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如何講端午節的故事

如何講端午節的故事

發布時間:2022-02-01 10:56:48

A. 端午節的故事和來歷

起源

端午節源於對惡日(即農歷五月,因仲夏瘟疫流行而得名)的禁忌,也是祭龍的節日,許多盛行於世的端午習俗都有驅瘟避疫的成分。雖然中國的端午節常視為紀念楚國詩人屈原與吳國忠臣伍子胥的節日,但不少習俗在之前即已流傳,而且不少學者如聞一多考證在屈原投江之前,吳越一帶已有端午節存在。

端午節最重要的兩項活動——競渡和吃粽子,都和龍有關(見聞一多《神話與詩》的《端午考》),可能是迎濤神祭圖騰的習俗。相傳古代中國南方吳越人(今江浙一帶)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每年五月初五舉行祭圖騰儀式,以求來年風調雨順、大豐收。他們把食物裹在樹葉或裝在竹筒中(即現在的粽子),投到江里去。後來他們還有在這天劃著獨木舟拜訪親朋好友的做法。高興時就即興舉行獨木舟賽,慢慢演變成今天過端午節這種習俗。

名稱來源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歷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現在的「端午」。《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

(1)如何講端午節的故事擴展閱讀:

端午節是東亞文化圈的傳統節日,定在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別稱端陽節、端日節、午日節、粽子節、天中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重五、午日、夏節、菖蒲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送離五瘟神,驅除瘟疫的節日。後來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於這一日投江自盡,後在中國演化為端午節,以紀念屈原,有人稱其為詩人節(有些地方是紀念吳國忠臣伍子胥的忌日),是華人四大節日之一,與新年、中秋等節日同屬東亞文化圈的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琉球、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的重要傳統節日。

民間習俗

自古至今,端午節都是中國民間一個十分盛行的民俗大節。過端午節,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早在遠古時代,百越之地就有在陽氣旺盛的午月午日,用刻畫上龍形的舟楫載上古粽籺等貢祭品以競渡形式祭祀龍祖習俗。

時至今日,扒龍船仍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古時南北風俗各異,南方越族在吉日進行龍圖騰祭祀之時,而北方中原卻是把五月五日當作「惡月惡日」而避之。 隨著歷史的發展,端午習俗也注入了夏季時令驅邪與祛病防疫風尚。夏季也是一個驅除瘟疫的季度,端午這天必不可少的也有"祛病防疫"活動。根據陰陽術數,農歷五月初五,為陽氣旺盛之端。

農歷五月為午月,午為陽,重午為至陽,午日太陽行至中天,達到最高點,是陽盛之日,陽氣剛盛則陰邪衰弱,這一天利於藉助剛陽正氣驅邪消晦,端午是剛陽正氣匯集的吉祥日子。古人把端午日午時,三午相重,視為極陽時分,最能辟邪;古人還把端午這天正好逢上夏至看作吉祥的年份,稱為「龍花會」,有「千載難逢龍花會」之說。自古傳承下來的很多端午習俗都有「驅邪」及「祛病防疫"的內涵,如掛艾草與菖蒲、拴五色線、沐蘭湯、薰蒼術、飲蒲酒等等習俗。


B. 端午節是怎麼來的故事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5-08

C. 端午節的故事

《紀念屈原說》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准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葯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D. 端午節的故事及傳說

1、惡日禁忌說,漢代北方古人認為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且有「不舉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嬰兒無論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撫養成人,一旦撫養則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現了「五月到官,至免不遷」,「五月蓋屋,令人頭禿」等說法。

2、夏至說,首倡夏至說者為黃石先生,1963年他在《端午禮俗史》一書中提出,端午節如涓涓之水發源於遠古時代,三代匯為川流,秦漢擴為河,唐宋納百川而成湖海。[33]端午節源於夏至說聞世後,學者吞吐百家,從更廣泛的視野去研究。

3、蓄蘭沐浴說,據《禮記》載,端午源於周代的「蓄蘭沐浴」;古人五月採摘蘭草,盛行以蘭草湯沐浴、除毒之俗。《大戴禮記·夏小正》:「五月,煮梅,為豆實也,蓄蘭為沐浴也。」

4、勾踐操練水軍說,宋代高承《事物紀源》刊文,端午源於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於是日操練水軍。《事物原始》引《越地傳》雲:「競渡之事起於越王勾踐,今龍舟是也。」

(4)如何講端午節的故事擴展閱讀:

1、學者聞一多先生曾對端午節作過精闢的考證,他認為端午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一個節日,東漢以後這一風俗逐漸向北方傳播。

2、吳越族以 前,我們的祖先華夏族是以龍為部族標志的,伏羲、女媧、顓頊、禹、黃帝都是龍族著名領袖,是以龍為圖騰的,認為龍是法力最大的神靈。以至華夏族的後人,把 這些著名的祖先也視為龍的化身。

3、從此有祭祀龍的盛典。直到今天我們也自稱是「龍的傳人」,世界各國也都以「龍」為中國的象徵。吳越民族在每年五月五日這一 天,要舉行一次盛大的圖騰祭。他們將各種食物裝在竹筒中,或裹在樹葉里,往水裡扔,獻給神龍吃。

4、他們還把乘坐的船,刻畫成龍的形狀,配合著岸上急促的鼓 聲,在水面上作各種游戲和競賽劃船。這便是端午節及其習俗的由來。

E. 幼兒園的作業(端午節的故事)怎樣講

給小朋友講的故事,最好在他們的接受范圍內並且具有啟發意義,比如講一些關於友誼、親情的童話故事,還可以講一些關於冒險、探究的小故事。再降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你是講給小朋友聽的,而不是講給領導聽的,想像自己面對的是一群小朋友再降的時候,要全神貫注,盡量使自己沉浸在所講的故事中,遇到對小朋友來說比較難懂的地方要停下來看一下他們的反應,並作恰當的解釋。在整個過程中,要保持微笑,吐字要清楚,語速要慢,口氣要柔軟,適時地提一些具有啟發性的問題,恰當的配合一些肢體動作會更有表現力。同時,要把握好現場的氣氛,整個氣氛應該是友好的,溫馨的,積極的,向上的。如果可能的話,找幾個小朋友練習一下,一定要准備充分。

F. 端午節的故事怎麼寫

一、紀念屈原說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屍身.為了不讓屈原的身體被魚龍蝦蟹吃,人們紛紛往江里扔飯團、倒雄黃酒.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
紀念屈原說在所有民間傳說中流傳最廣,影響最深,譚紹兵學者對這一說法進行了一系列論證. 黃榴丹也認為雖說法眾多,但紀念屈原說仍佔主流地位.
二、紀念伍子胥說
在我國江蘇、上海、浙江一帶的吳國故地,一般認為端午節是是紀念春秋時期的伍子胥.伍子胥因為讒言被夫差賜死,夫差令取子胥的屍體裝在皮革里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伍子胥.
蘇州科技大學戈春源教授曾表示,中國的端午節紀念的5個人,其中屈原名氣太大,人們才逐漸把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但他認為龍舟競渡起源於紀念伍子胥. 《荊楚歲時記》 的作者宗懍更是直截了當地說,競渡是「斯東吳之俗,事在子胥,不關屈平也」.
三、紀念曹娥說
在浙江的東部地區,當地居民把端午節看作是紀念孝女曹娥.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四、持龍圖騰崇拜民族的祭祖日說
華夏民族是龍圖騰的崇拜者,聞一多先生在其所作的《端午考》 中認為,端午為持龍圖騰崇拜民族的祭祖日.古時候我國長江及其以南大部分地區,五月江河都會漲水,人們就把希望寄託在掌管水的龍的身上,祈禱一年風調雨順和行舟安全.
聞一多先生還舉出了與端午節俗有關的民間傳說,大體上牽涉到四位古人,介子推、勾踐、屈原和曹娥.愈到後來,屈原就愈超過其他人,成為端午節的紀 念對象.
五、夏至說
學者黃石 、何新 等認為,端午之節,起源於上古之「夏至節」.上古以「夏至」(坤日)與「冬至」(乾日)為一年之兩大節日古,上古的夏至節,是殷商古歷的新年.
同樣持這一看法的劉德謙 提出三個主要理由:
(1)權威性的歲時著作《荊楚歲時記》把吃粽子寫在夏至節中.
(2)端午節風俗中的一些內容,如「踏百草」、「鬥百草」、「采雜葯」等,實際上與屈原無關.
(3)《歲時風物華紀麗》對端午節的第一個解釋是:「日葉正陽,時當中即端午節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節又可稱為『天中節』.」
由此午節的最早起源當系夏至.

G. 端午節怎麼來的故事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鍾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 ;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占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系在一起。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

閱讀全文

與如何講端午節的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女屬馬的32歲婚姻怎麼樣 瀏覽:842
事業單位面試如何知道考試成績 瀏覽:957
主任經濟師年薪多少 瀏覽:723
關於玄幻愛情的小說有哪些 瀏覽:671
大專讀經濟學研究生怎麼樣 瀏覽:666
金喜愛婚姻狀況如何 瀏覽:988
山那邊有多少個故事 瀏覽:938
我老公事業失敗了我怎麼安慰她 瀏覽:519
故事繪怎麼畫 瀏覽:259
快穿多少字一個故事 瀏覽:967
數字時代的零工經濟怎麼樣 瀏覽:591
天涯論壇有哪些好看的恐怖故事 瀏覽:24
經濟體制的格局是什麼 瀏覽:395
泗陽西康幸福城多少錢一平 瀏覽:600
什麼是不幸福家庭 瀏覽:76
兔和羊相配婚姻怎麼樣 瀏覽:190
健康證湖北怎麼辦理 瀏覽:408
衡水棗強事業編待遇如何 瀏覽:697
行政事業單位什麼時候開除工職 瀏覽:742
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沒有編制怎麼辦 瀏覽: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