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全额事业编制好吗
全额事业编制是对于其他非全额事业编制来说的,非全额的有:部分自收自支、全额自收自支,也就是说单位效益好你才能发全工资,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不好,有的单位自收自支发的钱能比农口的单位多几倍呐。
公务员编制和事业编制是相对应的,执行公务员管理制度,也就是晋职制,而事业编制一遍是走职称,助师,XX师、高级XX师等等,这个不同于资格考试,要单位聘用你,你才能享受到相应的资格待遇。 关于事业单位签订聘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问题?
一、事业单位招聘正式职工,应当签订聘用合同。这种情况下双方系人事关系,发生争议依照人事争议相关规定处理。
二、事业单位招聘临时工人,此时事业单位是作为一般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切记,不能因为临时工而不签合同,否则一旦发生争议,不签订劳动合同往往致单位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⑵ 事业编如何发展
事业编制实行属地分级管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大方向虽是精简机构和编制总数,但总的来说,占大头的仍是全额拨款单位,如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等,基本会维持现状不变,主要通过合并机构、增减职能和严控编制数量等方式进行改革,对现有事业编人员影响不大,工作依然够安稳,待遇还会在改革完成后参照公务员的薪酬改革得到一定幅度的增长。
目前已完成改革的行政类事业单位,部分具备执法职能的已并入行政机关,其参公人员按照“人随事走”原则转入行政机关并直接转为公务员;部分使用事业编制的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则维持现状不变,继续实行参公管理;另外还有一些转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其在编人员的身份地位和工资待遇等并不会受太大影响。
普遍认为,这次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受冲击最大的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前者如高校、公立医院等,原来是政府财政拨款一部分,自收自支统筹一部分,这次改革后将会保留事业单位序列,但取消其在编人员的事业编制身份。有人就担心其现有在编人员的保障将受影响,以后“铁饭碗”会变成“瓷饭碗”。
这其实是多虑了,目前已有省份在高校和公立医院中实行“员额制”,即根据高校或公立医院现有人员编制和职能任务等情况,核定其一定数额的员额,在员额限额内进行人员招聘、职称晋升和职务提拔,赋予高校和公立医院更大自主权,员额内人员的专业技术等级、管理岗等级的比例设置和评聘基本由单位说来算,反而比现在会更有利。
⑶ 全额财政拨款的事业编制的工勤岗位值得去吗
事业单位工勤岗位人员也是事业单位事业人员的一种,虽然国家规定,要求从2006年后新增人员包括工勤人员都应该实行公开招聘,但是真正对工勤人员实行公开招聘的地点真的不多。
如果你在的地方,有这样的招聘,而且还是有编制工勤人员,是值得去的。
有一个乡镇管理岗位的工作人员,到人社部门要求转为工勤人员,但是没有被批准。
其实就是一些地方的工勤人员的工资比管理岗位事业人员的工资待遇要高很多。在乡镇,管理岗位的工资,如果不能得到提拔,最高就是管理九级,相当于专业技术十二级。而工勤人员可以通过人社部门组织的工勤技能考试来提高自己的工资,如考得一个高级工,相应的工资待遇就比管理岗位的事业人员工资高。因此,如果有编制,是可以参加招考的。
⑷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资待遇怎么样
01事业单位工资构成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资是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其他奖金等构成的。基本工资又包括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以事业单位中的管理岗位为例,共设置了10个等级,每个等级工资标准有所不同,一级岗位工资标准为5910元,二级岗位工资标准为4780元,三级岗位工资标准为3960元,四级岗位工资标准为3360元,以此类推,刚刚事业单位一般是管理十级或者是九级,岗位的工资标准为1510元或1620元。设置了65个薪级,每个薪级对于一个工资标准,比如说1级是260元,2级是286元,3级是312元等等,根据岗位的级别和工作年限不同,工资有所区别。
02绩效及其他福利介绍
绩效工资又分为基础性绩效与奖励性绩效馈效工资又分为基础性绩效与奖励性绩效。基础性绩效是绩效工资总量的70%,每月正常发放。奖励性绩效占绩效工资总量的30%,会根据各地的情况来自行制定的方案,通常情况下,每季度、每半年或每年统一发放。部分艰苦边远地区岗位会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发展等方面,进行人员的补助。除了基本的工资以外,还会有各项福利,五险一金、住房公积金、工会福利、13个月的工资收入、评比奖、值班加班费、话补、餐补、车补、房补、差旅费等等各方面。
03全额事业单位收入情况
如果是本科生进入某全额事业单位,具体的薪资情况为1490元(岗位工资)+ 369元(薪级工资)+1000元(基础性绩效工资)=2859元;实发工资(2859-350元(五险、职业年金)- 400元(公积金)=2109元。那么一年的收入为25308元,奖励性绩效为7200元,13个月工资为3044元,根据以上内容一年的收入大约在35552元,由于各地经济情况有所不同,实际发放工资会有所区别,会导致绩效工资的总量不同。还有津补贴、福利、其他收入也可以考虑在内。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资待遇怎么样
⑸ 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住建局),不知道有没有前途工资待遇如何包括这类事业单位的晋升途径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1-15
⑹ 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住建局),不知道有没有前途工资待遇如何包括这类事业单位的晋升途径
1、有前途。
2、事业单位工资待遇按职称来确定。
3、职称评审是指已经经过初次版职称认定的专业技术权人员,在经过一定工作年限后,在任职期内完成相应的继续教育学时。
申报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须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并且经过一些基本技能考试(如:称职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等),向本专业的评审委员会评委提交评审材料,经过本专业的专业评委来确定其是否具备高一级职称资格。
全额拨款介绍:
全额拨款单位所有的经费包括工资、办公费用等等全部由财政局划拨,这种单位一般是没有创收任务的,是单纯的履行政府职能或者是执法部门。
差额拨款:财政部门只给一定的费用,其余不够的部分由单位自己筹集,这种单位一般都是有公共服务职能的,可以通过服务收取一定的费用,自收自支,就是单位自己挣钱养自己,挣得多就多花挣得少就少花,这种单位一般属于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
因此,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取决于单位经营情况,目前多数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与其他类型事业单位待遇要好。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全额拨款编制
⑺ 在事业单位改革中,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最终走向是什么,有可能改成企业吗
那要看该单位的工作性质,有无市场化的前景。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大都是公益性的与行政职能型的,全额基本不会变成企业,因为是财政全额拨款,跟企业收入无关,只有不拨款的自支自收单位,才能从事业单位中分离出来,自食其力改为企业。
(7)全额拨款市直事业编发展如何扩展阅读
改革方向
中编办、人保部等相关部委正在抓紧制定《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两份文件可能会一同出台。这意味着,此番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将与事业单位改革本身同步推进。
据工资改革参与人士透露,一些涉及国家安全,对政策和经济管理工作有明确辅助作用,以及明显以社会公益性为属性的事业单位,将继续得到财政保障;目前这类事业单位的工资分配大多以"参照公务员"和"全额拨款"的形式获得,不过,在国家部委所属的事业单位中,比例在少数。对于一些以业务突出、主要以行业或专业业务为主的事业单位,将继续获得财政扶持。此类事业单位工资收入主要以财政补贴形式获得。
但对于一些工资收入"自收自支",主要面对市场,并已经开展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将在相关部委的扶持下,尽快推向市场。此外,一些职能重合、长期亏损、课题任务量不多的事业单位将会被打包重组或彻底剥离。
⑻ 全额拨款的事业编制怎么样,将来会怎么说
没这么绝对。看单位职能了。有行政职能的自收自支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下一步就是参公。不存在推向市场的。没有行政职能的,自收自支一般是推向市场;差额的看单位了,一般归入公益二类。
⑼ 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编制的人有没有前途
公务员是金饭碗,事业单位是银饭碗。大型国企是铜饭碗、私营企业是泥饭碗
⑽ 全额拨款事业编真实待遇
国家公务员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职员的区别:
1、工资增长机制:公务员除了资历,即工龄长薪级工资涨,就只能升职才能涨薪水。事业单位,除了资历,升职之外,还可以通过职称聘用来涨工资,比如中级职称相当于正科工资。就说你专业扎实,你收入也不必你上司少,甚至还高。
2、升迁机会:公务员升迁机会大,而且可以一直升,直到顶。事业单位基本都是行政机关下面的二级单位,所以升迁机会很少,因为职数少。
3、待遇的区别:公务员待遇相对要高一些,但有些事业单位工资比公务员要高一些,比如烟草专卖、广播电视台、医院等。但是事业单位可以评职称,副高相当于副处待遇,很不错的。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就是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其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一般适用于没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其工作承担行政职能。即从事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关系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公共教育、公共文化、公共卫生、经济社会秩序和公民基本社会权利的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等行政管理工作的事业单位。例如城管监察、环境监察、土地监察、图书馆、博物馆、环境监测站、水文站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八十条 公务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
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地区附加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岗位津贴等津贴。
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住房、医疗等补贴、补助。
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年终奖金。
公务员工资应当按时足额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