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事业单位的年终决算工作,有些什么步骤呢
事业单位的决算工作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决算前的准备,编制决算草案,编写决算说明书,决算的批复。
具体工作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决算前的准备。各部门各单位在预算编审班子的统一安排下,应做好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工作。
1、清理各项收支。对照预算,认真检查各项预算指标的完成情况,将尽可能实现的收入完全列入本年 度,将本年度的支出,尽可能清理净化,加以压缩。也就是说,在预算执行的最后环节,要把好增收节支关。
2、清理资产与负债。清理检查各项资产的盘盈盘亏及资产的运行质量(按有关规定做好这项工作);清理检查各项往来款的情况及使用质量。
3、与有关部门核对好各项基本数字及进一步审查各项开支标准。
4、预算编审班子考核本部门本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落实奖惩措施。
二、编制决算草案。在做好以上的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及时、真实、准确地编制本部门本单位的决算报表。
三、编写决算说明书。各单位各部门要按财政部门规定的格式,认真、详细编写决算说明书。决算说明书应包括如下内容:
1、单位总体概况。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单位基本概况。包括人员的总量与构成,资产的总量与构成,工作职能,工作范围等等。第二部分,单位预算完成概况。包括预算收支的完成情况,要与预算对比、与上年对比。
2、收入完成情况分析。要具体分析到收入的明细项目,要与预算、与上年对比,分析收入的增减变化原因,影响收入的重要因素等。
3、支出执行情况分析。要具体分析到支出的“节”级科目。要与预算、与上年对比,分析出支出的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
4、对专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绩效分析。一是要与预算、与上年对比,分析专项工作经费的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二是要分析专项工作经费的使用效益。
5、跨年度专项工程项目经费的安排及使用情况及效益分析。
6、详细介绍本部门本单位的预算编审班子对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及有关制度、措施的落实情况。
7、分析研究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四、决算的批复。财政部门收到单位的决算草案(决算报表及决算说明书)后,按规定的要求,进行认真审核,然后批复给各部门各单位。
⑵ 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怎么做,具体流程是怎么样的,需要注意些什么
决算报表涉及20多张填报主表,专业性很强,且涉及到表内和表间数据的相互引用和计算,填好的报表必须通过内嵌的近3000条逻辑公式的审核,一张报表的修改将影响其它报表的数据逻辑,就象玩“打地鼠”的游戏,将这个表的数据逻辑改正确了,其他表的数据逻辑又出问题了,表内的逻辑通过了,表间的逻辑又通不过,需要进行多次来回修改才能全部通过逻辑检验。
决算做多年让我有了决算恐惧症,前几年经一个前辈推荐决算通时,我觉得这是不可能的,因为逻辑那么复杂,怎么可能呢?想着价格便宜,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购买了一套,结果事实证实了决算通的功能是实实在在的,按决算通的底稿填列并生成的报表导入到部门决算软件中,并且没有红色错误是真实的。简直是意外的惊喜。细想一下,很佩服这款软件的设计者,只有对决算完全透彻才能把这么复杂的逻辑关系理得这么简单粗暴,太喜欢了,哈哈
⑶ 事业单位政府财务报告在哪里填报
事业单位政府财务报告在财政政府网站, 有个财政预决算的栏目里面填报。
事业单位政府财务报告每季度报给上级,但是年度的时候,要报一份年报,要经过审计部门的审计,这个审计一般是上级部门指定的。可以关注政府网站, 有个财政预决算的栏目。
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会计期间内各项收入、支出和结转结余情况,以及年末非财政补助结余的分配情况。
一般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的填报顺序是资产负债表(反映一定日期的财务状况)、预算执行情况表、收入支出表(反映完整会计期间的收入、支出、余额状况)、附表及说明书。
介绍
会计报表按其编报的时间,可以分为月度报表、季度报表、半年度报表和年度报表。
1、月度报表简称为月报,每月编报一次,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2、季度报表简称为季报,每季编报一次,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3、半年度报表简称为半年报,每年6月30日编报一次,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但与月报和季报在部分指标上有一定的差异。
4、年度报表简称为年报,每年编报一次,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它要求完整、反映地全面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
⑷ 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在哪里能找到查看
去相关的政府网站或财务中心和官方平台
财务报表又称会计报表,它是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书面文件。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②收支分析;
③人员增减情况分析;
④资产负债结构分析;
⑤资产利用情况分析。
一般公司的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事业单位除资产负债表外,还有收入支出表、事业支出明细表、经营支出明细表。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中的事业基金是指事业单位的事业发展基金,专项基金包括职工福利奖励基金;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包括:
1、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资产负债表月报的平衡等式通常为“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
2、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分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两大体系,是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类似组织核算、反映和监督单位预算执行及各项业务活动的会计专业,是预算会计的组成部分。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按时间可划分为旬报、月报和年报(即决算);按编报单位可划分为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和单位会计报表;按内容划分,一般包括资产负债表(静态表,反映一定日期的财务状况)、预算执行情况表、收入支出表(动态表,反映会计期间的收、支、余状况)。
拓展资料:净资产事业基金:
事业单位应当设置“事业基金”科目,核算事业基金的来源、运用和结存,并按核算内容下设置“一般基金”和“投资基金”两个明细科目。
1、年度终了,事业单位应将当期未分配结余转入事业基金,借记“结余分配”科目,贷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
2、对于项目已经完成的拨入专款结余,按规定留归本单位使用的,转入事业基金,借记“拨入专款”科目,贷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
3、投资基金的具体会计处理可以参见对外投资的有关核算内容。
一般公司的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事业单位除资产负债表外,还有收入支出表、事业支出明细表、经营支出明细表。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中的事业基金是指事业单位的事业发展基金,专项基金包括职工福利奖励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