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元錢的故事(題目答案)
1.第一自然段中「我要想辦法『借』到一元錢」一句中借為何加引號 2.閱讀第二自然段,從大伯的話中反映出什麼社會問題3.閱讀第四自然段,你認為那個大媽慈祥嗎 4.有一句話說「游戲中善惡美醜同登台」本文表達了這個主題嗎?為什麼5.本文在最後一段說「在節目結束的時候,主持人采訪了我一個鏡頭。」,你覺得這個「鏡頭'內容有何作用?
1.補充鏡頭其實是告訴讀者一個道理。這是文中的「我」從游戲中感悟的道理,也是讀文章我們應該知道的道理。「借」加引號是有特殊寓意,「借」是要還的,而問中的「借」是不還的2.從大伯的話中,我們知道現在社會上很嚴重的「職業乞丐」問題,他們有手有腳,卻要別人的施捨,利用別人的憐憫去賺錢 3.一方面,人性善良,另一方面,騙子太多,使大媽不敢相信4.不是,善意的施捨傳遞不需要理由 5.內容,說明善意的施捨傳遞不需要理由 。結構,總結前文,點明主題, 自己答的,不一定對 。 別忘了採納
B. 一元錢的故事..
上面的算錯了啊,
3*9=27
25+2+3=30
店小二拿的2元錢在那27元裡面
上面的演算法誤導了你
C. 一元錢去哪了
不要在那個1元上想就好了.
簡單的理解
3 X 9 = 27 元 + 服務生藏起的2元=29元
每人支付的9元中包含了服務生藏起的2元.
應該這樣算: 對於顧客來說他們每人支付了9元. 那麼 3 X 9元 = 27 元 + (退回的)3元=30 元
對於老闆 30 元 - 2元(服務生藏起的)- 3元(服務生退回的)= 25元(實際收入)
對於服務員 30 元- 3元(退回給顧客的)- 25元(上繳老闆的)= 2元(自己私藏的)
不難理解的啊
D. 一元錢的故事
一天,我參加了一家電視台創意的一個游戲。游戲內容是我身上沒帶一分錢,但我得去乘一輛公共汽車,車票的價格是一元錢,我要想辦法「借」到這一元錢。游戲的方式是由我在前面借錢,電視台的攝像機在後面跟蹤偷拍,實錄下我在這個游戲中可能遭遇的種種場景。
我到了公共汽車站,猶豫了好久,才鼓起勇氣對一位大伯說:「大伯,我的錢包被人偷走了,能借我一元錢坐公共汽車嗎?」大伯頭也不抬地說:「你們這種人我見得多了,現在到我這兒來討一元錢,轉個身又到別人那兒討一元,一個月下來,你們的收入比我的工資還要高呢。可惡!」
大伯顯然將我當成了職業乞丐,我一下子張口結舌,什麼話也說不出來,第一個回合就這樣敗下陣來。我深吸了口氣,准備第二次沖鋒。
這次,我看準了一個慈祥的大媽。我紅著臉上去搭訕:「大媽,我的錢包被人偷了,我現在身上一分錢也沒有了,您能不能借我一元錢讓我坐車回家?」大媽仔細看了我一眼說:「年輕人,我看你表面還像個知識分子,你應該去做一些體面干凈的事情,年輕人要學好,你的路還長著呢,別一天到晚動歪腦筋。我現在可以給你一元錢,但我怕你以後明白了事理,要找後悔葯吃時,你就會罵我,因為就是像我這樣的人心慈手軟,才一步步縱容了你的墮落。」
聽著大媽的教誨,我找不著可以回答的話語,我想也許這不能怪大伯大媽,他們一定經歷了太多這樣的遭遇了。不過大媽的話倒提醒了我,說我像知識分子,我可以說自己是個大學生,也許更能博得同情。
一位打扮時髦的小姐走了過來,我迎上去:「小姐,我是個大學生,今天出門時忘了帶錢包,你能借我一元錢讓我乘車回學校嗎?」小姐像受了驚嚇似的,猛地後退幾步,滿臉疑惑地盯著我。她可能將我當成一個騷擾女孩的無賴,她像過雷區似的,在我身邊畫了個半圈,然後迅速地跑到了車站的另一頭。
三個回合都以失敗告終,我有些心灰意冷。我回頭看時,電視台的攝像師一個勁地向我伸出大拇指,那是我們事先約定的暗號,意思是我得繼續幹下去,顯然,我的失敗正在他們的意料之中,這樣的尷尬場面對旁觀者來說,說不定正像一道精美的大餐呢。
一位小朋友走近公交車站,我想這是我最後的試驗了。我不想說錢包、大學生之類的謊言了,我走過去,很客氣地說:「小朋友,能借我一元錢乘公交車嗎?」小朋友馬上從口袋裡掏出一元錢遞了過來。這下輪到我驚訝了,沒想到小朋友竟然什麼都沒問,就把錢給了我。
呆了好久,我才問小朋友:「你為什麼要幫助我呢?」小朋友順口說:「因為你沒錢乘車呀。老師說過,幫助是不需要理由的。」
霎時,一股暖流從我心裡流過。
在節目結束的時候,主持人補充采訪了我一個鏡頭,問參加這樣一個游戲對我的人生觀有什麼影響。我的回答是:今後我會在口袋裡多放一元錢,以便繼續傳遞不需要理由的幫助。
E. 數學趣味故事一元錢哪去了解悟
有3個人去投宿,一晚30元.三個人每人掏了10元湊夠30元交給了老闆.後來老闆說今天優惠只要25元就夠了,拿出5元命令服務生退還給他們,服務生偷偷藏起了2元,然後,把剩下的3元錢分給了那三個人,
每人分到1元.這樣,一開始每人掏了10元,現在又退回1元,也就是10-1=9,每人只花了9元錢,3個人每人9元,3 X 9 = 27元 + 服務生藏起的2元=29元,還有一元錢去了哪裡?
答案:每人所花費的 9 元錢已經包括了服務生藏起來的 2 元(即優惠價 25 元+服務生私藏 2 元=27 元=3*9 元)因此,在計算這 30 元的組成時不能算上服務生私藏的那 2 元錢,而應該 加上退還給每人的 1 元錢。即:3*9+3*1=30 元正好!還可以換個角度想..那三個人一共出了 30 元,花了 25 元,服務生藏起來了 2 元,所以每人花了九元,加上分得的 1 元,剛好是 30 元。因此這一元錢就找到了。 小結:這道題迷惑人主要是它把那 2 元錢從 27 元錢當中分離了出來,原題的演算法錯誤的認為 服務員私自留下的 2 元不包含在 27 元當中,所以也就有了少 1 元錢的錯誤結果; 而實際上私 自留下的 2 元錢就包含在這 27 元當中,再加上退回的 3 元錢,結果正好是 30 元。
F. 智力題 一元錢去哪裡了
直接在知道李搜索就會有答案了...
典型的偷換概念。
27是不能用加法+2的。因為那是沒有意義的。27是三個人出的錢2是服務生藏起來的錢,這兩個沒有關系,就算有關系也是27-2.因為服務生藏起來的錢是從這27元裡面藏起來的。三個人出了27元,服務生得到2元老闆得到25元。就是很清楚了。
G. 一元錢去了哪裡(腦筋急轉彎)
這種演算法當然不對了.
理由:(1)某三個秀才在一家客棧住房,結果每人10元,共10×3=30元。
(2)每人退回1元錢,即每人花了9元錢,三人一共花了27元錢.這27元里老闆留下25元,小二私自留下2元.
(3)再加上退回的3元錢,結果正好是30元.
結論:這道題迷惑人主要是它把那2元錢從27元錢當中分離了出來,原題的演算法錯誤的認為小二私自留下的2元不包含在27元當中,所以也就有了少1元錢的錯誤結果;而實際上私自留下的2元錢就包含在這27元當中,再加上退回的3元錢,結果正好是30元.
H. 想找一個關於一塊錢的故事
3個人去投宿,一晚30元.三個人每人掏了10元.湊夠30元,交給了老闆. 後來老闆說: 今天優惠,只要25元就夠了,拿出5元命令服務生退還給他們, 服務生偷偷藏起了2元,放進自己口袋, 然後,把剩下的3元錢,退還給了那三個人,那三個人每人分到1元.這樣,一開始每人掏了10元,現在又退回1元,也就是10-1=9,每人只花了9元, 3個人每人9元,3 X 9 = 27 元 + 服務生藏起的2元=29元,還有一元去了哪裡??? (1)某三個秀才在一家客棧住房,結果每人10元,共10×3=30元。 (2)每人退回1元錢,即每人花了9元錢,三人一共花了27元錢.這27元里老闆留下25元,小二私自留下2元. (3)再加上退回的3元錢,結果正好是30元. 結論:這道題迷惑人主要是它把那2元錢從27元錢當中分離了出來,原題的演算法錯誤的認為小二私自留下的2元不包含在27元當中,所以也就有了少1元錢的錯誤結果;而實際上私自留下的2元錢就包含在這27元當中,再加上退回的3元錢,結果正好是30
一元錢的故事《讀者》2008第23期
作者:古華城
一天,我參加了一家電視台創意的一個游戲。游戲內容是我身上沒帶一分錢,但我得去乘一輛公共汽車,車票的價格是一元錢,我要想辦法「借」到這一元錢。游戲的方式是由我在前面借錢,電視台的攝像機在後面跟蹤偷拍,實錄下我在這個游戲中可能遭遇到的種種場景。
我到了共公汽車站,猶豫了好久,才鼓起勇氣對一位大伯說:「大伯,我的錢包被人偷走了,能借我一元錢坐公共汽車嗎?」大伯頭也不抬地說:「你們這種人我見得多了,現在到我這兒來討一元錢,轉個身又到別人那兒討一元,一個月下來,你們的收入比我的工資還要高呢。可惡!」
大伯顯然將我當成了職業乞丐,我一下子張口結舌,什麼話也說不出來,第一個回合就這樣敗下陣來。我深吸了口氣,准備第二次沖鋒。
這次,我看準了一個慈祥的大媽。我紅著臉上去搭訕:「大媽,我的錢包被人偷了,我現在身上一分錢也沒有了,您能不能借我一元錢讓我坐車回家?」大媽仔細看了我一眼說:「年輕人,我看你表面還像個知識分子,你應該去做一些體面干凈的事情,年輕人要學好,你的路還長著呢,別一天到晚動歪腦筋。我現在可以給你一元錢,但我怕你以後明白了事理,要找後悔葯吃時,你就會罵我,因為就是像我這樣的人心慈手軟,才一步步縱容了你的墮落。」
聽著大媽的教誨,我找不著可以回答的話語,我想也許這不能怪大伯大媽,他們一定經歷了太多次這樣的遭遇了。不過大媽的話倒提醒了我,說我像知識分子,我可以說自己是個大學生,也許更能博得同情。
一位打扮時髦的小姐走了過來,我迎上去:「小姐,我是個大學生,今天出門時忘了帶錢包,你能借我一元錢讓我乘車回學校嗎?」小姐像受了驚嚇似的,猛地後退幾步,滿臉疑惑地盯著我。她可能將我當成一個騷擾女孩的無賴,她像過雷區似的,在我身邊畫了個半圓,然後迅速地跑到了車站的另一頭。
三個回合都以失敗告終,我有些心灰意冷。我回頭看時,電視台的攝像師卻一個勁地向我伸出大拇指,那是我們事先約定的暗號,意思是我得繼續幹下去,顯然,我的失敗正在他們的意料之中,這樣的尷尬場面對旁觀者來說,說不定正像一道精美的大餐呢。
一位小朋友走近公交車站,我想這是我最後的試驗了。我不想說錢包、大學生之類的謊言了,我走過去,很客氣地說:「小朋友,能借我一元錢乘公交車嗎?」小朋友馬上從口袋裡掏出一元錢遞了過來。這下輪到我驚訝了,沒想到小朋友竟然什麼都沒問,就把錢給了我。
呆了好久,我才問小朋友:「你為什麼要幫助我呢?」小朋友順口就說:「因為你沒錢乘車呀。老師說過,幫助是不需要理由的。」
霎時,一股暖流從我心裡流過。
在節目結束的時候,主持人補充采訪了我一個鏡頭,問參加這樣的一個游戲對我的人生觀有什麼影響。我的回答是:今後我會在口袋裡多放一元錢,以便繼續幫助別人。
常常被感動
感動你浩浩盪盪的美意
常常會感恩
感恩你真真切切的情誼
常常會陶醉
陶醉你摯濃深遠的美妙
多少個平淡的日子啊 點綴成永不褪色的記憶參考資料:讀者之家
一元錢的故事
蘇永奎
晚飯後,我和女兒去散步。
臨出門,女兒從她媽媽那裡要了一元零花錢。
女兒要零花錢的時間不多,我們也從不多給她,原因是我們不希望她從小就養成大把大把花錢的習慣。給她的零花錢也從不允許她一下子就花掉,而是要求她存起來,到了該用的時間再用。
但她畢竟是孩子,對我們的要求總不能理解和接受。有時一拿到錢,就想方設法要把它花掉。
一下樓,女兒就對我說:「爸爸,我今天看了一篇文章。」
我說:「什麼文章?」
女兒說:「是關於運動的。文章上面說,人運動前必須喝一杯水,運動以後也要及時補充水份。」
我說:「我知道,從小就知道。」
她說:「那我們現在去運動,我可以買一瓶礦泉水嗎?」
我這下才明白,女兒轉彎抹角就是要 買一瓶礦泉水。
我說:「不行。現在剛下樓,如果想喝水,就馬上回去喝了再下來,或者帶一瓶來也可以,屋裡礦泉水多得是。」
女兒不說話了,一副極不高興的樣子。
我們繼續往前走。在江邊的林陰大道上,我們一路走,一路成語接龍。接累了,她又提出背詩,一人一句,她先起頭。我們父女倆常常這樣,散步也充滿著樂趣。
回來的路上,她突然對我說,她們班上的同學每天要花很多錢,有的幾元,有的十幾元,有的幾十元。他們的爸爸媽媽真大方。
我明白女兒要講什麼了。就對她說:「是所有的學生都這樣,還是少部分學生這樣?」
她說,反正不少。
我告訴她:第一,我不知道真假;第二,即使是真的,我也不許你向他們學習;第三,亂花錢是不好的行為習慣,你必須學會節約。
女兒突然生氣了,把從她媽媽那裡要來的一元錢遞給我,大踏步離我而去。
我不管她,依然走我的路。
但我忽然回憶起自己的小時候來。
那時候我也應該只有她一般大小,讀小學三、四年級吧。
在農村小學簡陋的教室里,我一邊上課,一邊享受著自己的頑皮。
突然同桌掏出一元錢來向我炫耀。在那個市面上廣泛流通分幣和角幣的年代,一元錢不是一個小數字。尤其是像我一樣的貧困家庭的貧困子女,一元錢畢竟是惹眼的。
我說,拿給我看看。他便很爽快地遞了過來。
我看過以後,惡作劇般地塞進課桌後面的板縫里,想過一陣子再還給他。但沒有想到的是,因為上課,我竟然把這件事搞忘了。直到下午放學時他向我要,我才記起它。
我趕緊到板縫里去找,哪裡有那一元錢?這張曾經令人炫目的紙幣早已不翼而飛了。
同桌使勁催我要錢,我無計可施。他便報告了老師。
老師找到我,要我賠他錢。
天啦,我哪裡有那麼多錢?我們家窮得丁當想,連吃飯都極困難,有時要靠東家找西家借來維持生計。爸爸媽媽知道這件事,不狠揍我才怪。我上哪裡去給他弄這一元錢?
但老師的命令是不能不從的。我憂心忡忡地回到家裡,絲毫不敢向父母提起。賠錢的事卻一直裝在心裡,一點兒也不敢放下。
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同桌天天催,老師天天逼,我無可奈何。
一天回到家,我到爸爸媽媽的卧室里去,突然發現床邊的櫃台上放著一元錢。天啦,這真是天助我也!這不是我正在尋找的一元錢嗎?但想到父親的嚴厲,我不敢輕易拿走,便把它順手藏到櫃底下,想觀察一下動靜再說。
不料這事很快被媽媽發現了,原來這是家裡惟一的一元錢,媽媽拿出來正要去買緊要的東西。現在突然不見了,她如何不著急?
父親知道了勃然大怒,斷定這錢一定是被自己的兒女拿走了,就不斷向我們喝問。
我心中膽怯,便說:「我去找找。」
我走進屋裡,裝模作樣地找了一陣子,突然從櫃底下拿出來說:「這不是那一元錢嗎?」
我這點鬼把戲哪裡逃得過父親的眼睛,他走過來,抓住我就打。我一邊挨,一邊瘋狂地逃,終於躲到了離家不遠的山坡上,在林子里蹲下來,靜靜地不敢出聲。那裡正下著小雨,我渾身淋濕,卻不敢回家去。
也不知過了多久,應該是吃晚飯的時候了。母親到處找不到我,心裡好像有些著急,就發動哥哥弟弟們都來找。只有父親還在大發雷霆,喝令他們不要管我。
我依然蜷縮在林子里,不敢作聲。但那年月本身就沒有多少吃的,這陣子正感覺餓得難受,便壯壯膽子故意弄出一點兒聲音來,好讓他們發現。
他們終於「找到了」我,但我依然裝作不回家吃飯,讓哥哥弟弟們勸了好一陣子。
回到家裡,母親先是責備,後是安慰,要我先吃飯,以後再不能拿家裡的錢。
其實我哪裡拿過家裡的錢?就這一次,也是被逼無奈的。
吃過飯,禁不住父母的再三追問,我終於把玩丟了同學的錢的事向他們講了。他們聽了也很生氣,告誡我以後堅決不要再玩同學的錢。
這一元錢最終還是給了我,讓我賠了那位同學。
說實在的,我到現在也不知道誰拿走了那一元錢,我甚至懷疑是否就是同桌本人?
一元錢的事就這樣封存在童年的記憶中,但每每想起來總讓人懊悔。
現在,女兒再也不像我小時候那樣在貧窮和飢餓中過日子了,她不缺吃,不缺穿,有時還要買一些我童年時候想都不曾想到的玩具。她自有她富裕的童年生活,但她對這一點竟然毫無察覺。
在她的心目中,爸爸一定是個極吝嗇的人;可在爸爸的記憶里,那令人辛酸的往事卻是怎麼也抹不去的。
什麼時候,可愛的女兒才能知道爸爸的良苦用心呢?
I. 趣味數學小故事:一元錢去哪兒了
題目:
小明向爸爸媽媽各借50元,買鞋用了97元,剩下的錢各還父母一元49元+49元=98元,剩下的一元,請問還有一元去哪了?
答案:
98元包括剩下的1元了,算重復了。
向父親借50元+向母親借50元=買鞋97元+找3元=買鞋97元+還父親1元+還母親1元+剩1元;
欠父親(50-1)元+欠母親(50-1)元=買鞋97元+剩1元。
J. 一元錢去哪了題目
聰明的你想到了嗎?趣味數學、數學趣味,給生活添點料!
有三個人去書店看書,打算合買一本書輪流看,書價是30元,於是每人出10元共計30元給書店老闆買下這本書。恰逢該書店十年店慶,所有書打折銷售,那本書只需要25元,於是書店老闆退回5個一元硬幣,但其中一人伸手接這5個硬幣時沒拿穩,2個硬幣掉地面的一條縫隙里了。
於是每人退回了一個硬幣。這樣,買這本書每人實際只出9元,合計27元,加上掉了的2元,共計29元,而最初他們三人共拿出了30元,請問:還有一元錢哪去了?
有人解讀為詭辯題、有人解讀為邏輯錯誤題,其實沒那麼高深,它就是一道反映數學數量關系的趣味題。在數學中,「數量」不僅指數量的多少,更指數量間的關系。數量間關系,完整正確的表述應為對應數量間的關系,只有對應的數量間的關系才能構成一個正確的等量關系式。
它是解決初中方程類或函數類應用題的最重要的審題關鍵,是列方程或函數關系的基礎。而不配備或不完整的等量關系式是這類題型出錯最常見的錯誤原因。如此題中的對應數量間的等量關系式有:出資總額=實際每人出資額+實際每人退回的錢、或出資總額=實際書價+優惠金額。
依此等量關系式列出的等式分別是:30=9*3+3*1;或30=25+5=25+3+2。至此,我們就明白了故事中的演算法錯誤之處:掉了的2元與27元屬於兩個不同的等量關系式。
所以它們不能出現在同一個算式中。小故事中包含一個小道理,不管對於小學生,還是初中生,好好理解與體會這個道理,對解決好數學應用題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