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羞花闭月沉鱼落雁分别是指哪四大美人
“羞花、闭月、沉鱼、落雁”分别是指杨玉环、貂蝉、西施、王昭君。这四个女子被称为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的美貌位居首位,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古代的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的美誉。
羞花闭月沉鱼落雁分别是指哪四大美人
“羞花、闭月、沉鱼、落雁”不仅指的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而且还是由她们的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例如,“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时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而“羞花”谈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
在春秋战国时期,一个叫施夷光的越国女子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泳,渐渐地沉到河底。因此,西施便有了“沉鱼”的代称。而“落雁”主要讲的昭君出塞,王昭君登程北去的那日心绪难平、悲伤不已,于是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并且看到骑在马上的美丽女子,忘记了摆动翅膀,跌落在地。
Ⅱ 沉鱼落雁中“落雁”指的是古代哪一位美女
王昭君。
她有“落雁”之姿,传说昭君出塞时为抒解思乡之情,在马背上弹起琵琶。曲哀人艳,连南飞的大雁都为之倾倒,落在她的周围。
Ⅲ 历史上四大美女中有落雁之称的是谁
古代四大美女之中有“落雁”之称的人是王昭君。有关于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她们四人各有相对应的历史典故,这些历史典故合起来便就是“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其中与“闭月”这一故事相对应的主人公是貂蝉,“羞花”的主人公为杨贵妃,“沉鱼”与“落雁”这两个典故则分别对应西施与王昭君。
就在王昭君出塞前往南匈奴途中她因离开故土而弹奏起离别之曲,结果这琴声引来了大雁。而这闻声而来的大雁在看到王昭君之后为她美貌所迷,还因此忘记了扇动翅膀,所以很快便从空中跌落至地上。自此之后,王昭君便有了“落雁”之美称。
Ⅳ 古代四大美女中沉鱼落雁是指谁
西施,落雁指的是王昭君。沉鱼典故:
有一个叫西施的,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她在河边浣纱时,清彻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
落雁典故:
昭君是古代着名的美女,人们多用沉鱼落雁来作为美女的代称。其中的落雁一词即指的是王昭君。汉元帝在位期间,呼韩邪单于入朝自请为婿。昭君主动请行与单于结成姻缘。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
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坐在马车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了摆动翅膀,跌落地下。从此,昭君就得来“落雁”的代称。
(4)落雁形容我国史上哪个美女扩展阅读:
民间传说,王昭君之母,四十不孕,一日进庙求神,夜里,梦见一轮明月投入怀中,不久生下王昭君。因此,王昭君有皓月之称,集山水阴柔和天地温和之气,与山间溪流,空壑皓月同色。
汉元帝建昭元年,下诏征集天下美女补充后宫,王昭君年当二八,仿佛幽兰独立,纳选入宫。那时,二八年华,心中自然有许多勾划,但是,后宫与朔漠只是人生的机缘而已。“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入宫对于一个微薄的女子而言,在喜悦之后,有着一怀迷茫。
曹雪芹于贾探春远嫁写道:“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这不知是否能用在王昭君身上,但是,《分骨肉》之痛人人有之。
王昭君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情,在官吏的催促下,启程离乡了。民间传说,王昭君离乡时,悲伤的情绪感染了桃花,桃花为之流泪,桃花和着泪水,融入香溪,化作片片的桃花鱼。大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