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朝花夕拾中,為什作者反感【老萊娛親】的故事
招致他反感的是老萊「詐跌」,作嬰兒啼,以娛親意,作者認為小孩子多不願意詐作,換言之,不願裝假,這違背了兒童的心理,諷刺了封建孝道的虛偽。
因為年近七十的老萊學兒童啼哭以討父母的歡心,卻用「詐跌」的手段,讓人覺得非常虛偽。具體魯迅在《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圖》篇;
魯迅寫道: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於發生反感的,是「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件事。 我至今還記得,一個躺在父母跟前的老頭子,一個抱在母親手上的小孩子,是怎樣地使我發生不同的感想呵。
(1)作者為什麼反感老萊娛親的故事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1925年,魯迅在北京擔任大學講師期間,因支持學生運動而受到當時所謂「正人君子」的流言攻擊和排擠。1926年,北洋軍閥政府槍殺進步學生,製造「三·一八」慘案。作者魯迅寫下《紀念劉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熱情支持學生的正義斗爭;
控訴北洋軍閥政府的殘暴,結果遭到當局的通緝而不得不遠走廈門避難。《朝花夕拾》中的作品雖然都是在追憶往事,但也是「借題發揮」,影射、譏諷當時的社會現實。
《朝花夕拾》作於1926年2月至11月,共10篇。前5篇寫於北京,後5篇寫於廈門,曾先後發表在《莽原》半月刊上,總題為《舊事重提》。1927年5月成集時,改名為《朝花夕拾》,並作了《小引》,7月又寫了《後記》。
B. 二十四孝圖作者為什麼認為老萊娛親郭巨埋兒兩個故事不好。
摘要 親,您好!您的問題我這邊已經看到了,正在努力整理答案,稍後五分鍾給您回復,請您稍等一下~
C. 魯迅對老萊娛親郭居埋兒的兩件事為什麼反感
魯迅認為老萊子一把年紀了還扮小孩,其實是一種欺騙行為。欺騙就是不好的。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1月,課間觀「日俄戰爭教育片」,深受刺激,決定棄醫從文。6月,將學籍列入「東京獨逸語協會」所設的德語學校。夏秋間,被騙回國與朱安結婚。旋即復赴日本,7月,從仙台回到東京,不再入學讀書,專門從事文藝譯著工作,此後幾年通過不同方式學習了德語,俄語。
D. 作者為什麼反感「老萊娛親」的故事答: &n...
作者認為小孩子多不願意詐作,換言之,不願裝假,這違背了兒童的心理。(答案意思對即可) |
E. 為什麼作者反感老萊娛親的故事。
招致他反感的便是老萊「詐跌」,作嬰兒啼,以娛親意,作者認為小孩子多不願意詐作,換言之,不願裝假,這違背了兒童的心理。
F. 為什麼魯迅反感「老萊娛親」的故事
因為年近七十的老萊學兒童啼哭以討父母的歡心,卻用「詐跌」的手段,讓人覺得非常虛偽;同時魯迅認為欺詐手段也不符合兒童的心理,魯迅認為老萊這樣的行為只會讓人覺得做作、惡心。
具體魯迅在《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圖》篇,魯迅寫道:
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於發生反感的,是「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件事。
我至今還記得,一個躺在父母跟前的老頭子,一個抱在母親手上的小孩子,是怎樣地使我發生不同的感想呵。他們一手都拿著「搖咕咚」。這玩意兒確是可愛的,北京稱為小鼓,蓋即〖上兆下鼓〗也,朱熹曰:「上兆下鼓,小鼓,兩旁有耳;持其柄而搖之,則旁耳還自擊,」咕咚咕咚地響起來。
然而這東西是不該拿在老萊子手裡的,他應該扶一枝拐杖。現在這模樣,簡直是裝佯,侮辱了孩子。我沒有再看第二回,一到這一葉,便急速地翻過去了。
此文章從當時的兒童讀物談起,憶述兒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作品著重分析了「卧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指斥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的性命,將「肉麻當作有趣」,「以不情為倫紀,誣蔑了古人,教壞了後人」。作品對當時反對白話文、提倡復古的傾向予以了尖銳的抨擊。
其實,《二十四孝圖》中那些孝子們的故事,原本該是很感人的。只可惜,一代代人們給它披綾掛彩,塗脂抹粉,將感人的真實塗抹成了讓人反感的矯情。魯迅是想通過這篇文章告訴我們:孝是應該的,迂腐是愚蠢的,盲從是可悲的,衛道是可恨的。
對於當下的國人,孝道該如何提倡,仍然是非常值得思索和探討的問題。那些煞費苦心「修飾」出來的完美的、讓人們去膜拜敬仰的神像,是不能打動人心的。真正能讓我們這些普通人感動的,永遠是那些平凡的英雄,那些有過懦弱、有過自私、有過猶豫,然而最後選擇了勇敢、選擇了奉獻、選擇了堅定的人。
其實對於中國古代的24孝,我們應該去其糟粕而取其精華,辯證的借鑒。
作者簡介:魯迅(1881~1936),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者。原名周樹人,字豫山、豫亭,後改名為豫才,浙江紹興人。
1918年5月,首次以「魯迅」作筆名,發表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他的著作以小說、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學論著《中國小說史略》;散文詩集《野草》。
G. 作者為什麼反感《老萊娛親》的故事
因為是封建孝道啊,作者的這篇文章就是諷刺封建孝道的。
H. 在二十四孝圖中,作者為什麼對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件事特別反感
郭巨雖有孝心,但殺兒之舉,卻有違人性,不合儒家\"天地之性,人為貴\"的人本觀念。看似大孝,其實是殘忍。古有為求神為父母治病捨身的,也有割股肉以解父母想吃肉之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