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应缴税费科目核算事业单位按照税法等规定计算应缴纳的各种税费,包括哪些
应缴税费科目核算事业单位按照税法等规定计算应缴纳的各种税费,包括车船税、房产税、增值税,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企业所得税等。
应交税费是指企业根据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营业收入、实现的利润等,按照现行税法规定,采用一定的计税方法计提的应交纳的各种税费。
应交税费包括企业依法交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等税费,以及在上缴国家之前,由企业代收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等。
㈡ 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缴财政款与应交税费有什么不同
根据相关资料查询显示:款项不同。
1、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缴财政款是行政单位取得的按规定应上缴财政的款项。
2、事业单位的应交税费是指事业单位按照税法等规定应缴纳的各种税费,包括营业税、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㈢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需要交纳哪些税
你好,这个要看税局核定的哦,一般就是增值税附加税所得税印花税等
㈣ 事业单位要交企业所得税吗
一、正面回答
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不交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对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纳税人范围比公司所得税大,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即所有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内资企业或其他组织,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
二、分析详情
根据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规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收入,除国务院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的项目外,均应计入应纳税收入总额,依法计征企业所得税。
三、事业单位职工个人所得税标准
1、事业单位工资扣除标准5000元/月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2、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3、应纳税所得额=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标准;
4、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㈤ 事业单位所得税怎么交
事业单位缴纳企业所得税,是按照年来计算的,分季度来预缴,一个季度结束之后,十五日内可以预缴,一年结束之后,四个月内会汇算清缴。对于取得应税收入的事业单位,必须要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购买税务专用的发票,并且需要按照相关规定严格使用,对于非应税收入,不可以使用税务专用发票。事业单位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
事业单位属于企业单位的话,那么就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如果是属于非企业单位,那么就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事业单位所得税怎么交
㈥ 事业单位应缴纳的各项税金包括()
应缴纳税金是事业单位按税法规定应缴纳的各项税金。主要包括:属于一般纳税人的事业单位应缴纳的增值税;事业单位提供劳务或销售产品应缴纳的税金(包括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等):有所得税业务的事业单位应缴纳的所得税等。
㈦ 事业单位哪些收入需要缴税
事业单位发生的应收收入,都是应该交税的。
事业单位在其经济活动中经常要发生纳税行为,但有些税种要等一定期限后定期缴纳,各种应缴未缴的税款就是事业单位欠税务机关的债务,是事业单位的负债。事业单位应设置“应交税费”科目,以便核算单位缴纳的各种税款。
单位计算出缴纳的各种税款,借记“销售税金”、“结余分配”等科目,贷记本科目,缴纳税金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单位与税务机关结算或结清后,补缴的税金,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退回多缴的税金,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本科目贷方余额为未缴的税金,借方余额为多缴的税金。
(7)事业单位缴纳哪些税费扩展阅读:
事业单位税收的具体规定:
依据财税字[1997]75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征收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事业单位的收入都属于应税范围,但国务院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的项目,具体是:
(一)经国务院及财政部批准设立和收取,并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或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的政府性基金、资金、附加收入等;
(二)经国务院、省级人民政府(不包括计划单列市)批准或省级财政、计划部门共同批准,并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或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三)经财政部核准不上缴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四)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用于事业发展的专项补助收入;
(五)事业单位从其所属独立核算经营单位的税后利润中取得的收入;
(六)社会团体取得的各级政府资助;
(七)按照省级以上民政、财政部门规定收取的会费;
(八)社会各界的捐赠收入;
(九)经国务院明确批准的其他项目。
除上述九项外,其他所有收入都是企业所得税的应税范围。
在具体操作上,需要提供以下单据:
(一)财政拨款,须提供财政部门或上级拨款部门出具的拨款证明;
(二)经国务院及财政部批准设立和收取的政府性基金、资金、附加收入等,须提供设立和收取的批准文件、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或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的证明文件、入库凭证或缴款证明;
(三)经国务院、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须提供批准文件、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或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的证明文件、入库凭证或缴款证明;
(四)经财政部核准不上交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须提供财政部的核准文件;
(五)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用于事业发展的专项补助收入,须提供拨款证明文件;
(六)事业单位从其所属独立核算经营单位的税后利润中取得的收入,须提供所属单位的纳税申报表、纳税凭证和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证明;
(七)社会团体取得的各级政府资助,须提供有关证明文件;
(八)社会团体收取的会费,须提供省级以上民政、财政部门的批准文件;
(九)接受社会各界的捐赠收入,须提供捐赠人签字的捐赠证明和接受捐赠单位领导签字的证明;
(十)经税务机关批准从所属独立核算经营单位提取的总机构管理费,须提供税务机关的批准文件;
(十一)税务登记证和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证明文件。
对未出具以上证明文件的收入,主管税务机关可不将其视为免税收入。
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企业所得税方面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有:
1、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含3万元)以下的,减按18%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万元至10万元(含10万元)的,减按27%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年应纳税所得额在10万元以上的按33%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2、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可以享受国家统一规定的其他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
3、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享受减免税政策的,须报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批。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事业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专家:公务员灰色收入未必不合理 去掉后收入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