
常用的加速折旧法有两种:
(1)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一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双倍直线法折旧额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因此不能使固定资产的账面折余价值降低到它的预计残值收入以下,即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最后两年,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例如:某企业一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200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每年的折旧额为: 字串6
双倍余额年折旧率=2/5×100%=40%
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10 000×40%=4000(元)
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10 000-4 000)×40%=2 400(元)
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6 000-2 400)×40%=1 440(元)
从第四年起改按平均年限法(直线法)计提折旧。
第四、第五年的年折旧额=(10 000-4 000-2 400-1 400-200)/2=980(元)
(2)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也称为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和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折数总和
或: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柒’ 公司资产买房,怎么进行折旧的
公司资产买房折旧做法:
1.如果是公司购入的房产用于办公经营场地,应记为:
借:固定资产-办公楼;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累计折旧。
2.如果房屋所有权为50年,那么折旧年限为50年;残值率为3%-5%;房屋维修基金不能记入房产的价值,应记入“管理费用-修理费”科目中。
拓展资料:
公司资产买房(以公司名义买房):
随着限购政策的不断收紧,有部分购房者开始考虑“曲线救国”——以公司名义买房。2018年6月24日,西安宣布在限购区域暂停企事业单位购买住房,此乃全国首例。紧随西安的脚步,6月25日和6月26日,长沙和杭州也快速发布了类似政策。2018年7月2日,上海发布《关于规范企业购买商品住房的暂行规定》,对企业购买住房提出了限制性条件。
1.购房资格
公司分为注册在境内的公司以及注册在境外的公司,注册在境内的公司购买房屋类型和套数不受限制,注册在境外的公司不能在限购城市购买住宅,如果在限购城市有办事处,可以办事处的名义购买一套非住宅。
2.办理贷款
以公司名义买房,虽然能规避限购政策,但因为绝大多数银行的按揭贷款业务仅针对个人买房者,公司购置房产需一次性付款,这意味着初始的投入成本就很高。要到取得产权证后,才能进行抵押贷款。
3.缴税项目
公司买房缴税与个人购房缴税相比要多出很多:
公司买房契税、印花税:
无论是非住宅、普通住宅还是非普通住宅,只要是以公司名义购房,均需按照房款的3%缴纳契税,不享受税率减半的优惠;另外还需缴纳0.05%的印花税。
房产税:
根据1986年10月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对于公司名下的房产,每年需缴纳房产税,具体税费为:每年房产原值×70%×1.2%。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同的地区对不同性质的企业(如高新企业、扶贫单位等)可能会有三年内免房产税的优惠。
土地使用税:
按照“建筑面积*30元/年”征收土地使用税等。如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未按时缴纳,需要按照每日万分之五缴纳滞纳金。
此外,公司购房所需缴纳的税目较多,计算较为复杂,购房人最好向相关税务部门详细咨询具体税费金额。
4.房屋交易
公司持有房屋的交易形式目前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直接将该房屋出售;
一种是通过股权变更的形式来进行交易,以该房屋在公司资产所占比例来确定股权份额,但是这种方法涉及公司的资产、债务、利润等因素,潜藏风险较多,另外股权变更的形式并不能改变不动产权属的所有人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