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事业单位工资由哪个部门发放
现在很多的事业单位,他们的工资由他们单位自己发放,但是他们里边儿也有一些事业编,有编制的人可能是由他的所属部门 和所在的区域发放
B.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工资是谁发的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工资都是国家财政发的,可以说是铁饭碗啊,福利待遇都挺好的。
C. 事业编哪里发工资
事业单位编制职工是哪里发工资要看事业单位性质,事业单位性质有公益性事业单位,非公益性事业单位,公益性事业单位是财政全额拨款发工资,比如学校等都是财政拨款发教师的工资,而非公益性事业单位是差额财政拨款发工资,也就是单位的收入无法足额给职工发工资,不够的部分由财政拨款发放,有的事业单位是自收自支单位,工资完全由单位发放。所以事业编职工的工资发放由单位性质决定。
D. 医院的工资是由国家发还是
法律分析:公立医院里面,由带编、招聘人员等组成,带有编制的医生、护士、医技人员、工勤人员都是事业编制,前三者属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招聘人员是单位根据工作需要,自主招聘,不占编制,财政不管工资,与医院是合同关系,工资和绩效由医院发放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九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E. 医院护士都怎么发工资打卡上还是转账
医院发工资都是发在指定银行卡上,医生护士都是一样。
工资不会一次性发,先发基本工资,再发绩效考核和加班工资等。每个地方医院不一样,发工资可能不一样,但是都打指定银行卡上。
F. 医院编制从什么时候算工资
工资一般是从你上编制的那个月开始算。
请注意不是入职,是入编,入了编制财政才会给你发工资,当然也会出现单位比较忙,提前让你去帮忙,然后单位给你发补贴,请注意那个不是工资,发补贴的凭证也不会作为计算工龄的凭证。
具体来说,每月15日(不含15日)前上编,发整个月的工资,15日(含15日)以后上编发半个月工资。所以考事业编的小伙伴们,实际操作中建议在12号左右去单位报到是最好的,因为13日、14日单位的人事有充裕的时间去在15日前给你把编制上了,这样就可以发全月工资。有的小伙伴14日才去报到,没办法人事可能忙不过来,或者编办有其它事情,你就上不了编,等15日以后,这样就因为晚报到2天时间就算了半个月的工资。
G. 乡镇医院检验编制的工资是由县政府统一发放吗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8-30
H. 事业编制的工资是财政局给发还是单位给发
摘要 亲亲,你好
I. 公立医院工资是财政拨款吗
法律分析:财政对公立医院一般实行定额或者差额补助,每年补助的资金主要用于医院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等日常运行开支,所以公立医院的医生工资大部分为医院自己负担。
1,基本工资
2,岗位工资
3,绩效
4,奖金
5,职位补贴
由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包括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1、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也称为全供事业单位,也就是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一般是没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如学校、科研单位、卫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业单位,即人员费用、公用费用都要由国家财政提供。
2、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按差额比例,财政承担部分,由财政列入预算;单位承担部分,由单位在税前列支,如医院等。
差额拨款单位的人员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费用自筹。这些单位的人员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为60%,非固定部分为40%。
法律依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一、绩效工资总额的确定问题
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难点是绩效工资总额或者说工资总额的确定。多年来,公立医院的工资收入已经不再主要依靠财政拨款,有的医院连国家规定的养老制度改革前的退休人员退休金的财政拨款也没有完全落实。政府财政拨款在医院的总支出中比例很低,医院职工的收入高低直接取决于医院的经济效益。目前的公立医院的工资收入分配现状是,无论是哪一级举办的医院,无论是哪个部门举办的医院,无论是专科医院还是综合性医院,凡是经济效益好的医院,职工工资收入就高;凡是经济效益不好的医院,工资收入就低。
相当长的时间,公立医院基本工资之外的奖金、津贴、补贴基本是处于自己说了算的状态。2011年《关于深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出台,国家对核定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制定了相应的程序和办法,把基本工资和国家统一津贴补贴之外的其他由地方和医院自行出台的工资项目,全部纳入绩效工资总额。由政府相关部门下达绩效工资总额,并明确要求不得超过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但是这些办法实施得并不好,各地对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总额管理实际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基本不管,既不下指标,也不管实际发多少;二是事后认可,实际发多少就认可多少;三是参照其他事业单位的办法下达绩效工资总额指标;四是在原有的水平上每年给予一定的绩效工资增长幅度。实际管理中,提前给单位下达的绩效工资总量,并要求不能超过这个绩效工资总量的办法效果并不好。因为医院的实际绩效是考核后才知道的,如果各个科室的医务人员很努力,根据考核办法计算出来的绩效工资超过下达的绩效工资总额,医院不按实际绩效来发放绩效工资,绩效考核结果就无法兑现,医院就难以运转;如果按考核结果发放绩效工资,那就违反了绩效工资总额管理的要求。因此,大多数地方对公立医院的绩效工资总量的核定没有实际的约束力,有的地方甚至根本没有给医院下达绩效工资总量,有的地方下达的绩效工资总量也仅仅流于形式,供医院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