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区分单位性质是属于行政单位还是国家的事业单位
一,最简单的是看单位的机构编制文件,是行政机关还是事业单位,文件上说的非常明白。
二,因为一般人看不到这个文件,那么可以看看当地或外市的机构改革方案,方案中市、县有多少行政机构也是一清二楚的。
三,如果还找不到,可以看看国务院的网站,上面国务院各部门都是行政的,省市县对应的部门一般也都是行政。不过没有党委部门的。
四,找中央编办网站,上面党政机关名称都有,而且最全最权威,县市对应的基本都是行政。
五,找要查找单位网站,一般都有单位基本情况介绍。
② 事业编制和行政编制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编制?
编制,本来是国家为了控制吃财政饭的人员数量无限膨胀而设置的。在机关的如果听说过“三定方案”就知道,一个单位设立之初最重要的文件就是“三定方案”,其中“一定”就是定编。试想一下,在工资被定死的情况下,如果一个机构,可以无限制招人,那么这个机构将会扩张成什么样?财政怎么会负担得过来?所以各级政府只能专门搞一个“编办”这种机构,来给各个机关和事业单位定编,满编了不许招人,再招也只能是“编外人员”。
事业编制、行政编制有何区别?
进入行政编制的意味着你是国家公务员,如通过了选调生考试就是国家公务员。国家公务员享受着国家的各种法定待遇,如医疗、晋级等。事业编制是事业单位编制的总称,像学校就是典型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分为自收自支、差额拔款、全额拔款三种类型。
第一种就是你的工资和福利全由自己单位的收入来支付。比如你进入一个一个风景区的管委会工作,可能就是属于这种类型。
第二种就是你的工资和福利有一部分是政府负担的,有一部分是自己单位的收入负担。我的理解像医院之类的单位就是这样的。
第三种就是你的工资和待遇全部由政府负担,这种的事业编制就从形式上和公务员是一模一样的了。
下面讲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最大的区别:
① 行政编制也就是国家公务员是有级别的,如你第一年是科员,可能是最低一级的,好几年以后当了局长,就是局级。也就是说,你如果是行政编制,那你就是走“级别”的。
② 而事业编制,走的是“职称”,比如你几年以后是初级工,几年以后是中级工,几年以后是高级工。学校老师是最典型的事业编制。而且最重要的是事业编制的人员不能当领导干部。想进入行政编制只是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每年都有国家的和省的公务员考试。
③ 要注意,现在只有地级市才有权力组织公务员考试,也就说县级市的乡镇或单位来招聘的话,一定是事业编制的。这一点大家要清楚。
PS: 在政法部门工作的事业编制人员有个问题:那就是你通过了司法考试也不能当法官或检察官。因为当法官或检察官的前提是有行政编制或叫做政法专项编制。
总体来说,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眼光放长远些,看清自己未来究竟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才最重要。
③ 什么是事业单位什么是行政单位区别是什么
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与企业单位相比,事业单位有以下特征:一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二是财政及其他单位拨入的资金主要不以经济利益的获取为回报。事业单位的明显特征为中心、会、所、站、大队等字词结尾,例如会计核算中心、卫生监督所、司法所、银监会、保监会、质监站、安全生产监察大队等,二级局也为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分为参公事业单位以及普通事业单位。普通事业单位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参公改革之后的事业单位在省公务员招考中招考,普通事业单位在事业单位招考中招考。事业单位需要接受党委和政府的领导,设置党组或者党委会。党的事业单位就是协会和社区,包括其下属机构。事业单位作为法人,与工作人员通过签订聘用合同建立人事关系,并依法参加社会保险。
行政单位是进行国家行政管理、组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单位,主要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实行预算管理的其他机关、政党组织等。与行政机关是有区别的,这里主要是财政上的概念。其人员实行公务员体制管理,经费、工资福利等全部由政府拨付。
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区别:
(1)内涵不同——行政单位是国家机关,而事业单位是实施政府某项公共服务的部门,是社会服务组织。
(2)担负的职责不同——行政单位是负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管理和指挥;而事业单位是为了社会的公益目的从事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活动。
(3)编制和工资待遇的来源不同——行政单位使用行政编制、由国家行政经费负担。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由国家事业经费负担。事业单位有全额拨款的,有部分拨款的,还有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行政单位人员的工资按《公务员法》由国家负担,而事业单位则根据不同的管理模式实行不同的待遇。 行政单位或事业单位根据工作性质,也有具有行政事业编制的非公务员的人就职,一般是从事后勤保障的工勤人员,他们的待遇除职权不同外,收入和公务员完全一致。
④ 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有什么区别
1、内涵不同:行政单位是国家机关,而事业单位是实施政府某项公益服务的部门,是社会服务组织。
2、担负的职责不同:行政单位是负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管理和指挥;而事业单位是为了社会的公益目的从事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活动。
3、编制和工资待遇的不同:行政单位使用行政编制、由国家行政经费负担。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由国家事业经费负担。事业单位由全额拨款的,有部分拨款的,还有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行政单位人员的工资按《公务员法》由国家负担,而事业单位则根据不同的管理模式实行不同的待遇。
⑤ 目前的事业单位是怎样分类的
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将事业单位分为三类:行政类、公益类和生产经营类。
1、行政类事业单位:是指承担行政审批职能的事业单位,包括行政执法类,改革方向是将所有的行政审批职能划归行政机关承担。行政类事业单位,按照完全、主要、部分承担行政职能分为三类,完全承担的,将单位所有职责划归主管部门机关来承担,单位撤销;主要和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则是将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归机关,单位整合或者保留。
三、按照管理方式,将事业单位分为参公事业单位和非参公事业单位。参公,是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其人员管理、工资待遇、晋升方式等,都和公务员没有区别,只是使用事业编制而已。这部分单位,主要是指承担行政职能和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改革之后,参公的事业单位也会取消参公性质,事业单位不会再有参公不参公的说法。事业单位一律按照《事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管理,或者正式颁布的管理办法、法律法规,不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
⑥ 如何区分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
1、职能不同
党政机关大多为执行管理或监督职能的部门,属于监督者;而事业单位大多为党政机关的下属机构,大多以公益服务或辅助类职能为主。
像政府部门、公安机关、组织宣传部等单位均属于当真机关单位;医院、学校、养老院、文化馆、邮局等机构均属于事业单位,其中也有一小部分事业单位由党政机关统一管理。
2、改革方向不同
在面临机构改革的时候,党政机关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改革方向也主要是从职能和领导权力和职位上入手。无论怎么改革,党政机关的职能最多也只会保留到其他部门,不会出现空缺现象。
在事业单位改革中,大批事业单位面临撤编、转岗、合并,这就是最好的例子。承担行政职能的职业单位被划分到行政部门;以生产经营职能为主的事业单位全部改企,从此事业单位再也没有这两类职能。
3、管理制度不同
事业单位职工通常由《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条例》统一管理,职工在退休的时候也按事业单位身份退休;而公务员由《公务员法》进行管理,公务员在退休后享受的待遇也不是事业单位职工能比的,虽然同处体制内,但这其中也是有不小的差距。
除此之外像住房补贴、车补、提前退休等政策,事业单位职工也无法享有。就连事业单位试行的“职级并行”政策也远远达不到公务员的职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