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定编定岗不定人稳定吗
定编定岗不定人不稳定。这种用人模式是员额制,和传统编制不一样。没有传统编制稳定,从待遇角度看,待遇稍高。非实名编制为聘用人员使用,只管数量,不明确到人,不办理入编,俗称“定编定岗不定人”。使用非实名编制人员由单位根据实际需要、在核定的编制数内设定适当的岗位,并采用规定的程序招录聘用,签订聘用合同,不办理入编手续。
㈡ 事业单位实名制编制的好处
实名编制:即传统意义上的“编制”。以编定岗,管理到人,办理。使用实名编制人员必须办理手续,人事部门办理增加人员计划和核定工资,财政部门按实有在编人员拨付工资和经费。
非实名编制:为聘用人员使用,只管数量,不明确到人,不办理,俗称“定编定岗不定人”。使用非实名编制人员由单位根据实际需要、在核定的编制数内设定适当的岗位,并采用规定的程序招录聘用,签订聘用合同,不办理手续。具体聘用人员报机构编制和人社部门备案,财政部门按相关标准拨付经费。非实名编制人员待遇与实名编制人员实行同岗同酬,有关社会保险按国家政策规定标准购买。
控制数:通常可以分成后勤服务人员控制数和聘用教师控制数,两者的差别还是挺大的,后勤服务人员控制数用于聘用食堂、修缮队、车队、绿化、保洁等后勤服务人员。后勤服务人员报酬实行协商制,不执行现行工资制度标准,由单位与聘用人员根据工作量协商解决,甚至可以就某项或几项后勤工作(比如保安和保洁、饮食)采用承包方式解决。而聘用教师控制数指用人单位有教师岗位需求,但是编制名额不足,与聘用教师先行签订聘用合同,名单与同级机构编制、财政、人社部门备案,在有空编的情况下,使用聘用教师控制数的人员可通过考核直接办理手续,可按本单位原聘岗位等级聘用。
由以上可以知道,非实名编制和控制数,与我们常说的编外还是有些区别的,最大的区别在于非实名编制和控制数(教师控制数)与在编人员同岗位同待遇,并且能一定条件下转为编制人员。
㈢ 事业单位的事业编和定岗定编有么区别,待遇有什么区别
你是工作时间不长,赶上事业单位改革了吧?
两种不同的说法,两个不同的词语。
关于定岗定编。就是在改革中确定岗位和确定编制,岗位是指某某主任1人、某某科长1人,或某副科长3人等等,有了这些岗位才能安排人;编制是指某个部门或科室有几个编制,比如医保科人员编制5个,编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与人挂钩,实际在某个部位工作的人不一定会有编制,也就是说可能会出现人员缺编、人员超编等情况。有无编制,即意味着正式人员或临时人员之区别,工资待遇有严重不同,较大区别。有无职务,其差别就不用说了哈。
关于事业编。它是区别于公务员的行政编而言。一般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编制分为行政、事业两种编制。事业编内又有全额事业、差额事业、自收自支事业之分。全额指人员工资,国家和地方财政全额拔付;差额是指按一定比例拔付;自收自支是指一分钱不拔,只承认你是正式编制,承认你的身份,但发工资完全靠自己了。就不举例了。
希望对你有帮助。
㈣ 求救!教师的实名制编制和非实名制编制有何不同都是国家事业编制的种类吗!
实名编制:即传统意义上的“编制”。以编定岗,管理到人,办理入编。使用实名编制人员必须办理入编手续,人事部门办理增加人员计划和核定工资,财政部门按实有在编人员拨付工资和经费。
非实名编制:为聘用人员使用,只管数量,不明确到人,不办理入编,俗称“定编定岗不定人”。使用非实名编制人员由单位根据实际需要、在核定的编制数内设定适当的岗位,并采用规定的程序招录聘用,签订聘用合同,不办理入编手续。
具体聘用人员报机构编制和人社部门备案,财政部门按相关标准拨付经费。非实名编制人员待遇与实名编制人员实行同岗同酬,有关社会保险按国家政策规定标准购买。
按照国家事业单位管理机构的规定,事业编制单位均实行实名制管理。目前,学校超编现象普遍存在,为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而招聘超编人员时,学校一般采取人事代理方式,即学校与新招人员签订协议,与原有正式员工同等待遇,但不属于正式在编人员(人事主管部门的实名人员库中无等级,因超编也无法登记)。
为解决非实名制人员的未来身份问题,目前学校基本采用的自然减员的依次递补。在递补到正式编制中之前,校方承认其事业单位的待遇,但暂时不能解决正式编制。
拓展资料:
教师有无编制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编制可以调动,有相应的职称工资并可以晋升,退休后享受相应的社保和职业年金。
2、无编制的学校教师往往属于临聘人员,无法晋升,无法调动,即你只属于某一学校临聘人员(俗称代课老师),往往也无职称,更无职称工资(非在编有职称也常无法聘任)。
退休后按照与当初所在单位签订的合同处理。在私立学校中,因学校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必须帮其工作人员缴交社保,所以退休后一般享受社保待遇。在公办学校中的临聘人员,因为财政困难等原因,一般不帮其缴交社保或者只缴交部分如工伤保险。
网络-教师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