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退休中的中人是什么意思
退休中的中人指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推动公益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益服务需求,2011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以中发〔2011〕5号印发《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
《意见》明确,事业单位人员社会保险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妥善保证其养老待遇水平平稳过渡、合理衔接,保持国家规定的待遇水平不降低。
1、“老人老办法”:对改革前已退休的“老人”,维持原待遇不变,并参加今后的待遇调整
2、“新人新政策”:对改革后参加工作的“新人”,将来退休时的基本养老金为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之和
3、“中人逐步过渡”: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由于改革前的工作年限里没有实行个人缴费,其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储存额中没有体现这段时间的劳动贡献,因此将这段时间确定为“视同缴费年限”,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同时,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等因素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1)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中人是什么概念扩展阅读
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事业单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探索事业单位改革,不断创新事业单位体制机制,稳步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行业体制改革,积累了有益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奠定了基础。事业单位提供公益服务总量不断扩大,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公益服务需求的任务更加艰巨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些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方式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效率不高;支持公益服务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监督管理薄弱。这些问题影响了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以解决。
3、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是提高事业单位公益服务水平、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必须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不移地把这项改革推向深入。
㈡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中的老人 中人及新人指的是什么
其实所谓的中人在近几年比较流行这个词语,主要是因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开始从2014年10月份以后参加机关养老保险,那么从2014年10月份以后还没有退休的人员,我们称之为是事业单位的中人。当然事业单位的中人他是有期限的,只有从2014年10月份到2024年9月份,这10年之间退休的人员才能够被称之为是中人。
如果并不是这10年当中退休,比方说你是2024年9月份以后退休,那么就只能够被称之为是事业单位的新人了,或者说你是在2014年10月份以前就退休了,那么就称之为是事业单位的老人。所以中人相对来说有些特殊,并且中人在计算自己退休金的过程中,也是采用的新办法和老办法相结合的原则来计算退休金的待遇,取高补低,那么如果说老办法计算出的退休金高,那么就采用老办法新办法计算出的退休金高,那么就将采用新办法来计算自己的退休金待遇。
所以中人的退休金,那么比起老人的退休金来讲,多少有一定的偏差,在这样的基础上,实际上如果说自己是事业单位中人,还可以获得过渡性补偿养老金的待遇,那么从2014年10月份到2024年9月份都可以获得相应的补偿养老金,这个补偿比例是按照你的退休年限来决定的,第1年2014年退休大概可以获得10%的补偿比例,到最后一年2024年退休,大约可以获得100%的补偿比例,以此类推。
㈢ “中人”概念是如何确定的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都有“中人”吗
所谓“中人”就是指处于政策施行中间的这局部人;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都有“中人”。
综上所述,我以为“中人”的概念可肯定,简单说就是政策执行前参与工作,执行后才退休的这局部人。换句话讲,新政策执行前退休的“老人”,按原方法执行不触及;新政策实行后才参与工作的“新人”,按新方法执行;就是在新政策执行前参与工作,执行后才退休的这局部“中人”,要有一个过渡的方法。
这一点在2014年10月1号机关事业单位社保制度变革时明白的提出来,给了“中人”十年的过渡期,2024年9月31号截止。其实不光机关事业单位有中人,企业里也早就有,关键节点就是当地实行社保制度的时间,也就是在企业实行社保制度之前参与工作,之后才退休的这局部人就是中人。只是企业没有过渡期,国度把这局部人社保制度实行前的固定工龄视同缴费年限,按1.2至1.4的比例参与个人过渡养老金计算。
㈣ 退休中人是指哪些人
退休中人是指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口,主要是指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
退休中人的特点如下:
1、处于新老两种退休制度的过渡期;
2、既具有视同缴费年限,又具有实际缴费年限;
3、养老金除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外,还有过渡性养老金。
属于退休中人包括以下几类:
1、是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之前参加工作的国有企业职工;
2、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1996年之后调动去企业工作或是辞职后到企业工作的人员;
3、是机关事业单位中在2014年10月之前参加工作,2014年10月之后办理退休的人员。
【法律法规】
《失业保险条例》
第十六条 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及时为失业人员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告知其按照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权利,并将失业人员的名单自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7日内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备案。
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失业后,应当持本单位为其出具的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及时到指定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失业登记。失业保险金自办理失业登记之日起计算。
失业保险金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月发放。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失业人员开具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单证,失业人员凭单证到指定银行领取失业保险金。第十七条 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足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累计缴费时间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可以与前次失业应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但是最长不得超过24个月。
㈤ 关于养老金发放向题有人提到中人,那么中人是什么意思
所谓“中人",就是在养老保险制度变革前曾经参与工作,之后陆续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
一切老方法,就是2014年9月份以前计算退休金的方法,即依照退休人员退休前一个月的工资程度,以工作年限来肯定退休金的比例,比方30年工龄为85%、35年及以上工龄为90%,再加上一定数额的职务工资; 所谓新方法,就是依据“中人"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含视同年限)、缴费金额、退休地上年度社平工资等数据,套进养老金计算公式里一项一项计算出来。假如用老方法计算的养老金比用新方法计算的待遇更高,就依照老方法计算的待遇发放; 假如用新方法计算的养老金比用老方法计算的待遇更高,除了发放老方法计算的养老金外,对高出局部的养老金待遇依照10年过渡期的调理比例来发放,即在过渡期第一年退休,发放高出局部的10%、在过渡期第二年退休,发放高出局部的20%,依次类推。不断到过渡期第10年,即2024年9月30日前退休的“中人",发放高出局部的100%。
㈥ 什么是中人
中人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zhōng rén,指常人, 中等的人;. 中等人家;指有权势的朝臣。《东周列国志》等均有记载。[1]
中文名
中人
外文名
zhongren
释义
常人,中间人,公证人;
类型
汉语词汇
基本信息
拼音
zhōng rén
基本解释
1. [go-between;middleman]∶在两方之间调解、做见证或介绍买卖的人
2. [the average person]∶一般人;中等人
中人之家
3. [eunuch]∶宦官
中人监织造者。——《明史》
4. [average ordinary man]∶普通人
才能不及中人。——汉· 贾谊《过秦论》
5.中人[China Insurance Brokers Co.,LTD]:专业风险管理顾问,面向全国提供风险管理和保险安排服务。国有控股、中外合资企业。
详细解释
古代文献中的含义
1. 中等的人;常人。
《论语·雍也》:“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汉书·食货志上》:“数石之重,中人弗胜。” 颜师古 注:“中人者,处强弱之中也。”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上》:“大凡中人三十成名,四十乃至清列。” 《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四回:“孟尝君身材短小,不逾中人。”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恒娘》:“恒娘三十许,姿仅中人,言词轻倩。”冰心 《到青龙桥去》:“﹝兵丁﹞脸上微微的有点麻子,中人身材。他站起来,只到那稽查的肩际。”
2. 中等人家。
《汉书·文帝纪赞》:“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 颜师古 注:“中,谓不富不贫。” 唐 白居易 《秦中吟·买花》:“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曹聚仁 《万里行记·食在扬州》:“ 徐宁门 问鹤楼 以螃蟹面胜……一碗面的钱,就等于中人一日之用了。”
明史
3. 宦官。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将行,秦官,景帝中六年更名大长秋,或用中人,或用士人。” 颜师古 注:“中人,奄人也。” 唐 司空曙 《晚秋西省寄上李韩二舍人》诗:“赐膳中人送,馀香侍女收。” 明 侯方域 《太常公家传》:“会当祭祀,中人魏忠贤欲代行礼。”
4. 宫女,中家人子。
《史记·佞幸列传》:“久之,﹝李延年﹞寖与中人乱,出入骄恣。” 唐 苏颋 《春晚紫微省直寄内》诗:“内史通宵承紫诰,中人落晚爱红妆。”
5. 指有权势的朝臣。
三国 魏曹植 《当墙欲高行》诗:“龙欲升天须浮云,人之仕进待中人。” 晋 鲁褒 《钱神论》:“谚曰,官无中人,不如归田。虽有中人,而无家兄,何异无足而欲行,无翼而欲翔?” 唐 殷寅《铨试后徵山别业寄源侍御》诗:“虽承国士恩,尚乏中人援。”
6. 犹内人。
《古诗笺·吴均·<古意>》:“中人坐相望,狂夫终未还。” 闻人倓 注:“中人,室中之人,谓思妇也。”
㈦ 什么是退休中人
法律分析:退休中人是指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口,主要是指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和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前参加工作并退休的老年人和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后参加工作并退休的新人相比,“中人”处于转型期。
法律依据:《失业保险条例》 第十七条 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足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累计缴费时间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再次失业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可以与前次失业应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但是最长不得超过24个月。
㈧ 社保当中退休“中人”是什么
“中人”是指在过渡期间退休的一批人。
我国的养老制度,其实已经改革过好几次了,每一次改革就会有特殊的情况存在。为了使改革可以平稳地进行,过渡性养老金应运而生。“中人”就是在这个时候产生的!
综上,社保当中退休“中人”主要由于社保制度的改革而产生。为了保证这些人的养老待遇不降低,也是给予了相关补助。当然,过渡性养老金在实际计算时,各地也会有所差异。
㈨ 什么是退休中人从哪年开始算
法律分析:依据法律规定,已达到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劳动关系终止。退休人员与用人单位不构成劳动关系,应为劳务关系。是否有经济补偿,需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内容确定,若没有明确约定,则没有经济补偿。退休中人工资开始调整时间:
1、《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国发(2015)2号文件,这是2015年1月3日颁发的。该文件的实施时间是2014年10月1日。
2、其实,事业单位退休中人,就是我们常说"老人老政策,中人中政策,新人新政策"。这与企业职工的"老人老政策,中人中政策,新人新政策"是一样的。
3、这三项政策的具体区别:即在实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之前退休的(老人),按照原退休政策;实行养老保险制度后退休的(中人),按现行政策(即2014年10月1日之前的参加工作时间,法定程序批准为视同缴费时间),2014年10月1日以后的缴费依据的是本人工资的8%,这与企业的区别是,企业虽然也是个人帐户缴费8%,也规定按本人工资缴费,但企业可以以企业效益为由申请低于本人工资的最低60%缴费。
4、事业单位必须是本人实际月工资标准缴费。所以,事业单位中人的退休工资在事实上仍然高于企业职工,这是缴费高所致,很正常。
5、职业年金问题。如果中人缴纳了职业年金,退休后自然享受年金待遇,如果本人在职时没有缴纳事业单位职工职业年金,要享受职业年金待遇困难比较多。这与缴纳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的制度是一样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多缴多得。职业年金尽管没有规定缴费年限,但国家规定了职业年金缴费起点是本人工资的12%(单位8%,个人4%)。如果本人在职时没有缴纳职业年金,事业单位退休中人现在领的就是正式退休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1)劳动合同期满的;
(2)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3)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4)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5)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