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事业身份与事业编制身份有什么区别吗
事业编制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
干部身份是我国现行的人事管理的制度。仅在一些情况下还有用,比如报考公务员,一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称的认定、评定,工龄的审核等也和此有关。
区别2、实施单位不同
事业编制存在于科研单位、教育单位、文化单位,新闻、广播、出版单位,卫生单位,体育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单位,社会福利单位,环境保护单位、交通、城市公用等其他事业单位。
通过向劳动部门申请办理招工(就业)手续后具备工人身份,通过人事组织部门办理吸收、录用干部手续后具备干部身份。
国家通过向劳动部门申请办理招工(就业)手续后具备工人身份,通过人事组织部门办理吸收、录用干部手续后具备干部身份,国家统一招收并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执行一年见习期考核合格办理转正定级手续后也具备干部身份。
B. 公务员和事业身份的区别,一般人傻傻分不清楚,你懂吗
公务员和事业身份是有一定区别的,比如公务员和事业身份人员所适用的管理规定是不一样的,公务员所适用的管理规定为《公务员法》,而事业身份人员所适用的管理规定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另外是公务员身份的人员需要进行公务员登记,而如果是事业身份人员,则需要进行事业单位登记。下面,小匠老师分析一下公务员和事业身份人员的区别,希望大家能够搞清这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
第三:招录的权限是不一样的公务员是市级单位甚至是省级单位才能够拥有招录权限的,而事业身份人员的招录权限层级则比较低,县级县以上单位都都能够拥有有权限招聘录用事业身份人员,因此这点也是公务员和事业身份人员的区别之一。
另外事业身份人员和公务员之间的区别,还有小匠老师在开头所提及的,公务员和事业身份人员所适用的管理规定是不一样的。
虽然公务员和事业身份的人员有一定的区别,但是两者也有存在联系的地方,公务员和事业身份的人员,两者的身份其实是可以互换的,也就是说事业身份的人员能够有机会转变为公务员的身份,另外是公务员身份的人也能够转变为事业身份的人员,另外无论是公务员身份的人,还是事业身份的人员,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样的,都是公共服务的人员,都是为人民所服务,都属于公职人员,因此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另外对于公务员身份的人以及事业身份的人,其实日常的考核管理也是差不多的,并不存在大的区别。
通过小匠老师上面的解析,相信大家已经对于公务员身份的人和事业身份的人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们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可以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
C. 公务员编制和事业编制的区别是什么
有身份、工作内容、稳定性、收入四大方面的区别:
一、公务员和事业编的身份区别
(一)公务员,全称为国家公务员,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职位按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通过国考、省考、选调生招录。
(二)事业编制,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通过事业单位招考或者事业编人才引进招录。
这些官方定义因为用词太“官方”,不容易理解,我们用不准确但好理解的大白话讲讲:
事业单位就是设置为公共事业干活儿的,行政机关是负责管理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
二、公务员和事业编的工作内容区别
(一)公务员的工作
公务员从事综合管理工作、行政执法工作和专业技术工作。
觉得这还是太抽象了,看不懂对吧?再来通俗一点解释:
1.综合管理工作,就是大家印象中最普遍的公务员工作,一般就是制定政策、推进落实、督导检查、行政审批等等。比如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福建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建设海洋强省的意见》,石家庄市政府出台《石家庄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济宁市兖州区人民政府拟征收土地公告。这些都是公务员的日常综合管理工作。
2.行政执法工作,说到这个大家第一印象可能是城管在街上追逐小贩,其实这个只是一小部分。我们日常接触到还有很多,比如交警大队的执法人员对违停机动车贴罚单,比如市场监管局执法大队的执法人员对疫情期间乱涨价的商家罚款,比如生态环境局执法大队的执法人员对排污企业责令停产整顿,这些都是行政执法工作。
3.专业技术工作,这个在公务员群体里最少,跟老百姓也最远,除了飞行器驾驶、船舶轮机等岗位,大家最熟悉的一般是法医,他们勘察现场还有对尸体进行解剖出具尸检报告这些,都是专业技术工作。
(二)事业编的工作
1.文化、教育、卫生
这个最容易理解,我们最熟悉的电台、电视台、报社、博物馆之类文化单位,都是事业单位,他们的正式工作人员都是事业编(当然,他们也有下属企业和企业身份人员)。幼儿园、中小学、高校之类的教育单位的正式工作人员是事业编身份。乡镇卫生院、医院、疾控中心之类卫生单位正式工作人员是事业编身份。另外,以前很多科研机构也是事业单位,现在大部分已经改制为企业,只有少数保留事业单位性质。
2.行政执法
前面我们提到了公务员有行政执法职能,事业编怎么也有了呢?这是因为很多地方行政编(公务员)不够用,需要委托下属事业单位行使行政执法职能。比如一个县的农业农村局,总共可能就十一二个行政编制。根本没有能力进行执法活动,这时候,一般会下设一个农业农村执法大队,委托其行使执法职能。行政执法队伍因为历史原因导致编制构成复杂,目前有事业编、参公、公务员三种身份,不同系统甚至不同地区都有不同。
3.社会管理与服务
我们平时到市民中心去办事,去公积金中心办事,去街道办事处办事,负责收材料盖章制证的人员,相当一部分是事业编编(还有很多临时工)。当然,也有很多单位的服务中心是公务员在做,这和上面的行政执法一样,还是涉及行政编制是否充足的问题。
三、公务员和事业编的稳定性区别
公务员,是目前稳定性最高的体制内身份,一般很难被砸饭碗。以2018年国家机构改革为例,各系统几十个行政单位合并、拆分、隶转甚至取消,但是这些行政单位的公务员,没有任何人丢身份或者丢饭碗。
事业编,这个是最复杂的。国家目前正在进行的事业单位改革最终目标是甩掉三千万事业编制人员这个大累赘。事业单位不是行政机关,本来就是因为需要干活儿设置的单位,后来异化为衙门,反而被人当作正常,这是不正常的。最近几年的改革就是让事业单位回归正常。比如2018年机构改革中明确要求事业单位不得称“局委办”,很多名为某某局的事业单位(包括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都摘了帽子,这被称为“局改中心”。比如高速公路管理局改为了高速公路管理中心,园林管理局改为了市政园林事务中心,房管局改为不动产登记中心等等。
其次,去编制化,各省已经悄悄搞了很多年了。大多数人没注意罢了,学校医院新进人员没编制早已经是常态化,很多事业单位招考根本不提编制这个事儿,很多人考上后以为自己有编制,其实没有编制或者编制不在个人。这个各地具体名义不同,有非实名人员控制数、报备员额制或者总量备案制等等各种表述,本质是一样的。
最后,改革后事业单位一部分转企业(设计院,检测机构之类),一部分转参公(社保中心,执法队之类),一部分保留事业单位性质,工作人员占用编制但不拥有编制的员额备案制或者直接人事代理(比高校、医院)。
四、公务员和事业编收入区别
收入是大多数人最关心的问题,一般来说事业编教师收入不低于公务员平均收入,这个在全国是可以基本落实的。一旦某地达不到公务员平均水平,当地教师一般就会马上有上访甚至其他更极端的行为。这导致很多地区教师收入是高于公务员的,以郑州市为例,当地公务员年到手9万左右,当地中小学老师年到手12万左右。
医院正式在编人员收入更是秒杀公务员收入,一般最少是当地公务员的2到3倍,这个大家都知道,就不用多说了。
那是不是所有事业编人员收入都高于公务员呢?答案是否定的。比如最常见的开发区管委会,既有公务员也有事业编。这种单位的同级别事业编收入一般只有公务员的80%左右。类似的还有各种承担行政执法、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事业单位,一般其正式人员收入也是略低于同级公务员的。
D. 如何证明自己事业单位的正式编制身份
可以到当地的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下属的事业机构编制科查询,他们有当地各部门事业单位的人员情况、编制情况,你们可以看到在你们所在的那个所谓事业单位有没有你们的名字,如果没有你们的名字,说明你们没有上编 即是编外人员。
E. 事业单位干部身份是什么
1、干部身份是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管理的制度,一直沿用到今天。仅在一些情况下还有用,比如报考公务员,一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称的认定、评定,工龄的审核等也和此有关。
2、事业单位(Institutional Organization),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F.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身份性质怎么认定
1、关于参加2011年度选拔乡镇(街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身份问题。因此次考试的形式属于县内在职人员选拔调动,考取人员只改变单位性质,即由自收自支和企业性质改变为全额事业性质,其个人身份不能改变,所以原来属于职工性质的还为职工性质; 此复仙游县公务员局 1、关于参加2011年度选拔乡镇(街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身份问题。因此次考试的形式属于县内在职人员选拔调动,考取人员只改变单位性质,即由自收自支和企业性质改变为全额事业性质,其个人身份不能改变,所以原来属于职工性质的还为职工性质; 此复仙游县公务员局 1、关于参加2011年度选拔乡镇(街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身份问题。因此次考试的形式属于县内在职人员选拔调动,考取人员只改变单位性质,即由自收自支和企业性质改变为全额事业性质,其个人身份不能改变,所以原来属于职工性质的还为职工性质; 此复仙游县公务员局
G. 事业编和公务员的区别在哪里
在很多体制外的人看来,事业单位和公务员是差不多的,都是体制内拿财政工资的人,但实际上两者区别还是很大,下面简要的从几个方面来说一下区别:
单位性质不同
公务员所在的单位是机关,而事业编所在的单位是事业单位,包括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单位职工身份不同
公务员的身份是行政编,事业单位人员的身份是事业编,在整个行政事业体制中,行政编的数量占少数部分,事业编数量庞大包括教师、医生等数量庞大的群体。
聘用形式不同
在失业保险缴纳方面,公务员不用交失业保险,事业单位员工实行合同聘用制,与所在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缴纳失业保险,也就是说事业编与企业职工一样存在失业的风险。
工资体系不同
机关的工作人员实行基本工资+津补贴的制度,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是事业编实行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制,在未来改革的方向中事业的工资肯定会参照企业实行绩效考评制度,工资与个人绩效相结合,收入与付出成比例。
员工职业发展不同
公务员可以提拔晋升,实行职级过度,工作满一定年限可以享受科级待遇,而事业编只能靠职称涨工资,如果专业对口的话,评职称可能相对容易一些,如果专业与所在单位不对口的话,很难取得职称,因此很多人穷尽一生都是初级职称,与同时间参加工作的公务员会有较大的差距。
进入单位难易程度不同
目前进入机关事业单位都实行逢进必考的制度,因此都需要进行招录考试,公务员的考试一般由本省的由省委组织部统一组织,考试内容为申论与行测两门,而部分地区的事业编考试的组织部门级别会低一些,有些单位自己都可以组织招考,考试只需要考一张试卷,里面融合了申论、行测的内容,但是内容相较于公务员考试要简单些。
升迁待遇不同
2019年6月1日,新《公务员法》施行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职级并行,说简单点就是公务员你只要不违反纪律,工作四五年之后,虽然级别上升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你的工资待遇提高一级,享受上一级工资待遇,如果你是科员,五年以后,虽然你还是科员,但是你的工资待遇大概相当于副科级干部的。但是事业单位,你除非晋升,由科员晋升为副科,你的工资待遇才能大幅度提高,不然你一辈子就是科员的工资待遇,就是每两年根据你的工龄调工资也是增加几十块钱。
综上所述,两者之间的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如果想进入体制内工作的话,在参加考试之前一定要认真甄别报考的到底是什么单位,以免造成心里落差。
网页链接
H. 事业编制如何体现
最重要的是,你的档案在人事局保管,就是事业编制;在劳动局保管就是企业编制。还有你的保险在人事保险交就是事业编制;在劳动保险交就是企业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