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鯤鵬展翅」是神話寓言還是歷史故事
鯤鵬展翅是寓意故事。
鯤鵬展翅來源於《莊子·逍遙游》。
【原文】: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節選於《莊子·逍遙游》)
2. 鯤鵬展翅是形容哪個歷史人物的
中文名:鯤鵬展翅
來源:《莊子·逍遙游》》
寓意:比喻前程遠大
3. 鯤鵬展翅九萬里的典故出處
鯤鵬展翅九萬里,長空無崖任搏擊:比喻一個人要有像鯤鵬一樣的志向,展開智慧的雙翼飛向遠方,在無邊無際的空間里自由搏擊。
典出《莊子 逍遙游》,原文是: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現代漢語的意思是:鵬往南方的大海遷徙的時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濤,環繞著旋風飛上了九萬里的高空,乘著六月的風離開了北海。
4. 「鯤鵬展翅」主要講述了什麼內容
「鯤鵬展翅」來自莊子《逍遙游》,主要講述鯤鵬的習性和生活憑借:在很北的北面,有一片大海。海中有一種魚它的名字叫做鯤,長不知幾里,寬不知幾里,一日沖入雲霄,變做一大鳥,可飛數萬里,名曰鵬。
5. 鯤鵬展翅是什麼故事200字
是主要內容嗎?如果是的話,我有
鯤鵬展翅
在那長北很北的北面,有一片大海。海中有一種魚,它的名字叫鯤。這個鯤啊,很大很大,那個大的程度,說不清楚有幾千里。後來變成了一隻鳥,它的柷字叫做鵬。這個鵬很大很大,僅只它的脊背,就說不清有幾千里。有一次發了怒,振翅而飛,翅膀像是遮天的烏雲。這只鳥啊,在海上飛翔,是要飛到南海去。所謂南海,也就是人們說的天池。
《齊諧》,是一部專門記載奇事的志書。其中有這樣的廉潔:「大鵬要遷往南海,展開它的翅膀,拍起的浪頭高達三千里,盤旋而上,駕著雲氣,離開海面九萬里;飛行了六個月,才到達南海,歇息了下來。」當它飛翔在高空時,飄浮在它下面的雲氣,就像是野馬在奔騰。就像是塵埃在卷動,就像是眾生的氣息在涌動。人在地面向上而望的時候,只見天之蒼蒼,不知道哪裡是它的本色,這是因為它太高遠了,高得沒有極限呀!現在大鵬從天上往下俯視,就像是人們從地面向上仰視一樣,那是因為它自身飛得太高了,高得無法看清地面的本色。
6. 鯤鵬展翅是不是神話故事
鯤鵬最早出自莊子的《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曰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莊子》成書於戰國中期,是中國先秦儒家文化的代表作。鯤鵬是莊子為了宣揚儒家學說而虛構的一種生物,無考。本篇流傳甚廣,後世多有引述,故鯤鵬逐漸成為神話故事中的一種生物。
7. 「鯤鵬展翅」出處
「鯤鵬展翅」出自毛澤東的詞《念奴嬌·鳥兒問答》。
一、原文:
鯤鵬展翅,九萬里,翻動扶搖羊角。背負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間城郭。炮火連天,彈痕遍地,嚇倒蓬間雀。怎麼得了,哎呀我要飛躍。
借問君去何方,雀兒答道:有仙山瓊閣。不見前年秋月朗,訂了三家條約。還有吃的,土豆燒熟了,再加牛肉。不須放屁!試看天地翻覆。
二、譯文:
鯤鵬展翅高翔,九萬里的上空,上下翻飛盤旋扶搖。大鵬身背長空朝下鳥瞰,都是人世間的大城小城。炮火連天轟鳴,彈痕遍地,嚇壞了草叢里的麻雀:怎麼了得呀,哎喲我要飛升。
請問你想飛去哪兒?麻雀答道:飛去有仙山瓊台的地方。而且前年秋月朗朗,難道你不知我們訂了三家條約?另外還有好吃的,燒熟的土豆,再加進牛肉。不準放屁,且看一看這天翻地覆。
三、賞析:
這是毛澤東暮年所作的一首很有藝術特色的詩,它通過鯤鵬與蓬間雀的對話,形成了一種寓言結構。毛澤東在詩中沒有進行直接的自我抒情,而是塑造了兩個完全不同的鳥類形象,以象徵的藝術手法為我們展示了鯤鵬的博大、高遠、無畏以及蓬間雀的萎瑣、渺小、卑怯。根據當時的國際背景,蓬間雀就是指前蘇聯修正主義領導人赫魯曉夫,而鯤鵬當然象徵了以毛澤東為領導的中國共產黨及中國人民。因此,顯而易見,這首詩是一首政治寓言詩。
全詩上闋,一開始,就直接切入鯤鵬展翅九萬里,上下扶搖翻飛的偉岸情狀,化用《莊子·逍遙游》中所描繪的鯤鵬形象,在此古為今用,另有所指,堪稱諳熟古典,而又食而化之的典範。接著詩人借鯤鵬的目光背負著浩瀚的青天往下看,到處是大城連小城的塵世。詩人彷彿這時已變成了那高瞻遠矚的鯤鵬,大氣磅礴、吐納風雲,大有「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盪風雷激」之勢。不僅有此氣勢,而且的確世界革命的風雲正在漫卷全球,到處是「炮火連天,彈痕遍地」。世界在當時正處於大動盪、大分化、大改組之中,從1963年到1965年,毛澤東前後共發表了六個支持世界革命人民正義斗爭的聲明。就在這世界人民在爭解放、爭自由的硝煙彌漫的斗爭中,鯤鵬漫卷長空,背負青天,壯志沉穩;而蓬間雀呢?卻嚇得要命,連喊著怎麼得了呀,急於驚惶逃跑,一副慘相。
下闋開始一句承接蓬間雀的情況,詩人試問:這雀兒究竟要去哪裡?然後就展開了鯤鵬與蓬間雀的對話,整個下半闋以問答形式貫穿始終。先是雀兒答道:要去蓬萊仙境。詩人在此以譏諷調侃的語氣暗示人間哪有這樣的幻景。雀兒繼續恬不知恥地說,你不知道嗎?去年秋天明月當空,我們還訂了三家條約。這三家條約指1963年7月至8月蘇聯與美、英兩國在莫斯科簽訂了《禁止在大氣層、外層空間和水下進行核試驗條約》。這個條約的實質,已被詩人毛澤東看空,它本質上想剝奪其他國家為抗拒少數核大國的核訛詐而進行核試驗的權力,並進而維護幾個核大國的核壟斷地位。
接著詩人又以戲謔的筆調一轉,「還有吃的,土豆燒熟了,再加牛肉。」對赫魯曉夫給予了辛辣的諷刺,因為赫魯曉夫曾於1964年4月1日在匈牙利布達佩斯電機廠演說時,將他所謂的「共產主義」總結為「需要有一盤土豆燒牛肉的好菜。」這種「土豆燒牛肉」式的共產主義後來在全中國范圍內成了一種「蘇修」的代名詞,也成了國人諷刺「蘇修」的口頭禪。
全詩最後二行,詩人以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雷霆萬鈞之力對「蘇修」當頭棒喝。
對於其中「不須放尼」一句,從來就眾說紛紜;一些人認為好,另一些人又認為不好。有論者認為,這一句用得極好。尤其在通讀全篇之後,更有此感覺,詩人在這里以一句讓人想不到的話對敵人給予了憤怒的痛斥。而且縱貫古今,無一人敢將這四字入詩,只有毛澤東敢,他用詞句決不瞻前顧後,忐忑不安,而是君子坦盪盪的心胸。沒有他這么大的氣魄,誰有膽敢這樣寫呢?這不僅是一個發明創造,也是塑造人心靈的一個偉大的飛躍,其中意義極為深遠。
8. 《狐假虎威》、《鯤鵬展翅》兩篇寓言分別出自
《狐假虎威》
西漢·劉向《戰國策·楚策一》:「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一切狡猾,奸詐的人,總是喜歡吹牛皮,說謊話,靠欺騙過日子。這種人雖借外力能逞雄一時,而其本質卻是最虛弱不過,不堪一擊的。同時也說明凡事應開動腦筋,不能盲信盲從,否則,就會鬧出笑話。
《鯤鵬展翅》
來自莊子的《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曰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9. 鯤鵬展翅九九萬里長空無涯任搏擊說的是那個傳說
是出自 莊子的 文章 逍遙游
莊子在《逍遙游》中,以開篇首句之重,記錄了這個華夏民族古老而神奇的傳說:「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一南冥者,天池也」。明代德清《莊子內篇注》雲:「『北冥』即北海,以曠遠非世人所見之地,以喻玄冥大道。海中之鯤,以喻大道體中養成大聖之胚胎,喻如大鯤,非北海之大不能養成也。」《莊子·逍遙游》:「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五運歷年紀》:「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故天去地九萬里。」鯤鵬超脫於九天之外。
白話譯作:「北方的大海有一種魚,它的名字叫做鯤,鯤的巨大,不知道究竟有幾千里長。它變作一隻鳥,名字叫做鵬。鵬的背, 也不知道究竟有幾千里長;它展開翅膀,鼓足氣力,奮起而飛時,它的翅膀像遮蓋天空的雲朵。這只鳥,當海動風起時就飛往南極。那南海,就是通天的淵池。」
10. 鯤鵬展翅的典故出自於莊子的哪一文
來自莊子的《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曰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鯤鵬展翅九萬里
故事首先講鯤鵬的習性和生活憑借。入:
在那長北很北的北面,有一片大海。海中有一種魚,它的名字叫鯤。這個鯤啊,很大很大,那個大的程度,說不清楚有幾千里。後來變成了一隻鳥,它的柷字叫做鵬。這個鵬很大很大,僅只它的脊背,就說不清有幾千里。有一次發了怒,振翅而飛,翅膀像是遮天的烏雲。這只鳥啊,在海上飛翔,是要飛到南海去。所謂南海,也就是人們說的天池。
《齊諧》,是一部專門記載奇事的志書。其中有這樣的廉潔:「大鵬要遷往南海,展開它的翅膀,拍起的浪頭高達三千里,盤旋而上,駕著雲氣,離開海面九萬里;飛行了六個月,才到達南海,歇息了下來。」當它飛翔在高空時,飄浮在它下面的雲氣,就像是野馬在奔騰。就像是塵埃在卷動,就像是眾生的氣息在涌動。人在地面向上而望的時候,只見天之蒼蒼,不知道哪裡是它的本色,這是因為它太高遠了,高得沒有極限呀!現在大鵬從天上往下俯視,就像是人們從地面向上仰視一樣,那是因為它自身飛得太高了,高得無法看清地面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