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子路故事和撒旦閱讀哪個好

子路故事和撒旦閱讀哪個好

發布時間:2022-01-26 06:53:18

① 「黃香扇枕」和「子路負米」的故事是怎樣的

【黃香扇枕】

黃香九歲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他自小懂事,幫父親幹活兒時很勤勞,讀書時很刻苦,對父親也很孝順。當夏季炎熱的時候,他拿扇子給父親扇涼,晚上為父親把床上的枕、席也扇涼,驅趕蚊蟲;冬季寒冷時,他替父親把被窩暖熱。黃香成年後知識淵博,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受到人們的贊揚和愛戴。後世的人用「黃香扇枕」來形容人的至孝。

【子路負米】

仲由是周朝春秋時候魯國人,字子路。他從小家境貧寒,非常節儉,平時只能吃野菜。但子路是孝順的人,可以為了買米去到百里之外的地方再背回來,只為了奉養雙親。後來子路的父母過世,他被楚王賞識當了大官,享受了優厚的待遇,卻感嘆父母早逝,享受不到這樣的生活,想要再孝順他們,卻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1)子路故事和撒旦閱讀哪個好擴展閱讀

賞析:

孝順不分貴賤,無論你是天子還是平民,只要有孝心,在任何情形之下,不計千辛萬苦,你都能曲承親意,盡力去做到。

黃香為了父親可以扇枕暖席;子路為了讓父母吃到較好的食物,都能不計勞苦,到千里、百里之外負米、背著米回來,奉養父母。古人孝順父母之心,也許我們沒有辦法體會的,但是我們可以盡自己的所能,為父母多做一些事情。

② 兒童聽故事好還是閱讀好

二者都是可以有的,自己閱讀可以培養孩子的理解能力,聽可以增加孩子的

③ 關於子路的故事= =有什麼

仲由是周朝春秋時候魯國人,字子路。非常孝敬父母。他從小家境貧寒,非常節儉。經常吃一般的野菜,吃得很不好。仲由覺得自己吃野菜沒關系,但怕父母營養不夠,身體不好,很是擔心。

家裡沒有米,為了讓父母吃到米,他必須要走到很遠很遠的百里之外才能買到米,再背著米趕回家裡,奉養雙親。百里之外是非常遠的路程,也許現在有人也可以做到一次,兩次。可是一年四季經常如此,就極其不易。然而仲由卻甘之如飴。為了能讓父母吃到米,不論寒風烈日,都不辭辛勞地跑到百里之外買米,再背回家。

冬天,冰天雪地,天氣非常寒冷,仲由頂著鵝毛大雪,踏著河面上的冰,一步一滑的往前走,腳被凍僵了。抱著米袋的雙手實在凍得不行,便停下來,放在嘴邊暖暖,然後繼續趕路。

夏天,烈日炎炎,汗流浹背,仲由都不停下來歇息一會,只為了能早點回家給父母做可口的飯菜;遇到大雨時,仲由就把米袋藏在自己的衣服里,寧願淋濕自己也不讓大雨淋到米袋;刮風就更不在話下。

如此的艱辛,持之以恆,實在是極其不容易。

後來仲由的父母雙雙過世,他南下到了楚國。楚王聘他當官,給他很優厚的待遇。一出門就有上百輛的馬車跟隨,每年給的俸祿非常多。所吃的飯菜很豐盛,每天山珍海味不斷。過著富足的生活。

但他並沒有因為物質條件好而感到歡喜,反而時常的感嘆。因為他的父母已經不在了。他是多麼希望父母能在世和他一起過好生活;可是父母已經不在了,即使他想再負米百里之外奉養雙親,都永遠不可能了。

子路負米

④ 聽繪本故事錄音和與媽媽一起讀繪本哪個效果好

肯定是媽媽陪伴一起親子共讀是最好的,聽故事,只是聽別人講了一個故事,單純的語音輸入,沒有交流,沒有互動,沒有親子愉悅感,效果不能同日而語。下面推薦一篇文章給你,參考下哦。


孩子睡前故事講什麼?怎麼講?


每當夜幕降臨,讓故事伴著孩子安然入睡,孩子在夢里幻想和故事中人物游戲的情景,是媽媽送給孩子最好的睡前禮物。


在媒體不發達的年代,小孩子童年能聽到許許多多的睡前故事,都是爸爸媽媽或者爺爺 奶奶親自來講述的。如今信息發達了,各種印刷產品和音像產品多如牛毛,媽媽講故事的方式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講得越來越多,更喜歡跟孩子一起看圖講故事,更在意故事的功利性目的,還有家長乾脆用CD機放故事給孩子聽。講故事的形式變了,教育意義還一樣嗎?


睡前故事≠睡前功課


媽媽們都希望通過講故事,可以增加孩子的詞彙量、培養孩子對閱讀的興趣、豐富孩子的心靈、啟發孩子的智慧,這些想法是好的,但睡前故事帶著功利目的去講,難免會側重字詞與知識的灌輸,這樣的睡前故事其實已經變成了睡前功課,是一種捨本逐末的做法。


故事的強大魔力,是很多成年人意識不到。真正好的睡前故事,不是讓孩子增加知識量,也不是讓孩子復述出某個情節,而是一種心與心之間、靈魂與靈魂之間愛的交流:故事從媽媽的內心流淌出來,像溫暖甜蜜的泉水一樣,流入孩子的內心,給他們的靈魂提供豐富的滋養。孩子的想像力、情緒,乃至道德感的發展都是從故事裡來的,這些並不像會識幾個字,懂得多少知識可以量化,容易看得到成果,它的養分是全面的、潛移默化的,會讓孩子受用一生。


開燈拿著書講 vs 關燈娓娓道來


你是怎麼給孩子講睡前故事呢?拿起一本故事書,坐在寶貝的床前,或是跟寶貝並肩倚在床頭,一邊給寶貝念故事,一邊指指點點,教寶貝認字或是看故事書里的繪圖。你想,孩子一邊聽故事,一邊看圖畫、認字,這真是一舉多得。可是,你會不會也有這樣的苦惱呢?寶貝經常注意力不集中,有的時候還會來搶書;講完故事後也不容易入睡,經常越聽越興奮……


你有沒有試過關上燈,或只點一盞小台燈,把你熟識於心的故事講給孩子聽,相信那樣孩子會聽得更入神,也更容易進入夢鄉。媽媽總是貪心地想讓孩子既記住故事,又記住文字,並能從畫面中加強記憶,但對即將入睡的孩子來說,這樣的信息量太大了,也不利於孩子對故事內容的吸收。


文字是死的,如果文字不能在孩子的腦海中喚起相應的畫面,對孩子 來說只是一堆亂碼。而相比視覺刺激,聽覺刺激更能激發孩子的想像力。聽故事時,孩子的大腦始終處於一種積極的思考狀態。


如果媽媽在幽暗的環境中講故事,孩子會根據媽媽說的每一句話,結合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事物和體驗,在腦海中完成一幅屬於自己的畫面,這其實比識字或被一幅別人創作的圖畫束縛住更重要、更有意義。


這種「內心圖景」對於兒童心靈和智力的發展至關重要,僅僅淺表地看了圖、識了字,而沒有形成內心圖景,孩子的精神世界一片荒蕪,他難以發展自我意識,難以建立獨立的思維和判斷。


每天講N個 vs 只講一個


睡前故事其實是一個特別簡單的事,卻讓許多媽媽搞復雜了。比如好多媽媽就把睡前故事列入孩子的閱讀計劃,認為孩子讀書越多越好,聽故事當然也是聽得越多越好。在許多家庭,每天晚上給孩子講2~3個故事甚至更多是很正常。


媽媽可能會有體會,故事講多了,孩子反而不容易滿足。其實如果媽媽講的故事沒有進入孩子的心靈,孩子會表現得比較浮躁,永遠期待有新故事。但這么多故事,對孩子真正的影響是很小的。孩子不斷地想聽新故事,只是為了尋求新鮮的刺激,這些刺激對於孩子來說,是嘈雜的,不被利用的。


媽媽們可能會發現,本來計劃講一兩個故事,孩子就睡覺了。沒想到孩子越聽越興奮,沒完沒了地要求「再講一個!再講一個!」成年人講得口乾舌燥,孩子卻毫無睡意,媽媽不禁有些煩躁。的確,睡前故事應該輔助孩子安然入睡,讓他們把故事帶入夢鄉,大腦和心靈在夢里進行下一步的工作。所以,講什麼、怎麼講,就是很有講究的了。輔助孩子入睡的最佳手段就是重復性故事。


想想看,當我們喜歡一本書時,也不是只看一次,而是反復地讀,越讀越有感覺、越有味道,成人尚且如此,何況是孩子。所以,給孩子講故事,最重要的不是數量,而是質量,要多注意重復,一個故事起碼要重復5~6遍,甚至可以一周都講一個故事。重復的頻率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做出相應調整,越小的孩子重復率應該越高。


媽媽在講述重復性故事的時候,孩子馬上就能預見下一個情節是什麼,大人可能覺得無聊,但對孩子來講是建立安全感的很好途徑。成 長中的孩子呼吸和心跳是不穩定的,有規律的生活,重復性的講述,可以增進孩子呼吸與心跳的和諧,而只有當孩子調整好呼吸和心跳時,才能進行智性思考,也更容易接受故事內容的滋養。不認真打好這個基礎,而是急於求成地給孩子塞一堆他不需要也不能消化的符號和「知識」,會造成他心智的紊亂。


選擇恰當的故事


睡前故事的選擇,是媽媽比較頭疼的一件事。有的媽媽不懂得選擇,給3、4歲的孩子講《西遊記》、《水滸傳》,遇到比較恐怖的情節,不知道該不該按原文給孩子講?還有的媽媽給學齡前的孩子講《格林童話》,孩子會被其中的情節嚇到。各個年齡段的孩子,聽什麼樣的故事比較好呢?


相比其他的故事,累加故事和無意義故事,更符合學齡前孩子的身心韻律,這樣的故事情節簡單,甚至沒有情節,只是動作和語言的不斷重復,在重復中,孩子的呼吸和心跳會舒緩下來,也更容易入睡。


比如,鼴鼠在森林裡發現了一隻大手套,它搬了進去。小免子一家跑過來:「鼴鼠先生,我們能搬進去,和你一起住嗎?」「可以呀」!(接著小松鼠、青蛙、大熊也跑過來,用同樣的語言重復)可是當大熊擠進大手套時,小動物都被壓扁了,結果它們又一家接一家的搬出來……


媽媽可以也自己編故事,只要故事內容美好、友善、溫暖,並不需要法則和意義,也不要求與真實生活一樣,還可以進行適當地誇張。


而《格林童話》這類民間故事和其他復雜一些的故事,最好放在孩子上學後再給孩子講,那時孩子的心智已經發展到可以理解故事裡復雜的人物關系、激烈的沖突和深層的意義,並且能逐步區分童話世界與現實世界。


不要說穿故事的意義


家長需要在孩子面前樹立威信,但這威信不是成年自封的,不是「我很厲害,我比你高大,我懂的比你多,我說的比較正確。」更不來自於媽媽在講故事時,經常教導孩子:「好孩子應該這樣做,×××真壞,寶寶不要學它。」


故事的意義很多時候不是一眼就 看出來的,尤其對於《格林童話》這類民間故事,是幾千年古老智慧的積累,它的人物和情節都具有隱藏的象徵意義。成人由於受社會閱歷的影響,已經不能很好的理解了。


所以,不要告訴孩子故事在講什麼道理,也不要告訴孩子故事的意義是什麼,講給孩子聽,讓孩子自己理解就好了。孩子的心靈是單純的、透明的,他們說不出口,但會本能地從故事裡汲取養分。成年人不要拷問他們,更何況我們想當然的意義其實根本不靠譜。這些意義是深深地植入了他們的心靈,會在他們一生當中 給予他們精神上的支持和引領。



這是「書香貝貝」的二維碼,如果您覺得我們的文章不錯,非常歡迎您掃描這個二維碼關注我們,每天下午6點,我們分享優質的育兒文章,幫助您解決孩子成長過程的種種煩惱,同時我們提倡親子閱讀,讓孩子從童年就養成閱讀的習慣,為未來打下良好的基礎。

⑤ 子路一生有哪些故事

1、子路侵官:《反經》原文記載,議曰:昔仲由為邵宰,季氏以五月起長溝,當此之時,子路以其私秩粟為漿飯,以餉溝者,孔子聞之,使子貢往覆其飯,擊毀其器。子路曰:夫子嫉由之為仁義乎?孔子曰:夫禮!天下愛天下,諸侯愛境內,大夫愛官職,過其所愛,是曰侵官。

2、無宿諾:仲由一生追隨孔子,保護孔子,積極捍衛或努力實踐孔子的思想學說,對儒家的貢獻、對後代的影響也是很大,為子至孝,善政為民,誠實守信,忠義仁勇,聞過則喜,聞善則行,見義必為,見危必拯,其德其行如日月在天、江河行地。光照人間潤澤華夏,位列十哲,世稱先賢。

3、為親負米:子路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4、子路使子羔為費宰:據《論語》中記載,子路讓自己的師弟子羔做費的地方官,孔子說,這個孩子還沒有完成學業,讓他這么早就主持一個地方的事物,這是害了他呀。子路回答說,那裡有人民,子羔完全可以在實踐中學習,沒有必要非通過讀書來學習。

5、子疾病 子路請禱:《論語》中記載,孔子生病了,子路為孔子向鬼神祈禱,請求讓自己的老師健康。孔子說,可以這樣做嗎?子路說,可以這樣做啊,《誄》中就記載了向天地神明祈禱的事情,這就是通過祈禱可以完成心願的證據啊。孔子長嘆一聲說,我已經祈禱了很久了。

(5)子路故事和撒旦閱讀哪個好擴展閱讀:

1、仲由為人伉直魯莽,敢於對孔子提出批評,勇於改正錯誤,深得孔子器重。仲由為人果烈剛直,且多才藝,事親至孝,性格爽直,為人勇武,信守承諾,忠於職守。

2、「志伉直」,又使得子路的好勇與一般的逞勇好鬥之徒有所區分,使他的好勇含有了某些伸張正義、為民請命、不欺幼弱的意蘊。

⑥ 子路負米」的故事是怎樣的

子路從小家境貧寒,經常吃野菜度日,怕父母營養不夠,他徒步百里之外買到米,之後再背著米趕回家裡,奉養雙親。一年四季,不論寒風烈日,不辭辛勞。

後父母雙雙過世,他南下到楚國,楚王聘他當官,給他很優厚的待遇。一出門就有上百輛的馬車跟隨,每年給的俸祿非常多。所吃的飯菜很豐盛,但他並沒有因為物質條件好而感到歡喜,反而時常因為父母的過世而感嘆。

他是多麼希望父母能在世和他一起生活,即使再負米百里之外奉養雙親,都永遠不可能了。人們為了紀念子路,將子路負米這段堤防改為「子路堤」,將子路堤旁邊的堤上村,更名為子路堤村。後來人們就以「負米」表示求取俸祿錢財等以孝養父母。

(6)子路故事和撒旦閱讀哪個好擴展閱讀:

一、原文及譯文

周仲由,字子路。家貧,常食藜藿之食,為親負米百里之外。親歿,南遊於楚,從車百乘,積粟萬鍾,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嘆曰:「雖欲食藜藿,為親負米,不可得也。」

譯文:

仲由,字子路。(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去世後,(他做了大官,)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鍾之多。

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現在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裡能夠再如願以償呢?」

二、子路簡介

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魯國卞之野(今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仲村鎮)人。「孔門十哲」之一、「二十四孝」之一,「孔門七十二賢」之一,受儒家祭祀。

仲由性情剛直,好勇尚武,曾陵暴過孔子,孔子對他啟發誘導,設禮以教,子路接受孔子的勸導,請為弟子,跟隨孔子周遊列國,做孔子的侍衛。後做衛國大夫孔悝的蒲邑宰,以政事見稱,為人伉直,好勇力,任內開挖溝渠,救窮濟貧,政績突出,轄域大治。

⑦ KaDa故事和凱叔講故事哪個比較好

這兩個APP都對孩子早教有幫助。KaDa故事是繪本閱讀,凱叔那個主要是聽。但我感覺用來做啟蒙教育還是KaDa故事更加適合一點。我家孩子聽故事不容易集中精力,但是看繪本就很認真。而且我感覺對於孩子來說,一些色彩、圖形構成的故事能夠比單純聲音更能激起孩子閱讀的興趣。看KaDa故事,我家孩子喜歡上閱讀了,但是凱叔講故事我家孩子不太愛聽。其實KaDa故事也有聲音啊,音畫同步孩子能同時鍛煉視覺和聽覺能力。還有什麼不懂的,盡管問

⑧ 孔子和子路的故事

春秋時魯國的孔子有三千學生,而其中有名的為七十二賢。這七十二賢人中有個叫子路的,他並不是文質彬彬的弟子,原來是個桀驁不馴的莽漢子。
一天,尚不年邁的孔子帶著他的學生子路出遊到深山老林去避暑。春秋時夏天的天氣並不比現在涼爽。孔子上了山已是汗流浹背,跟在身後的子路也敞開衣衫任腥熱的山風把胸毛吹得東倒西歪。孔子在一塊大石上坐下之後說口渴死了,讓子路去尋些水來喝。
子路打開隨身的包袱取出石臼走到一條小溪的上游,小溪噴珠吐玉,泉水清凌如碧。子路在用石臼舀水當兒,一抬頭忽然看見他面前的草叢里黃燦燦的鮮花開得正盛,定睛再看時那根本不是一簇艷麗的鮮花,而是斑斕炫目的猛虎。在那白額黃斑虎吼聲震山撲過來的瞬間,子路縱身躍到猛虎的身後一把揪住了老虎尾巴。子路力大過虎,就好像若干年後的武松那樣赤手空拳把猛虎打死了。他揪斷了死虎的尾巴揣在懷里以作憑證,准備向孔子炫耀,然後盪了盪泉水舀了滿滿一大臼泉水返回原地。子路遞水給孔子時喜滋滋地問道:「先生,上士智能過人、武藝高強的人怎麼樣打死老虎?」
孔子抿了一口清涼的泉水回答:「上士打老虎先揍虎頭。」
子路斂住笑容又問:「那中士呢?」
孔子喝了好幾口水道:「中士打老虎,先揪虎耳朵。」
子路不高興地接著問:「那堋,下士打虎是個什麼樣子呢㼿」孔子清了清嗓子:「下士打虎拽住老虎尾巴才敢動手。」
聽完孔子的話,子路感到受了侮辱,扔掉老虎尾巴,怨恨地說:「先生大概明知泉水被一支猛虎守著,竟然讓我去打水,是存心想害死我!」
子路在質問孔子的時候,趁孔子只顧喝水不留意的空當,就手抓起一個石盤揣在衣襟底下。那石盤邊緣十分鋒利,子路懷揣著石盤准備在適當時機如擲鐵餅似地拋起石盤,然後石盤會在空中飛旋,劃一道閃亮的弧,頃刻之間即會把文弱不堪的孔先生擊個腦漿塗地。
子路預謀好這一切,站在孔子面前咄咄逼人地發問:「孔先生,你說,上士殺人是怎麼個殺法?」
孔子一愣,隨即鎮靜地回答:「上士殺人用筆尖。」他怕學生聽不懂,解釋道,「用筆墨寫在竹簡上或刻在甲骨鍾鼎上,以文字昭示天下,把人置於死地。」
子路怒氣未減地又問:「那麼中士該如何殺人?」
孔子慢條斯理地回答:「中士殺人用舌尖。人的舌頭是軟的,能把方的說成圓的,圓的說成扁的,眾口鑠金,也會殺人不見血。」
子路居心叵測接著問:「那麼下士該如何殺人?」
孔子若無其事地回答說:「下士呀,下士殺人用懷里揣著的一個石盤。」
子路一下子泄了氣,他扔掉懷里的石盤,五體投地跪拜了孔子。從此對孔子心服口服,忠心耿耿。
後來,子路和孔子的其他門生,把孔子治國平天下很有歷史穿透力的言論整理成《論語》流傳下來。

⑨ 聽故事和讀故事哪個能更讓讀者明白

我們基督教一般都有查經班,有時候遇到聖經不太明白了,會有專門的牧師講解的。
我認為聽故事和讀故事基本上都是主觀的一種方法,但問題是主觀的這個人如果不明白故事的中心意思呢?所以,分析才能讓人更好的看到深層的東西。
聖經說,那字句是叫人死,裡面的精義才是讓人活。
字句都是表面的固定的,關鍵是汲取這故事裡面的含義和道理才能造就人。

⑩ 「子路負米」的故事是怎樣的

子路生長在非常貧窮的家庭里,吃得不好,穿得也不好。他怕父母營養不夠,為了讓父母能吃到米飯,他要到百里之外才能買到米,背回家奉養父母。雖然是這樣辛苦,但是子路甘之如飴,孝敬之心始終沒有間斷和停止過。後來子路發達了,環境和物質條件好了,可是他的父母已經先後過世了。生活環境這么好的情況下,他很想要報答父母之恩,可是父母已經不在身邊了,所以他非常的痛心。
孔老夫子贊嘆子路是一位非常盡孝的人。盡孝並不是用物質來衡量的,而是要看你對父母是不是發自內心的誠敬。所以孔夫子說,不敬父母,即使有孝心有孝行,都不稱為孝,因為那跟家裡養牲口幾乎是無別的。
從「子路負米」這則故事,我們可以感受到,孝無分貴賤,上自天子下至販夫走卒,只要有孝心,在任何情形之下,不計千辛萬苦,你都能曲承親意,盡力去做到。
人在一生當中,與父母相處的時間只有一天一天的減短。尤其在現代社會里,有人十三、四歲就離家,負笈在外,一直讀到高中、大學、研究所,就離開了自己的父母。我們能跟父母相聚的時間是這么的短暫,是不是更要珍惜跟父母相處的日子,好好的孝敬他們呢?現代的父母經常很感慨的說,他不奢求子女會孝順他,只要不讓他擔憂掛心,他就非常的幸運了。
當今社會,有很多父母在晚年的時候孤獨無依,被送進養老院,子女很少去過問、探望,所以他們非常的孤苦,尤其是內心更為難過。一個人,從組成家庭之後,他就把一生的青春奉獻給了孩子、社會和工作,不辭辛勞付出了大半輩子,到了晚年,照理講應該是安養天年的時候。可是我們看到,當前有許多老人晚年的處境非常凄慘,無人過問,孤獨無依,有的甚至三餐不繼,並不是因為他窮,而是他沒有能力自己來料理。人一旦步入老年,兒女不在身邊,眼看親人、左鄰右舍一個一個離他而去,他就會失去鬥志,對人生燃不起希望,百病也就更容易侵蝕了。
我們讀到,子路為了讓父母吃到較好的食物,都能不計勞苦,到千里、百里之外負米、背著米回來,奉養父母。古人孝順父母之心,確實是我們沒有辦法體會的,感動之餘,我們真的應該要向古人學習。

閱讀全文

與子路故事和撒旦閱讀哪個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愛情與詩歌哪個好 瀏覽:651
聽故事音量如何加大 瀏覽:929
山海經中有哪些經典故事 瀏覽:723
特殊管轄的經濟糾紛有哪些 瀏覽:220
從化區婚姻情感心理督導哪裡有 瀏覽:20
口腔顯微鏡帶來哪些經濟效益 瀏覽:624
女生如何才能幸福 瀏覽:538
故事中的祝融有哪些才能 瀏覽:202
事業編政審村委會證明怎麼寫 瀏覽:53
膽小鬼威利屬於什麼故事書 瀏覽:806
健康碼什麼意思原理 瀏覽:893
怎麼講楊氏之子的故事 瀏覽:630
覆燈火命女和大澤命男婚姻怎麼樣 瀏覽:779
事業單位退休後如何處理醫保 瀏覽:285
婚後平穩幸福是什麼意思 瀏覽:850
和珅七個美女選哪個 瀏覽:72
微信龍江健康碼怎麼重新認證 瀏覽:452
愛啟航的經濟學課程怎麼樣 瀏覽:421
怎麼把健康碼設置快捷操作 瀏覽:621
歌詞什麼什麼是愛情 瀏覽: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