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櫛風沐雨具體出自於哪個故事
C 赤壁之戰。櫛風沐雨,三十餘年,掃盪群凶,與百姓除害,使漢室復存。(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一回)
② 成語木魚解放源於哪個故事有蘇武牧羊大禹治水赤壁之戰安史之亂
B 無
③ 什麼什麼沐雨成語
纚風沐雨_成語解釋
【拼音】:lí fēng mù yǔ
【釋義】:風吹頭,雨洗發。形容奔波辛苦。 清 馮桂芬 《公啟曾協揆》:「執事自西北控東南之議不復可行,恐纚風沐雨正無已時。」
櫛風沐雨
zhì fēng mù yǔ
釋義 櫛:梳頭發;沐:洗頭發。風梳發,雨洗頭。形容人經常在外面不顧風雨地辛苦奔波。
出處 《莊子·天下》:「沐甚雨,櫛疾風。」
餐風沐雨_成語解釋
【拼音】:cān fēng mù yǔ
【釋義】:餐:吃;沐:洗。以風充飢,用雨水洗頭。形容旅行或野外生活的艱辛。
【出處】:明·許三階《節俠記·忠忤》:「誰知著恁慣雌黃,慣使著猖狂,卻不念餐風沐雨先皇創業多辛苦,到做個棄正趨邪沒主張。」
④ 沐雨櫛風的成語故事
上古堯舜的時代(約為公元前2297—2145),出現過一次巨大的水災,洪水泛濫,延續了二十多年。愛災地區很廣,損失很大,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早先,堯帝當政時,曾經委派過一個治水的總管,名叫鯀,命他設法平定洪水,拯救災民。可是鯀忙了九年,毫無成績。原來鯀治水所採取的堵塞法;水來土掩,積土阻水。因為水勢太猛,掩阻不住,所以終歸失敗。鯀因此被處死。
大舜繼承帝位以後,又任命鯀的兒子禹繼續治水。禹總結了父親失敗的教訓,改用疏導的方法:依據山形地勢和河流位置,全面規劃水道,讓水由小溪河流入大江大河,由大江大河再注入大海。他有計劃地全面設計,逐步施工,領導各地人民跟洪水搏鬥,前後經過十三年多,方把洪水平定下去。
在這十三年當中,禹為了治水的工作,歷盡艱辛勞苦。他的足跡遍於天下,所有的治水工程他都親自參加。十三年的奔波勞碌,可把他累壞了。他的手掌、腳底,都長滿了厚繭,指甲也磨壞了,皮膚曬得又粗又黑。由於經常住在低窪潮濕的地方,他還得了關節炎,走路一顛一簸,很是吃力。他長年風吹雨淋,在污混臟水中打滾。《莊子·天下》篇用六個字描繪禹治水的勞苦,說他是「沐甚雨,櫛疾風」。——「沐」就是洗頭,「櫛」就是梳頭。這句話的意思是「暴雨洗頭、大風梳發」。簡短的六個字,描述生動而且深刻。成語「沐雨櫛風」就是由此而產生的,用以形容長期的野外奔波,不避風雨歷盡艱辛。
⑤ 成語「沐雨櫛風」源於哪個典故
典故 來源於「大禹治水」
上古時代,曾出現過一次大洪水,長達20多年,受災面積很大。
當時正是舜當政期間,他派(治水未遂而被堯處死的鯀的兒子)禹去治水。禹吸取了其父治水的教訓,採用疏通的方法,依地形規劃水道,引洪水入河、入海,終於平定了洪水。
而在這治水的過程中,許多過程禹都親自參加。他歷經了千難萬險,常常不顧雷雨仍在工地中幹活;由於過度勞動,手腳上都起了厚厚的一層老繭。人們因此說他「沐甚雨,櫛疾風」、「身體偏枯,手足胼胝」。
⑥ 成語「沐雨櫛風」是源於哪個故事呢
沐雨櫛風,指風梳發,雨洗頭,形容人經常在外面不避風雨地辛苦奔波。沐雨櫛風也可稱為櫛風沐雨,最早出自莊子的著作。《莊子·天下》中說:「昔者禹之湮洪水,決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川三百,支川三千,小者無數,禹親自操橐耜,而九雜天下之川。腓無胈,脛無毛,沐甚雨,櫛疾風,置萬國。」還有梁啟超 《中國積弱溯源論》第四節中出現過:「不知漢人沐櫛而耕之, 滿人坐而食之,其中固久含有抑鬱不平殆哉岌岌之象。」
所以,這個典故是關於大禹治水的。眾所周知,在中國半信史的上古時代,一場超級大洪水使得生靈塗炭,大禹接替他的父親治水。他利用水向低處流的自然趨勢,疏通了九河。在治水期間,他身先士卒,在長達十三年裡,曾經三過家門而不入,終於消除了洪水,並劃定了天下九州。為了表彰他的大功,舜將王位禪讓給他,大禹也因而成為夏朝的開國之君。
⑦ 成語"沐雨櫛風"源於哪個故事
大禹治水
沐雨櫛風天暇日,胼胝還見聖功勞.
古柏參天表元氣,梅梁赴海作波濤.
至今遺跡衣冠在,長使空山魑魅號.
欲覓冢陵尋窆石,山僧為我剪蓬蒿.
⑧ 成語「沐雨櫛風」源於哪個典故
沐雨櫛風
mù yǔ zhì fēng
[釋義] 風梳發,雨洗頭。形容人經常在外面不避風雨地辛苦奔波。
[語出] 三國·魏·曹丕《黎陽作》詩:「載馳載驅,沐雨櫛風。」
[近義] 飽經風霜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飽經風霜,勞苦奔波
⑨ 成語「沐雨櫛風」源於哪個故事
沐雨櫛風,指風梳發,雨洗頭,形容人經常在外面不避風雨地辛苦奔波。出自於《莊子·天下》:「沐甚雨,櫛疾風。」來源於「大禹治水」的典故。
⑩ 成語「沐雨櫛節」源於哪個故事
櫛風沐雨,出自先秦·莊周《莊子·天下》:「沐甚雨,櫛疾風」[1]
。形容人經常在外面不顧風雨地辛苦奔波。
出處
墨子稱道曰:「昔禹之湮洪水,決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支川三千,小者無數。禹親自操橐耜而九雜天下之川。腓無胈,脛無毛,沐甚雨,櫛疾風,置萬國。禹大聖也,而形勞天下也如此。」(先秦·莊周《莊子·天下》)[2]
翻譯
墨子稱贊說:「從前大禹治水時堵塞洪道,疏通長江黃河並使四夷九州溝通起來,整治的大河三百條,分支河道三千條,水渠溪流不可計數。大禹親自抬筐揮鏟,終於匯聚地面的水而使它歸入大江河。勞苦奔波累得腿肚子消瘦,小腿上無毛,淋著暴雨,冒著狂風,安頓下萬家城邑。禹是大聖賢,仍親自為天下事務如此操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