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古代女子一般都几岁嫁人嫁人时她们心智成熟了吗
古代女子一般都几岁嫁人?嫁人时她们心智成熟了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男女结婚已经成为现代青年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众所周知,我国法律规定,男人结婚要满22岁,女人要满20岁。在科学观念比较普遍的今天,这种结婚年龄显然最适合结婚生子。
但是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中,古人的结婚年龄要提前很多。特别是古代女性在13岁的时候往往会嫁人。小小年纪就摆脱了天真和稚气,开始扮演妻子,甚至母亲的角色。
古代女人十三岁就嫁人了,那种年龄还不成熟嘛
第四,古人寿命短。
生活条件不好,医疗条件不好,古人寿命一般比较短。一般到了40 ~ 50岁,好像已经是老人了。因此,10多岁的女性今天还很年轻,但对古人来说,她们似乎已经不小了。再大也嫁不出去,养不起孩子,会死的。因此,古代认为13,4岁是女孩最好的嫁人年龄。
总之,受各方面的影响,少女在13,4岁时嫁人,逐渐成为古人的固有观念。这种观念也世代相传,直到近代才发生变化。
B. 古代女子多大就可以结婚了
中国古代其实是“早婚国家”,特别是女性的结婚年龄普通较低。早的11岁就结婚了。据《梁书·张缅传》和《周书·城冀传》,梁高祖第4个女儿富阳公主和北周高祖女儿平原公主都是11岁出嫁的。更早的还有在6岁就结婚的,汉昭帝八岁继承皇位,娶“年甫六岁”的上官安女为皇后。
按照《礼记》所规定的男女成年标准来理解,古代嫁娶年龄一般标准是男20岁、女15岁。但各朝代有异,如唐代,“男十五、女十三以上,得嫁娶”;明代,“凡男年十六、女年十四以上,并听嫁娶。”
C. 古代几岁嫁人
我国古代其实是一个 “早婚国家”,按照《礼记》所规定的男女成年标准来理解,古代嫁娶年龄一般是男20岁、女15岁。但各朝代略有不同,比如唐代,男15岁、女13岁以上;明代,男16岁、女14岁以上。
古代对于适龄男女婚嫁问题,亦制定了相关法令:越王勾践规定男子20岁而娶,女子15岁而嫁;宋仁宗时期规定男子15岁而娶,女子13岁而嫁;明太祖规定男子16岁而娶,女子14岁而嫁。
到了法定年龄不嫁人的女子,是要被处罚的。譬如南北朝时,如果女孩适龄仍未出嫁即为犯法,家里人都是要跟着坐牢,这也就是《宋书·周朗传》中说的“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而汉朝孝惠皇帝时,谁家要是有女儿15岁至30岁还没有嫁人,就要罚款600钱。
唐朝对于男子20岁以上,女子15岁以上还没有结婚的也要处罚。这种强迫女子出嫁的初衷,虽然可能首先是出于增加社会人口的考虑,但在客观上确实解决了不少光棍娶不到老婆的问题。
D. 古代女子几岁结婚
古代女子成婚的年龄一般都在12岁到14岁,但是也存在个例。因为古代的女子身份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并且有一句话叫做女大当婚,所以说古代的女子一般都是听从父母的命令,在适当的时间就会嫁人,而且纵观历史,各个朝代都有礼法规定女子的成婚年龄。
除此之外,历史上有的朝代的法律还对女子成婚的最大年纪做了限制,有些超过年龄而没有婚配的女子就会由朝廷的专门的部门进行强行婚配,这个年龄一般是20岁为上。其实从这里也不难能够看出古代女子的身份地位是多么的低,而且也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所以说我们应该感谢现在的生活,虽然有父母催婚,但是已经幸福很多了。
E. 古代女子有没有规定最晚多少岁结婚
古代各个朝代规定的女子最晚结婚时间在13-30岁之间,不同朝代的规定略有差异,这种规定的相关记载始于周朝,例如《周礼》“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就是规定成婚年龄上限,而超过这个年龄上限人就不成婚的,国家会进行处罚。
虽然各个朝代有着不同的结婚年龄规定,不过这些政策的执行并不严格,只有在新朝建立等时期才会重点执行,因为这一时期刚经历战乱,急需要回复人口数量,所以国家对于这方面也是尤为看重的,但是随着社会稳定,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而且随着人口增多而出现人口陷阱,国家对于婚配政策也就没有这么上心了,大多数规定也就流于形式。
F. 古代女子多少岁可以结婚
15岁,古代15岁便可以结婚了,俗语到二八年华。
苏轼的妻子十六岁嫁给19岁的苏轼。但是15岁女子就可以出嫁了
G. 古代女子,为何一般十三四岁就要嫁人
古代女子一般十五岁就可以嫁人了,十三四岁时也可嫁人,但一般是定亲;那时女子早嫁并不等于古代的女子比现代的女生成熟得更早,至少身理结构不会成熟得更早。之所以古代女子早嫁有三个原因:其一、古代人的平均寿命没有现代的人长,早嫁早生早传宗接代;其二、古代女子经济地位差,早嫁出去可以给家里减轻负担;其三、国家要求女子早嫁,否则会家庭会被重罚。
最后就是国家层面上需要女子早嫁,女子早嫁就可以早生育子女,可以生育更多的子女。古代一个国家的主要实力在于人口众多,人多力量大,人多军队就多,经济基础就更扎实。为了鼓励早生早育,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女子到了适婚年龄就必须要嫁人,否则给予重罚;女子生育的子女越多,国家给的奖励就越多。勾践的生育政策是: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将娩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人,公与之饩。
H. 古代女子,为何一般十三四岁就要嫁人呢
在古代,女子十三四岁被称为豆蔻年华,比喻此年龄段的少女如豆蔻一般含苞待放。十五岁被称为及笄[jī]之年,笄是指发簪,及笄是指少女到此年龄应该结发,用发簪贯穿,表示女子到了出嫁的年龄,相当于成人礼。
那么古代女子为何十几岁便可以嫁人,难道是比现代人成熟得早吗?答案显然不是,古代女子之所以早早嫁人主要是出自以下几点原因。
人均寿命较短
古代由于受限于医疗技术的水平,加上战乱频繁、食物短缺,人均寿命普遍较短。一般来说普通人的寿命通常只有四五十岁。
综上所述,古代女子十几岁出家,是因受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律法规定及男尊女卑思想等原因,并不是她们要比现代女性成熟得早。
I. 古代女子几岁可以出嫁男子几岁可以娶妻
按照《礼记》所规定的男女成年标准来理解,古代嫁娶年龄一般是男20岁、女15岁。
越王勾践规定男子20岁而娶,女子15岁而嫁;宋仁宗时期规定男子15岁而娶,女子13岁而嫁;明太祖规定男子16岁而娶,女子14岁而嫁。
《晋书·武帝纪》记载,司马炎在泰始九年冬十月诏令,“制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意思是说,女子到17岁,如果父母不将闺女嫁出去,地方官府就要找个“剩男”逼其出嫁。
(9)古代美女多少岁才能嫁人扩展阅读:
南北朝时期“剩男剩女”要受严惩“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
在中国古代,女子婚龄标准,各朝多有变动。其中,上古周代的“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屡被提起。此说出自《周礼·地官·媒氏》篇中,如果照这么说,中国早期是实行晚婚晚育的国家。
从史料来看,实际不然。这个婚龄杠杠,不是现代婚姻中的最低结婚年龄,而是成年男女必须结婚的年龄上限。
中国古代其实是“早婚国家”,特别是女性的结婚年龄普通较低。早的11岁就结婚了。据《梁书·张缅传》和《周书·城冀传》,梁高祖第4个女儿富阳公主和北周高祖女儿平原公主都是11岁出嫁的。更早的还有在6岁就结婚的,汉昭帝八岁继承皇位,娶 “年甫六岁”的上官安女为皇后。
按照《礼记》所规定的男女成年标准来理解,古代嫁娶年龄一般标准是男20岁、女15岁。但各朝代有异,如唐代,“男十五、女十三以上,得嫁娶”;明代,“凡男年十六、女年十四以上,并听嫁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