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应缴财政专户款可以直接转入事业基金吗
1、应缴财政专户款不以直接转入事业基金。
2、应缴财政专户款是核算和监督事业单位按规定应缴入同级财政专户代收的各种预算外资金收入、以及实际上缴同级财政专户款项数、应缴而尚未上缴款项数情况。按预算外资金的类别设置明细帐。
主要帐务处理:
A、事业单位代收到应上缴财政专户预算外资金时:
借:现金/银行存款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
B、实际上缴同级财政时:
借:应缴财政专户款――××
贷:现金/银行存款
C、经财政部门审批,从财政专户转回上缴的预算外资金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贷:事业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
A、平时代收到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收入,应按核定的留用比例计算出留用数额以及应级财政专户数额时:
借:现金/银行存款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应缴部分)
B、应缴财政专户实际上缴同级财政时:
借:应缴财政专户款――××
贷:现金/银行存款
同时,经财政部门审批,收到财政专户拨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事业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
A、平时代收到应上缴财政专户预算外资金收入,应全额作为“事业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处理:
借:现金/银行存款
贷:事业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全额)
B、定期结算结余应缴财政专户资金时:
借:事业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
贷:应缴财政专户――××
C、实际上缴同级财政时:
借:应缴财政专户款――××
贷:现金/银行存款
3、事业基金是指非营利组织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其主要来源为非财政补助结余扣除结余分配后滚存的金额。
来源:
(1)各年收支结余的滚存数,是事业基金的主要来源。
(2)已完项目的拨入专款结余,按规定留给本单位使用的,转入事业基金。
(3)单位年终结账后,发生以前年度会计事项调整或变更,涉及到以前年度结余的,一般应直接转入或冲减事业基金。但国家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4)对外投资时,投出资产的评估价或合同价、协议确定的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直接记入或冲减事业基金。
㈡ 事业单位当年事业结余无论是证书还是负数都需在年末直接转入"事业基金
一、事业结余是指事业单位一定期间除财政补助收支、非财政专项资金收支和经营收支以外的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事业结余出现负数表示当年收不抵支。
二、“事业结余”科目无论余额在哪方,年末都要结转到“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账户,结转后本账户无余额。负数(借方余额)的结转分录:
借: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贷:事业结余
三、扩展。若单位的“经营结余”账户出现借方余额,则表示经营亏损,不予结转。
具体规定和核算请参看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旧的制度有较大变化)
㈢ 事业单位其他应付款的钱能直接转入事业基金吗
其他应付款的对应科目是事业支出。事业支出属于损益类科目,期末结账时要转入事业基金科目。但其他应付款科目不能转,待实际付款时再做减少
㈣ 事业单位年底结转,把财政补助收入和支出转入财政补助结转中,余额转入财政补助结余中,然后转入事业基金
1、财政补助结转资金是指当年支出预算已执行但尚未完成或因故未执行,下年需要按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财政补助资金。事业单位设置“财政补助结转”科目,核算滚存的财政补助结转资金。根据财政补助收入本期发生额,借记“财政补助收入”科目,贷记“财政补助结转”科目;根据财政补助支出本期发生额,借记“财政补助结转”科目,贷记“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科目。
2、财政补助结余是指支出预算工作目标已经完成,或由于受政策的变化、计划调整等原因,影响工作终止,当年剩余的财政补助资金,年末,按规定将符合财政补助结余性质的项目余额,转入财政补助结余,借记或贷记“财政补助结转”科目,贷记或借记“财政补助结余”科目;按规定上缴资金数额或注销的资金额度数额,借记“财政补助结余”科目,贷记“财政应返还额度”等科目。
3、新制度按照公共财政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的要求,创新性地引入了“财政补助结转”和“财政补助结余”两个科目。其中,“财政补助结转”用于核算事业单位滚存的财务补助结转资金,包括基本支出结转和项目支出结转;“财政补助结余”则用于核算事业单位滚存的财政补助项目支出结余资金。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10-15,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㈤ 事业单位收入类和支出类账户年终转入净资产的有哪些
事业单位收入类和支出类账户年终转入净资产的有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等。
收入费用类账户,期末需要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本年利润账户,年末需要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净资产就是所有者权益,从这个角度来说,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账户,都是所有者权益账户,也就是净资产账户。
事业单位收入水平:
现行的事业单位工资构成是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总的来说,虽然事业单位的福利待遇与公务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和一般的企业比少了竞争压力,且收入稳定,工作时间固定,每逢节假日还有各种福利,保险保障也比较全面,是个不错的选择。
㈥ 事业基金的一般基金来源包括
基本信息
来源
1、各年收支结余的滚存数,是事业基金的主要来源。
2、已完项目的拨入专款结余,按规定留给本单位使用的,转入事业基金。
3、单位年终结账后,发生以前年度会计事项调整或变更,涉及到以前年度结余的,一般应直接转入或冲减事业基金。但国家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4、对外投资时,投出资产的评估价或合同价、协议确定的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直接记入或冲减事业基金。
形成与性质
认识事业基金的形成与性质是正确处理事业基金相关业务的前提。根据事业单位的具体业务,事业单位的事业基金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种渠道。
①单位未分配收益。即事业单位事业收支结余和经营收支结余在进行结余分配后的转入,其会计分录通常表示为借记“结余分配”科目、贷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它是事业基金的最主要来源,事业基金的多少直接取决于与事业单位专业业务及相关业务开展的好坏。
因此事业单位要想获得更多的事业基金,必须努力开拓业务,降低业务支出。
②按规定留归单位的专项拨款结余。即有拨入专款的事业单位,其专项活动(或工程)结束后的净结余,经拨款单位同意后留归本单位的部分。其会计处理通常表示为借记“拨入专款”科目、贷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这种来源所形成的事业基金,对于事业单位而言,首先要取决于有拨入专款的存在,其次专项拨款有结余,再次要经拨款上级单位同意,因此它对于事业单位事业基金的形成是相对偶然的。
③事业单位接受捐赠的货币资金、无形资产和材料等。其会计处理通常表示为借记“现金”、或“材料”科目等,贷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它对于事业基金而言也是一种非经常性形成渠道。
④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所形成的权益。新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对事业单位的业务进行了前瞻性的考虑和制度规定,体现在会计核算方面增设了诸如“对外投资”等科目。
而事业基金的另一来源正与此有关,事业单位以材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对外实施投资时,评估价高于或低于原帐面价值的部分按规定应增加或减少事业基金。这部分所形成的事业基金(投资基金)是一种由投资而形成的潜在权益,而非现实的资金,对此,单位应区别于第一种性质的事业基金加强对权益项目的管理,让其为单位带来更多现实的收益。
上述1-3项来源所形成的事业基金即为事业基金中的一般基金,是一种未限定用途的资金。而第四项来源即为事业基金中的投资基金,更多表现为投资权益。
运用与管理
事业基金是事业单位未限定用途的宝贵资源,在事业单位中起的是“蓄水池”的作用,用来调节年度之间的收支平衡。
即事业单位以后年度如果收入大于支出,则其差额继续转入事业基金,如果支出大于收入,则其差额用以前年度的事业基金来弥补;在确定年初单位预算时,如果支出安排出现缺口,也可以用一部分事业基金来弥补这一缺口。具体而言事业基金的运用方向主要有:
①事业单位日常周转所用,即体现非限定用途的本色。需要指出的是,事业单位在周转使用事业基金时,不得随意冲销事业基金,如动用事业基金购买材料时,其会计分录只能为借记“材料”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而不能处理为借记“事业基金”科目;此外,应积极做好年度预算,尽可能做到收支平衡,防止随意动用事业基金,助长单位吃老本、不思进取的倾向。
②弥补事业超支。事业单位在年度经营中,如连续出现超支(亏损),经报上级单位批准同意,可核销部分事业基金,其会计处理表示为借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贷记“结余分配-弥补超支(亏损)科目”。对此,首先应总结超支原因,积极探索解困措施;其次,应严格遵守核销程序,不能擅做主张、随意核销。
③投资转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材料等资产协议评估价高于或小于原值或净值的差额。作为事业基金的增减项,对此应积极做好协议评估工作,努力使单位资产保值增值。防止人为操纵评估活动,损公肥私。此外,应针对事业基金的一般基金和投资基金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分别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方法。对于一般基金,应本着增收节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出发,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办法;而对权益性的投资基金,则侧重投资分析,善于行使权益,争取让潜在的权益变为现实的收益,实现由投资基金向一般基金转化。
核算
简介
事业单位应设置“事业基金”科目,核算事业基金的各项来源、运用和结存,并在该科目下设“一般基金”和“投资基金”两个明细科目。
举例
【例1】年终,某事业单位将未分配结余860000元转入事业基金。会计分录如下:
借:结余分配860000
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860000
【例2】某事业单位某专项任务完成,按照规定,专项结余4000元留归单位使用。分录如下:
借:拨入专款——某专项任务4000
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4000
【例3】某事业单位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的帐面原价为350000元,评估价为220000元。会计分录为:
借:对外投资220000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220000
同时,借:固定基金350000
贷:固定资产350000
【例4】某事业单位属于一般纳税人,某日对外投资材料一批,该批材料原价为56000元,双方协议作价60000元,增值税为10200元,会计分录为:
借:对外投资60000
事业基金——投资基金6200
贷:材料56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200
同时,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56000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56000
㈦ 期末,事业单位应将经营收入账户本期发生额直接转入事业基金对吗
根据《政府会计制度》规定,期末事业单位经营收入账户余额不能直接转入专用基金会计科目,应转入经营结余预算会计科目按规定提取专用基金。
㈧ 事业基金包括什么
事业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分为一般基金和投资基金两部分。一般基金是指事业单位留存的结余资金,主要来源有两个:一是从本单位当期未分配结余转入,二是从拨入专款结余中按规定留归本单位使用的金额转入。投资基金是指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所占用的基金,投资基金主要来源包括从一般基金中转入、非现金资产对外投资评估增值和从固定基金中转入。
㈨ 事业单位中关于事业基金和事业结余怎么理解!!
首先,事业结余核算的内容不包括财政资金的收支。这部分收支通过财政补助结转科目进行核算。其次,事业结余可以理解为当年你们单位所有用自有资金开展的业务的盈亏金额。这只是个过渡科目,余额一部分分配给事业基金,一部分分配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事业基金可以理解为每年滚存进来的分配过后的单位净收益。
事业基金是指非营利组织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其主要来源为非财政补助结余扣除结余分配后滚存的金额。
事业结余是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除经营收支以外的各项经常收支相抵后的余额。
事业基金来源:
1、各年收支结余的滚存数,是事业基金的主要来源。
2、已完项目的拨入专款结余,按规定留给本单位使用的,转入事业基金。
3、单位年终结账后,发生以前年度会计事项调整或变更,涉及到以前年度结余的,一般应直接转入或冲减事业基金。但国家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4、对外投资时,投出资产的评估价或合同价、协议确定的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直接记入或冲减事业基金。
㈩ 事业单位的事业基金包括哪些
事业基金是指事业单位当年收支相抵后按国家规定提取、用于弥补以后年度收支差额的基金。
来源
1、各年收支结余的滚存数,是事业基金的主要来源。
2、已完项目的拨入专款结余,按规定留给本单位使用的,转入事业基金。
3、单位年终结账后,发生以前年度会计事项调整或变更,涉及到以前年度结余的,一般应直接转入或冲减事业基金。但国家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4、对外投资时,投出资产的评估价或合同价、协议确定的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直接记入或冲减事业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