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业单位编制如何转为公务员
参加公务员考试,这是目前事业编制人员可以考虑的最快速、最有效的途径,目前98%的事业单位人员都是靠公考转变身份。但是公务员考试一般年轻要求在之间,对于很多年龄偏大、工龄较长的事业编制人员,考试这条路已经很难走得通。这时候就可以考虑以下几种途径:
1、提拔副科级领导职务。部分地区规定,参加工作四年以上,单位中层正职两年以上,或副科级单位副职三年以上,或副高职称。可看政府人事任免公示,很多由事业单位提拔到行政单位任领导干部的,基本可以转变身份。
2、机构改革,整个单位由事业单位转行政单位,该单位事业编人员转行政编制,不过这种几率比较小,机会可遇而不可求。
3、通过选举转为公务员。乡镇事业编人员可以通过选举,成为副乡长/副镇长,当选后可以转为公务员身份。不过,这种转变仅在本乡镇有效,一旦离开辖区调任他处,自动失效。
事业单位编制如何转为公务员
2. 事业编如何成为公务员
方法一:通过省考、国考考录成为公务员。
与体制外考生不同,事业编人员考公压力很小,就算考不上,也还有事业编保底。事业编最大的福利就是可以参加省考国考(不像在职公务员,国考和大部分省都已经禁止再参加公考)。特别是学历不错的事业编人员,符合省以上单位要求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验和研究生学历,正好可以华丽转身!通过考试转变身份,进入更高平台,取得更大进步空间。
方法二:通过晋升领导职务调任、转任公务员。
县级单位事业编副科级领导,通过调任或者转任程序,可以成为公务员;市级单位需要正科甚至更高,省以上单位的门槛是处级。
2018年《公务员法》修改后,第七十条明确规定:国有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其他不参照本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可以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四级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层次的职级。
方法三:通过遴选成为公务员。
中央公务员遴选以前的报名范围仅限于公务员和参公身份。2017年开始政策变化,不仅事业编可以报考,国企正式身份也可以报考了。当然,岗位较少,门槛很高,一般要求副高以上职称和特定管理岗位经历等。
2018年新修订后的《公务员法》第六十九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公务员交流制度。公务员可以在公务员和参照本法管理的工作人员队伍内部交流,也可以与国有企业和不参照本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交流。交流的方式包括调任、转任。
方法四:通过机构改革身份转变为公务员(参公)。
最近几年的机构改革中,有些事业单位人员中了大奖,整体转制。比如某些地方的医保中心整体转制为参公,还有海事局由事业编直接变成行政编。
方法五:通过选举转为公务员
乡镇事业编人员可以通过选举,成为副乡长/副镇长,当选后可以转为公务员身份。不过,这种转变仅在本乡镇有效,一旦离开辖区调任他处,自动失效。
3. 事业单位人员怎样才能转为公务员
先说考录:
大家知道,普通公务员身份必须逢进必考。就是要通过每年国家、省市组织的公务员考试。经过报名、笔试、面试、体检、政审、公示等环节没有问题后,正式由人力资源部门正式通知你上班。这就是正常的、正规的考录程序。
通过考录,你的身份就由国家干部变为公务员(包括参照公务员管理的,简称参公),编制由事业变为行政。国家干部的编制又分为全额事业、差额事业以及自收自支事业。比如,教师考上公务员,就是全额事业单位正式干部转为行政编制的公务员。
当然,每年考录公务员都会发布招考简章,包括各种条件。其中有一条就是年龄限制。一般情况下,只允许35岁周以下的报考。超过35周岁,就只有调任一条路,这是硬杠杠。
4. 事业单位编制如何过渡为公务员有什么方式
事业单位编制的在职人员要过渡成为公务员身份人员,有三种途径和方法:
1、参加公务员考试
事业单位编制人员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一年至少有两次机会即国考、省考,考上了身份自然转变。当然前提是要跟原单位做好工作交接,解除劳动关系,才能被新单位录用。
2、单位性质变化
这种事情是可遇不可求的,很多行政单位下属的二级单位是事业单位,也就是说,在同一个单位,编制可能不一样,举个例子,某市财政局是行政单位,公务员序列,但财政局下属的国库支出中心就是事业单位。有时候这种下属事业单位根据工作需要或者领导要求,性质会变,由事业单位变为行政单位,那原事业人员就自动转为行政编制了。这种机会少之又少,一般发生在一些下属二级单位比较多的机关,如党委政府、财政、公安、法院之类的单位。这就看运气了。
3、职位改善
在一些地方有规定,事业编人员职级上升到一定程度可以转变为公务员,比如说县一级机关如果事业编管理岗升职到副科,身份可以转成公务员,市一级机关事业编管理岗升职到副处,身份可以转为公务员。这种身份转变是地方政策,主要看你所在的地方有没有此类政策了,即使有,快的话你在岗位上也得奋斗个十年八载,难度很大!
5. 体制内事业编制怎么样转为公务员有什么办法
一、按照各级公务员的招聘或公开选拔方式。
完成公司身份向公务员身份的转化,按照公务员所考的基本原则,事业编制相关工作人员通过自身的拼搏,在公务员考试和公开选拔中,成功获得胜利,进入了公务员团队,这样的情形一般而言,事业组织者有岁数、文凭等限定,并非是全部的经营人都能够按照这个方式转化成公务员。
4.另一种具体方式是按照《国家公务员法》管理的公共机构参加者的转换和沟通交流。虽说参加者是按照《国家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但实际上,这些人仍旧是机构,是创建机构的其中一部分。在某种情形下,按照正式考试的加入企业和普通相关工作人员小组人员可被转为公务员。
6. 事业编转为公务员的常规路径有哪些
首先提拔转岗。升任副事业部以上领导职务,并调任行政机关更换身份。领导职务升迁调动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但这种通过升职实现编制转换的方式,对于大部分基层职业编制人员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对于普通基层来说也很难职业建设人员。编译转换就是这样实现的。
公务员的社会地位较好,福利保障也比较完善。所以在报考时,大部分大学生也倾向于参加公考。在时代的发展中,很多职业机构也进行了整顿,一些机构被开除,改为合同工,很多岗位调整为公务员。其中,动物卫生检验管理、交通与海事管理、文物出土与管理、渔业管理、公路与公路建设管理5个主要职业编制岗位升格为公务员。事业单位属于公益性工作,不以营利为目的,而公务员属于国家行政工作,享受的待遇不同。
7. 事业编转公务员条件
法律分析:一、学历条件
按照规定,调入市级以上机关任职的,一般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调入县(市、区)级以下机关任职的,一般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二、年龄条件
调任县(市、区)领导班子成员职务的,一般不超过50周岁;调任其他处级职务的,一般不超过45周岁;调任市级机关科级领导职务的,一般不超过40周岁;调任县(市、区)级以下机关科级领导职务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三、管理岗位人员调任
在事业单位取得副科级及以上职务,同等调任机关担任领导职务。
四、专业技术人员调任
专技人员调入市级以上机关担任处级领导职务,拟调任人员应当聘任副高职称2年以上,或具有正高职称。调入市级机关担任科级领导职务的,拟调任人员应当聘任副高职称1年以上,或具有正高职称;调入县(市、区)以下机关担任科级领导职务的,拟调任人员应当具有中级职称2年以上,或者具有副高职称。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十三条 公务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满十八周岁;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七)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三条 录用担任一级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级层次的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
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前款规定录用公务员时,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对少数民族报考者予以适当照顾。
第二十四条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的录用,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地方各级机关公务员的录用,由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必要时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可以授权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
第二十五条 报考公务员,除应当具备本法第十三条规定的条件以外,还应当具备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
国家对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行政裁决、法律顾问的公务员实行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由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商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8. 事业编职工怎么成为公务员
事业编制要想转为公务员有以下几种方式:
1参加公务员考试。这是绝大多数普通事业编人员的途径。
2调任。事业编副处级(在县里可以副科级)实职领导可以通过调任转变身份。
3选举。事业编人员可以通过参加乡镇班子的选举成为公务员。当然参加选举需要一定的条件,具体看当时的公告规定。
4选调。中央机关以及一些地方行政单位会有面向企事业单位人员的考试,门槛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