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抗爭的故事有哪些

抗爭的故事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5-03-29 03:53:06

Ⅰ 與命運抗爭的名人事例

1、海倫·凱勒(Helen Keller)

美國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在十九個月時因患急性胃充血、腦充血而被奪去視力和聽力。1887年與莎莉文老師相遇。

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1968年6月1日逝世,享年87歲,卻有86年生活在無光、無聲的世界裡。在此時間里,她先後完成了14本著作。

其中最著名的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石牆故事》。她致力於為殘疾人造福,建立了許多慈善機構,1964年榮獲「總統自由勛章」,次年入選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的「二十世紀美國十大偶像」之一。

2、羅斯福

美國的第32任總統羅斯福在小的時候,因為患病,而造成了瘸腿和參差不齊且突出的牙齒。他幾乎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了,因此很少與同學們游戲和玩耍,老師叫他回答問題時,他也總是低著頭一言不發。

凡是他能克服的缺點他便克服,不能克服的他便加以利用。通過演講,他學會了如何利用一種假聲,掩飾他那無人不知的暴牙,以及他的打樁工人的姿態。

雖然他的演講中並不具有任何驚人之處,但他不因自己的聲音和姿態而遭失敗。他沒有洪亮的聲音或是威重的姿態,他也不像有些人那樣具有驚人的辭令,然而在當時,他卻是最有力量的演說家之一。

由於羅斯福沒有在缺陷面前退縮和消沉,而是充分、全面地認識自己,在意識到自我缺陷的同時,能正確地評價自己,在頑強之中抗爭。不因缺憾而氣餒,甚至將它加以利用,變為資本,變為扶梯而登上名譽巔峰。在晚年,已經很少人知道他曾有嚴重的缺憾。

自信是所有人士必備的素質之一,要想,首先必須建立起自信心,而你若想在自己內心建立信心,即應像灑掃街道一般,首先將相當於街道上最陰濕黑暗之角落的自卑感清除干凈,然後再種植信心,並加以鞏固。信心建立之後,新的機會才會隨之而來。

3、NBA博格斯

在NBA夏洛特黃蜂隊打球的小個子博格斯,身高只有1.6米,在即使身高2米都嫌矮的NBA里顯得十分矮小。但這個矮子可不簡單,他是NBA表現最傑出、失誤最少的後衛之一,不僅控球一流,遠投精準,甚至在高個雲集的賽場上帶球上籃也毫無畏懼。

每次看到博格斯像一隻小黃蜂一樣,滿場飛奔,球迷們心裡總忍不住贊嘆。這個小個子不只安慰了天下身材矮小而酷愛籃球者的心靈,也鼓舞了平凡人。要知道,博格斯並不是天生的好手,他的成就純粹是他個人意志與苦練的結果。

博格斯從小就長得特別矮小,但他非常熱愛籃球,幾乎天天都和同伴在籃球場上玩耍。當時他就夢想有一天可以去打NBA,因為NBA的球員不只是待遇奇高,而且也很風光,是所有愛打籃球的美國少年最嚮往的夢。

每次博格斯告訴他的同伴「我長大後要去打NBA」時,所有聽到他的話的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有人甚至笑倒在地上,因為他們「認定」一個1.6米的矮子是絕不可能打NBA的。

同伴的嘲笑並沒有阻斷博格斯努力的方向,他用比一般高個人多幾倍的時間練球,終於成為全能的籃球運動員,也成為最佳的控球後衛。他懂得充分利用自己矮小的優勢:行動靈活迅速,像一顆子彈一樣;運球的重心最低,不會失誤;個子小不引人注意,搶球常常得手。

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不斷地努力,博格斯終於成為NBA球場上一顆閃亮的明星。事實上,所謂靠自己拯救自己,在很大程度上首先要突破的就是對自己的不信任。正是無端的自我疑慮,自我打擊,將一個又一個前景非常看好的希望和一個又一個具有遠大前途的成功者扼殺在搖籃中。

有一則西方諺語說:「上帝只拯救能夠自救的人。」成功屬於願意成功的人。成功有明確的方向和目的。不願成功,誰拿你也沒辦法;自己不自救,上帝也幫不了你。

4、貝多芬

貝多芬的一生是偉大的,也是充滿苦難的。這個世界不曾給過他什麼歡樂,他卻創造了永久的歡樂獻給了世界。貝多芬的偉大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最突出的一點就是,他善良、仁慈,對於所有的弱小者,都充滿了關懷與熱愛之心。

他是依靠心靈的善良而成為「偉大的英雄」的。如果說,與不幸的命運進行頑強的抗爭和搏鬥,是貝多芬生命交響樂中的一個「主旋律」,那麼,還有另一些生動的樂章,還有另一些在人生的琴弦上彈奏出的音符,也將帶給我們無限的感動和啟示 。

5、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與病魔抗爭

21歲生日後,經常無故摔倒的霍金被查出患有肌肉萎縮性硬化病,全身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必須依靠安裝在輪椅上的一個小對話機和語言合成器與人交流 。沒有被疾病擊垮的霍金,更加成熟,更加勤奮。

1965年,年僅23歲的他仍在劍橋大學任研究員,1969年 成為該學院傑出的科學家。 當別人問他怎樣看待自己的病時,霍金總是回答:「我根本不去想它,也不抱怨這種疾病讓我無法去做一些 事。」甚至還開玩笑說:「由於殘疾,給了我充分的時間來思考問題。」

Ⅱ 在於自然災害的抗爭中,涌現出哪些英雄人物的故事

1、「何翠青

何翠青,一位正值花季的少女,在「5·12」汶川大地震發生時,年僅13歲的她本已跑出寢室,當意識到發生地震後,她又返回寢室去叫醒同學,結果自己被壓在廢墟下長達50個小時。

50個小時後,她憑著巨大的求生慾望和驚人毅力,在救援人員的幫助下獲救。她是木魚中學最後一個被救學生,由於重物長時間擠壓肌肉組織壞死而永遠失去了右腿。

2、武文斌

2008年5月12日,部隊接到緊急趕赴四川地震災區抗震救災的命令,被連隊安排留後的武文斌主動請戰趕往災區,到達災區後,他和戰友們始終奮戰在第一線,一個人干幾個人的活,清淤泥搬石頭,疏通引水渠,身上多處被劃傷。

2008年6月17日傍晚,勞累了一天的武文斌和連隊70多名戰友一起,冒雨再次執行8車活動房板材的卸載任務。武文斌和戰友們幹完活後,又去幫助別的班排的戰友卸車。21時許,武文斌因過度疲勞,累倒在救災現場,連隊及時將他送到醫院救治,終因肺部大出血搶救無效而犧牲。

3、楊德文

1998年7月初,湖北省遭受特大洪水災害。德文所在的部隊緊張地進行抗洪准備,他最先向連隊遞交「我們是人民子弟兵,在人民最需要的時候,就應挺身而出」的請戰書。連里成立搶險突擊隊,他又第一個報名。

連長說:「先考慮黨員和幹部,還輪不到你新兵」。他卻說:「老兵新兵都是兵,新兵更要多鍛煉。」考慮到他水性好,領導特批准了他的請求。不到1個月,他先後參加抗洪11次,排除險情6次,救援群眾36人。

4、楊強

2010年19日凌晨,輝縣市洪洲鄉、黃水鄉、上八里鎮地區普降暴雨,引發特大山洪,造成洪洲鄉上游石門水庫溢洪,洪洲鄉酒精廠、力源沙場、黃水鄉小庄村南水北調料場等地群眾受困。8月19日凌晨,河南省輝縣市人武部正連職參謀楊強在抗洪救災疏散受困群眾中壯烈犧牲,年僅31歲。

5、李向群

1998年抗洪的保衛戰中,李向群帶病堅持搶險,先後4次暈倒在大堤上,終因勞累過度,搶救無效,於1998年8月22日壯烈犧牲,年僅20歲。而當時軍齡也才20個月,黨齡8天。

當父母知道李向群犧牲的噩耗後如五雷轟頂悲痛欲絕,但他們夫婦想要替兒子完成未完成的任務,父親李德清換上了兒子的迷彩服,扛著沙包在大堤上揮汗如雨,而母親王立瓊則強忍著悲痛替戰士們洗衣服。

李向群去世後,中央軍委授予他「新時期英雄戰士」榮譽稱號。葬禮那天,南平鎮萬人空巷。三萬人迎著細雨,為李向群送行。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抗洪救災的危難時刻,人民子弟兵從未退縮。

Ⅲ 有哪些名人與命運做抗爭的事例10~22字

1、張海迪


張海迪,1955年9月16日在濟南出生。小時候因患血管瘤導致高位截癱。從那時起,張海迪開始了她獨特的人生。15歲時,張海迪跟隨父母,下放(山東)莘縣,給孩子當起了老師。


她還自學針灸醫術,為鄉親們無償治療。後來,張海迪還當過無線電修理工。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園,卻發奮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的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以及世界語,並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


1983年張海迪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先後翻譯了數十萬字的英語小說,編著了《生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等書籍。2002年,一部長達30萬字的長篇小說《絕頂》問世。


《絕頂》被中宣部和國家新聞出版署列為向「十六大」獻禮重點圖書並連獲「全國第三屆奮發文明進步圖書獎」、「首屆中國出版集團圖書獎」、「第八屆中國青年優秀讀物獎」、「第二屆中國女性文學獎」和五個一工程」圖書獎。


從1983年開始,張海迪創作和翻譯的作品超過100萬字。1983年,《中國青年報》發表《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張海迪名噪中華,獲得兩個美譽,其一是「八十年代新雷鋒」,其二是"「當代保爾」。


鄧小平親筆題詞:「學習張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共產主義新人!」隨後,使張海迪成為道德力量。


2、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 。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


漢武帝天漢二年(前99年),武帝想讓李陵為出酒泉擊匈奴右賢王的貳師將軍李廣利護送輜重。李陵謝絕,並自請步兵五千涉單於庭以寡擊眾,武帝贊賞李陵的勇氣並答應了他。


然而,李陵行至浚稽山時卻遭遇匈奴單於之兵,路博德援兵不到,匈奴之兵卻越聚越多,糧盡矢絕之後,李陵最終降敵。


武帝憤怒,群臣皆聲討李陵的罪過,唯有司馬遷說:「李陵侍奉親人孝敬,與士人有信,一向懷著報國之心。他只領了五千步兵,吸引了匈奴全部的力量,殺敵一萬多,雖然戰敗降敵,其功可以抵過,我看李陵並非真心降敵,他是活下來想找機會回報漢朝的。」


然而,隨著公孫敖迎李陵未功,謊報李陵為匈奴練兵以期反擊漢朝之後,武帝族了李陵家 ,而司馬遷也以「欲沮貳師,為陵游說」被定為誣罔罪名。誣罔之罪為大不敬之罪,按律當斬。


面對大辟之刑,慕義而死,雖名節可保,然書未成,名未立,這一死如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之死無異。


想到文王拘於囚室而推演《周易》,仲尼困厄之時著作《春秋》,屈原放逐才賦有《離騷》,左丘失明乃有《國語》,孫臏遭臏腳之刑後修兵法,呂不韋被貶屬地才有《呂氏春秋》傳世,韓非被囚秦國,作《說難》和《孤憤》,《詩》三百篇,大概都是賢士聖人發泄憤懣而作。


終於,在那個「臧獲婢妾猶能引決」的時代,司馬遷毅然選擇了以腐刑贖身死。至此,司馬遷背負著父親窮盡一生也未能完成的理想,面對極刑而無怯色。在堅忍與屈辱中,完成那個屬於太史公的使命。


3、海倫·凱勒


海倫·凱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美國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


在出生的第十九個月時因患急性胃充血、腦充血而被奪去視力、聽力和說話能力。1887年與莎莉文老師相遇。


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1968年6月1日逝世,享年88歲,卻有87年生活在無光、無聲的世界裡。


在此時間里,她先後完成了14本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石牆故事》。


她致力於為殘疾人造福,建立了許多慈善機構,1964年榮獲「總統自由勛章」,次年入選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的「二十世紀美國十大偶像」之一。


4、羅斯福


美國的第32任總統羅斯福在小的時候,因為患病,而造成了瘸腿和參差不齊且突出的牙齒。他幾乎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了,因此很少與同學們游戲和玩耍,老師叫他回答問題時,他也總是低著頭一言不發。


凡是他能克服的缺點他便克服,不能克服的他便加以利用。通過演講,他學會了如何利用一種假聲,掩飾他那無人不知的暴牙,以及他的打樁工人的姿態。


雖然他的演講中並不具有任何驚人之處,但他不因自己的聲音和姿態而遭失敗。他沒有洪亮的聲音或是威重的姿態,他也不像有些人那樣具有驚人的辭令,然而在當時,他卻是最有力量的演說家之一。


由於羅斯福沒有在缺陷面前退縮和消沉,而是充分、全面地認識自己,在意識到自我缺陷的同時,能正確地評價自己,在頑強之中抗爭。不因缺憾而氣餒,甚至將它加以利用,變為資本,變為扶梯而登上名譽巔峰。在晚年,已經很少人知道他曾有嚴重的缺憾。



5、霍金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至2018年3月14日),男,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


1963年,霍金21歲時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盧伽雷氏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


1979至2009年任盧卡斯數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獲得CH(英國榮譽勛爵)、CBE(大英帝國司令勛章)、FRS(英國皇家學會會員)、FRSA(英國皇家藝術協會會員)等榮譽。

閱讀全文

與抗爭的故事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事業單位物流工程屬於什麼類 瀏覽:590
愛情從哪裡開始結束 瀏覽:419
小學生公益事業還有哪些 瀏覽:573
忻州有哪些共享型經濟 瀏覽:389
公路局和鄉鎮事業編哪個好 瀏覽:393
經濟師哪裡發證書 瀏覽:977
差額事業單位的工資如何發 瀏覽:799
怎麼看年輕人的愛情價值觀 瀏覽:196
如何快速拉開雙方經濟 瀏覽:460
如何讓華為手機設置運動健康 瀏覽:506
事業編入職前填什麼表 瀏覽:430
狗和鼠的婚姻可以佩戴什麼 瀏覽:382
金牛座女人在愛情里是什麼樣子 瀏覽:898
八十歲喜歡什麼美女 瀏覽:57
主觀幸福感如何計分 瀏覽:429
酒鬼老公婚姻怎麼樣 瀏覽:533
愛情一片空白怎麼辦 瀏覽:82
寒假幸福作業思維導圖怎麼畫 瀏覽:511
平安健康險和養老險哪個好 瀏覽:858
為什麼青島最具有幸福感 瀏覽: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