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鼉龍的相貌及原型
面圜睛霞彩亮,卷唇巨口血盆紅。幾根鐵線稀髯擺,兩鬢硃砂亂發蓬。
形似顯靈真太歲,貌如發怒狠雷公。
身披鐵甲團花燦,頭戴金盔嵌寶濃。
竹節鋼鞭提手內,行時滾滾拽狂風。
生來本是波中物,脫去原流變化凶。
要問妖邪真姓字,前身喚做小鼉龍。
小鼉龍的樣貌基本可用兩個詞總結:一是「醜陋「,二是「恐怖「。
「鼉龍「即揚子鱷,俗稱「豬婆龍「;「長一、二丈,灰黑色,背尾有鱗甲如鎧」。古時人們就知道用揚子鱷的皮來製作鼓面。文學作品中鼉龍出現的遭數也不少。比如「初刻拍案驚奇 」里有個文若虛的故事,說是倒霉蛋文若虛在某個荒島上拾到了一個巨大的龜殼,賣給了某波斯商人。波斯商人說,鼉龍萬歲方可褪殼成龍。而殼中有24肋,每一肋裡面都有一顆夜明珠。只有到了一萬歲的時候,「24肋長全,節節珠滿」 ,然後鼉龍褪了此殼變龍而去」 。不知西海龍王那句「待成名,別遷調用「是不是此等意思?即等小鼉龍真正化龍飛升之際,才好給他安排工作。
❷ 轉運漢遇巧洞庭紅的梗概
故事敘述了一個頗有戲劇性的故事:商人文若虛在國內做生意屢遭挫折,眼看就要到破產的境地了。後來朋友到海外經商時順便邀他同往,開船前他用了一兩銀子買了一簍太湖特產洞庭紅桔子准備在路上享用。沒料到了海外吉零國,這一簍桔子竟賣出了1000多兩銀子。他在返程的路上又偶然撿到了一隻大龜殼,到達福建後被一個波斯商人用5萬兩銀子買去。至此文若虛用賺來的錢在沿海重置家業,娶妻生子,家道殷富不絕。這篇話本小說反映了明代商業興旺,商人們出海冒險經商的生活現實,文若虛轉運雖然摻雜有「命中註定」的糟粕成分,但這篇作品也暗含有與生活、與命運抗爭的主觀精神。
《轉運漢巧遇洞庭紅》表現了封建社會中商人海外冒險的理想,鼓吹暴利思想,金錢第一。作品傳出了特定的時代氣息,表現市民生活已在明代短篇小說中佔了比較重要的地位,為研究明代社會提供了豐富生動的歷史圖景。
《轉運漢巧遇洞庭紅》故事不僅反映了明代中葉以後要求開放「海禁」的時代願望,而且直接形象地揭示了商品的巨額利潤產生於異地交換的流通領域這一重要的經濟學原理。不僅具有文學的欣賞價值,而且也是研究中國古代經濟思想史的珍貴材料。
❸ 文若虛是誰
明朝時期的一個商人。
明成化年間蘇州人文若虛在國內經商屢遭失敗陷入窮困破產的境地,人稱「倒運漢」。
一些從事海外貿易的人就帶他出海散心排憂。文若虛沒有本錢購置貨物從事貿易,只花了一兩銀子買了一簍洞庭紅(一種桔子),准備路上解渴。
沒想到洞庭紅在海外吉零國,被當成稀世珍品搶購一空,賣了一千多兩銀子。回國途中他又偶然揀到一個大烏龜殼,回到福建後被一個波斯商人用五萬兩銀子買去,後知道殼其中有很多珍珠。他用這些錢在沿海重置家業,娶妻生子,從此家道殷富不絕。
人物出處:
《初刻拍案驚奇》是明朝末年凌濛初編著的擬話本小說集。正式成書於1627年(明天啟七年),尚友堂書坊於翌年1628年刊行。
該書共有短篇小說78篇,雜劇一個,它以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擬話本」形式,描寫了眾多引人入勝的故事,如商人由厄運而致富,讀書人由貧寒而成名;清官們斷案如神,貪吏們枉法如虎;惡棍們姦淫攬訟,騙子們爾虞我詐。
青年們怎樣追求忠貞不二的愛情,而封建禮教又如何製造婚姻悲劇。語言通俗簡練;情節曲折起伏,撲朔迷離,卻又合乎情理;人物內心刻畫細致入微,藝術形象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