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秦腔曲目中有沒有描寫英雄的曲目名字叫什麼具體講的是什麼故事
晚上和老爸聊天,說最近如家灣又要唱戲了,然後就說起秦腔,老爸是個戲迷,曾經也是村裡戲團成員的主二胡手
到現在也是一在家無聊就放秦腔,聽得我頭都大,趕緊換流行歌曲清清耳
但是回過頭來卻發現,自己也聽了不少的秦腔,雖然大多數叫不上名字,對不上主角,還有些,摺子戲和全本也搞混了,可仍是記住了不少
我絲毫不懂秦腔,但若被我記住的,那就的確是經典,因為婦孺皆知么,長大後我幾乎就沒聽過秦腔,這些全都是小時候在戲院里邊玩得時候聽說的
游龜山——印象中有惡少耍流氓,英雄仗義出手然後又被陷害的過程
周仁回府——見嫂嫂她只哭地悲哀傷痛……陰森森暗藏著短刀一柄,嬌怯怯無氣力大功難成,痛煞煞么奈何自己刎頸,血淋淋倒在地嚴賊膽驚,哭賢妻哭地我悲哀傷痛…… 這出摺子戲講得是義氣,兄弟義氣,但實贊的是周仁老婆的大智慧與勇敢犧牲精神,這出戲的詞對我而言是最熟的,而且確實寫得好
三娘教子—— 春江花月夜,全本有可能叫《春江花月夜》,講得是老媽含辛茹苦培養兒子長大成人的過程,經典句子是娘為兒如何如何……
十五貫——因為十五貫銅錢而被陷害後又得伸張正義的過程,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有出《 滾水烙碗記》片斷,我的小姑姑這出戲是曾經公認為演活了的
竇娥冤——這個沒什麼好說的,張驢兒(魚兒)這倆字我倒現在還沒聽清楚過在戲里邊,但是這個丑角害人不成反害了自己的老母親,十足是個禽獸
三對面——全本《 鍘美案》,這個也太熟了,陳世美人人知道,三對面就是指包公、公主、秦香蓮三人對質的時候,唱段相當的經典,個人認為從一個側面基本代表了秦腔唱腔的風格
寶蓮燈——劉彥昌哭地眼淚汪汪,懷抱著襁兒小沉香……,就記住了這倆句,情節當然大家都知道
拾黃金——全本好象叫《 八棉衣》,也是一個被陷害的故事,精彩的不在於戲本身的情節,而是其中的一個乞丐,一個人唱了一台戲,生旦凈丑無所不能,最經典的莫過於一段快板:
鼓打一更一點半,凍得我鼻涕流成了長絲線,鼓打二更二點半,凍得我叭拉拉叭拉拉渾身只打顫……
三滴血——好象是滴血驗親啥的呢,具體情節已記不得了
花亭相會——這是講一段愛情故事的悲歡離合的吧。。前面走地是高文舉,後邊緊跟著張梅英,好象是這倆人
轅門斬子——斬的是誰呢,當然是楊文廣,那個獨苗在面對軍法無情的時候
葫蘆峪——這個好象是講諸葛亮的吧,跟諸葛亮有關的還有
斬馬稷——反正是哭唱的,還有一句不知道從哪聽來的, 後殿里趕來了諸葛孔明,後邊的再沒聽懂過
斬秦英——秦英是誰?
火焰駒——朱崇德放飯,好象就是全本和摺子的對應,英雄遭遇陷害,後遇奇人奇馬千里飛奔至邊關報信,大將軍以權解救。當時只見那個馬蹄啊,火星刷刷的……
金沙灘——這個好象沒啥特別印象,只是記住的是戲台上的所有人的臉變化的很快,其中潘仁美黑中帶白一抹灰,確實一臉奸相
趙氏孤兒——狸貓換太子,這出戲也算是相當經典的了,講忠義的,本身唱段沒記住特別有名的
棒打薄情郎——這個看標題就知道了,原先一秀才特落魄,幸得一家人搭救並將女兒許配之,苟富貴,便相忘,被一頓痛打過了個癮
卷席桶——我一直以為是黃梅戲,好象秦腔也唱過,當時看得是電影版的,沒看過真人表演,相當的滑稽幽默的一部戲,情節沒啥也說的
大燈殿——王寶釧的故事,後人以為王寶釧守寒窖終於是等來了幸福,但大多數人的想法是那個希望其實是很渺茫的,在孤獨凄涼中死去是最難以接受卻最合理的解釋
生死牌——這個只記得名字,倒底講了啥不記得了
三堂會審——同上
破澠池——好象是說的是將相和吧,其它沒印象,戲中的嗩吶倒是相當地輝煌(印象中就是這部戲)
下河東——斬黃袍,看看另外一個叫法就知道了,黃袍加身就當皇帝的,歷史上只有這么特殊的一個
殺狗勸妻——
打柴勸弟——這兩部好象是寓言,內容不記得了
啞女告狀——不記得了
香山寺還原——只聽過名,沒看過
串龍珠——同上
劉全上墳——這個好象是唐太宗給他要壽命的那段故事
長板坡——趙雲老大哥,帥,酷,勇,神,這出戲小時候看得時候我只記住了一個字「斬」,原來斬就是殺的意思
白逼宮/赤逼宮——這個只聽過名,我一直以為是白鼻公/紅鼻公,有點象紅鼻子弟弟,藍鼻子哥哥呢,後來才知道鬧了個笑話
還有一些只記得怎麼哼,但是我不會唱秦腔,也叫不出來名字了,小時候經常看的牛皮燈影,也是以秦腔做背景音樂的,也許有一天會總結一下,牛皮燈影、秦腔這些,是記憶里永恆的經典。
秦腔是西北人的影子,秦腔中的男人,嗓音粗放,近乎吼,秦腔中的女人,聲音高亢嘹亮,和信天游、花兒一樣,似乎只有在那寬廣無垠但又乾涸貧瘠的黃土高原上,這種方式才最適合情感的喧泄。
『貳』 什麼叫牧羊卷
秦腔傳統劇目《牧羊卷》源於《牧羊寶卷》,講述了黃龍造反的故事。朱春登代叔從軍,其嬸母與內侄宋成一同送行。宋成垂涎朱妻趙錦棠,試圖暗中加害朱春登未果,返回家中謊報春登戰死,企圖霸佔朱家財產。嬸母逼迫趙錦棠改嫁宋成,趙不從,嬸母遂將朱妻與母親趕至山中牧羊。
朱春登立功封侯歸鄉,欲殺宋成以報一箭之仇。但輕信嬸母的謊言,以為妻子與母親已逝,便前往墳地哭祭,並連續七日舍飯。恰逢妻子與母親行乞至墳地,朱母在舍飯中不慎摔碎了碗,朱春登喚趙氏進棚詢問,最終夫妻母子得以相認,實現團圓。
《牧羊卷》為須生、青衣唱做工並重戲。其中,《放飯》一折戲常單獨演出,由耿善民、高符中、董化清、趙正俗、喬新賢、李夕嵐等演員擅長演繹。喬新賢飾演朱春登,擅長主苦音亂彈,並運用帽翅打口條及甩孝條等特技,享有盛名。耿善民、高符中在1937年隨易俗社赴北平演出,亦獲得贊譽。
西府秦腔與同州梆子也有此劇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整部戲一般不再演出,僅演《放飯》一折。現存有民國三十年西安德華書局木刻《朱春登放飯》本,民國年間西安同興書局木刻《朱春登放飯》本,1950年西安太華純益成書局木刻《朱春登放飯》本,以及1959年長安書店刊行喬新賢《放飯》折戲演唱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