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事业单位入职多久交社保
事业单位人员从2014年10月开始个人交保险的。
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同时决定,统一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次提高全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养老金并轨正式启动,这意味着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将告别“免缴费”时代。
改变
人手发放一张社保卡
此次国务院明确养老金“并轨”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这意味着全国所有按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体制内人员”,总数近4000万的庞大群体都将启动改革。
长期以来,这部分人及其单位不缴纳养老保险,退休后养老吃的是“财政饭”。而改革将改变这一局面:今后这些人群将参照企业等城镇从业人员缴纳养老金,并将发放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从单位养老转向社会化养老。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⑵ 事业单位入职多久开始缴纳社保试用期一年给缴吗
试用期一般不超过一年
⑶ 事业单位入编手续要办多久
免费领取事业单位考试备考资料
1、考录:报名-笔试-复审(一般是去指定地点现场审查)-面试-体检-公告。到这里呢,表示已经录取了,然后等通知准备签合同。
2、入职:人社局通知签合同,需要填的东西不是特别多,但是都需要盖章,如果聘用单位和人社局远,那么跑上两三天是正常的。需要准备的有:一寸/二寸照片,各种复印件,原件,彩印件。具体来说,包括聘用审核表(基本信息+主管单位公章签字和聘用单位公章签字)
劳动合同:基本信息+聘用单位公章及签字(此处必须为聘用单位法人签字)、干部履历表(基本信息+公章)、干部自传(自我发挥)。如果以前有工作单位并交过社保,补工龄还需要准备资料,具体参考当地人社局要求。
3、报到:到工作单位就职,日期报到通知上面都有。
事业单位入编手续要办多久
⑷ 高分悬赏,回答越全面越好,事业单位入编后多久可以拿到工资卡和社保卡
1.办完报到手续的次月即可拿到工资卡和社保卡
2.办完报到手续的次月可以拿到工资卡,社保卡一年后统一办理
看你适合是哪一种?如果总是说正在办那就是在脱,多催几次,也是你的权利
⑸ 第一次办社保需要多久时间
新办理社保卡一般需要3-4个月发放下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规划,由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面向社会发行,用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业务领域的集成电路(IC)卡。
面向城镇从业人员、失业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发放的称为社会保障(个人)卡,面向用人单位发放的称为社会保障(用人单位)卡。人社部表示将用5年左右时间,使社会保障卡普遍具有金融功能。
社会保障卡作用十分广泛。持卡人不仅可以凭卡就医进行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实时结算,还可以办理养老保险事务;办理求职登记和失业登记手续,申领失业保险金,申请参加就业培训;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和申领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在网上办理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等。
社会保障卡采用全国统一标准,社会保障号码按照《社会保险法》的有关规定,采用公民身份号码。
办社保卡需要的证件和资料:
参保人员需要携带身份证复印件(正反两面复印),没有办理二代身份证或二代身份证丢失的参保人员,需要提供本人户口页复印件,特殊人群需要提供特殊证件复印件(如:伤残证、工伤证、低保证等)。
办社保卡的流程:
第一步:核对个人基本信息。其中,用人单位(学校)可通过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上申报系统或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窗口核对个人基本信息;非在职人员持本人有效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到本辖区街道(乡镇)核对个人基本信息。
第二步:领取社会保障卡。在职人员(学生)可通过单位(学校)统一领取;非在职人员可到本辖区街道(乡镇)领取。
第三步:开通社会保障卡。参保人领取社会保障卡后,本人须持社会保障卡、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到对应银行窗口开通社会保障卡,未成年人需由监护人持社会保障卡、监护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户口薄原件办理。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⑹ 事业单位新进人员社保什么时候开始缴纳
只要签订了正式劳动合同之日起就可以缴纳社保五险一金的费用。
⑺ 事业单位入编后多久可以拿到工资卡和社保卡
1.办完报到手续的次月即可拿到工资卡和社保卡
2.办完报到手续的次月可以拿到工资卡,社保卡一年后统一办理
看你适合是哪一种?如果总是说正在办那就是在脱,多催几次,也是你的权利
⑻ 事业单位新入职什么时候上保险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以法规形式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公开招聘、聘用合同、社会保险及工资收入等热点问题予以明确,是事业单位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
日前由国务院颁布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行政法规。
在事业单位医疗和养老保险“并轨”问题上,条例释放出了明确信号。条例规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条例也对签订长期合同作出新规定。按照以往规定,在本单位工作满25年可以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新条例指出,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可以签订长期合同。
职工、居民养老保险将衔接。
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将于7月1日起正式施行,重点解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两大制度衔接问题。
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以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满15年为界限实行双向衔接,满15年的可以从城乡居保转入职工养老保险并享受相应的待遇,不满15年的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入城乡居保。
无论是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还是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都将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随同转移,累计计算权益;对重复领取待遇的,清理后只保留一种待遇。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⑼ 考入事业单位后,之前企业交的社保有什么用
之前交的企业养老保险可以累积在个人账户,退休的时候会合并,个人账户余额越多,退休时退休金越高啊;
之前交的企业养老保险可以在事业单位办理入职的时候凭养老保险明细和合同认定工龄,认定工龄后工资可以提高;
养老保险越多越好,不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