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业单位的工资待遇怎么样
很多人关于事业单位的工资问题确实都回答不清楚,总是觉得反正这个工资都是按规定来发放的,具体和公务员和其他行业有什么差别说不清楚。工资待遇不管对于大学生还是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就业时首先要考虑的。那么,事业单位的工资究竟处在一个什么水平呢?
其实很多事业单位工资水平并不比公务员低多少,甚至教师、医生等都比公务员要高或持平。小编举例说明吧,以西部的县级为例,刚参加工作的事业单位员工每个月到手的工资应该是3500到4000左右,和新参加工资公务员差不多。大家可能会说,怎么才这么一点儿啊?不是平均工资有六七万吗?这一点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统计局公布的是总收入,包含住房公积金啊、养老保险等在内,比如住房公积金,每个人每月大概就要交500—600,加上单位匹配的500—600,每个月住房公积金总收入就有1000多,只是这1000多暂时到不了你手里,但实实在在的是你的收入。如果是高级职称,即使在西部地区,每个月到手的工资有六七千,年总收入不低于10万。不知道大家所在的地方是怎么样的,事业单位工资是一个什么水平呢?
2. 事业单位福利待遇有什么
第一,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全国一个标准,主要针对机关事业单位的三类人员,工勤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套用的工资标准。分为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不同的级别,职称,技能等级,分别对照不同的工资标准。第二,津贴补贴。一般来说是地区性津贴,和事业单位的一些特殊岗位补贴。最简单的乡镇补贴,所有乡镇的机关事业单位都有。还有国家统一明确的乡村教师生活补贴。第三,绩效工资。绩效工资一般是有12个月的基本工资水平确定。是事业单位的另一个工资构成部分,主要包括基础性绩效和奖励性绩效两部分构成。根据不同的岗位,两部分组成比例不同。普通岗位5:5,医院卫生岗位6:4,教师岗位7:3。第四,改革性津补贴。这一部分是原先对职工福利的货币化显现,大家最经常遇到的叫住房补贴,一些地区还有提租补贴,物业补贴等名号。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事业单位福利待遇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三十二条 国家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应当结合不同行业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因素。第三十三条 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第三十四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事业单位执行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和休假制度。第三十五条 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第三十六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符合国家规定退休条件的,应当退休。
3. 县级市发改委事业编前途和待遇如何
前途和福利都很好。
事业单位工资主要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改革性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基础性绩效工资组成,补贴和津贴每个人都是相同的,其他根据学历、工龄、工作岗位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不过事业单位的晋升难度要比公务员岗位的难。不过,这也要区分晋升的性质。如果的晋升的是副科级以上干部,管理岗位要比专业技术岗位的容易,如果像专业技术岗位的职称晋升,就要比管理岗位的级别晋升容易的多。
岗位控制比例标准
1、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
2、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管理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
3、主要承担技能操作维护、服务保障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工勤技能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
4、事业单位主体岗位之外的其他两类岗位,应该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事业编
4. 县级人事局和劳动局的事业编制人员的待遇怎么样以后发展怎么样
想知道县级人事局和劳动局的事业编制人员的待遇怎么样?以后发展怎么样?
用户回答1:
一、人事局和劳动局买上要合并,和其他政府部门比起来,牛逼很多二、发展如何,关键看你的个人能力,反正这个平台是搭好了的三、事业编制是我国事业单位使用的一种编制,分为全额,差额,经费自筹,其中又以全额拨款最好。你去了绝对不会后悔。工资福利都有当地财政保障。
用户回答2:
县一级人事局和劳动局会在2年内合并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这个部门业务性比较强,接触的人也比较多,行政权力相对比较大,主要涉及到职工的福利待遇、人事管理等,1千多的工资待遇不知道你指的是什么地区,消费水平如何?如果在当地是正常的那就没什么话说了,当然工资只是一部分待遇,还有其他的福利,年底奖金什么的加起来还是另有一部份的。因为劳动局和人事局都是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是没有事业编制的),如果是事业编制,可能是它们下属的二级事业单位,当然也有可能让你在行政机关工作但是占的是事业编制。事业编制也分三种: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筹经费。前2种都是有财政部门拨款的,后一种说白了就是单位自己拿钱养的人。一般要进财政编制都是要经过考试的。
5. 一般县城里的事业编制每月到手的工资大概是多少
我正好有几个朋友在县城事业单位工作,因而我对县城事业编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十分理解,下面我就细致分享一下县城事业编的工资待遇,看看一个月到手工资有几。
总结
总的来说,县城事业编的工资待遇还是比拟低的。在中西部和东北欠兴旺省份,县城事业编每个月的到手工资也就是3000左右。
但是在一些兴旺城市和兴旺省份,当地县城事业编的工资待遇还是十分不错的,由于这些地域事业编和公务员都是有年终奖的,加上年终奖,县城事业编均匀一个月的到手工资够到达七八千。
县城事业编在整个体制内是最为难的。由于县城事业编的工资待遇比不上市区,而更低一级的乡镇事业编有乡镇补贴和车补,所以县城事业编将来肯定是体制内工资待遇最低的。
6. 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待遇有哪些
法律分析: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待遇如下:
1、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
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应当结合不同行业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因素;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
3、事业单位执行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和休假制;
4、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5、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符合国家规定退休条件的,应当退休。
法律依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事业单位执行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和休假制度。
7. 事业单位福利待遇通常如何
第一,关于福利待遇问题。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随着反腐的不断深入和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现在只要是政府机关及各类事业单位,除了正常的工资待遇,其他福利是没有的。只不过,有些省份可能会因为,各省的经济和财政状况不一样,在工资构成之外的绩效工资上有区别外,就没有别的收入了。
8. 政府机关里面的事业编制人员是什么待遇啊,和公务员有什么区别
待遇: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收入一般不受国家约定,由各事业单位根据市场情况而定,事业单位人员享受的保险福利是按照国家有关的社会保障规定执行,一般要逐步实行社会化。
区别:
(一)工作内容
公务员是国家政府工作部门的工作人员,具备行政执法权。事业单位是服务性质的单位,通常情况下不具备行政执法权,这是事业单位与公务员之间最大的差别所在。因此,公务员工作压力较大,而事业单位工作则相对比较清闲。
(二)晋升途径
公务员编制晋升走级别,晋升途径一般是从科级、初级、局级到部级。比如你第一年是科员,可能是最低一级的,几年以后当了科长,就是科级。再几年以后当了处长,就是处级……当上了局长就是局级。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进行考核选拔,不签劳动合同。
而事业编制走的是职称,晋升途径一般是由初级工、中级工到高级工,岗位一般分为管理岗和技术岗,需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事业编制和公务员介绍:
从目前的考试情况来看,事业单位的考试比公务员稍微容易一些。
原因有两点:一是事业单位目前在考生心中的认可度比不上公务员,大部分考生认为公务员的行政编制比事业单位的事业编制要好得多。第二是事业单位每年考试次数非常多,事业单位考试大部分是由单位自己举行的,所以有人担心公开性不高有失公允。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事业编制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公务员
9. 小县城的事业单位待遇怎么样
事业人员的待遇高低,是由其所在的岗位决定的。按照岗位不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分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人员。相对而言,事业单位中,工资由高到低排列,是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人。如果是教师、医护等专业技术人员,随着职称的晋升,工资待遇会越来越高,几乎和公务员工资待遇标准持平甚至还超越。管理人员和工人,虽然也会随着管理等级和技术等级的晋升,工资随之提升,但和公务员工资水平,还是差了不至一个两个档次。
周末的话事业单位职工基本上能正常休息,节假日会排班值守,春节也是如此,排到班必须值守,除了以上说的这些福利和待遇,事业单位没有其他任何收入了,更不存在大家所说的灰色收入。
10. 事业编制的工资大约是多少有五险一金吗
事业单位作为体制的一部分,在毕业生求职的时候一直受到很多应届毕业生的青睐,而且事业编制因为种类多,各个行业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按照招聘的分类,可以大致分为政府类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学校以及卫生行业事业单位,那么,这些事业单位之间的收入差距大吗?都有哪些待遇呢?
总的来说,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的收入差别是比较大的,这还是在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当中,如果加上差额以及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那真的是“旱的旱死涝旳涝死”,毕竟有些事业单位因为当地财政的原因,很多时候都发不起奖金,而有些事业单位的奖金就是工资的一倍还要多,而对于事业单位的五险一金等福利来说,基本上都是按照要求足额缴纳,这个是法律要求,只要是事业单位,执行的都很彻底,只是有些时候,缴纳的多少存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