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大家熟知;「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一個讀者的人生經歷、價值取向不同,對文學人物形像的理解自然不盡相同。同樣的道理,同樣一篇文章,同樣一個問題,不同的學生自然有不同的看法。這種精神理念,也正在當前的語文課堂里發榮滋長。而實質上,這種多元化文本解讀打破了原來以教師解讀為主的課堂模式,是新課標下新的課堂理念的具體體現。那麼,如何很好的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多元化文本解讀呢,當然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了。
首先教師在思想上要拋棄原有的舊意識,建立多元的,寬容的,以生活真實為基礎的,追求創新的教學理念。不可一切從教學參考書出發,照本宣科,如果沒有把作品文本和自己生活的真實體驗結合起,那麼老師自己的思想永遠都只是停留在書本的層面上,就不會有什麼有價值有創新的觀點,也就不能在引導學生在多元解讀的過程中享受到思維創新和撞擊所帶來的愉悅,更談不上在課堂上靈活駕御課堂進行解讀指導了。
其次,要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生活真實出發,從自己原始體驗出發來解讀文學作品,不要動輒拿起參考書看,這樣學生的思維馬上就被束縛住了,根本就談不上有什麼多元的解讀。學生用的輔導書,時下太多卻又林林種種卻千篇一律,全是照抄教學用書上的主流觀點,什麼分段、段意、中心思想……應有盡有,學生在課堂上多據此參加討論「快速地」回答問題,無疑都會得到老師的「肯定」和「欣賞」。例如:學到《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就是批判了封建的教育模式對兒童的束縛,而忽略了作品中對童年美好生活回憶的情感。「朝花夕拾」什麼是「朝花」,「早晨開放的鮮花」這本身就是很美好的意境,那是童年的美好生活;什麼是「夕拾?人近黃昏,重新回憶,這是詩一般美好的意境。所以作品裡更多的是美好的回憶和懷念,回憶童年成長的過程,(這個過程實際上無疑是一個美好愉快的過程)懷念百草園,懷念三味書屋,懷念吾鏡壽先生(實際上魯迅對先生一直很尊敬先生,師生之間,書信來往不斷),那都是非常美好的情感。如果我們僅以「批判」的目光來解讀這篇作品實際上是很大程度的誤解了作品原意,脫離了當時生活的真實,以「階級意識來」肢解文學作品。
第三,多元解讀既要引導學生從生活的真實出發又要善於引導學生用正確的的觀點來看待作品,形成自己獨特的看法或理解。一部作品,一個人物,放到特定的生活背景下可以那樣去解讀,但是放在不同的時代,或許有更進一步的解讀。例如「班門弄斧」的故事,放回古代, 也未免太自不量力了,甚至令人作嘔。但是放到今天來解讀,「弄斧到班門」這種勇氣和優秀的個性,不正和今天新時代所提倡的大膽表現自我的理念,勇於剖析自我有所一致嗎?現在不行不要緊,關鍵是如何發現自己的缺點並不斷的改進,使自己的才能有所增進,現在出醜又有何懼呢?
最後,「多元解讀」講究從文本的不同側面來解讀,但要有「界」,這個界就是原則問題,不管做什麼,怎麼做,可千萬不要違背了原則,否則,多元解讀就是胡鬧了。「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但一千個讀者,只能讀出哈姆雷特,而不能讀出青蛙王子,這就是一個基本的多元解讀原理。例如:章艷老師上的《安塞腰鼓》,它是文學性很強的,抒情性很強的一篇散文詩。她自己把握這個文本的時候,她就著眼於這篇文章的整體的氣勢。主要通過反復朗讀,而且讓學生選擇自己覺得最喜歡、最有感受的段落來讀,要讀出感情來,讀出自己感悟來。這個處理就反映出,章老師自己對這個文本有這種理解。而鄭桂華老師,比較著重於細部的推敲。這就是兩位老師在處理同一個文本的時候,已經貫穿了多元解讀的思維這樣一個原則。由於她們的不同的引導,所以課堂上都達到了異曲同工的效果。這就提醒我們教師:學生畢竟是未年人,總會有些欠考慮的觀點,老師不能一味放任和鼓勵,應該注意糾偏,誤就是錯誤,要含蓄而確切的給學生指出來。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多元解讀讓學生在多元解讀的過程中充分的發展思維,因文悟道,提高欣賞水平,提高認知水平,同時享受閱讀所帶來的快樂體驗和成功愉悅,哪個學生還會說語文「皮厚難啃」?
② 鄭桂華的著作編輯
著作
《聽鄭桂華老師講課》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 8
《新編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倪文錦主編 鄭桂華副主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 8
主編
語文教育研究大系( 1978 - 2005 )中學教學卷 (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年 3 月
參與編著的書籍:
國家課程標准高中實驗課本(試編本) ( 1 - 5 冊)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年 8 月
《大學語文》教學參考書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年 10 月
教材:
高級中學課本—語文(試用本)(高一下、高二上下) 副主編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7 年
高級中學教學參考資料-語文(試用本)(高一下、高二上下)副主編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7 年
上海二期課改高中語文-學生學慣用書 (高一下、高二上下) 副主編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7 年
高級中學課本—語文(試用本)(高一上) 副主編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6 年
高級中學教學參考資料-語文(試用本)(高一上)副主編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6 年
上海二期課改高中語文-學生學慣用書 (高一上) 副主編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6 年
教學光碟:
《最後一片常春藤葉》 上海教育音像出版社 2006 年
項目:
教育部 「2007 年暑期西部地區農村中小學教師培訓項目 」「 課堂教學專題 初中語文 」 ,鄭桂華擔任項目負責人
教育部基礎司課程中心 「2007 年秋季新課程遠程研修項目 初中語文 」 ,鄭桂華擔任項目主要負責人
③ 鄭桂華《如何教好中學作文》
作者簡介 鄭桂華,課程與教學論專業語文教育方向博士,原華東師大二附中語文高級教師,現為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浦東新區學科帶頭人,華東師大語文課程與教材研究所所長,上海市青語會副理事長,上海二期課改高中語文教材副主編,初中語文教材特約撰稿人。 曾獲全國中青年語文教師教學大賽一等獎。著有《聽鄭桂華老師講課》、《探究性學習教學示例 語文》、《寫作新視點》、《初中生作文十日談》等;主編《語文教育研究大系(1978-2005) 中學教學卷》和《探究性學習教學示例》、《初中作文教程》、《新語文個性化寫作》、《新語文個性化閱讀》等叢書。多次參加上海中考語文卷的命題。在研究性學習、校本課程建設、網路與語文課程整合等方面有較多的關注和研究,致力於新課堂教學藝術的探索。
一、作文教學:過程指導
1.作文教學的現狀與問題
2.作文教學的定位
3.作文教學的對策:落實過程指導 3-4集
二、課堂實錄
1.打開作文思路:發散構思2.打開作文思路:類比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