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历史孙姓名人女性有哪些
中国历史上的孙姓名人多不胜举。春秋中期秦穆公之臣孙阳,即是善相马者伯乐,也称孙阳伯乐。春秋时齐人孙武,其《兵法》13篇是世界上第一本军事理论着作。其后代战国的孙膑也是一位着名的军事理论家,着有《孙膑兵法》存世。三国时吴国的孙坚、孙策和孙权父子在江东称霸一方,建吴称帝59年。建都建业(今南京),魏国的名将孙良。西晋有“漱石枕流”的文学家孙楚,映雪读书官至御史大夫的孙康。唐代有名医孙思邈,书法家孙过庭、画家孙立。五代有词人孙光宪,宋有词人孙兴宪、着名工匠总管孙威和兵部尚书孙承宗。清代有经学家孙星衍、孙冶让,诗人孙原湘,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家孙道临等等,都是孙姓中引以为荣的杰出人物。近代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更是影响深远的一位伟人。 孙守义:即中国古代四大传说中牛郎织女的故事的男主人公——牛郎。牛郎织女的千古传说最早在《诗经·小雅·大东》中可见端倪。传说中牛郎织女的发祥地是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辛集乡境内的鲁峰山。也有人说发源于山东省沂源县境内。传说牛郎原名为孙守义,小名小义,织女叫做九妹,他的哥哥叫做孙守仁,嫂嫂叫马氏。 孙阳(伯乐):世人称之伯乐。字子良,又称王良。乃赵简子御者,善相马,春秋时代的人。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 孙武:春秋末期伟大军事家,山东广饶人。应用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 ,编撰成《孙子兵法》,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名言。 孙叔敖:春秋时楚国人,辅佐楚庄王称霸,功绩显着。主持修建了我国古代最 早的水利工程,对当时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相当作用。 孙膑:战国时期着名的军事家,山东菏泽鄄城人,孙武的后裔。着有《孙膑兵法》。 孙炎:乐安(今山东省广饶人)人,三国时期经学家、训诂学家,着有《尔雅音义》。 孙坚(公元155年-191年,37岁)字文台,籍贯 扬州吴郡富春 今浙江富阳。兵法家孙武第二十一世后裔。东汉末年军阀,三国时代吴皇帝孙权之父,为人骁勇无比,能征善战。 孙策(公元175—200年),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汉族。吴国长沙桓王。兵法家孙武第二十二世后裔。大帝孙权之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豪强,骁勇善战,有勇有谋。人称小霸王。武功盖世。 孙权(公元182-252),汉族,字仲谋。东吴大帝,兵法家孙武第二十二世后裔。三国时孙吴的建立者。政治家、军事家。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紫髯碧眼,相貌奇伟。具有雄才大略,文武双全 ,后人有“生子当如孙仲谋”之说。 孙尚香(192-222),即孙夫人,孙坚之女,孙策、孙权之妹,后嫁与刘备为妻。绰号:枭姬 弓腰姬 籍贯:扬州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 孙绰:太原中都(今山西省平遥西北)人,东晋文学家,玄言诗的代表作家。 孙安祖:清河漳南(今河北省故城)人,隋末农民起义领袖,与窦建德同举义旗,聚众入高鸡泊(今河北省故城西南),自称将军。 孙思邈:唐代着名的医学家,陕西耀县人。着有《千金药方》、《千金翼方》,后人尊为药王。 孙过庭:吴郡(今江苏省苏州)人,唐代杰出的书法家和书法评论家。今存其所撰《书谱》卷上,是一部书文并茂的书法理论着作。 孙云球:江苏省吴江人,明清时眼镜制造专家。着有《镜史》,另外,孙云球还创制了七十余种光学仪器。 孙廷铨(1613~1674),字枚先,又字伯度、次道,号上亭、灌长氏,益都县颜神大街(今淄博市博山大街)人。1639年(明崇祯十二年)考中举人;翌年成进士,任大名府魏县令;越年调抚宁(属直隶永平府),又改监纪推官。后告假回家。1645年(清顺治二年) , 他应召晋京为河间府推官,分司天津卫漕务,又被提拔为吏部稽勋司主事。1646年(清顺治三年),出任陕西乡试主考官,升考功司郎中。1650年(清顺治七年),升翰林院提赞四译馆,太常寺少卿。 1652年(清顺治九年),召加太仆寺卿,再调管左通政事。年(清顺治十年)2月升户部左侍郎。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 11月升兵部尚书。1656年(清顺治十三年)4月晋户部尚书,首订清朝财政“岁会”制度。1657年(清顺治十四年)恩加一级,授光禄大夫,赐玉带。1658年(清顺治十五年)加太子太保,晋吏部尚书。1659年(清顺治十六年)加少保。1662年(清康熙元年),官拜秘书院大学士,入参机务,在任1年多,“竟岁未尝休沐”。后称“患怔冲之疾”告病请归。1664年(清康熙三年) 冬,他回到故乡,居家10年,谢却宾客,专意着述,于1674年(清康熙十三年)9月逝世,谥文定。着作有《南征纪略》2卷、《睁亭文集》、《亭诗集》、《颜山杂记》、《汉史月意》、《归厚录》、《琴谱指法省文》等。 孙毓汶:清代山东省济宁人,曾任总理各国事务,刑部、兵部尚书等职。 孙奇逢:清初儒学名士,河北省人。与李喁、黄宗羲齐名,并称“清初三大儒”。着有《理学宗传》、《夏峰先生集》等。 孙诒让:浙江省瑞安人,清代着名经学家、文学家,着有《墨子间诂》、《契文举例》、《周礼政要》、《光绪瑞安县志》等书。 孙星衍:江苏阳湖(今江苏武进)人,清代着名经学家、金石学家、校勘学家,被袁枚称为“天下奇才”。 孙中山:中国国父。中国国民党总理。我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行者、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创始人,广东香山客家人。1905年在日本组织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总理,提出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在中共的帮助下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1925年在北京病逝,遗着编为《中山全书》。 孙殿生:现代无纸动画师,魔力卡通影视动漫学校教师,其卡通导演,主要参与项目有:中央台电视动画系列片《开心果》导演,中央台《开心果》题材3G手机动画短片的后期监督;2008年北京奥运会公益;《奇异家族预告片》;《快乐东西》;《马小跳》;《武林外传动画版》;《大话奥运》;《歪说四大名着》 孙道临(1921-2007):中国着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曾参演《永不消逝的电波》《渡江侦察记》《不夜城》《革命家庭》《非常大总统》《继母》《詹天佑》等等
Ⅱ 临朐县九山镇抬头村有美女吗
临朐县九山镇抬头村有美女。抬头村在临朐县城南60公里处,距离九山镇政府15公里,属临朐县九山镇管辖。这里山清水秀,美女众多,这里是临沂市沂水县、淄博市沂源县、潍坊市临朐县等三个县交界的地方,交界处立有三个县的界碑,俗称三面桩,四周群山起伏,视野开阔,站在此地可实现一脚踏三市,观三地风貌。
Ⅲ 有淄博沂源县的美女吗认识一下
1104796757
cai na
Ⅳ 牛郎织女的发源地在哪
中国~~~
牛郎织女是我国最有名的一个民间传说之一,是我国人民最早关于星的故事。南北朝时代任昉的《述异记》里有这么一段:“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纴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中国爱情发源山东沂源
《诗经·小雅》中的《大东篇》云:“维天有汉,蓝亦有光。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说明牛郎织女传说最初是作为两颗星星的名字出现的。《左传·昭公九年》中云:“及武王克商,薄姑、商奄,吾东土也。薄姑齐也,商奄鲁也。”以上两则文献,证明“大东”乃指齐地。而山东省淄博市的沂源县,介于齐鲁两地之间,在地理位置上当属大东的核心地区。
其他“起源地”多为汉之后流传区域 关于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地还有河南南阳、河北邢台、湖北襄阳等,但是构成起源之说都比较牵强,从严格意义上讲,只能算是被流传推广区域,其道理如下。 在汉代,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已经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汉武帝为解决都城长安的供水问题,开凿昆明池,模仿牛郎织女二星宿隔着天河遥遥相对的情景,立牛郎、织女石雕。从此,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第一次有了具体形象。唐玄宗在宫中曾建一座高过百尺可容纳数十人的乞巧楼。可见,七夕节的形成与历代皇家的大力推介不无关系。 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中,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和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申报的牛郎织女传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和顺是一个对“七夕文化”进行了较多演绎的地方。“牛郎沟”、“牛郎洞”、“天河池”、“牛郎庙”、“织女庙”、“南天门”、“金牛洞”、“老牛口”、“牛头山”、“相思背”、“喜鹊山”等十余处地名与牛郎织女传说情节相对应,当地也有着过七夕的风俗习惯。但是,牛郎乃一个贫农,过多的景观及剧情,失去了民间传说原生态衍变的合理性,带着明显后天演绎的成分。 2007年,全国首届“牛郎织女传说研讨会”在沂源召开,来自海峡两岸的30余位民俗、民间文学方面的着名学者,在沂源实地考察了牛郎织女的古迹和传说后,对其历史渊源、故事传承与地方文化的关系展开了讨论,一致认为:沂源是“牛郎织女”传说的核心传播地。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先生向沂源县政府授予了“中国民俗传说之乡——牛郎织女”牌匾。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地在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而《民间传说——牛郎织女》邮票题材的精确原地就在沂源。 【西安斗门镇】 汉代艺术瑰宝:石婆,石爷 牛郎织女石像的来历,据史书记载当年汉武帝在首都长安开凿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大人工河———昆明池,汉武帝把它比作天上的银河。为了上应天象,就在河两岸特地雕塑了牛郎和织女像。有了人形化的牛郎织女,也就逐渐演绎出了牛郎织女的民间爱情故事。东汉时就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古诗描述他们的爱情。随着时间的累计,历代咏颂他们爱情的诗歌越来越多,七夕节也就逐渐变成了中国的“情人节”。 牛郎织女像凿于汉代 据考证,汉武帝元狩三年,即公元前120年,汉武帝为了征讨西南诸国,在今天的西安市长安区斗门街办开凿了用于训练水军的昆明池,在池的东西两侧分别立了牛郎和织女的石像,隔池相望,取传说中牛郎织女隔天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意。关于牛郎织女的美妙传说也从此在中华大地广为流传。 在1956年,“石爷石婆像”被列为省级第一批重点保护文物。 汉朝大科学家张衡所写的《西京赋》记载: 乃有昆明灵沼,黑水玄址。周以金堤,树以柳杞。豫章珍馆,揭焉中峙。牵牛立其左,织女处其右,日月于是乎出入,象扶桑与檬汜。其中则有鼋鼍巨鳖,鳣鲤𫚈鲖,鲔鲵鲿鲨,修额短项,大日折鼻,诡类 《汉书》作者史学家班固:《西都赋》记载: “集乎豫章之宇,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 《淮南子》、《三辅皇图》、《岁时广记》都有些记载。 唐宋,那就不得了,伟大的唐明皇和杨玉环“谈恋爱”都要选择在七月初七那天晚上对月盟誓了,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这个塑像就在西安长安区斗门镇,那里老百姓把他们叫做“石婆、石爷像”,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有几十万游客齐集庙宇祈求幸福的爱情。 三 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云:“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宋代秦少游的词《鹊桥仙》云:“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河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为素材的诗词、歌赋、戏曲文字说唱艺术,影视作品,不胜枚举,叹为观止。 目前,作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地质公园和省级森林公园的牛郎织女景区,已被列为淄博市文化建设重点工程,“牛郎织女”爱情文化园综合开发项目被列入山东省《济青沿线城市群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其传说也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织女洞景区所在的沂源县,更是于今年3月1日成立了国内唯一的“牛郎织女传说”专门研究机构——“中国牛郎织女传说研究中心”,目前正在组织出版“牛郎织女传说”丛书(五卷本)和《爱的圣地·沂源》。 相信,经过勤劳巧慧的沂源人民的精心打扮,牛郎织女景区这个“中国爱情文化源地”,肯定会散发出更加漂亮迷人的光彩。届时,再到这里游玩,你肯定会更加不虚此行。
可以吗?能否采纳?感激不尽~~~~
Ⅳ 牛郎织女传说考证猜想
关于牛郎织女传说的考证猜想,诸多线索和理论为我们揭示了这个古老故事的可能来源。首先,山东省沂源县燕崖乡的大贤山,拥有唐代织女洞和牛郎庙,实地景观与天上星辰形成奇妙对应,古老的诗经《大东》篇中就有“跂彼织女”、“睆彼牵牛”的记载,可能暗示着牛郎织女确有其人其事,只是后来被神化为仙侣。
其次,文学作品在牛郎织女故事的形成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诗经》中的“织女”、“牵牛”象征,到东汉《古诗十九首》中的恋人形象,再到南北朝时期梁代《洛神赋》中的夫妻设定,这些文学大师的笔触逐渐丰富了故事内容,使之成为爱情故事的典型代表。
另一个观点认为,牛郎织女的故事可能是封建贵族用来教育子女的故事,警示他们不要轻易爱上贫寒的牛郎。同时,穷书生的文学创作也为其提供了想象空间,通过编织故事满足了他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沂源县的牛郎官庄和织女洞则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可能是当地祖先的真实爱情故事,或是洞主人与牛郎官庄人的爱情传说,随着世代相传而神话化为神仙故事。
甚至有猜想认为,牛郎织女可能是星相学家为了普及星相知识而创造的,通过动人的故事让人们记住牛郎星和织女星。另一种可能则涉及外星人,将织女描绘为来自织女星的仙女,为牛郎织女的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
大贤山的自然景观和美丽环境为这个传说增添了浪漫气息,无论哪种版本,都难以否认牛郎织女故事在人们心中的深深烙印。或许,正是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无数动人的爱情故事,让“牛郎织女”成为了永恒的传说。
牛郎织女是中国最有名的一个民间传说,是中国人民最早关于星的故事。南北朝时代任昉的《述异记》里有这么一段:“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纴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