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毕业后党员档案一般存放在哪里
法律分析:党员档案随人事档案一起转出学校的,可以将党员档案与人事档案存放在县级人才交流中心。党员档案和人事档案分开转出学校的,党员档案可以存放在所到党支部的上一级基层党委保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第四条 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第五条 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护档案的义务,享有依法利用档案的权利。
B. 事业编制人事档案放在哪里
法律分析:第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编人员档案一般存放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因为工资由财政全额拨款发放,每年的工资审批表都必须由人社局审批。至于是放人社局还是人社厅,就看单位的行政级别了。第二,本系统主管单位这种情况不多,一般属于非在编人员存放,举个例子,在编中小学教师,正常来说,人事档案应该由人社局统一归档,非在编人员由学校所在地教育局归档。但也有少部分单位将在编人员人事档案放本系统归档,这种情况很少见,也不符合规定。像卫生系统,林业系统等等,情况跟教育系统一样。第三,党政机关部分归档组织部这个情况不展开讲,一般要有党员身份,这个情况在事业单位不多见,主要属于公务员序列才有的情况。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 第十三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国家档案局关于档案移交的规定,定期向有关的国家档案馆移交档案。属于中央级和省级、设区的市级国家档案馆接收范围的档案,立档单位应当自档案形成之日起满20年即向有关的国家档案馆移交;属于县级国家档案馆接收范围的档案,立档单位应当自档案形成之日起满10年即向有关的县级国家档案馆移交。经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检查和同意,专业性较强或者需要保密的档案,可以延长向有关档案馆移交的期限;已撤销单位的档案或者由于保管条件恶劣可能导致不安全或者严重损毁的档案,可以提前向有关档案馆移交。
C. 党员档案和个人档案是在一起的吗
【法律分析】:一般来说,党的组织关系放在哪里,党员档案就放在哪里。总体讲,党员档案是本人人事档案的一部分,应与人事档案放在一起。具体情况是:
第一,各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的党员档案,由当地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或本单位人事部门并入个人人事档案管理。
第二,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大中专毕业生党员,其党员档案宜由当地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并入其人事档案统一管理。
第三,不属于上述两种情况的城镇人员中的党员,其党员档案一般由当地党委组织部门管理。
第四,农村党员,其党员档案宜由所在乡镇党委组织部门管理。
第五,被开除、除名的党员,其党员档案(包括处分决定)宜由原管档单位管理。
第六,死亡党员,其党员档案宜由原管档单位管理。需要强调的是,为了加强对党员档案的管理,各管理党员档案单位要对党员档案经常进行清理核对。
第七,预备党员的党员档案在转正前一般单独存放在党组织,便于转正使用。转正后存入本人人事档案。无人事档案的,由所在党委保存。
【法律依据】:《党员档案管理办法》 第二条 党员发展期间档案工作开始由党支部负责管理,待预备党员转正后,需要转递为本人人事档案的材料,统一交由直属机关党委保管我支部党员档案中只保留复制件。
D. 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的档案在哪放着
有正式编制的:
1、单位主要领导和人事干部的档案是放在上级单位组织科保管的;一般干部职工的档案由本单位组织科或者人事干部保管。
2、学校职工的档案是由学校人事干部保管的。对于入编的职工,学校会进行政审,在正式入编也就是接收你之前前就要审查你的档案,打开来看的。
国际档案日
1、国际档案日的来历
1948年6月9—11日,位于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召开了一场专家会议,来自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档案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交流,经大家讨论决定成立国际档案理事会(ICA)。
会上通过了ICA的第一份章程,章程中指出,世界各国的档案工作者应共同努力“为了全人类”保护好档案,开展鉴定并提供利用;档案和文件作为全世界共享的遗产和全人类一样具有同一性。
2007年11月,为了庆祝2008年6月9日ICA成立60周年纪念日,ICA全体成员在于加拿大魁北克举行的年度全体会议上投票决定,将每年的6月9日定为国际档案日。
2、中国首届国际档案日
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决定自2013年开始,将把每年的6月9日即“国际档案日”作为档案部门的宣传活动日。
国际档案日作为世界档案界一个盛大节日,为世界的档案工作者推动本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有助于提升档案在大众、政治家、决策者以及赞助机构中的地位,鼓励新的用户和扩大用户基础,改变档案部门和档案专业的形象,让档案界发挥出它最充分的意义,从而建立起更大的信心和与社会的互动。
E. 事业单位职工的档案放在哪里
有正式编制的:
1、单位主要领导和人事干部的档案是放在上级单位组织科保管的;一般干部职工的档案由本单位组织科或者人事干部保管。
2、学校职工的档案是由学校人事干部保管的。对于入编的职工,学校会进行政审,在正式入编也就是接收你之前前就要审查你的档案,打开来看的。
(5)事业编党员档案放在哪里扩展阅读:
人事档案是中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特色,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用,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
高校学生档案则是国家人事档案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及各种社会实践的真实历史记录,是大学生就业及其今后各单位选拔、任用、考核的主要依据。对于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相当重要。
提供保管档案的服务的机构各地人才市场、各区、县人才市场及街道办等。按照我国档案法、干部档案工作条例、流动人员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属于国家法定、强制执行、归口管理的公共信息,个人不得截留和销毁。
F. 党员档案一般存放在哪里
法律分析:党员档案应该与人事档案放在一起。干部人事档案是各级党委(党组)和组织人事等有关部门在党的组织建设、干部人事管理、人才服务等工作中形成的,反映干部个人政治品质、道德品行、思想认识、学习工作经历、专业素养、廉洁自律、遵纪守法以及家庭状况、社会关系等情况的历史记录材料。
法律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 第二条 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G.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档案在哪里
【法律分析】:事业单位在编人员档案存放地分如下几种情况:第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编人员档案一般存放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第二,本系统主管单位,这种情况不多,一般属于非在编人员存放;第三,党政机关部分归档组织部,这个情况在事业单位不多见,主要属于公务员序列才有的情况。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第八条 国家档案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档案工作,负责全国档案事业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建立统一制度,实行监督和指导。县级以上地方档案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工作,对本行政区域内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指定人员负责管理本机关的档案,并对所属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第九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确定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档案,并对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中央国家机关根据档案管理需要,在职责范围内指导本系统的档案业务工作。 第十条 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各类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负责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各自分管范围内的档案。
H. 党员档案存档在地方哪个部门
党员的档案一般都存于党委组织部门。
干部人事档案中存有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转正申请书等材料。而这些档案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保存,如领导干部的档案就存在对其实施管理的组织部门,而一般公务员可能就存于县、市、区等人事局的公务员管理部门,而有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档案可能就在其主管局了,如基层学校教师的档案大多就由县、市、区教育局保管。
刚毕业的大学生党员档案暂时保存于人才市场(人才交流中心)。
刚退伍的军人党员档案暂存于县、市、区民政局的退伍军人安置办。
希望以上对你有所帮助。
I. 党员的档案一般放哪里
法律分析:正式党员的党员材料存放问题,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有人事档案的一般装在人事档案中,即人事部门别管;也可以保管在组织关系所在的基层党委。没有人事档案的农民党员等,一般保管在组织关系所在的基层党委。 另,预备党员的组织档案保管在组织关系所在的基层党委,因为预备期间考察和转正要用。转正后可转入人事档案,也可继续在组织关系所在的基层党委保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第十四条 应当归档的材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向本单位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移交,集中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拒绝归档或者据为己有。国家规定不得归档的材料,禁止擅自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