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水上赤壁是哪個故事中的

水上赤壁是哪個故事中的

發布時間:2022-01-30 00:48:45

1. 赤壁講了什麼故事

「赤壁」二字位於赤壁磯頭臨江懸岩,南距市區138公里。《湖北通志》載:赤壁山臨江磯頭有『赤壁』二字,乃周瑜所書。
相傳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月十三日,孫、劉聯軍藉助風勢,動用火攻,大火一炬,葬送了曹操二十六萬兵馬,東吳和劉備的軍隊乘勝追擊,直到南郡,曹操率殘部北歸鄴城。周瑜大軍高奏凱歌,回軍赤壁,在那大帥部樓船上舉行得勝宴會,把酒慶功,酒醉之餘,拔劍起舞,邊舞邊歌曰:臨赤壁兮,敗曹公,安漢室兮,定江東,此山水兮,千古頌,刻二字兮,紀戰功。歌罷,提劍在懸崖上深深刻下了「赤壁」二字,這一劍刻過萬重山,據說江西廬山有反寫「赤壁」字樣。

赤壁溯源相傳漢高祖劉邦是赤帝之子下凡,他斬蛇起義定下漢朝四百年基業,雖是沿襲秦制,卻在地名命名上自有一套規矩。當時這個規矩就是以陰陽五行、二十八宿定方位。以「赤」色為上乘。漢高祖六年治沙羨縣,縣令梅赤就著手調查境內山川河流,發現許多無名地名,於是就按朝廷旨意命一批地名。當時,朝廷以陰陽五行之金、木、水、火、土加以擴大推演,以天人相應,將星空與地面配合,將二十八宿對准地面九州,各有所指,分出星野。按星野,沙羨當屬東南朱雀的翼、軫之間。
那麼一個小方城內,如何以五行、星宿命名呢?梅縣令於是拜訪陸水南岸修持百年的老道長駱文聰,他上知天文,下窮地理。道長擺開羅盤、八卦,推演一番後,描了地形,標注了名號,中央一山屬金,名曰金紫山,五行以金為首。金紫山之東為蒼龍之象,取其坑,「坑為疏廟,主疾」,取其名曰:「石坑」。南為朱雀之象,取其柳,「柳為鳥注,主草木」,在金紫山之南取了地名「柳林」。西為白虎之象,取其「奎」、「觜」,稱「奎曰封豸,為溝瀆」,「觜為虎道」,於是在金紫山之西取了地名為「奎觜」。北乃玄武之象,取其壁,「玄武之壁也」,取了個地名為;「赤壁」,四方的四個地名各距金紫山六十里,就這樣,「赤壁」的地名就出現了。漢高祖崇尚赤色,除了「赤壁」外,駱道長又取了幾個帶赤字的地名,如赤博林、赤博林湖、赤岡畈、赤馬港等。梅縣令就根據老道長的這幅帛子圖,定了縣境內的重要地名。就這樣,「赤壁」一名載入了歷史史冊,僅《三國志》一書就有五十多處提到赤壁。其後代史籍、方誌更是屢屢出現,這不能不說是梅縣令和駱道長的一大功勞呢。

2. 赤壁之戰,哪些著名的典故

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爭之一。公元208年(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領水陸大軍,號稱百萬,發起荊州戰役,然後討伐孫權。孫權和劉備組成聯軍,由周瑜指揮,在長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說今嘉魚東北)一帶大破曹軍,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格局。赤壁之戰是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也是孫、曹、劉各家都派出主力參加的唯一的戰事。

3. 赤壁之戰故事是小說哪一個中的經典情節,作者是誰

赤壁之戰
曹操統一了北方之後,剩下能與他對抗的,就只有在長江一帶的孫權和在湖北一帶的劉備了.
公元208年,曹操帶了20萬大軍(對外號稱 80萬)南下.劉備退守湖北武昌,此時他只有軍士兩萬多人.在軍師諸葛亮的建議下,他決定與孫權共同抗曹.諸葛亮向孫權指出,曹操雖然人多,但其中有七八萬是剛投降的荊州士兵,這些人主要是水軍,是作戰的主力,但他們不一定真心服從曹操.而北方的曹操士兵,不善於水戰,長途而來生病的也很多.這些分析使孫權看清了形勢,同意派大將周瑜帶領三萬軍士與劉備一起戰斗.
曹軍駐扎在赤壁(今湖北嘉魚縣東北,又一說在今湖北赤壁市),曹操下令用鐵索把戰船鎖在一起,以便北方士兵在船上行走.諸葛亮和周瑜都決定用「火攻」的方法進攻曹操.一天夜裡,颳起了東南風.周瑜派部下黃蓋假裝投降曹操,帶著十艘戰船,船上裝著灌了油的柴草,向曹軍駛去.接近曹軍時,他們同時點火,火船頃風向曹操的戰艦駛去,曹軍戰艦因為鎖在一起,一時無法解開,不一會便成了一片火海.火又燒到了岸上,曹軍死傷很多.
赤壁之戰後,全國形勢發生了變化.曹操退回北方.曹操死後,公元220年,他的兒子曹丕廢掉漢獻帝自立,國號為「魏」,都城為洛陽.劉備乘機占據了荊州大部分地方,又向西發展,在公元221年,也自立為帝,國號為「蜀」,建都成都.孫權則鞏固了在長江中下游的勢力,公元 222年稱王,國號「吳」,都城為建業(今南京).三國鼎立的局面,直至公元280年西晉滅吳才結束.
赤壁之戰
戰爭日期 208年七月 - 208年十一月
地點 烏林(今湖北蒲圻西北)
結果 孫權,劉備盟軍勝利
作戰各方
曹操 劉備,孫權
指揮官
曹操 周瑜、程普、劉備
兵力
約160,000 約50,000
傷亡
不詳 不詳
赤壁之戰
長坂之戰–烏林之戰–江陵之戰
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爭之一.公元208年(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領水陸大軍,號稱百萬,發起荊州戰役,然後討伐孫權.孫權和劉備組成聯軍,由周瑜指揮,在長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說今嘉魚東北)一帶大破曹軍,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格局.赤壁之戰是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也是孫、曹、劉各家都派出主力參加的唯一的戰事.
進取荊州
曹操經200年官渡之戰、207年北征烏桓,完成了統一北方的戰爭.建安十三年正月回到鄴城(今河北臨漳西南)後,立即開始了向南用兵的軍事上和政治上的准備.其一,在鄴鑿玄武池以練水軍;其二,派遣張遼、於禁、樂進駐兵許都附近,以備不測;其三,令馬騰及其家屬遷至鄴,做了實際上的人質,以減輕西北方向的威脅;其四,罷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進一步鞏固了他的統治地位;其五,鏟除了數次戲侮及反對自己的孔融,以維護自己的權威.
七月秋,曹操親領大軍十餘萬南下荊州,用王夫之在《讀通鑒論》中的話來說是「乘破袁紹之勢以下荊、吳」.企圖一舉消滅劉表和江東的孫權,統一天下.正當曹操疾趨宛、葉之時,八月間劉表病逝.九月,其次子劉琮在新野(今屬河南省)不戰而降於曹軍.荊州水軍數以千計的蒙沖、斗艦,悉歸曹操所有,至此曹軍水戰實力大增.依附劉表屯兵樊城(今湖北襄樊)的劉備,聞訊後率部南撤.
當時江陵(今湖北江陵)貯有劉表的大量糧草、兵器等,因此劉備一方面由樊城向江陵撤退,另一方面命關羽帶領水軍經漢水到江陵會合.九月,曹軍親率精騎五千,包括親兵虎豹騎,追擊劉備,在當陽長坂坡(今湖北當陽東北)擊潰劉備軍後佔領江陵.
曹操至江陵後,立即採取安頓州吏民的措施,下令「荊州吏民,與之更始」.
賈詡勸說曹操先利用荊州的資源、休養軍民、穩定新佔地,可是曹操並沒有理會他的建議.曹軍的作戰部署大體是:以趙儼為章陵(郡治在今湖北棗陽東南)太守兼都監護軍,於禁、張郃、朱靈、李典、張遼、馮楷等七軍,統一指揮他們在漢水、淮水之間的行動.荊州方面,曹操以曹仁和夏侯淵駐守江陵,以曹洪駐守襄陽,另以一部水陸軍由襄陽沿漢水南向夏口.曹操親率一部連同新附荊州之眾順江而下,攻打東吳.
當曹操南下時,孫權派魯肅出使荊州,吊劉表喪,兼說劉備同心御曹.魯肅與劉備相遇於當陽,後劉備用其計折向東南漢水方向撤退,和自漢水東下的關羽水軍會合,並與劉表長子江夏太守劉琦所部一萬餘人聯軍退至夏口(今湖北武漢漢口),圖謀聯合孫權抗擊曹操.劉備遣諸葛亮隨肅往東吳共謀抗曹之計.
諸葛亮到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孫權已接到曹操威脅的書信,信上說:「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孫權不願以「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曹操,又顧慮孫劉聯軍不能與曹操相匹敵.孫權部下以魯肅為代表的主戰派和張昭為首的主和派也展開了激烈爭辯.諸葛亮為孫權分析敵我雙方的利弊:「豫州(劉備)軍雖敗於長阪,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他指出(一)曹操勞師遠征,士卒疲憊;(二)北人「不習水戰」;(三)荊州之民尚未心服曹操.諸葛亮的結論是如果孫劉聯合,定可取勝.
魯肅又用激將法進言,說服了孫權,同時勸孫權立即把周瑜從鄱陽(今江西波陽東北)召回.周瑜支持諸葛亮和魯肅的意見,先後分析曹軍的弱點,指出:第一,曹軍疲憊不堪;第二,「又今盛寒,馬無藁草」第三,加之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曹操的後患.既而進步分析了曹軍的實際力量,指出來自中原的曹軍不過十五六萬,而且所得劉表新降的七八萬人,人心並不向曹.
孫權增強聯劉抗曹取勝的信心,命周瑜和程普為左右都督,魯肅為贊軍校尉.周瑜率精銳部隊三萬人,沿江而上至夏口,與劉備統軍兩萬多人會合,共同抗曹.
[編輯]
兵敗烏林
周瑜率領的軍隊在樊口與劉備回合.然後逆水而上,行至赤壁,與曹軍相遇.曹軍新編及新附荊州水軍,戰鬥力較弱,又遭瘟疫流行,以致初戰不利.曹操不得不把軍隊「引次江北」,把戰船靠到北岸烏林一側.周瑜則把戰船停靠南岸赤壁一側,雙相對峙.
北兵不慣船上生活,曹操下令用鐵索將戰船連鎖在一起,以減輕風浪顛簸.周瑜部將黃蓋建議採用火攻戰術以敗曹軍:「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然觀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周瑜採納了黃蓋的建議,並即決定讓黃蓋用詐降接近曹操戰船.黃准備了十艘蒙沖斗艦,滿載薪草膏油,外用帷幕偽裝,上插與曹操約定的旗號.
時值隆冬,多刮北風,但按氣象規律,幾天嚴寒日過後,以常見有少暖之日,風向亦或變為東風,南風.據說,十一月十二日甲子日(合公元208年12月7日)這一天,晴空風暖,傍晚南風起,及至午夜風急,黃蓋以准備的船艦出發,順風駛向曹船.到了江的中心,黃蓋手鋸火把,使眾兵齊聲大叫:「降焉!」曹軍官兵毫無戒備,「皆延頸觀望,指言蓋降」.離曹軍二里許,黃蓋遂令點燃柴草,同時發火,火烈風猛,船往如箭,燒盡北船,延及岸上各營.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
在南岸的孫軍主力船隊乘機擂鼓前進;同時劉備也自蜀山向烏林進發.盟軍橫渡長江,大敗曹軍.曹操見敗局已無法挽救,當即自焚余船,引軍退走.周瑜、劉備軍隊水陸並進,曹操沿華容小道(今湖北監利北),向江陵方向退卻,加以瘟疫、飢餓,曹軍損失大半.幸得張遼,許諸等接應,才得脫險.至江陵城下,曹操恐後方不穩,自還北方,留曹仁、徐晃守江陵,滿寵駐當陽.
[編輯]
後果
赤壁戰前曹操的優勢是非常大的:第一,曹操「挾天子令諸侯」,諸侯自然在道義上難以爭鋒;第二,曹操以新勝之軍南下,其氣自盛,第三,曹操兵力數倍於孫、劉兩家.既然曹操具有如此的優勢,孫劉聯軍的戰績更以輝煌.此戰,孫劉軍揚水戰之長,巧施火攻,可以算是中國歷史上果斷、以少勝多的的著名戰例.赤壁戰後,曹操退回北方,再未有機會如此大規模南下荊州.曹操集團也失去了在短時間內統一全國的可能性.
周瑜等與曹仁隔江對峙,遣甘寧襲取夷陵(今湖北宜昌),曹仁率部進圍甘寧,周瑜率軍救援,大破曹仁軍.劉備回師夏口,欲溯漢江迂迴曹仁後方.次年,曹仁被迫撤退.孫權繼續與劉備聯盟,以抗拒曹操.劉備乘勢取得荊州大部,包括武陵(郡治在今湖南常德)、長沙、桂陽(郡治在今湖南郴縣)、零陵(均在今湖南境)等四郡.稍後又奪得劉璋的益州.孫權據有江東,形成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割據局面.
[編輯]
點評
在評論曹操兵敗赤壁,傳統的史學家強調其思想輕敵驕傲.如張作耀《曹操傳》說:「曹操其人極易激動,易被勝利沖昏頭腦」.
曹操沒有乘勝把劉備徹底擊潰.
為《三國志》作注的裴松之則不以為然,他認為:「曹操當時既新平江漢,威懾揚越;資劉表水戰之具,藉荊楚楫棹之利,實震盪之良會,廓定之大機;不乘此取吳,將安俟哉?」
傳統的評論一般忽略的一面是疫病流行因素.曹操把失敗原因歸於疾病,他寫信給孫權說:「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裴松之評論赤壁之戰是說:「至於赤壁之敗,蓋有運數.實由疾役大興,以損凌厲之峰,凱風自南,用成焚如之勢.天實為之,豈人事哉?」李友松的《曹操兵敗赤壁與血吸蟲病關系之探討》一文,指出曹操赤壁之戰兵敗的原因是「疾病」—急性血吸蟲病.赤壁之戰的戰場恰恰是當時血吸蟲病嚴重流行的地區,而且時間又是血吸蟲病的感染季節.赤壁之戰是在冬天開始的,但曹軍在轉徙、訓練時間是在秋天.曹操水軍在赤壁之戰戰前染上血吸蟲病,經過一個月以上的時間就發病了,致使大戰時疲病交加,不堪一擊. 而劉、孫軍隊長期在血吸蟲流行的疫區中從事生產、生活,士兵體內或多或少已產生一定的免疫力.
Rafe de Crespigny 認為烏林之戰實是一場小規模的遭遇戰.
[編輯]
傳說與演義
後代的文學家在以此次戰爭為題材而創作詩、文、小說時,又往往有意地滲入了誇張、附會的成分.
在《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是全書最重要、規模最大、人才最集中的戰事.從第四十二回劉豫州敗走漢津口,魯肅來夏口吊劉表之喪開始,接下去第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群儒」,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第四十五回「群英會蔣干中計」、第四十六回「用奇謀孔明借箭」、第四十七回「龐統巧授連環計」、第四十八回「鎖戰船北軍用武」、第四十九回「七星壇諸葛祭風」、到第五十回「關雲長義釋曹操」都是描述赤壁的戰事.
《三國演義》則繪影繪聲地描寫了周瑜的營帳駐在今鄂州市之西山,孫、曹鏖兵之處在三江口.
傳說、演義,和歷史有較大的區別.
[編輯]
附錄
[編輯]
史料
主要的第一手史料是陳壽著《三國志》.
《三國志》之《魏書》、《蜀書》和《吳書》中有許多矛盾.
最近30年,考古發現開始補充正史記載.1973年出土了東漢晚期的銅馬鐙一件,印有東漢獻帝「建安八年」(公元203年)的瓦硯一台,並有東漢銅鏡、陶瓷器和箭鏃等.1976年,在赤壁山下一米多深的土層中發現沉船上的鐵環、鐵釘、東漢銅鏡等物.同年,又在赤壁山上發現銅、鐵、玉帶鉤各一件.
[編輯]
赤壁的位置
多年來,學術界對於「赤壁」地望問題討論,諸說並起被近代傳媒稱為「新赤壁大戰」.一般統計,至少有七種「赤壁說」:蒲圻說、黃州說、鍾祥說、武昌說、漢陽說、漢川說、嘉魚說.從目前討論的情況看,爭論的焦點是蒲圻說、嘉魚說與黃州說何者為是,其餘四說難以成立.
1. 蒲圻說:陰法魯主編的《古文觀止譯注》中寫道:「那個赤壁,在今湖北省蒲圻縣西北,長江南岸.」《元和郡縣圖志》亦稱:「赤壁山在蒲圻縣西一百二十里,北臨大江,其北岸即烏林,即周瑜用黃蓋策,焚曹公舟船敗走處.」胡三省注的《資治通鑒》和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也主是說.三種說法,蒲圻說較為可信,因為近年蒲圻的赤壁陸續有大批的器物被發掘.1991年湖北大學人文學院出版了《古戰場蒲圻赤壁論文集》贊同上述觀點.
2. 嘉魚說:王力主編的《古代漢語》和朱東潤主編的《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都持赤壁在今湖北嘉魚縣東北的觀點.如上溯此說之源,有《大清一統志》引據《水經注》為證.《水經注》曰:「赤壁山在百人山南,應在嘉魚縣東北,與江夏接界處,上去烏林二百里.」此說後來為清末著名地理學家楊守敬所首肯.
3. 黃州說:還有一說認為赤壁在今武漢以東地帶.唐朝杜牧和北宋蘇軾都把黃岡(古黃州)西北的赤鼻磯(今「東坡赤壁」)視為赤壁,因為此地岩壁垂直,一片紅色,宛若烈火燒過一樣.蘇軾《前赤壁賦》稱:「西望夏口,東望武昌.」
[編輯]
參考書目
* 陳壽,《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82
* 蔣永星. 「周郎赤壁何處」,《歷史教學》,1980.12,50
* 解放軍中國軍事史編寫組,《中國軍事史》(第二卷),解放軍出版社,1986
* 李友松. 「曹操兵敗赤壁與血吸蟲病關系之探討」,《中華醫史雜志》, 1981年第11卷第2期
* 張作耀. 《曹操傳》,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 蘇東坡游覽赤壁的故事

蘇軾在政治上失意的日子裡,常常游覽山水,寫作詩歌,抒發他的心情。有一次,他打聽到長江邊有個名勝古跡叫做赤壁,就在一個月光皎潔的夜裡,約了幾個朋友,乘著小船到赤壁去游覽。在那裡,他想起三國時期曹操和周瑜大戰的情景,觸景生情,十分感慨。回來以後,寫了一篇文章,叫做《赤壁賦》。
蘇軾不但是寫散文和寫詩的能手,而且在詞的寫作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寫的詞,有一種與眾不同的豪放風格。在游赤壁之後,他又寫了一首《念奴嬌》(詞牌名)詞的上半首是: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崩雲,掠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蘇軾是個博學多才的人,但是他在地理上卻出了一個不小的差錯。原來黃州的赤壁並不是周瑜火燒曹軍的地方。三國的赤壁在現在武漢的上游,而黃州卻在武漢下游。不過,黃州的赤壁卻因為蘇軾這一個差錯出了名。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大文學家,就稱它為「東坡赤壁」。

5. 火燒赤壁是哪一個中的故事。

赤壁之戰,是指三國形成時期,孫權、劉備聯軍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帶大破曹操大軍,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爭之一,也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它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標志著中國軍事政治中心不再限於黃河流域。最後以火攻大破曹軍,曹操北回,孫劉雙方亦各自奪去荊州的一部分。

6. 古詩赤壁寫的是三國演義裡面哪個故事

赤壁之戰,是指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軍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帶大破曹操大軍的戰役。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之一,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標志著中國軍事政治中心不再限於黃河流域。孫劉聯軍最後以火攻大破曹軍,曹操北回,孫、劉各自奪去荊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

7. 赤壁之戰的典故是什麼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草船借箭

周瑜打黃蓋 赤壁之戰時,孫權命周瑜為大都督對抗曹操.為了讓使曹操上當,周瑜和黃蓋決定使用苦肉計.於是在軍事會議上,黃蓋假裝與周瑜意見不和,甚至出言不遜.於是周瑜大怒,下令將黃蓋斬首,眾將苦苦求情,周瑜便將黃蓋處於杖刑,將黃蓋打得卧床不起.這正是做給詐降周瑜的蔡中蔡和看的.於是闞澤為黃蓋獻詐降書,蔡中蔡和又恰好將這一假情報傳回了曹營,曹操就相信了黃蓋,之後赤壁之戰爆發,詐降的黃蓋開船來投降曹操,不料曹操中計,曹操的船團被黃蓋的火船擊中而著火,加上龐統的連環計和諸葛亮招來的東風,曹操軍潰不成軍,經過周瑜的奇襲後幾乎全軍覆沒,甚至到了差點要被關羽所殺的地步.之後曹操怕周瑜,一直不敢南下.
其中在打黃蓋時有一個很小的插曲:周瑜要將黃蓋斬首時,魯肅替黃蓋求情,而且暗示一旁觀看的諸葛亮一起求情,但是諸葛亮一點要求情的意思都沒有.等到黃蓋被打五十大板之後,魯肅去營中找諸葛亮質問:"黃蓋被打,我等都去求情,你是貴客,為什麼見死不救?"諸葛亮聽完臉色一變:"子敬(魯肅的字)欺負我啊!"魯肅就疑惑了:"我一直對待你都不錯,哪來欺負你?"諸葛亮大笑著說:這是周瑜和黃蓋在用苦肉計,利用假情報讓蔡中蔡和傳消息,我怎麼可以隨便說出?"魯肅顯得有點不相信,諸葛亮又說:"這事千萬別告訴周瑜.要不他又要找我麻煩了,你只說我也埋怨他就行了."魯肅便答應了.回到周瑜營中,周瑜問魯肅;"諸葛亮對此事有何看法?"魯肅便按照諸葛亮教他的回答:"他說他也埋怨都督做法."周瑜聽完非常高興:"這次瞞過他了."魯肅問怎麼回事,周瑜回答:"這是我和黃蓋為了麻痹曹操使的詐降計,看來諸葛亮完全不知道,這人未必是我對手."魯肅聽完大吃一驚,心裡暗暗佩服諸葛亮的先見之明.
可見苦肉計瞞得過曹操,瞞不過諸葛亮.要是曹操像諸葛亮一樣謹慎,那麼黃蓋那五十杖不單白打,赤壁之戰的歷史也要改寫了
周瑜打黃蓋後來演變成一條歇後語:周瑜打黃蓋 ——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用以比喻兩方面都願意的事情。

赤壁之戰
長坂之戰–烏林之戰–江陵之戰

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爭之一。公元208年(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領水陸大軍,號稱百萬,發起荊州戰役,然後討伐孫權。孫權和劉備組成聯軍,由周瑜指揮,在長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說今嘉魚東北)一帶大破曹軍,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格局。赤壁之戰是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也是孫、曹、劉各家都派出主力參加的唯一的戰事。

進取荊州

曹操經200年官渡之戰、207年北征烏桓,完成了統一北方的戰爭。建安十三年正月回到鄴城(今河北臨漳西南)後,立即開始了向南用兵的軍事上和政治上的准備。其一,在鄴鑿玄武池以練水軍;其二,派遣張遼、於禁、樂進駐兵許都附近,以備不測;其三,令馬騰及其家屬遷至鄴,做了實際上的人質,以減輕西北方向的威脅;其四,罷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進一步鞏固了他的統治地位;其五,鏟除了數次戲侮及反對自己的孔融,以維護自己的權威。

七月秋,曹操親領大軍十餘萬南下荊州,用王夫之在《讀通鑒論》中的話來說是「乘破袁紹之勢以下荊、吳」。企圖一舉消滅劉表和江東的孫權,統一天下。正當曹操疾趨宛、葉之時,八月間劉表病逝。九月,其次子劉琮在新野(今屬河南省)不戰而降於曹軍。荊州水軍數以千計的蒙沖、斗艦,悉歸曹操所有,至此曹軍水戰實力大增。依附劉表屯兵樊城(今湖北襄樊)的劉備,聞訊後率部南撤。

當時江陵(今湖北江陵)貯有劉表的大量糧草、兵器等,因此劉備一方面由樊城向江陵撤退,另一方面命關羽帶領水軍經漢水到江陵會合。九月,曹軍親率精騎五千,包括親兵虎豹騎,追擊劉備,在當陽長坂坡(今湖北當陽東北)擊潰劉備軍後佔領江陵。

曹操至江陵後,立即採取安頓州吏民的措施,下令「荊州吏民,與之更始」。

賈詡勸說曹操先利用荊州的資源、休養軍民、穩定新佔地,可是曹操並沒有理會他的建議。曹軍的作戰部署大體是:以趙儼為章陵(郡治在今湖北棗陽東南)太守兼都監護軍,於禁、張郃、朱靈、李典、張遼、馮楷等七軍,統一指揮他們在漢水、淮水之間的行動。荊州方面,曹操以曹仁和夏侯淵駐守江陵,以曹洪駐守襄陽,另以一部水陸軍由襄陽沿漢水南向夏口。曹操親率一部連同新附荊州之眾順江而下,攻打東吳。

當曹操南下時,孫權派魯肅出使荊州,吊劉表喪,兼說劉備同心御曹。魯肅與劉備相遇於當陽,後劉備用其計折向東南漢水方向撤退,和自漢水東下的關羽水軍會合,並與劉表長子江夏太守劉琦所部一萬餘人聯軍退至夏口(今湖北武漢漢口),圖謀聯合孫權抗擊曹操。劉備遣諸葛亮隨肅往東吳共謀抗曹之計。

諸葛亮到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孫權已接到曹操威脅的書信,信上說:「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孫權不願以「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曹操,又顧慮孫劉聯軍不能與曹操相匹敵。孫權部下以魯肅為代表的主戰派和張昭為首的主和派也展開了激烈爭辯。諸葛亮為孫權分析敵我雙方的利弊:「豫州(劉備)軍雖敗於長阪,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他指出(一)曹操勞師遠征,士卒疲憊;(二)北人「不習水戰」;(三)荊州之民尚未心服曹操。諸葛亮的結論是如果孫劉聯合,定可取勝。

魯肅又用激將法進言,說服了孫權,同時勸孫權立即把周瑜從鄱陽(今江西波陽東北)召回。周瑜支持諸葛亮和魯肅的意見,先後分析曹軍的弱點,指出:第一,曹軍疲憊不堪;第二,「又今盛寒,馬無藁草」第三,加之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曹操的後患。既而進步分析了曹軍的實際力量,指出來自中原的曹軍不過十五六萬,而且所得劉表新降的七八萬人,人心並不向曹。

孫權增強聯劉抗曹取勝的信心,命周瑜和程普為左右都督,魯肅為贊軍校尉。周瑜率精銳部隊三萬人,沿江而上至夏口,與劉備統軍兩萬多人會合,共同抗曹。
[編輯]

兵敗烏林

周瑜率領的軍隊在樊口與劉備回合。然後逆水而上,行至赤壁,與曹軍相遇。曹軍新編及新附荊州水軍,戰鬥力較弱,又遭瘟疫流行,以致初戰不利。曹操不得不把軍隊「引次江北」,把戰船靠到北岸烏林一側。周瑜則把戰船停靠南岸赤壁一側,雙相對峙。

北兵不慣船上生活,曹操下令用鐵索將戰船連鎖在一起,以減輕風浪顛簸。周瑜部將黃蓋建議採用火攻戰術以敗曹軍:「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然觀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周瑜採納了黃蓋的建議,並即決定讓黃蓋用詐降接近曹操戰船。黃准備了十艘蒙沖斗艦,滿載薪草膏油,外用帷幕偽裝,上插與曹操約定的旗號。

時值隆冬,多刮北風,但按氣象規律,幾天嚴寒日過後,以常見有少暖之日,風向亦或變為東風,南風。據說,十一月十二日甲子日(合公元208年12月7日)這一天,晴空風暖,傍晚南風起,及至午夜風急,黃蓋以准備的船艦出發,順風駛向曹船。到了江的中心,黃蓋手鋸火把,使眾兵齊聲大叫:「降焉!」曹軍官兵毫無戒備,「皆延頸觀望,指言蓋降」。離曹軍二里許,黃蓋遂令點燃柴草,同時發火,火烈風猛,船往如箭,燒盡北船,延及岸上各營。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

在南岸的孫軍主力船隊乘機擂鼓前進;同時劉備也自蜀山向烏林進發。盟軍橫渡長江,大敗曹軍。曹操見敗局已無法挽救,當即自焚余船,引軍退走。周瑜、劉備軍隊水陸並進,曹操沿華容小道(今湖北監利北),向江陵方向退卻,加以瘟疫、飢餓,曹軍損失大半。幸得張遼,許諸等接應,才得脫險。至江陵城下,曹操恐後方不穩,自還北方,留曹仁、徐晃守江陵,滿寵駐當陽。

8. 赤壁的整首故事是什麼

赤壁之戰 曹操統一了北方之後,剩下能與他對抗的,就只有在長江一帶的孫權和在湖北一帶的劉備了。 公元208年,曹操帶了20萬大軍(對外號稱 80萬)南下。劉備退守湖北武昌,此時他只有軍士兩萬多人。在軍師諸葛亮的建議下,他決定與孫權共同抗曹。諸葛亮向孫權指出,曹操雖然人多,但其中有七八萬是剛投降的荊州士兵,這些人主要是水軍,是作戰的主力,但他們不一定真心服從曹操。而北方的曹操士兵,不善於水戰,長途而來生病的也很多。這些分析使孫權看清了形勢,同意派大將周瑜帶領三萬軍士與劉備一起戰斗。 曹軍駐扎在赤壁(今湖北嘉魚縣東北,又一說在今湖北赤壁市),曹操下令用鐵索把戰船鎖在一起,以便北方士兵在船上行走。諸葛亮和周瑜都決定用「火攻」的方法進攻曹操。一天夜裡,颳起了東南風。周瑜派部下黃蓋假裝投降曹操,帶著十艘戰船,船上裝著灌了油的柴草,向曹軍駛去。接近曹軍時,他們同時點火,火船頃風向曹操的戰艦駛去,曹軍戰艦因為鎖在一起,一時無法解開,不一會便成了一片火海。火又燒到了岸上,曹軍死傷很多。 赤壁之戰後,全國形勢發生了變化。曹操退回北方。曹操死後,公元220年,他的兒子曹丕廢掉漢獻帝自立,國號為「魏」,都城為洛陽。劉備乘機占據了荊州大部分地方,又向西發展,在公元221年,也自立為帝,國號為「蜀」,建都成都。孫權則鞏固了在長江中下游的勢力,公元 222年稱王,國號「吳」,都城為建業(今南京)。三國鼎立的局面,直至公元280年西晉滅吳才結束。

9. 赤壁之戰是哪個英雄的故事

戰爭策動人:曹操
盟軍主帥:周瑜
物:孫權,諸葛亮,周瑜,劉備,魯肅,黃蓋,曹操,闞澤(主要的)

過程:曹操大軍自江陵沿江東下,到赤壁(今湖北嘉魚)東北,在長江南岸和孫劉聯軍遭遇。曹操大軍約有20萬人,但詐稱80萬,聲勢浩大。曹軍遠來疲憊,並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士兵不習水土,經過2小時戰斗,孫劉聯軍獲勝。曹操把軍隊退至烏林(今湖北嘉魚西,在長江北岸),與對方隔江對峙。周瑜用黃蓋詐降計,派黃蓋率小型戰船10艘,上面滿裝柴草,再用膏油灌注,謊稱投降,向北岸的曹營駛去。距離曹營兩里時,黃蓋命各船一起點火,藉助風勢,直撲曹操水軍的船隻。風猛火烈,曹軍戰船被火燒著,火焰藉助風勢,隨即蔓延到北岸營寨。這時周瑜率領大隊水軍乘勢從南岸發起進攻,曹軍船隻全部被燒,士兵傷亡慘重。曹操率領軍隊從華容道(今湖北監利西北)陸路敗歸江陵。

結果:赤壁大戰最終以曹操失敗而告終.

閱讀全文

與水上赤壁是哪個故事中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oppo為什麼這么多美女 瀏覽:266
金安幸福嘉園怎麼樣 瀏覽:64
香車美女桃花盛開的春天會怎麼樣 瀏覽:851
乞丐的婚姻如何 瀏覽:909
幸福樹的葉子淹了是怎麼回事 瀏覽:734
海南美女哪裡的多 瀏覽:759
民政局批復事業單位成立需要多久 瀏覽:835
守望幸福怎麼發說說 瀏覽:493
遼寧省哪個城市能辦海員健康證 瀏覽:166
九江事業單位什麼時候出公告 瀏覽:208
湘潭事業單位工資多少 瀏覽:511
二兩九婚姻如何 瀏覽:968
在你沒有錢的時候如何經營好愛情 瀏覽:386
什麼是商品經濟重要組成部分 瀏覽:227
楊浦哪裡醫院可以辦理健康證 瀏覽:211
什麼樣的婚姻就像萬箭穿心一樣 瀏覽:773
樓蘭古城美女叫什麼名字 瀏覽:455
幸福懷仁標志在哪個學校 瀏覽:38
農村集體超市經濟怎麼形成內循環 瀏覽:890
經濟過熱會帶來什麼問題 瀏覽: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