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参公编制是什么
参公是我国政府各单位政工干部和工作人员比较口语化的一种表述,全称是参照公务员管理法管理。是指对政府委托或授权具有行政执法能力的单位和不属公务员系列的人员,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参公单位人员要具体分析,通过中央、省两级公务员(参公)考试正常考录的工作人员,严格意义上讲不是公务员,但在录用、晋升、考核、离退等方面按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与公务员的不同之处
公务员全部使用行政编制(政法专项编制),但绝大部分参公(另有极少部分参照公务员管理的群众团体如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使用行政编制)和普通事业单位是事业编制。
普通事业编制与行政编制(政法专项编制)在编人员身份与性质有着本质的区别,普通事业编制在编人员需经过考试才能调入参公单位和党政机关,而公务员和通过考录的参公人员是可以相互调动的。
2. 参公管理是什么编制,与公务员有什么区别
参公编制是事业单位编制,只不过待遇和公务员编制一样,但是相比于公务员,前途有限,因为属于事业编,不能获得公务员那样的晋升,当领导很难,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3. 什么是参公的事业单位
参公事业单位全称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是一种特殊的事业单位。
参公事业单位概念:参公人员录用、考核、晋级、工资待遇、福利与公务员基本相同,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的权利和利益,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约束。可见,参公身份是介于行政编制和普通事业编制之间的一种特殊事业编制身份。
说得形象一点,事业单位里面的工作人员是事业编制;参公事业单位里面的工作人员虽然是事业编制,但享受公务员的待遇。
资料拓展:关于参公管理的法律依据是《公务员法》第一百零六条: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
基本特点:参公事业单位作为一种特殊的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其与行政机关和一般事业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对于参公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来说,二者编制管理不同,但是实行相同的人事管理制度,即公务员制度。原则上,我国公共部门根据不同的编制类型实行不同的人事制度,行政编制人员实行公务员管理制度,事业编制人员实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然而,参公事业单位就是我国编制管理和人事制度管理中存在的一个例外,也就是说,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其编制仍然在事业编制序列,然而却按照公务员管理办法进行管理。虽然参公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都实行公务员制度,但是一般来说,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被称为“公务员”,而参公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被称为“参公人员”。
对于参公事业单位和一般事业单位来说,两者都属于事业单位编制,但是实行不同的人事制度,前者实行公务员制度,后者实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公务员制度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在招录、晋升、薪酬、退休、养老等诸多人事管理方面都存在不同,如招录制度,参公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人员招录必须遵守《公务员录用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招聘必须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一系列规定执行。
参公事业单位与一般事业单位在享有的资源方面存在不同,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参公管理身份的确立,能够增强参公事业单位工作开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第二,参公管理的身份保障了参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类同公务员的福利待遇。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网络 参公事业单位
4. 参照事业单位管理是什么编制啊
是事业编制。
参照管理事业单位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待遇和公务员一样,但属于事业单位性质,一般承担行政管理和执法职能,一般工作人员是事业编制而不是行政编制,是当前不同于普通事业编制的一种特殊情况。
“参公管理”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中除工勤以外的管理人员称为参照公务员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参公事业编全称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编制,也就是说虽然不属于公务员序列里的行政编制,但是和公务员享受同等待遇。
由于行政编制给予太少远远无法满足需要,一些完全或者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里就产生了参公编制。在编人员身份与性质有着本质的区别,普通事业编制在编人员需经过考试才能调入参公单位和党政机关,而公务员和通过考录的参公人员是可以相互调动的。
参公事业单位
1、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市供销合作社等。
2、市政府组成部门下属事业单位:市国土资源监察支队、市财政国库支付局、市人力资源开发局、市社保局、市卫生监督所、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等。
3、工商联、群众团体:市总工会、市贸促会、市工商业联合会、市科学技术协会、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市残疾人联合会、市妇女联合会市文艺艺术界联合会、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市红十字会等。
5. 参公事业编制是什么
参公事业单位作为一种特殊的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其与行政机关和一般事业单位的区别和联系。对于参公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来说,二者编制管理不同,但是实行相同的人事管理制度,即公务员制度。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其编制仍然在事业编制序列,然而却按照公务员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参公事业单位作为一种特殊的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其与行政机关和一般事业单位的区别和联系。对于参公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来说,二者编制管理不同,但是实行相同的人事管理制度,即公务员制度。原则上,我国公共部门根据不同的编制类型实行不同的人事制度,行政编制人员实行公务员管理制度,事业编制人员实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
参公事业单位与一般事业单位在享有的资源方面存在不同,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参公管理身份的确立,能够增强参公事业单位工作开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第二,参公管理的身份保障了参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类同公务员的福利待遇。例如,参公人员基本可以无障碍地在事业单位与国家机关之间进行交流,从而有较大职业发展空间。因此,绝大多数事业单位都非常希望纳入参公管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一百零六条 对有下列违反本法规定情形的,由县级以上领导机关或者公务员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区别不同情况,分别予以责令纠正或者宣布无效;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检查、诫勉、组织调整、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照编制限额、职数或者任职资格条件进行公务员录用、调任、转任、聘任和晋升的;
(二)不按照规定条件进行公务员奖惩、回避和办理退休的;
(三)不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公务员录用、调任、转任、聘任、晋升以及考核、奖惩的;
(四)违反国家规定,更改公务员工资、福利、保险待遇标准的;
(五)在录用、公开遴选等工作中发生泄露试题、违反考场纪律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开、公正行为的;
(六)不按照规定受理和处理公务员申诉、控告的;
(七)违反本法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6. 公务员,参公和事业单位人员属于什么编制
公务员属于行政编。
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国家机关中除了工勤人员以外的人员都是公务员身份,都属于公务员编制,包括国家机关、共产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检察院和法院等。
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
(1)内涵不同——行政单位是国家机关,而事业单位是实施政府某项公共服务的部门,是社会服务组织。
(2)担负的职责不同——行政单位是负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管理和指挥;而事业单位是为了社会的公益目的从事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活动。
(3)编制和工资待遇的来源不同——行政单位使用行政编制、由国家行政经费负担。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由国家事业经费负担。事业单位有全额拨款的,有部分拨款的,还有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行政单位
7. 参公编制是什么呢
参公编制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编制。也就是说虽然不属于公务员序列里的行政编制,但是和公务员享受同等待遇。
参公编制产的生原因可以追溯到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当时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由于行政编制给予太少远远无法满足需要,一些完全或者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里就产生了参公编制。
参公事业的特点
单位作为一种特殊的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其与行政机关和一般事业单位的区别和联系。对于参公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来说,二者编制管理不同,但是实行相同的人事管理制度,即公务员制度。
原则上,我国公共部门根据不同的编制类型实行不同的人事制度,行政编制人员实行公务员管理制度,事业编制人员实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参公事业单位与一般事业单位在享有的资源方面存在不同,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参公管理身份的确立。
能够增强参公事业单位工作开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第二,参公管理的身份保障了参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类同公务员的福利待遇。参公人员基本可以无障碍地在事业单位与国家机关之间进行交流,从而有较大职业发展空间。因此,绝大多数事业单位都非常希望纳入参公管理。
8. 参公事业编制单位属于哪种单位工资待遇和公务员是否一样
近年来,随着考公行情的越来越热,公务员考试的岗位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很多人在招录岗位中看到有些岗位标准参公管理,那么参公事业编制单位究竟是什么?其实,它是我们口语化的一种表达,全称是:参照公务员管理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它本质上,是属于参公事业单位,是指对政府委托或者授权具有行政执法能力单位和不属于公务员系列的有关工作人员。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参公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两者之间,在双方单位同意接收放人的情况下,是可以相互进行调动的。如果相互调动的情况下,公务员会变为参公事业,编制上就从行政编制变为事业编制。相应的,参公单位也可以调动为公务员编制上也可以从事业编转为行政编。
9. 什么是机关事业单位什么是参公事业单位编制如何分
事业单位:国家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它们不以盈利为目的,是一些国家机构的分支。
参公单位人员要具体分析,通过中央、省两级公务员(参公)考试正常考录的工作人员,严格意义上讲不是公务员,但在录用、晋升、考核、离退等方面按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待遇区别:参公的事业编和公务员都属于国家财政同一拨款,几乎在薪酬福利上没有差别,一般来讲参公单位比党政机关的规格要低,晋升空间可能不如公务员大。
人员调动:只要有接收单位和你现在单位双方的同意放人和接收,参照公务员管理工作人员和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可以互相调动。如果相互调动,公务员调动为参公,编制上会从行政编制转为事业编制。相应的,如果参公要调动为公务员,编制上也会从事业编转为行政编制。
特征
1、提供公共服务:事业单位的功能实际上就是提供公共事业产品,提供公共事业产品是事业单位产生和存在的基本条件。科、教、文、卫等领域的事业单位,是保障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正常进行的社会服务支持系统。
2、属于非公共权力机构:事业单位所从事的事业多是政府职能所派生出来的具体事务,但它却不属于公共行政权力机关,不具有公共行政权力,同类事业单位之间也不能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它对于行政区划内的其他部门或个人也不具有行政管理的职能。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