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工作人员上编时间应该以批复时间为准还是开具行政介绍信时间准
当然是批复时间为准。
批复以后才可以按文入编。造工资单。没有批复,一切都是虚的。
⑵ 事业单位职称评定时间以正式入职时间为准还是以毕业报到时间为准
毕业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X年,也就是毕业以后,入职满X年。所以还是以正式工作为准
⑶ 事业单位干部的参加工作时间以组织部的时间为准还是以工资单为准
事业单位干部的参加工作时间以组织部的时间为准。
因为工资,是一个月固定时间发的。
⑷ 参加工作时间和入职时间有什么区别
参加工作时间,是指开始正式上班的时间。
入职时间,指的是在工作中任某个工作职务(现职)的开始时间。
⑸ 参加工作时间以什么为准
参加工作以正式上班为准。正式上班时间就是求职者和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和入职时间不同。
参加工作时间是指正式开始工作的时间,入职时间是指求职者开始从事某一项工作或者某一个职位,在开始工作到正式工作中间我们称为实习期。
对企业聘用的,要查看劳动合同书;对招工的,要查看招工审批表、职工登记表;对军转干部,要查看应征入伍登记表、入伍通知书等。
主要看是否涂改最早参加工作材料中记载的参加工作时间、是否伪造最早参加工作材料等。对真实性存疑的,一方面,要查看档案资料。既要查干部档案中的参加工作审批材料,也要核查单位文书档案中相应的审批文件。
另一方面,要实地调查。实地了解干部本人是否在档案材料记载的单位实际参加工作,是否存在“吃空饷”等情况。在“参加工作时间”认定环节。
⑹ 事业单位参见工作时间是从什么时候算起的
1、“7月份我的档案、报到证一并交到了单位,工资也是从7月份按照见习期发的,五险一金也是从7月份交的”,那肯定是7月。事业单位的参工时间和办手续时间没多大关系的。
2、如果实在不确定,可以问下你们单位搞人事的,或者看下自己每年底要装入档案的工资变动审批表
⑺ 事业单位综合类工作经历起始时间怎么界定啊
岗位条件中“两年及以上工作经历”、“两年及以上所学专业工作经历”等要求的“两年”如何计算?事业单位“工作经历起始时间”如何界定?很多考试小白对于2020山东事业单位招考条件中对于工作经历的要求一头雾水,今天,小编就针对同学们报考中对于工作经历的常见问题,来解答一下,希望能让你搞明白工作经历这回事。
岗位条件中“两年及以上工作经历”、“两年及以上所学专业工作经历”等要求的“两年”如何计算?
截止xxxx年x月x日,应聘人员的工作时间足年足月累计达到两年及以上。
事业单位综合类“工作经历”如何界定?
招聘岗位明确有工作经历要求的,应聘人员必须提供相应的工作经历证明。工作经历,是指具有在行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毕业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可视为工作经历。在军队单位工作的经历,可视为工作经历
事业单位综合类“工作经历起始时间”如何界定?
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的人员,工作经历起始时间自报到之日算起。
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中央和地方基层就业项目人员,工作经历时间自报到之日算起。
到基层特定公益岗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初次就业的人员,工作经历时间从工作协议约定的起始时间算起。
毕业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视同具有工作经历,自报到之日算起。
到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单位工作的人员,工作经历时间以劳动合同约定的起始时间算起。
自主创业并办理工商注册手续的人员,其工作经历时间自营业执照颁发之日算起。以灵活就业形式初次就业人员,其工作经历时间从登记灵活就业并经审批确认的起始时间算起。
现在,你是不是对事业单位招考中的工作经历不再疑惑了呢?其实关于工作经历,不同地区,不同招考机构的规定都会有所不同,小编建议如果实在拿不准一定要去咨询招考机构,以招考机构的官方回复为准。
日照中公教育
⑻ 事业单位合同制员工,后来通过考试进入原单位编制,从单位人事管理的角度看,进入单位的年限应该怎么算
进入单位时间以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合格后的上岗时间为准。
之前的合同制工作年限可以计入工龄。
⑼ 请问事业编制的试用期从何时开始算啊是以人事局的人事调令时间算还是编办批编制的时间算啊
事业编制的试用期是从用工之日起算的。
法律分析
试用期是指:用人单位对新招收的职工进行思想品德、劳动态度、实际工作能力、身体情况等进行进一步考察的时间期限。依据劳动法规定,机关事业单位招用编制外的劳动者,应该订立劳动合同,首先说明的是劳动法规里根本就没有监时工这个词,无论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只要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就应订立劳动合同。事业单位招用的劳动合同制工人应依法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试用期为,一年以下的劳动合同为一个月,三年以下的为两个月,三年以上的为六个月。根据行政事业单位招录工作人员规定等文件精神,行政事业单位招录(聘)工作人员均要执行为期一年的试用期,并发给试用期生活费(工薪),一年期满经组织或人事部门考核,达到称职或合格的,准予转为正式工作人员并办理入编手续,也称”转正定级”。事业单位工资分为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三部分。基本工资又分为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和奖励性绩效;津贴补贴是按照国家的津贴补贴发放,行业不同相应的补贴也不同。聘用单位与受聘人员续签订聘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一般不超过3个月,特殊情况下,可以适当延长,但最长不超过6个月。对于大中专应届毕业生,试用期可以延长到12个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