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事业编制和公务员差别大么
事业编考试和公务员编制考试是我们比较常见的公职类考试类型,但是对于很多考生来说,不是很清楚他们之前的区别有哪些?为此做了相关的整理,望各位考生及时查看,仅供参考。
什么是事业编和公务员
公务员是行政编制,财政全额拨款。
事业编制分三种,财政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
事业编和公务员的区别
1、经费来源不同。
2、升迁不同。公务员除了熬年头,即工龄长薪级工资涨,就只能升职才能涨薪水。
而事业单位,除了熬年头,升职之外,还可以通过职称聘用来涨工资,比如中级职称相当于正科工资。就说你专业扎实,你收入也不必你上司少,甚至还高。
3、公务员升迁机会大,而且可以一直升,直到顶。事业单位基本都是行政机关下面的二级单位,所以升迁机会很少,因为职数少。
4、事业单位未必工资比公务员低,一是看哪个单位,比如烟草专卖就比公务员多得多,二是你自己努力考职称,副高相当于副处待遇,很不错的。毕竟基层公务员一辈子混到副处的很少。当然我指的是基层。省市和国家的除外,省里公务员起步就是处级。
事业编制是什么?
开放分类: 社会、政治
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适用单位主要有:科研单 位、教育单位、文化单位,新闻、广播、出版单位,卫生单位,体育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单位,社会福利单位,环境保护单位、交通、城 市公用等其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列入事业编制的单位,其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活动经费的开支渠道除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外,还有部分事业单位的经费,采取自 收自支,差额补贴等办法。
【事业编制的分类】
1、事业编制可分为全额事业编制、差额事业编制和自筹自支事业编制三种,全额编制又叫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参照公务员管理,基本待遇与公务员一致,多为一 些公益性事业单位和部分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如城管、学校、农技站等。差额事业编制,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挂钩,如医院和 部分景点等。自筹自支事业编制,实际上与企业差不多,待遇和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多为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如宾馆、培训中心、设计室等。
2、事业编制一般都是要考的,比如烟草局、海关、检察院之类。
3、以前有经济警察、现在的港口警察、铁路警察等,他们是事业编制,现在不允许出现这样的编制,现在警察中的公安就要求统一编制,即是公安即是公务员。
公务员编制的待遇最稳定。
事业编制分三种:1、全额拨款事业;2、差额拨款事业;3、自收自支事业
其中,以1为最稳定,但工资较少;2的待遇形式比较灵活,电台、电视台等都属此类,虽然财政拨款只占一部分,但每月拿钱却很多;3不是财政拨款,退休时拿 的是和企业职工一样的养老保险退休金。退休后,上述四种待遇每年增加的生活补贴不同,由大到小,依次是:公务员、全额、差额、自收自支。
事业编制的和公务员待遇是不一样的,事业编制比公务员待遇低。但是还是国家工作人员。
从金碗到铁碗,公务员似乎已经成为了时下年轻人最优的职业选择,进了机关就如同嫁入豪门一样,不管大家怀着怎样的就业心态。然而大家只知道庞大的考公人员 中学生是主体,因为他们有着迫切的就业要求;还有一些是在职但工作不稳定的企业人员,主要想获得一份安逸稳定的工作;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群体就是机关事业 编人员,他们在以公务员为主体的机关中,干着与公务员一样甚至更多更累的工作,拿着比公务员少的工资,承受着几乎没有晋升空间的职业压抑感,忍受着从低级 到高级公务员们暗地里的歧视,对外还要强颜欢笑的接受外界对机关干部群体的羡慕,整日为职称考试、外语考试、计算机考试辛苦备战,还要被逼加入到千军万马 中勇闯“考公”独木桥。
② 事业编和公务员有什么区别详细点
好多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公务员什么是事业编,有些人自称通过事业单位考试考上了某某局,还有些人说公务员晋升比事业编好,甚至有些人把银行等企业单位上班的也误以为是公务员。这些以讹传讹的误解,都来自于分不清楚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的区别带来的想当然。
举个例子:小赵、小李是同班同学,大学学的专业是临床医学。小赵通过省考考上了卫生健康局,身份是公务员;小李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考上了卫生健康局下属的疾控中心,他的身份是事业编。这两位同学学的专业一样,也都进入了体制内,但是以后却将是完全不同的人生。
到底为什么呢?下面我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一讲这里面的门道。
一、公务员和事业编的身份区别
(一)公务员,全称为国家公务员,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职位按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通过国考、省考、选调生招录。
(二)事业编制,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通过事业单位招考或者事业编人才引进招录。
这些官方定义因为用词太“官方”,不容易理解,我们用不准确但好理解的大白话讲讲:
事业单位就是设置为公共事业干活儿的,行政机关是负责管理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
二、公务员和事业编的工作内容区别
(一)公务员的工作
公务员从事综合管理工作、行政执法工作和专业技术工作。觉得这还是太抽象了,看不懂对吧?再来通俗一点解释:
1.综合管理工作,就是大家印象中最普遍的公务员工作,一般就是制定政策、推进落实、督导检查、行政审批等等。比如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福建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建设海洋强省的意见》,石家庄市政府出台《石家庄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济宁市兖州区人民政府拟征收土地公告。这些都是公务员的日常综合管理工作。
2.行政执法工作,说到这个大家第一印象可能是城管在街上追逐小贩,其实这个只是一小部分。我们日常接触到还有很多,比如交警大队的执法人员对违停机动车贴罚单,比如市场监管局执法大队的执法人员对疫情期间乱涨价的商家罚款,比如生态环境局执法大队的执法人员对排污企业责令停产整顿,这些都是行政执法工作。
3.专业技术工作,这个在公务员群体里最少,跟老百姓也最远,除了飞行器驾驶、船舶轮机等岗位,大家最熟悉的一般是法医,他们勘察现场还有对尸体进行解剖出具尸检报告这些,都是专业技术工作。
(二)事业编的工作
1.文化、教育、卫生
这个最容易理解,我们最熟悉的电台、电视台、报社、博物馆之类文化单位,都是事业单位,他们的正式工作人员都是事业编(当然,他们也有下属企业和企业身份人员)。幼儿园、中小学、高校之类的教育单位的正式工作人员是事业编身份。乡镇卫生院、医院、疾控中心之类卫生单位正式工作人员是事业编身份。另外,以前很多科研机构也是事业单位,现在大部分已经改制为企业,只有少数保留事业单位性质。
2.行政执法
前面我们提到了公务员有行政执法职能,事业编怎么也有了呢?这是因为很多地方行政编(公务员)不够用,需要委托下属事业单位行使行政执法职能。比如一个县的农业农村局,总共可能就十一二个行政编制。根本没有能力进行执法活动,这时候,一般会下设一个农业农村执法大队,委托其行使执法职能。行政执法队伍因为历史原因导致编制构成复杂,目前有事业编、参公、公务员三种身份,不同系统甚至不同地区都有不同。
3.社会管理与服务
我们平时到市民中心去办事,去公积金中心办事,去街道办事处办事,负责收材料盖章制证的人员,相当一部分是事业编编(还有很多临时工)。当然,也有很多单位的服务中心是公务员在做,这和上面的行政执法一样,还是涉及行政编制是否充足的问题。
三、公务员和事业编的稳定性区别
公务员,是目前稳定性最高的体制内身份,一般很难被砸饭碗。以2018年国家机构改革为例,各系统几十个行政单位合并、拆分、隶转甚至取消,但是这些行政单位的公务员,没有任何人丢身份或者丢饭碗。
事业编,这个是最复杂的。国家目前正在进行的事业单位改革最终目标是甩掉三千万事业编制人员这个大累赘。事业单位不是行政机关,本来就是因为需要干活儿设置的单位,后来异化为衙门,反而被人当做正常,这是不正常的。最近几年的改革就是让事业单位回归正常。比如2018年机构改革中明确要求事业单位不得称“局委办”,很多名为某某局的事业单位(包括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都摘了帽子,这被称为“局改中心”。比如高速公路管理局改为了高速公路管理中心,园林管理局改为了市政园林事务中心,房管局改为不动产登记中心等等。
其次,去编制化,各省已经悄悄搞了很多年了。大多数人没注意罢了,学校医院新进人员没编制早已经是常态化,很多事业单位招考根本不提编制这个事儿,很多人考上后以为自己有编制,其实没有编制或者编制不在个人。这个各地具体名义不同,有非实名人员控制数、报备员额制或者总量备案制等等各种表述,本质是一样的。
最后,改革后事业单位一部分转企业(设计院,检测机构之类),一部分转参公(社保中心,执法队之类),一部分保留事业单位性质,工作人员占用编制但不拥有编制的员额备案制或者直接人事代理(比高校、医院)。
四、公务员和事业编收入区别
收入是大多数人最关心的问题,一般来说事业编教师收入不低于公务员平均收入,这个在全国是可以基本落实的。一旦某地达不到公务员平均水平,当地教师一般就会马上有上访甚至其他更极端的行为。这导致很多地区教师收入是高于公务员的,以郑州市为例,当地公务员年到手9万左右,当地中小学老师年到手12万左右。
医院正式在编人员收入更是秒杀公务员收入,一般最少是当地公务员的2到3倍,这个大家都知道,就不用多说了。
那是不是所有事业编人员收入都高于公务员呢?答案是否定的。比如最常见的开发区管委会,既有公务员也有事业编。这种单位的同级别事业编收入一般只有公务员的80%左右。类似的还有各种承担行政执法、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事业单位,一般其正式人员收入也是略低于同级公务员的。
③ 事业编和公务员差在哪里为什么事业编的想去考公务员
公务员一年的收入至少要比事业编高出两万,对于拿死工资的上班族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差距。所以只要是机关里的事业编他们想方设法转正,从地方部队变成正规军。搞得以前因公死亡职工家属差点闹起来了,尤其是在参公同一年不同月份死亡的。又去上访,拖了几个月,才把编制补齐了。你说事业编三天两头的变,要不要考公务员。
再比如公务员有年底一次性奖金、业绩奖等这些奖金,但是在很多地方,事业编制是没有这些奖金的。很多地方还多十三薪,某些考核的算法也不同,公积金也没公务员高。这只是普通事业编。有名额限制,而且还要看所在单位是否有指数,没有的话,即使取得高级职称资格,也需等待聘任。不要眼红那点车补,待遇略有差别也很正常,人身体健康,心情愉快才是最主要的。
而且公务员有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以前也有非领导职务序列,晋升阶梯更多。而在我们单位,有2名事业单位提拔的领导还算比较多,其他单位大多数都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基本都是行政机关下面的二级单位,所以升迁机会很少,因为职数少。财政不拨款,自己挣钱发工资,跟企业差不多,下步这类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是专制成企业。
④ 事业编制和公务员编制有什么区别
事业编制和公务员编制有什么区别?事业单位是事业编制,大多是服务性质的单位,通常情况下不具备行政执法权,比如:医院、学校等等。事业单位按岗位分类,有技术岗、管理岗、工勤岗等,技术岗走职称路线,管理参照行政路线,工勤通过初级工,高级工,技师等进行晋升。事业编制由当地财政负责工资,人员通过地方社会化招考,参公通过省考或国考招录。
公务员是行政编制,享有一定执法权,公务员行使权力,执行公务。行政编制工资纳入预算,人员招录通过省考或者国考招录。行政编制有车补,话补等,这些目前事业编制是没有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祝你生活愉快。
⑤ 公务员编制和事业单位编制有什么区别
一般来说,公务员和事业编制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1.经费来源不同:
(1)公务员是行政编制,财政全额拨款。
(2)事业编制分三种,财政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
2.升迁不同:
(1)公务员除了工龄长薪级工资涨,就只能升职才能涨薪水。
(2)而事业单位,除了熬年头,升职之外,还可以通过职称聘用来涨工资,比如中级职称相当于正科工资。就说你专业扎实,你收入也不必你上司少,甚至还高。
3、公务员升迁机会大,而且可以一直升,直到顶。事业单位基本都是行政机关下面的二级单位,所以升迁机会很少,因为职数少。
4、事业单位未必工资比公务员低,一是看哪个单位,比如烟草专卖就比公务员多得多,二是你自己努力考职称,副高相当于副处待遇,很不错的。毕竟基层公务员一辈子混到副处的很少。当然我指的是基层。省市和国家的除外,省里公务员起步就是处级。
⑥ 公务员编制与事业编制的区别
1、经费来源不一样:公务员是行政编制,财政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分三种,财政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
2、待遇不一样:这点在很多地方都有体现,在体制内的行政或事业单位中,行政编制地位最高、待遇最好,这里所说的待遇包括工资、福利、升迁机会。
3、职能职责不同:理论上,公务员是”依法行政“的;而事业单位的全称是公益性事业单位,部分事业单位也有公共服务、行政的只能,部分其实是企业行政的,鉴于此事业编制也是这些职能。
进入行政编制的意味着你是国家公务员,如通过了选调生考试就是国家公务员。国家公务员享受着国家的各种法定待遇,如医疗、晋级等。事业编制是事业单位编制的总称,像学校就是典型的事业单位。
讲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的区别:
行政编制也就是国家公务员是有级别的,如你第一年是科员,可能是最低一级的,你几年以后当了科长,就是股级。再几年以后当了局长,就是局级。
也就是说,你如果是行政编制,那你就是“走”级别的。而事业编制,专业技术人员“走“的是职称,比如你几年以后是初级职称,几年以后是中级职称,几年以后是高级职称。
学校老师是最典型的事业编制。事业编制人员也可以在事业单位之间进行交流,并担任单位领导职务,通常来说,正处级的事业单位,事业编制人员从事管理岗位并达到副处级以上的,可以转为同级别的行政编制。
⑦ 行政单位的事业编人员和公务员编人员比,差在哪里
一、公务员与事业单位人员的区别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国家机关中除了工勤人员以外的人员都是公务员身份,都属于公务员编制,包括国家机关、共产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检察院和法院等。
事业人员主要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事业单位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主要有科研单位、教育单位、文化单位,新闻、广播、出版单位,卫生单位,体育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单位,社会福利单位,环境保护单位、交通、城市公用等其他事业单位。
另外,还有一种行政事业单位,指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其履行的是执法监督和社会一些管理职能,如部门所属的执法监督、监管机构等,其工作人员事业行政事业编制,行政事业单位目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随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推进,将来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将纳入公务员序列。
二、行政编制与事业编制的区别
公务员编制是行政编制,是政府机关的正式人员。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国家行政机构(即国务院、各级地方人民政府,以及国务院各职能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各职能管理机构)的行政编制人员实行公务员管理,国家权力机构、国家司法机关、党派组织、人民政治机构的人员参照实行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一般不要求实行公务员管理,但也有个别事业单位参照实行公务员管理。
事业编制是辅助编制,事业编制按照财政来源又可分为全额事业编制、差额事业编制和自筹自支事业编制三种。全额编制即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不允许也不能自主创收,完全靠财政拨款的单位,多指一些公益性事业单位和部分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防疫站、海事局、公办干休所、交通局下属交通稽查队、卫生局下属防疫站等等。差额事业编制,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挂钩,如:公立医院、公立大学、日报社等等。自筹自支事业编制,实际上与企业差不多,待遇和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多为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如政府招待所、政府下属培训中心、从事应用性研究和开发的科研单位、政府直属印刷所等等,随着事业单位的改革将逐步改制成企业。
现在的政府机关有部分人是公务员编制,部分人是事业编制。公务员编制是要中央编制委审批才有的,一般单位名额都是固定的,除了每年报计划,公开招考公务员以外,不能随意增加。但是由于政府机关的业务量增加,又没有公务员编制,于是就招聘事业编制人员,在国家人事部不备案、不挂名,工资由单位自己或者地方财政供养。政府机关所属的事业单位,只有领导(副处以上或者少量正科)是公务员编制,其他人都是事业编制或者是合同工。
三、公务员编制和事业编制优劣比较
(一)工作内容
公务员是国家政府工作部门的工作人员,具备行政权力。事业单位是服务性质的单位,通常情况下不具备行政权力,这是事业单位与公务员之间最大的差别所在。随着国家对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这两类单位今后的职能划分将更加清晰,机构运转将更为规范,对个人来说,过去那种“有的工作很忙,有的工作很闲”的情况将逐渐消失。
(二)薪酬待遇
公务员的工资收入由政府财政承担,并根据国家财政状况进行调资,公务员享受的保险福利是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执行。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收入一般由各事业单位根据市场情况而定,事业单位人员享受的保险福利是按照国家有关的社会保障规定执行,一般要逐步实行社会化。应该说:同岗位同资历情况下公务员编制比事业编制收入要高一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要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制度,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加快建立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和聘任人员管理制度。完善基层公务员录用制度,在艰苦边远地区适当降低进入门槛。”从中央的政策导向来看,未来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的收入将有较大提高,尤其是对于数量最多的基层人员来说,实行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对于广大基层人员是一大利好。
应当看到,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全面深化,廉洁高效的政府和事业单位机构将在市场经济中发挥更大的服务引导作用,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因而,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岗位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其稳定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薪酬待遇优势明显。在今天看来,公务员职位仍然是“金饭碗”,事业单位也依然是“银饭碗”。机会就在眼前,时不我待,有志于从事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工作的考生,应抓住时代给予的机遇,奋力一搏。
⑧ 公务员编制和事业编制有什么区别
摘要 你好,两者的编制不同:公务员编制,又称“行政编制”,对应的是行政机关的正式员工。事业编制,对应的是事业单位的正式员工。
⑨ 事业编和公务员的区别
1.经费来源不同。(就是财政收入来源)2.升迁不同。公务员除了熬年头,即工龄长薪级工资涨,就只能升职才能涨薪水。而事业单位,除了熬年头,升职之外,还可以通过职称聘用来涨工资,比如中级职称相当于正科工资。就说你专业扎实,你收入也不必你上司少,甚至还高。3.公务员升迁机会大,而且可以一直升,直到顶。事业单位基本都是行政机关下面的二级单位,所以升迁机会很少,因为职数少。4.事业单位未必工资比公务员低,一是看哪个单位,比如烟草专卖就比公务员多得多,二是你自己努力考职称,副高相当于副处待遇,很不错的。毕竟基层公务员一辈子混到副处的很少。当然我指的是基层。省市和国家的除外,省里公务员起步就是处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三条公务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满十八周岁;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七)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