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从事国家秘密载体( ),( ),或者( )等涉及国家秘密业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经过保密审查。
从事国家秘密载体(制作、复制、维修、销毁),(涉密信息系统集成),或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等涉及国家秘密业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经过保密审查。
⑵ 中国称得上保密单位的部门有哪些
国家秘密的基本范围:
①国家事务的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②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③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事项;
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
⑤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
⑥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
⑦其他经国家保密工作部门确定应当保密的国家秘密事项;
⑧政党的秘密事项中符合国家秘密条款规定的,属于国家秘密。
“国家保密局不是情报机构”
而对于大家普遍关心的“国家安全部”和“国家保密局”的区别,两个机构的性质完全不同。前者是情报机构,而后者也就是国家保密局最主要的职能就是管理党中央、政府涉密文件。
⑶ 哪些工作单位是保密的
所有的单位都有需要保密的东西。小单位保密意识差点,可能不怎么强调,但并不代表可以随便泄密。例如:
①行政单位的财务数据,档案资料。
②公司的客户信息,技术资料。
当然主要集中在军工企业,国家安全机关,战略技术研发部门等。
⑷ 我国保密组织机构分为哪些类型和层次
我国保密工作组织分为领导和管理两大类。领导的基本形式是各级党组织的保密委员会(保密领导小组)。中央保密委员会是我国保密工作的最高领导层,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州、盟)、县(市、区)三级党委保密委员会是各地区保密工作的领导。上级保密委员会对下级保密委员会的工作负有指导和监督的职权,但是,上下级保密委员会之间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各级保密委员会都是由本级党委组建,受本级党委直接领导,代表本级党委对其职权范围内的保密工作进行领导对本级党委负责。保密委员会的负责人一般由本级党委领导班子中的负责同志担任;委员由党委、及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担任。委员会内部实行委员分工负责制。保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保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除地方各级党委保密委员会外,中央和国家机关、地方各级党政,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也都设立有保密委员会,负责领导本部门、本单位及本系统的保密工作。
保密工作管理的基本形式是的保密局和机关、单位的保密办。国家保密局是全国保密工作的最高管理层,是的职能部门,主管全国的保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州、盟)、县(市、区)保密局,是各级管理保密工作的职能部门,对本级负责。国家保密局与中央保密委员会办公室为一个,两块牌子。地方保密局与本级党委保密委员会办公室,也是一个,两块牌子。
除各级保密局之外,中央国家机关、县级以上国家机关和涉及国家秘密的单位(如高校、大型、事业单位),一般也设立保密工作管理(通常称保密办公室或保密处)或指定某个部门承办日常保密管理工作。
⑸ 主管全国的保密工作是什么单位
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的保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保密工作,具体如下:
1、国家机关和涉及国家秘密的单位管理本机关和本单位的保密工作。中央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管理或者指导本系统的保密工作;
2、机关、单位应当实行保密工作责任制,健全保密管理制度,完善保密防护措施,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加强保密检查;
3、国家对在保守、保护国家秘密以及改进保密技术、措施等方面成绩显着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奖励;
4、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方针,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依法公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第三条 国家秘密受法律保护。
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任何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第九条 下列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泄露后可能损害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外交等领域的安全和利益的,应当确定为国家秘密:
(一)国家事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二)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三)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秘密事项;
(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
(五)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
(六)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
(七)经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的其他秘密事项。
政党的秘密事项中符合前款规定的,属于国家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