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保缴费比例:单位缴纳多少,个人缴纳多少
社保单位和个人缴费比例的问题:社保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比例根据各地平均人均收入不同,各省市地区承担的比例有所不同。社保是与工资相挂钩的,因为部分社会保险的种类如失业保险没有上下限。单位和个人的承担比例一般是:养老保险,由企业和员工共同缴纳,企业缴纳20%,个人缴纳8%等。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每个月缴纳9%,个人缴纳2%。失业保险:单位每个月缴纳1.5%,个人缴纳0.5%。工伤保险:单位每个月缴纳1%,个人无需缴纳。生育保险:单位每个月缴纳1%,个人无需缴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国家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北京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办法》三、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单位缴费)的比例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人员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之和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个人缴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的8%,由单位代扣。个人工资超过本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不作为计发基本养老金的基数;低于本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本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机关工作人员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包括: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中的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警衔津贴、海关津贴等国家统一规定纳入原退休费计发基数的项目)、规范后的津贴补贴(地区附加津贴)、年终一次性奖金。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包括: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中的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国家统一规定纳入原退休费计发基数的项目)、绩效工资。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按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的8%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个人账户储存额只能用于养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国家统一公布的记账利率计算利息,免征利息税。参保人员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依法继承。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利息和其他收益、财政补贴、滞纳金、其他可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资金等部分构成。
2. 养老保险单位和个人缴费比例是多少
养老保险单位和个人缴费比例是多少
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16%,个人缴费比例为8%,单位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全部进入到养老保险统筹账户当中,个人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均存入在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当中,归缴存者个人所有。
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是根据职工本人的月均工资确定的,职工工资水平越高,那么社保的缴费基数就越高。不过各地区对于社保缴费基数设定的有一个范围,参保地社保最低缴费基数为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最高缴费基数不超过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3倍。
每个地方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都不一样,具体可以咨询当地社保局工作人员了解。
3. 养老金个人和单位交的比例是多少
法律分析: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三、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单位缴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个人缴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按本人缴费工资8%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个人工资超过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低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个人账户储存额只用于工作人员养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国家统一公布的记账利率计算利息,免征利息税。参保人员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依法继承。
4. 事业单位交养老保险比例是多少
法律分析: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超过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缴纳工资基数低于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缴纳工资基数最高不得超过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300%。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会保险法》 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5. 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单位和个人
注意啦!基本养老保险单位和个人缴纳比例知多少?
大多数企业都会给在职职工购买一份基本养老保险,这不仅仅是给职工提供一份保障,还是一份福利。其中,基本养老保险的费用是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单位按照缴费工资基数的20%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是按照个人缴费工工资基数的8%,是由单位代扣的。而单位缴费工资基数是本单位参加基本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人员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之和。
其中,个人缴费工资基数达到本省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的,按300%作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基数;低于本省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60%作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基数。
另外,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参保人员按照个人缴费工资基数8%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全部记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其中,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是不能提前支取的,只能用于工作人员养老。如果参保人员死亡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余额是可以依法继承的。
综上所述,基本养老保险的费用单位和个人缴纳比例分别为:单位交20%,个人交8%。以上的介绍就到这里,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帮助。
6. 养老保险个人和单位的比例各是多少
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代缴。
7. 事业单位个人养老保险缴费标准
法律分析:社保缴费比例如下:
1.养老保险:用人单位20%,员工个人8%
2.基本医疗保险:用人单位6%,员工个人2%。
3.失业保险:用人单位2%,员工个人1%。
4.工伤保险:用人单位0.4%-2.4%(共六档),员工个人不缴费。
5.生育保险:用人单位0.8%,员工个人不缴费。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第五条 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工资增长和物价变动等情况,统筹安排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逐步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养老保险待遇正常调整机制,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
8. 养老保险个人与单位缴纳比例是多少
养老保险个人和单位缴费比例:
用人单位的缴费基数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职工个人缴费基数是按照职工本人工资为基数。单位和员工参保的缴费比例大概如下:
1、养老保险费:单位缴纳20% ,个人缴纳8% 。
2、失业保险费:单位缴纳2% ,个人缴纳1% 。
3、医疗保险费:单位缴纳8% ,个人缴纳2% 。
4、工伤保险费:单位缴纳,个人不需缴费。
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超过单位工资总额的20% 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 2、缴纳工资基数低于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拓展资料:
养老保险的四个层次
我国的养老保险由四个层次(或部分)组成。第一层次是基本养老保险,第二层次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第三层次是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第四层次是商业养老保险。在这种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基本养老保险可称为第一层次,也是最高层次。
1、基本养老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亦称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它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以保障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为原则。
它具有强制性、互济性和社会性。它的强制性体现在由国家立法并强制实行,企业和个人都必须参加而不得违背;互济性体现在养老保险费用来源,一般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统一使用、支付,使企业职工得到生活保障并实现广泛的社会互济;社会性体现在养老保险影响很大,享受人多且时间较长,费用支出庞大。
2、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由国家宏观调控、企业内部决策执行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又称企业年金,它是指由企业根据自身经济承受能力,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础上,企业为提高职工的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而自愿为本企业职工所建立的一种辅助性的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一种企业行为,效益好的企业可以多投保,效益差的、亏损企业可以不投保。实行企业年金,可以使年老退出劳动岗位的职工在领取基本养老金水平上再提高一步,有利于稳定职工队伍,发展企业生产。
3、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是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由职工自愿参加、自愿选择经办机构的一种补充保险形式。实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的目的,在于扩大养老保险经费来源,多渠道筹集养老保险基金,减轻国家和企业的负担;有利于消除长期形成的保险费用完全由国家" 包下来" 的观念,增强职工的自我保障意识和参与社会保险的主动性;同时也能够促进对社会保险工作实行广泛的群众监督。
4、商业养老保险是以获得养老金为主要目的的长期人身险,它是年金保险的一种特殊形式,又称为退休金养老保险,是社会养老保险的补充。商业性养老保险的被保险人,在交纳了一定的保险费以后,就可以从一定的年龄开始领取养老金。这样,尽管被保险人在退休之后收入下降,但由于有养老金的帮助,他仍然能保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商业养老保险,如无特殊条款规定,则投保人缴纳保险费的时间间隔相等、保险费的金额相等、整个缴费期间内的利率不变且计息频率与付款频率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