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事业单位每个月除了工资,是否和公务员一样也有每个月的津贴啊
一、财政全供事业单位工资总成由四个部分:职级工资、薪级工资、津补贴和绩效工资。
二、目前,国家仅出台了职级工资和薪级工资两项工资执行标准。
三、津贴执行情况:虽然没有出台执行标准,但考虑到调动事业单位人员工作积极性、物价上涨等多项因素,多数单位都参照和不高于公务员的执行的津贴标准。就是没有参照公务员标准执行的单位,省财政也会根据情况在预算中预安排一定数额的津贴,给全供事业人员发放。
B. 事业单位的编制和非编制人员的工资待遇有什么不同
非编制和编制,有以下主要区别区别:
1.工资开支来源:
正式编制人员工资由财政拨款解决,非编制人员工资由单位预算外收入中解决。
2.福利待遇:
正式编制人员的福利待遇按政策规定及上级部门规定执行,非编制人员参照正式编人员标准执行,但实际上低很多或缺项。
3.工作调动:
正式编人员可以在事业单位之间调动,非编制人员不能。
4.晋升:
正式编制人员可以提任副科级职务,非编制人员不可以。
C. 事业编制有几种划分,又有什么区别
事业单位编制中一般包括三类人员:
一、管理人员,也称职员,如单位负责人,行管人员,从事单位管理工作;
二、专业技术人员,就是拿职称工资的人员,如正高、副高、中级、助理、技术员等;
三、工人,从事单位后勤或其他辅助性工作,分技术工和一般工,如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和普通工。
区别:
1、工资:三类人员执行事业单位三类不同的工资(职员工资、职称工资和工人工资)标准。
2、性质: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一般都是干部性质,工人是工人性质。
3、在医疗服务标准上,包括住院条件、用药等级、医药费的报销比例等等方面,干部都比群众高。
4、在养老标准上,干部比群众高出许多,而且干部级别越高,这种差距也就越大。例如,达到一定级别的干部可以享受离休待遇,而且有政府专设的老干部局为其服务。
(3)陕西省事业编制除了工资还有什么扩展阅读
事业编制单位等级
一、管理岗位:
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
事业单位现行的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一到十级职员岗位。
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和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设置事业单位各等级管理岗位的职员数量。
二、技术岗位:
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等因素,根据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管理有关规定和行业指导意见确定。
专业技术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的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的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是员级岗位。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区分正副高的,暂按现行专业技术职务有关规定执行,具体改革办法结合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另行研究制定。
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以及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根据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和行业特点,以及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实行不同的结构比例控制。
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1:3: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总结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优化结构、合理配置的要求,制定本地区、本部门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以及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结构比例控制的标准和办法。
各级人事部门及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严格控制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严格控制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总量,事业单位要严格执行核准的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
专业技术一级岗位是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
D. 事业单位正式编制的员工除了工资外,有其他的补贴吗
基本没有。
关于福利补贴,因不同地区、不同单位有差别——但实际上大多数地区、大多数单位都没什么补贴。
过年过节时,一般单位会发些“福利”,大致跟郭德纲的相声里说的差不多:“逢年过节的,领导慰问你一桶油、两斤饼干,表示下关怀”。
E. 陕西省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的薪酬待遇一样吗
晋升途径--公务员编制晋升走级别,晋升途径一般是从科级、初级、局级到部级。比如你第一年是科员,可能是最低一级的,几年以后当了科长,就是科级。再几年以后当了处长,就是处级……当上了局长就是局级。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进行考核选拔,不签劳动合同。而事业编制走的是职称,晋升途径一般是由初级工、中级工到高级工,岗位一般分为管理岗和技术岗,需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简单地说,公务员都拥有干部身份,而事业人员名义上是国家干部,实际还是工人身份;公务员工作更加稳定,而在事业单位工作则与在企业工作一样,承担着一定风险。
薪酬待遇--公务员的工资收入是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的规定发放,并根据国家财政状况进行调资,公务员享受的保险福利是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收入一般不受国家约定,由各事业单位根据市场情况而定,事业单位人员享受的保险福利是按照国家有关的社会保障规定执行,一般要逐步实行社会化。应该说:同岗位同资历情况下公务员编制比事业编制收入要高一些。
F. 事业单位的待遇包括哪些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事业单位待遇
一般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大体分为编制人员和非编制人员(非编制人员就是本单位自行外聘的人员,就象企业聘用一样,由单位自行规定其待遇,付给其工资,与地方财政没有关系)。所以,非编制人员的待遇不一定比编制人员差。目前多数改革后的事业单位对新进的人员,包括事业编制的人员在审查档案后,交给人才中心保管。另外国家也在积极推行事业单位人员雇佣制这将逐渐改变事业单位编与企业编的差距。
事业单位待遇怎么样
事业单位待遇怎么样这应该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总的来说事业单位的整体待遇水平不低于甚至要高于公务员。具体的就要分类别说了,比如参公的各项待遇就和公务员完全一致,医疗系统的整体工资待遇还要高于公务员,教育系统呢?
2010年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七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五十四)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当然,不同地方、不同部门事业单位还会有一些特殊的待遇,比如:
在2013年11月14日刚刚出的“2013年鞍山市公开选聘75名高层次优秀管理人才的公告”里面,有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人员被聘用后的待遇是
(1)给予20万元住房补贴,签订合同后首次补贴5万元,其余15万元分5年按月等额发放。
(2)享受局级干部每年一次体检等医疗待遇;发放干诊人员医疗补助(45周岁以下800元,45周岁以上1100元);
(3)子女就学,小学就近安排,中考按归国华侨待遇降10分录取;
(4)随迁家属按原身份安排工作。
更多福建事业单位报名指导信息请关注福建事业单位招聘网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G. 事业单位编制究竟有什么用
首先,你要有一个概念,”编制很重要“。编制这个说法,是体制内的黑话。行政、事业、企业的编制,就其和体制内关系,依次递减。主要体现在,其经费来源和职能职权和待遇上。
一、先解释下三者的意思:
1、公务员编制:先说公务员,公务员以前叫干部,后来改叫公务员了。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这句有三个重点:“依法履行公职”就不多说了,说白了公务员是国家法律的执行者,国家机器的组成者;所谓“公务员编制”的正规名字其实应该是指“行政编制”;国家财政负担,就是大家说的,“纳税人养着的”、“吃皇粮的”。
2、事业编制:事业编制就复杂了。这是中国特色的一类东西。用老话讲,事业单位本质是社会服务组织,介于行政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之间;或者说,都有涉及。总之,涵盖特广,成分特杂。大概分以下几类:全额拨款、参照公务员、自收自支、财政补贴。具体分类区别就是其经费来源不同。另外,就事业单位的编制而言,很多部门都是既有行政编制,也有事业编制。
3、企业编制:既然涉及到编制,这个企业编制,不是说一般的企业员工。所谓企业编制,应该是在事业或者行政单位,但却是体制外的人员。就是俗话说的编外人员。这个说法应该是特指的。或者说是事业编制中自收自支的那一类。也被称作企业编制。
而现在的国有私营企业的员工,广义上也可以算是企业编制。但一般都不这么说。所以以下讨论的都是狭义的”企业编制“。不过也听说有的地方也有所谓的”企业编制“,说是裁员不会被先裁掉。
二、其区别为:
1、经费来源不一样:行政编制,国家财政全额负担;事业单位按不同的种类,由国家财政或全部或部分或一点不负担;企业编制理论上不管国家财政什么事。
2、待遇、地位不一样:这点在很多地方都有体现,一般来说,在体制内的行政或事业单位中,行政编制地位最高、待遇最好,这里所说的待遇包括工资、福利、升迁机会。而三者的稀缺程度也是依次递减,行政编制最少、最稀缺,事业编制多。这两种编制很占资源。所以国家严格限制其数量。但事情有需要那么多人做,so:企业编制,这玩意儿我怀疑是为了降低用工成本搞出来的。
3、职能职责不同:这个不用多说。理论上,公务员是”依法行政“的;而事业单位是全称是公益性事业单位,部分事业单位也有公共服务、行政的只能,部分其实是企业行政的,鉴于此事业编制也是这些职能;企业编制,我之前已经说了,算是体制外的。
三、优劣:
1、行政编制就是公务员,公务员的优势不必多说了。收入一般是个中产阶级。不算富,也不穷。还有希望奋斗成为官员。
2、事业编制待遇不一定比公务员差。因为公务员的监管日趋严格,而事业单位是和本身效益有关系的,也没有公务员那么严格的约束,很多事业单位钱是很多的。事业单位最终是会改革的,部分分流为行政编制,部分变成企业编制,剩下的才是正儿八经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3、事业单位或者行政单位的企业编制的话,我个人意见是没什么前途,虽然待遇或许不差,但还会受一些歧视。所以,如果是这些单位的企业编制,就想办法走到体制内。
广义上的国企私企的员工。我对其中的一部分表示羡慕。我恐怕一辈子也不会有那么高的工资。钱是相当多。不过另一部分国企、私企,就一般般了。
四、总结:
离开具体个人谈选择是不完全的,离开具体岗位谈好坏是不准确的。
H. 事业单位每个月除了工资,是否和公务员一样也有每个月
1、公务员属于行政编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国家机关中除了工勤人员以外的人员都是公务员身份,都属于公务员编制,包括国家机关、共产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检察院和法院等。
2、参公
“参公管理”的全称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公务员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
参公管理是指事业单位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管理办法不是按照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而是按照公务员的管理方式,这样的单位承担一定的政府职能,被称为参公管理单位。参公管理单位的人员在晋升时可以和公务员之间流动。简单的说参公管理就是参照公务员管理,待遇相同,但是不是公务员编制。
3、公务员与参公的区别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工勤除外)与公务员的区别,主要是人员使用的编制不同,公务员使用的是行政编制,参照管理人员使用的是事业编制。其他的如工资福利待遇、日常管理等,都是执行《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政策的规定。
可以这么说,除了编制不同,参公事业编和公务员法规定的公务员的条件、义务与权利,职务与级别,录用,考核,职务任免,职务升降,奖励,惩戒,培训,交流与回避,工资福利保险,辞职辞退,退休,申诉控告,职位聘任,法律责任,附则等等,包括退休,包括交流调动等待遇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