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方方的小說《風景》為什麼要選擇一位「死者」來擔當敘述者
1987年,方方推出了她的代表作《風景》,這部作品在新現實主義領域具有開拓性的意義。通過選擇一位「死者」作為敘述者,作品產生了獨特且「奇怪」的敘事效果,這種敘事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對自然景觀的真實描繪,使得讀者能夠更加直接地體驗到生存的自然景觀。
死者視角賦予了敘述者一種全知全能的姿態,類似於「上帝視角」。這種敘述方式不僅能夠全面、徹底、一致地講述故事,而且能夠克服傳統敘述中可能存在的主觀性限制。這種大膽的嘗試在中國當代文學中開辟了新的藝術視野,通過死者這一敘述形式,方方成功地豐富了文學表達的可能性。
死者視角的運用,不僅打破了傳統的敘述界限,還為讀者提供了一個更為客觀、全面的視角來觀察和理解故事。這種敘述方式使得作品中的每一個細節都充滿了真實感,讓讀者能夠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角色的心理變化和環境的變化。
通過死者這一特殊的敘述者,方方不僅成功地再現了現實生活的復雜性和多樣性,還揭示了人性的深層次矛盾。這種獨特的敘事技巧不僅為文學創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也為讀者帶來了全新的閱讀體驗。
總之,《風景》中死者視角的運用,無疑是方方文學創作中的一個亮點,它不僅突破了傳統的敘述框架,還為讀者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閱讀視角,使得作品具有了更加深刻的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