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事业单位编制究竟有什么用
首先,你要有一个概念,”编制很重要“。编制这个说法,是体制内的黑话。行政、事业、企业的编制,就其和体制内关系,依次递减。主要体现在,其经费来源和职能职权和待遇上。
一、先解释下三者的意思:
1、公务员编制:先说公务员,公务员以前叫干部,后来改叫公务员了。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这句有三个重点:“依法履行公职”就不多说了,说白了公务员是国家法律的执行者,国家机器的组成者;所谓“公务员编制”的正规名字其实应该是指“行政编制”;国家财政负担,就是大家说的,“纳税人养着的”、“吃皇粮的”。
2、事业编制:事业编制就复杂了。这是中国特色的一类东西。用老话讲,事业单位本质是社会服务组织,介于行政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之间;或者说,都有涉及。总之,涵盖特广,成分特杂。大概分以下几类:全额拨款、参照公务员、自收自支、财政补贴。具体分类区别就是其经费来源不同。另外,就事业单位的编制而言,很多部门都是既有行政编制,也有事业编制。
3、企业编制:既然涉及到编制,这个企业编制,不是说一般的企业员工。所谓企业编制,应该是在事业或者行政单位,但却是体制外的人员。就是俗话说的编外人员。这个说法应该是特指的。或者说是事业编制中自收自支的那一类。也被称作企业编制。
而现在的国有私营企业的员工,广义上也可以算是企业编制。但一般都不这么说。所以以下讨论的都是狭义的”企业编制“。不过也听说有的地方也有所谓的”企业编制“,说是裁员不会被先裁掉。
二、其区别为:
1、经费来源不一样:行政编制,国家财政全额负担;事业单位按不同的种类,由国家财政或全部或部分或一点不负担;企业编制理论上不管国家财政什么事。
2、待遇、地位不一样:这点在很多地方都有体现,一般来说,在体制内的行政或事业单位中,行政编制地位最高、待遇最好,这里所说的待遇包括工资、福利、升迁机会。而三者的稀缺程度也是依次递减,行政编制最少、最稀缺,事业编制多。这两种编制很占资源。所以国家严格限制其数量。但事情有需要那么多人做,so:企业编制,这玩意儿我怀疑是为了降低用工成本搞出来的。
3、职能职责不同:这个不用多说。理论上,公务员是”依法行政“的;而事业单位是全称是公益性事业单位,部分事业单位也有公共服务、行政的只能,部分其实是企业行政的,鉴于此事业编制也是这些职能;企业编制,我之前已经说了,算是体制外的。
三、优劣:
1、行政编制就是公务员,公务员的优势不必多说了。收入一般是个中产阶级。不算富,也不穷。还有希望奋斗成为官员。
2、事业编制待遇不一定比公务员差。因为公务员的监管日趋严格,而事业单位是和本身效益有关系的,也没有公务员那么严格的约束,很多事业单位钱是很多的。事业单位最终是会改革的,部分分流为行政编制,部分变成企业编制,剩下的才是正儿八经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3、事业单位或者行政单位的企业编制的话,我个人意见是没什么前途,虽然待遇或许不差,但还会受一些歧视。所以,如果是这些单位的企业编制,就想办法走到体制内。
广义上的国企私企的员工。我对其中的一部分表示羡慕。我恐怕一辈子也不会有那么高的工资。钱是相当多。不过另一部分国企、私企,就一般般了。
四、总结:
离开具体个人谈选择是不完全的,离开具体岗位谈好坏是不准确的。
② 在事业单位,编制意味着什么
1、稳定的生活保障
事业编制作为体制内的一种工作身份,“稳定”是给人印象最深的关键词,衣食无忧是没问题的,会过日子的,也能有点闲余去旅游、追求点小爱好,但要发财致富,是没有可能的。处于温饱无虞、富贵难求的状态。
2、正规的社会身份
事业编制是一个正规的,社会普遍认可的社会标签。在朋友聚会、社会交往,甚至大妈闲聊时,会说某某是在那什么单位上班,给人正规军的感觉。从信用评价的角度看,至少是具有社会平均信用度的人。
3、有限的发展空间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事业单位都不再承担行政职能,逐步去行政化,在体制内更多承担专技角色,事业编制人员的发展空间有限。更多的只是一份工作,而难以成为一份事业。
实施的范围:
1、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以及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都要按照《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实施岗位设置管理。
2、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都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3、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参照《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4、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企业所属的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以及由事业单位已经转制为企业的单位,不适用《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
③ 在事业单位,编制意味着什么
事业单位,编制意味着安全感。有编制和编外的区别就是,有编制的情况下,每月个人工资收入来自政府财政拨款。单位不会轻易开除你,除非有重大过失,因此非常具有安全感,也就是常听别人说起的“有保障”。
④ 应届生签了央企了,请问央企的编制是什么意思那个有什么用还有央企稳定吗
中央企业为“中央管理企业”的简称,是指由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或委托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行使出资人职责,领导班子由中央直接管理或委托中组部,国资委或其他等中央部委(协会)管理的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企业。
中央企业主要有三个特征:
一、资产财务关系在财政部单列;
二、人事关系在人社部单列;
三、经营上在国家计划中单列。
⑤ 事业编制有什么好处未来福利待遇如何
为什么那么多人想要报考山东事业单位?相信大家都有一个大大的问号,想要入编一定要明确目标且有非常强烈的必胜心才可以,这样你才能鼓足劲儿一头猛扎进去,狠狠的学习。小编在这里总结了报考事业单位的三大理由,帮助你们鼓鼓劲儿,加加油,快来看看~
拥有事业单位编制,未来的福利待遇有保障
只要成功进入了事业单位,那么相应就拥有了事业单位编制,而事业单位编制是一个非常有利的编制。中国目前市场上的工作岗位类别,大大小小有几百种,但是真正拥有编制的工作依然是少数。而进入 事业单位之后就拥有了事业单位编制,这个编制可以给自己带来哪些好处呢?首先可以给自己带来稳定的 收入以及一份较好的保障,这对自己未来的工资待遇以及收入情况,都可以不用担心。因为事业单位编制可以给员工们提供一个比较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报考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工作稳定,人才流失率低就目前而言,社会上许多岗位都存在着人才流失的情况。
鉴于目前就业压力增大和就业形势的严峻,许多公司都会出现较大的人员流动,而事业单位则不同。 事业单位的工作一般都非常稳定,并且人员的流失率也很低,因为事业单位本身是一个很不错的岗位,并 且工作相对轻松,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很少有人选择离职,因此事业单位的工作相对稳定。对于一些事 业单位岗位来说,有的事业单位编制甚至在岗位上工作十几年的人都大有人在。因此事业单位编制的人才 流失率比较低,因此也导致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结果更加稳定。
事业单位编制退休之后,福利待遇和养老条件很优厚
当今的社会岗位基本上都会购买社保,但是事业单位人员跟普通单位的工作人员不一样。事业单位编制所享受的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更高,因此等他们退休之后,能够领取的福利待遇和社保 补助更高。因此这也是一个事业单位比较令人满意的地方。同样都是选择工作,进入事业单位能够享受更 好的政策,因此,但很多大学生都争相报考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基层经验,你未来发展的宝贵财富,事业单位工作属于基层事务性工作,工作在基层一线,直接与群众接触,走进群众方知群众之所需, 这些基层工作经历不仅能锻炼我们解决群众问题的能力,也是公职人员选拔人才时关注的重要素质。
如果你热爱现在的工作,那你很幸福,请坚持下去,如果你现在很迷茫,那请你沉淀一下,明确自己的目标规划,如果你想好考事业编了,那就赶紧行动起来。
网页链接
⑥ 事业单位中编制有什么用
事业单位当中的编制其实有一个很好的作用,主要是给以后退休了有这个退休金的。
⑦ 事业单位的编制有何好处
编制通常是指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由财政拨款的编制数额由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制定,财政部门据此拨款,通常分为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包括参公事业编(在省考里招)和普通事业编)以及公益性岗位。那么事业单位的编制好处有如下几点:
第一,事业单位没有行政编制,编制性质是跟单位性质走的,只有事业单位参公以后,编制才可转为行政编;
第二,事业单位也是有职级的,事业编制分管理岗和专业技术岗,专业技术岗是可以聘职称的,初级、中级、副高、高级,而管理岗级别参考公务员序列,如管理九级等同于科员,管理八级等同于副科,以此类推,所谓的事业副科就是管理八级;
第三,事业编制想进入行政编制,只有四种渠道,一是公务员考试,二是调任,即事业副科及以上级别可以调任同级别的行政岗位,三是公选,即领导干部公开选拔考试,不过这个渠道目前已经停止了;
第四、是事业单位参公,参公后,单位的在编人员转为参照公务员管理的行政编制。因为参公政策很复杂,各地有各地的实施办法,有些地方实行新人新政策,老人老政策,就是某某时间段前进入事业编制的,可转为参公行政编,之后进入的,保持事业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