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93版包青天全集有幾個故事情節組成,共多少集
九三版《包青天》全集有四十一個故事組成,共二百三十六集。
《包青天》是1993年台灣中華電視公司製作的一部長篇古裝偵探電視劇,由梁凱程、孫樹培、侯伯威、陳俊良、陳烈。
鄧育慶、鄭少峰、劉立立、王重光、金鰲勛、蘇沅峰、李英、劉為義、王曉海、張智超聯合執導,金超群、何家勁、范鴻軒領銜主演。
該劇根據古典名著《三俠五義》里的包拯為原型結合民間傳說改編而成,講述了包青天斷案的41個單元故事,合計236集,成為20世紀90年代初的一部劃時代經典影視作品。
(1)九三版的包青天哪些故事比較好看擴展閱讀:
1993年,台灣華視製作的一部古裝電視劇《包青天》橫空出世,這部根據古典名著《三俠五義》里的包拯原型並結合民間傳說改編而成古裝偵探劇一經播出,好評如潮。
該劇講述了包青天斷案的41個單元故事,合計236集,成為20世紀90年代初的一部劃時代經典影視作品。
金超群版包大人壓陣開封府,御貓展昭何家勁武藝高強,公孫先生范鴻軒文膽智囊,黃金般鐵三角鑄就了一部經典。
1994年,二百多集的台灣大戲《包青天》席捲香江之後,香港無線隨即買入台灣版《包青天》播映,亞視也跟風買入與無線同期熱播,對打最激烈時。
是兩個台同時播出《包青天》同一個單元故事,令觀眾大呼受不了。事實上,在1994年無線曾重金出資簽了開封府鐵三角來拍《包青天續集》,可惜計劃趕不上變化。
原本也許會成為另一出經典,卻在你來我往的商業紛爭中慘敗夭折無法得以播出,於是,雲集了港台當家小生花旦的港資台制《包青天續集》至今仍被封藏在無線倉底。
Ⅱ 「93版包青天」共多少集 劇集順序是什麼
93版《包青天》共236集,劇集順序是:
第01單元 鍘美案001-006(共6集)
第02單元 真假狀元 007-011(共5集)
第03單元 狸貓換太子 012-018(共7集)
第04單元 雙釘記 019-021(共3集)
第05單元 探陰山022-025(共4集)
第06單元 紅花記 026-029(共4集)
第07單元 鍘龐昱 030-034(共5集)
第08單元 鍘包勉 035-043(共9集)
第09單元 烏盆記044-046(共3集)
第10單元 秋娘 047-051(共5集)
第11單元 鍘王爺 052-055(共4集)
第12單元 古琴怨 056-060(共5集)
第13單元 三擊鼓 061-069(共9集)
第14單元 孿生劫 070-074(共5集)
第15單元 報恩亭 075-079(共5集)
第16單元 真假女婿 080-084(共5集)
第17單元 紫金錘 085-088(共4集)
第18單元 天下第一庄 089-097(共9集)
第19單元 寸草心 098-102(共5集)
第20單元 屠龍記 103-110(共8集)
第21單元 鴛鴦蝴蝶夢 111-115(共5集)
第22單元 天倫劫 116-121(共6集)
第23單元 孔雀膽122-127(共6集)
第24單元 真假包公 128-133(共6集)
第25單元 貞節牌坊 134-139(共6集)
第26單元 血雲幡傳奇 140-144(共5集)
第27單元 生死戀 145-151(共7集)
第28單元 尋親記 152-157(共6集)
第29單元 踏雪尋梅 158-163(共6集)
第30單元 青龍珠 164-169(共6集)
第31單元 魚美人 170-175(共6集)
第32單元 狄青 176-180(共5集)
第33單元 孝子章洛 181-187(共7集)
第34單元 雷霆怒 188-194(共7集)
第35單元 陰陽判 195-201(共7集)
第36單元 九道本 202-207(共6集)
第37單元 菩薩嶺 208-213(共6集)
第38單元 畫中話 214-219(共6集)
第39單元 龐妃有喜 220-225(共6集)
第40單元 乞丐王孫 226-231(共6集)
第41單元 五鼠鬧東京 232-236(共5集)
(2)九三版的包青天哪些故事比較好看擴展閱讀
《包青天》是1993年台灣中華電視公司製作的一部長篇古裝偵探電視劇,由梁凱程,孫樹培執導,金超群、何家勁、范鴻軒、張倩等主演。
劇情簡介
宋仁宗年間,開封府尹包拯,通稱包青天,為官清廉,為民伸冤,強調「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畏強權,除惡務盡,較膾炙人口的單元有「鍘美案」、「真假狀元」、「狸貓換太子」等。
金超群把包青天剛正一面詮釋很好,還加入一些的仁慈,特別凸顯青天也有七情六慾的一面,觀眾容易接受。這部劇集拍了41個單元,合計236集,在各地均十分受歡迎。
本劇片尾歌《新鴛鴦蝴蝶夢》由黃安演唱,因此劇紅極一時,另有主題曲《包青天》由胡瓜演唱、片尾歌2《攜手遊人間》由張真演唱。
1993年8月,TVB購入本劇香港播映權,創下高收視率,隨後在中國大陸、東南亞及韓國也大受歡迎,在當年掀起了一陣「包青天熱潮」,而亞視亦於同一時間播映,最後引起當年回響極大之「雙包事件」(即兩台同播一劇互爭收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