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业单位参公人员是什么意思
事业单位参公人员其实指的是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参公人员的录用、考核、工资待遇、福利基本上与本地区公务员是一样的,管理方式和公务员是一样的管理,所以被称为参公人员,可以说事业单位参公人员是介于公务员以及事业编之间的一种特殊的编制。
事业单位参公人员与普通事业编的区别
福利待遇方面:事业单位参公人员的福利待遇是比照公务员管理办法管理的,所以和公务员的福利待遇是一样的,而普通的事业单位人员则享受的是事业编的待遇,一般来说参公人员的待遇会比普通事业编的待遇好一些。
职能方面:参公人员一般是在事业单位中具有公共管理或行政执法职能的,而对于不参公的人员也就是普通的事业单位职工一般是以公益服务或者是技术支持等辅助性服务工作为主。
职位岗位:事业单位参公人员职位是按照公务员法执行职位的管理;不参公事业单位的人员一般实行的是岗位管理。
人员流动:事业单位参公人员可以向不参公的事业单位进行人员调动,但是相反的,普通的事业单位人员是不能向参公事业单位调动的。
招聘:事业单位参公人员的招聘一般是和公务员考试一起招聘的,有的单位直接是参公单位,招聘的时候会与公务员招聘一起,由省级统一安排招聘;而普通的事业单位,不是参公事业单位一般就是县级安排招聘。
哪些单位是参公事业单位
参公事业单位主要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党委下属事业单位和群团参公事业单位、行政执法类参公事业单位、行政类参公事业单位。
党委下属事业单位和群团参公事业单位主要包括工会、妇联、文联、科协、团委、残联、党校和档案局等单位;
行政执法类参公事业单位主要包括交通局的交通执法,卫计委的卫生监督执法,农业局的农业执法,国土局的国土清理执法,环保局的环保执法等;
行政类参公事业单位主要包括供销社、机关局、粮食局、地震局、发展研究中心、移民局、公积金中心、房产局、社保局、档案局等。
事业单位参公人员是什么意思
2. 参公事业单位人员是什么身份
所谓“参公事业单位”,全称就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公务员法》第106条规定,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
至于参公事业单位人员到底是什么身份?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
1. 从判定公务员身份的依据和条件来理解:《公务员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因此,毫无疑问,不具有行政编制的,都不是公务员。
2. 从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编制性质来理解:关于参公人员身份,《公务员法》提及,事业单位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授权行使管理国家职能的依必要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因此,参公身份,是事业编制,不是行政编制。
3. 从参公身份与公务员和普通事业单位人员的主要区别来理解:与公务员的主要区别:不是行政编制,不是公务员,到了退休后按事业退休人员处理;与普通事业编制人员的主要区别:可以参加公务员交流,有非领导职务,和公务员一样仅扣“两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基金)”。
由此可见,参公事业单位人员的身份是介于行政编制和普通事业编制之间的一种特殊事业编制身份。
3. 事业单位的参公是什么意思,编制是事业单编还是公务员编
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一、参公
1、参公是我国政府各单位政工干部和工作人员比较口语化的一种表述,全称是参照公务员管理法管理。是指对政府委托或授权具有行政执法能力的单位和不属公务员系列的人员,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2、参公单位人员要具体分析,通过中央、省两级公务员(参公)考试正常考录的工作人员,严格意义上讲不是公务员,但在录用、晋升、考核、离退等方面按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3、编制性质:参公整体上参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但编制上不属于公务员的行政编,属于事业编制。
4、待遇区别:参公的事业编和公务员都属于国家财政同一拨款,几乎在薪酬福利上没有差别,然而一般来讲参公单位比党政机关的规格要低,晋升空间可能不如公务员大。
5、人员调动:只要有接收单位和你现在单位双方的同意放人和接收,参照公务员管理工作人员和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可以互相调动。如果相互调动,公务员调动为参公,编制上会从行政编制转为事业编制。相应的,如果参公要调动为公务员,编制上也会从事业编转为行政编制。
二、机关事业单位的编制
1、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2、事业编制就是指事业单位的人事编制。有些行政机关也有事业编制,主要是指司机、电工、炊事员、锅炉工等后勤人员,不属于公务员。
3、事业单位分三类:全额事业编制、差额事业编制和自筹自支事业编制三种,每一类的意义也不同。
(1)全额事业编制,指的是由财政部拨款的事业单位,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防疫站、公办干休所等。这类的工资全部都由财政部拨款,工资和绩效不挂钩。
(2)差额事业编:差额事业编制,是事业编制的一种,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挂钩,如医院和部分景点等。
(3)自筹自支事业编:自筹自支事业编制,实际上与企业差不多,待遇和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多为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如宾馆、培训中心、设计室等。
4、事业编和公务员晋升渠道差异大吗?
(1)一般情况下,参公的晋升与公务员没有太大差别,可直接提拔。
(2)而其他事业编制,则很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试,评中级、高级职称来进行职级的晋升,如果事业单位的人希望可以做行政领导,只能通过公务员考试来获得晋升。
4. 什么是参公的事业单位
参公事业单位全称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是一种特殊的事业单位。
参公事业单位概念:参公人员录用、考核、晋级、工资待遇、福利与公务员基本相同,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的权利和利益,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约束。可见,参公身份是介于行政编制和普通事业编制之间的一种特殊事业编制身份。
说得形象一点,事业单位里面的工作人员是事业编制;参公事业单位里面的工作人员虽然是事业编制,但享受公务员的待遇。
资料拓展:关于参公管理的法律依据是《公务员法》第一百零六条: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
基本特点:参公事业单位作为一种特殊的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其与行政机关和一般事业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对于参公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来说,二者编制管理不同,但是实行相同的人事管理制度,即公务员制度。原则上,我国公共部门根据不同的编制类型实行不同的人事制度,行政编制人员实行公务员管理制度,事业编制人员实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然而,参公事业单位就是我国编制管理和人事制度管理中存在的一个例外,也就是说,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其编制仍然在事业编制序列,然而却按照公务员管理办法进行管理。虽然参公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都实行公务员制度,但是一般来说,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被称为“公务员”,而参公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被称为“参公人员”。
对于参公事业单位和一般事业单位来说,两者都属于事业单位编制,但是实行不同的人事制度,前者实行公务员制度,后者实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公务员制度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在招录、晋升、薪酬、退休、养老等诸多人事管理方面都存在不同,如招录制度,参公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人员招录必须遵守《公务员录用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招聘必须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一系列规定执行。
参公事业单位与一般事业单位在享有的资源方面存在不同,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参公管理身份的确立,能够增强参公事业单位工作开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第二,参公管理的身份保障了参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类同公务员的福利待遇。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网络 参公事业单位
5. 请问参公是什么意思,与公务员有什么区别
参公是我国政府各单位政工干部和工作人员比较口语化的一种表述,全称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是指对政府委托或受权具有行政执法能力的单位和不属公务员系列的人员,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参公单位人员要具体分析,通过国家正常考录的工作人员,严格意义上讲不是公务员,但在录用、晋升、考核、离退等方面完全按照公务员进行管理。
公务员与参照公务员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有区别的,公务员是行政编,参公和事业单位是事业编,事业编与行政编在身份与性质有着本质的区别,事业编需经过考试才能调入参公单位和公务员单位,而公务员和参公是可以互通的。参照公务员管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编制是事业编。
(5)事业参供人员是什么身份扩展阅读:
参公人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有一些事业单位在某些情况下需要行使行政职能,但是又没资格变成行政单位,所以老祖宗们发挥了智慧,推出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这个名称,所招收的人员也就变成了所谓的参公的人员。
参公人员实际上既不是公务员,也不是事业编人员,但是除了在编制上有区别,其他的一切方面都跟公务员一样,公遴选参公人员可以参加,福利待遇、晋升提拔、考试资格等等跟公务员全都一样,而且公务员可以变成参公人员,参公人员也可以直接变成公务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一百零六条: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
这就是参公的来源。而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依此来看,公务员和参公,只是编制不同,一个是行政编制,一个是事业编制。
而其他的公务员法规定的:公务员的条件、义务与权利,职务与级别,录用,考核,职务任免,职务升降,奖励,惩戒,培训,交流与回避,工资福利保险,辞职辞退,退休,申诉控告,职位聘任,法律责任,附则等等,包括退休,包括交流调动等待遇是一样的。
另外,其他的所有公务员管理的一切的法律法规如《新录用公务员之相关规定(试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任何的公务员管理条例里面都会加上一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录用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参照本规定执行。
参公事业人员不是正式行政编制,根据《公务员法》规定,不是真正的公务员,在人事任用上现在相关政策尚不明朗,因此“转任”的时候会比行政编制的公务员遇到更多的阻力(浙江省、广东省等绝大部分省份都可以转任,少数省份和地区只允许参公机关转任,参公事业不能交流到行政机关),其它方面和公务员没有任何差别(包括管理、工资待遇,以及退休后的待遇等)。
与普通事业编制人员的主要区别:可以参加公务员交流、有非领导职务、和公务员一样仅扣两金。可见,参公身份是介于行政编制和普通事业编制之间的一种特殊事业编制身份。
1、从机构序列上讲,我国的机构分为:党的机关(即是通常所说的党委部门,包括党委办、组纪宣等几大部门)、政府机关(即为政府工作部门如政府办、人社局等)、人大机关、政协机关、法检两院、民主党派和工商联。这通常被称为“七类机关”。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列为行政机关,其人员身份为公务员,这是中国的特色。这七类机关都是行政机关,也即是通常所称的机关,其使用编制类型为行政编制和工勤编制(部分单位还有军转安置编制),所对应的人员为公务员或机关工人(通常为驾驶员)。
2、事业单位,一般指的是承担和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单位,其典型代表为医院、学校等,都使用事业编制,其人员称为事业人员。某些单位将承担公共管理职能和履行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如卫生执法大队、医疗保险管理中心等等)批准其参照公务员管理,其人员就是通常所说的参公管理人员。
参公事业人员其本质还是事业人员,其事业编制类型仍然是事业编制,只不过是参照公务员管理。公务员必须要实行公务员登记,参公人员也要进行参公登记;公务员实行年度考核,参公人员也参照公务员实行年度考核;公务员实行阳光工资,参公人员也如此。并且参照公务员相应定为科员、副主任科员等公务员才能有的职位,在工资待遇上跟同级别的公务员一致。
参照公务员管理后和工勤人员相比待遇上会有很大的不同,这个差距在不同的单位也不一样,看你们那里怎么操作的。编制上也有不同,主要体现在进入上不同,参公人员进入要市级以上人事主管部门批,而工勤人员县级部门就可以审批,单位可以自行决定聘用,在晋升上不同,参公人员一般走的是干部晋升路线,而工勤人员一般走工人晋升路线。
三是出口不同。参公人员管理是按照公务员进行的,而工勤人员一般是聘用的。经费来源不同,参公人员的人头费什么的是由财政保障的,工勤人员的是没有人头费的,人员待遇由使用单位自行解决。
6.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是什么意思啊
参公人员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的简称。 主要分为参公机关人员和参公事业单位人员,参公机关人员一般指的是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使用的是行政编制,但是性质依然是参公人员;
另外一类是参公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一般是某个行政机关的二级机构,编制一般使用的是事业编制,待遇参照公务员。
基本特征:
1、参公人员录用、考核、晋级、工资待遇、福利与本地区公务员基本相同,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 法》规定的权利和利益,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约束;
2、参公事业人员仍然保留事业单位编制,没有列入行政编制,本身不是“公务员”身份(广东,浙江,山东等除外),因为受编制限制,个别省份及地区参公事业人员不允许与行政机关相互流通。参公机关人员使用的是行政编制,可以与行政机关人员相互流通。
符合列入参照管理范围条件,在公务员法实施前尚未审批为参照、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经批准参照管理后,其工作人员应具有的资格条件为:
1、系核定的单位编制限额内的正式工作人员;
2、在管理或专业技术岗位工作;
3、省、市直属和工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4、截止单位批准参照管理之日,男55周岁、女50周岁以下;
5、近2年年度考核为称职(合格)以上等次;
6、单位批准为参照管理之日,原为工勤人员后转入管理岗位满3年以上或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转聘在专业技术岗位满3年以上,且符合上述资格条件的可列入参照管理对象。
7. 参公是什么意思,与公务员有什么区别
参公是我国政府各单位政工干部和工作人员比较口语化的一种表述,全称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是指对政府委托或受权具有行政执法能力的单位和不属公务员系列的人员,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参公单位人员要具体分析,通过国家正常考录的工作人员,严格意义上讲不是公务员,但在录用、晋升、考核、离退等方面完全按照公务员进行管理。
公务员与参照公务员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有区别的,公务员是行政编,参公和事业单位是事业编,事业编与行政编在身份与性质有着本质的区别,事业编需经过考试才能调入参公单位和公务员单位,而公务员和参公是可以互通的。参照公务员管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编制是事业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