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国家关于借用人员规定
法律分析:为进一步规范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借用工作,严肃人事调配纪律,增强人员借用工作的针对性,强化人员借用工作的操作性,调动干部工作的积极性,特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进一步规范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借用工作的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借用工作人员应遵循“统一管理、控制数量、保证需要、逐步消化”的原则,严格审批程序,确保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借用工作规范有序。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进一步规范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借用工作的规定》
第四条 因工作需要并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借用工作人员帮助工作,并根据单位性质、工作量来确定借用人员的范围、数量及借用时间。
(一)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
(二)处理有关突发事件、急难险重工作或其他重要专项工作;
(三)需要借用人员的单位既有空缺编制,又缺少工作人员;
(四)需要借用人员的单位虽然无空缺编制,但工作任务繁重,严重缺少工作人员;
(五)新成立的机构;
(六)其他特殊情况。
第五条 原则上,借用单位应根据本单位性质,挑选身份与本单位性质相符的借用人员。党政群机关因工作需要借用人员,原则上应挑选与本单位身份相符的具备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身份的人员;非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原则上借用事业编干部;工勤人员除外。
第六条 原则上不得跨系统借用人员,教育系统的学校之间和卫生系统的医院(卫生院)之间不得借用人员。教师不得借用到教育系统外,从事教学之外的工作;医生、护士不得借用到卫生系统外,从事医疗卫生之外的工作。
第七条 借用前,借用单位应对借用人员思想素质、工作能力等进行全面了解,确保借用人员能够胜任借用期间承担的具体工作。
Ⅱ 借调的人最后都怎样了
机关事业单位里面,借调属于很常见的现象,很多单位为了缓解人手紧张,或者为了中心工作,都会从下级单位借用人员。
借调,主要指的就是上级部门为了工作的需要,从下级单位借用人员。借用人员的工作关系、编制待遇保留在原单位,而实际工作地点在上级部门。
今天,木子职说趁着空闲的时间,就来和大家一起聊聊体制内借调人员的生存现状。
一、什么样的人喜欢被借调呢?
一般来说,借调除了需要征得双方单位和人事主管部门的同意外,还需要征得被借调人员的同意,只有大家都同意了,借调手续才能够顺利办理。
那什么样的人喜欢或者希望被借调呢?
个人觉得喜欢或者希望被借调的主要是年轻人,这类人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年轻、离家远、工作地点偏僻。
这就是说,希望被上级机关借用的人员,一般都是在县级部门或者偏远乡镇工作,希望通过借调改变工作环境,解决和家人两地相隔的状态,同时还希望通过借调的方式调入编制,实现工作平台的提升。
木子职说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朋友,大家从贫困县乡镇通过借调的方式到市级部门工作,暂时改善了工作环境,解决了和老婆两地分居的现状,同时也渴望能够通过借调的方式解决编制,能够在更高的平台上发挥自己的才能。
二、机关事业单位借调人员的来源
机关事业单位里面,借调人员的来源很多,但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来自下属单位。这种借调属于内部工作变动,比如像交通、文化等部门的下属单位很多,因而常常有人被借用到局机关工作,这样的借用人员工作编制关系保留在原单位,而实际工作地点在局机关,这样的人人很多,有的人甚至一干就是一辈子,
第二,来自乡镇、县区部门。这种情况也比较常见,而且应该是数量最多的一种。我们有的上级部门经常因工作需要借调人员,而被借用的对象主要就是乡镇、县区部门人员,甚至有的单位借用人员很多,有的办公室甚至超过了在编人员。
第三,来自服务管理对象。有行政管理职能的部门,在人员不足时也可能会从服务管理对象借用人员。一般来说都是国有企业,这类企业需要常常与这些职权部门打交道,需要职权部门做行政审批事项,或者就是属于其监管对象。因而,从服务管理对象借用人员,既能够了解企业经营现状,打通沟通渠道,也能够缓解单位人员紧张的现状。
三、体制内借调人员的生存现状,有的人借调到退休,有的人借而不调
说实话,能够借调到上级部门的人,都应该是单位的顶梁柱,具有一定的文字写作功底,有较好的情商、智商,这样的人才能够让上级部门满意。
然而,借调毕竟让你脱离了原单位的工作体系,和原单位形成了天然的阻碍,如果长期借调,也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比如不了解原单位工作情况、福利待遇得不到保障等等。
不管怎么说,我觉得借调应该是属于一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状,如果用好了借调工作经历,自己以后的仕途会有进一步发展,如果没有用好借调工作经历,可能以后的工作环境就会变得很复杂。
木子职说相信很多有过被借调经历的人,心里都有很深刻的感受,特别是刚借调时那种兴奋感觉,被借调后工作的适应性,以及对于长期不能办理调动的焦虑
Ⅲ 事业单位借用行业协会人员合规吗
是不合规的。
《关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借调工作人员的规定》明确指出:凡未经批准,擅自借调工作人员的,将严肃追究单位主要领导的责任,需借调工作人员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要先向编委办写出核编请示,说明单位现有编制、在职人数和借调工作人员的理由、人数和借调时间等,其中向教育系统借调教师的,必须征求主管县长的意见,借调干部的借调期限不超过一年,确实需要的重新办理续借手续或办理正式调动手续,不再需要的仍回原单位工作。
编制是指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由财政拨款的编制数额由各级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确定,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根据编制调配人员,财政部门据此拨款。编制通常分为行政编制、事业编制、银行编制以及公益性岗位,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使用行政编制。
Ⅳ 机关从下属事业单位借调人员属什么性质
其实也谈不上什么性质。象这种做法,在县级机关中很普遍。
知道为什么吗?那是因为机关正式编制不多,而有些机关的编制与繁重的工作职责不对称,因此无奈之下,机关只能向下属事业单位借用。
当然,仅仅是借用而并非借调。因为不管机关多需要你,但鉴于编制原因,无法将事业编制人员借调进机关。机关编制,必须通过公务员考试。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Ⅳ 国家关于借调人员规定
法律分析:为加强事业单位借调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定了机关事业单位关于借调工作人员的规定。
法律依据:《事业单位关于借调人员管理条例》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机关事业单位借调人员行为,严格借调程序,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借调工作的管理,本着控制数量、严格审批、规范管理的原则,根据干部人事有关管理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借调是指因工作需要暂时将工作人员从原单位借用到其他单位执行指定工作的行为,借调人员在借调期间身份关系、工资关系在原单位保持不变。
第三条 全市各级机关及事业单位借调工作人员适用本办法。
Ⅵ 借调人员管理办法是什么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借调人员行为,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防止人员借调的随意性,本着控制数量、严格审批、规范管理的原则,根据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河池市各级实施公务员法机关、参照单位及事业单位借调人员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借调人员,是指因工作需要,暂时将人员从原单位脱产借用( 含各类抽调 、 跟班学习 )到其他单位工作的人员。
第四条 借调工作的主管部门按借调单位的干部管理权限分别为同级组织部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第五条 借调期限一期为 3 个月。借调期满后回原单位工作。因工作需要延长借调时间的,可再延长一个借调期,借调单位应在借调期满前一周按管理权限向同级组织人社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办理延长借调手续。
因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需借调的,视中心工作需要的时间确定借调期限。
第六条 机关事业单位借调工作人员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在一段时间内必须完成阶段性工作任务或上级部门所交办的临时性工作任务,本单位人员不足的。
(二)工作任务较重,本单位工作人员不足,近段时间内又不能及时充实的。
(三)因专项工作成立的临时性机构,相关单位人员调剂不出的。
(四)其他工作需要的。
Ⅶ 人事的借调与借用有什么区别
借用和借调的区别在于:程序不同、性质不同、时间长度不。且借用和借调的人员工资均由原单位承担。
一、程序不同
1、借用一般是不走人事程序,并且不会在档案中保存记录。
2、借调是要走人事手续,在借调人员的档案中是有所体现。
二、性质不同
1、借用,是指特殊情况下,被借到别的单位临时工作一段时期。
2、借调比借用正式一些。
三、时间长度不同
1、借用一般是临时情况,一般是短期的。
2、借调是长期的。
(7)事业单位借用人员是什么扩展阅读:
借调的目的通常有以下三种:
1、借调单位欠缺具有某种才能的人员,而恰巧被借调人员却拥有相关才能,经上级机构安排后,借调人员暂时离开原任单任,并到借调单位任职。在这种情况下借调的人员通常都是专业的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
2、借调单位属临时性质,在完成某事工后即行解散。为免整个计划皆交由临时员工进行,部份人员会由不同部“借”到借调单位工作,直至事工完成,各借调员工会返回原单位工作。比如:
(1)香港政府在兴建新机场时成立了“新机场工程统筹处 (NAPCO)”。
(2)北京奥运会组委会2001年成立时从各单位借调了部分人员,2009年8月22日奥组委宣布解散后各自返回原单位。
3、借调属员工才能发展计划的一部份,让员工接触不同单位的工作,增广见闻。员工会在指定时间派驻往借调单位,并在借调期后返回原任单位工作。
Ⅷ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借调规定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借调规定:
1、借调期限以完成相应工作为限,一般不得超过一年;
2、借调期满后返回原单位,由原单位妥善安排工作。如因工作需要,确需延长借调工作时间的,应提前一周按干部管理权限向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提出书面申请,重新办理借调手续;
3、关键岗位、涉密岗位原则上不使用借调人员。
借调人员的日常管理:
1、借调人员在借调期内由借调部门负责管理,参加借调部门的相关活动有特殊规定的除外,享受借调部门工作人员同等的政治教育、业务培训等待遇;
2、借调期间,借调人员与原单位的人事关系不变。借调期限在六个月以上的,应及时将党组织关系转到借入单位。原单位应按规定做好借调人员的工资福利、职称晋升等管理工作;
3、借调人员在借调部门工作不足六个月的,在原单位参加年度考核。借调单位应对其借调期间的工作表现作出鉴定,向原单位反馈;在借调部门工作超过六个月的,由借调部门进行年度考核并提出评定等次意见,向原单位反馈;
4、借调期间,如遇原单位竞争上岗、岗位调整等情况,原单位应将借调人员与在编在岗干部同等对待,做好借调人员定员、定岗、定级工作,保证公开、公平对待借调人员;
5、借调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和借调部门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服从借调部门的管理和领导,认真完成工作任务。凡违反有关规定、玩忽职守、贻误工作、不服从领导以致造成不良影响的,随时予以退回,并视情节给予相应处分;
6、借调人员借调期满,因工作需要,符合提拔或调动等相关条件的,按相关规定办理。
法律依据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二条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国家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Ⅸ 机关从下属事业单位借调人员属什么性质问题
借调是一种人事安排,常见于政府及公营机构。被借调的人员会由原任机构或单位(原任单位)暂时“借”到其他机构或单位(借调单位)任职,以执行指定的工作。
通常有以下三种:
1. 借调单位欠缺具有某种才能的人员,而恰巧被借调人员却拥有相关才能,经上级机构安排后,借调人员暂时离开原任单任,并到借调单位任职。在这种情况下借调的人员通常都是专业的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
2. 借调单位属临时性质,在完成某事工后即行解散。为免整个计划皆交由临时员工进行,部份人员会由不同部“借”到借调单位工作,直至事工完成,各借调员工会返回原单位工作。比如:(1)香港政府在兴建新机场时成立了“新机场工程统筹处 (NAPCO)”;(2)北京奥运会组委会2001年成立时从各单位借调了部分人员,2009年8月22日奥组委宣布解散后各自返回原单位。
3. 借调属员工才能发展计划的一部份,让员工接触不同单位的工作,增广见闻。员工会在指定时间派驻往借调单位,并在借调期后返回原任单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