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河南郑州事业单位管理岗九级退休能拿多少钱
如下
退休人员。
1、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3、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分别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工资之和、岗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按照规定,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支付项目好几项,其中第一项是基本养老金等于〔职务(技术等级)工资 国家规定比例计算的津贴〕乘以国家规定的计发比例。
㈡ 九级管理岗位工资多少
管理岗位9级岗位工资590元/月,岗位工资计算S=K×(1+N×Q),其中S为岗位工资,K为职层工资基数,N为所在职层的职级数,Q为级差系数。
有哪些职级层次?
根据意见,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将设五级、六级、七级、八级、九级、十级等6个职员等级。五级职员等级大致相当于公务员的二级调研员职级,六级对应四级调研员,七级对应二级主任科员,八级对应四级主任科员,九级对应一级科员,十级对应二级科员。
职员等级与岗位等级分离,职员等级晋升不与职务、政治待遇和领导职数挂钩,只享受经济待遇。形式和公务员职级相当,有点类似于过去的公务员非领导职务。对应的岗位等级则为领导职务。
换言之,事业管理岗不再局限于职务一种晋升方式,只要符合条件也可以晋升职员等级,享受相应的工资待遇,一定程度打破了管理岗的晋升天花板,对基层管理岗人员是极大利好。
举个简单例子,以前在县级事业单位股级岗位只能定管理九级,新规定实施后,管理九级岗位人员不提拔管理八级职务,也可以晋升管理八级职员等级,拿到副科的经济待遇。
以此类推,八级岗位不能提拔担任七级领导职务,也可以晋升七级职员等级,享受正科待遇;七级提不了副处领导职务,可以晋升六级职员等级,享受副处级待遇。
法律依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第十四条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即一至十级职员岗位。
第十五条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
第十六条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即一至五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第十七条特设岗位的等级根据实际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管理权限确定。
㈢ 事业单位九级职员和八级职员工资差多少
一千左右。
九级十级职员是一般干部,属于人事部门管理级别只在工资核算时起作用。而八级职员相当于公务员序列里面的副科级,已经属于组织部门管理和任命的干部了。
受管理岗位领导职数比例限制,八级职员开始就有相应的职位限制,在县区一级50名编制以下的事业单位可以调一正两副三名领导职数,也就是八级管理岗位只有两个,七级管理职位一个
㈣ 事业单位九级职员和八级职员工资差多少
摘要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一千左右。 九级十级职员是一般干部,属于人事部门管理,级别只在工资核算时起作用。而八级职员相当于公务员序列里面的副科级。
㈤ 事业单位九级岗位工资1940元,为什么不是1960元
上班迟到扣款了。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九级是中级待遇,薪级待遇是1960元。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一共分十二个级别,十二级是技术员级,十一级是助理级,十九八是中级,七六五是副高级,四三二一是正高级,其中三级是市级专家,二级是省级专家,一级是中科院院士。
㈥ 事业单位管理9级基本工资是多少,有没有地域差异,比如中西部差异
摘要 你好,事业单位管理9级基本工资大致在1680。基本工资没有地域差异,但津贴有。
㈦ 研究生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九级职员工资多少
摘要 这个目前的这种基本工资应该是在730元左右,应该是这样的一个情况。
㈧ 陕西省全额事业单位管理九级工资标准是多少
摘要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㈨ 事业单位9级工资标准
法律分析: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即一至十级职员岗位。 根据人事部的规定,事业单位现行的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一到十级职员岗位。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是由:薪级工资+岗位工资+津补贴三部分组成。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四十九条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三)劳动生产率;
(四)就业状况;
(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