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寫出感人的故事如何調動讀者的情緒感動讀者的寫作技巧
許多優秀的作品,包括電影,電視,小說,能夠讓人哭,讓人笑,時而讓人無比緊張,時而又讓人開懷大笑,牽動著讀者內心每一根敏感的神經。
有讀者朋友問唐歌,為什麼自己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寫的文章閱讀量就是上不去,而別人寫出來的一件看似很平常的事情,卻有很多人的點贊和追捧。
這裡面的原因有很多,一個可能的核心要素就在於:你的作品有沒有讓讀者產生代入感,共鳴感,有沒有觸動讀者內心的情感。
情緒是爆文的基礎,只有你的文章點燃了讀者心中的情緒之火,後面才有機會產生更多的轉發和分享,繼而帶來更高的閱讀量。
本期話題,唐歌就和你來聊一聊:如何調動讀者的情緒?怎樣寫出感人的故事?感動讀者的寫作技巧。
一 為什麼你寫的文章沒有人看?
1 寫出來的內容乾巴巴,一馬平川,沒有起伏,沒有任何的情緒,讀者看了開頭就大概知道了結尾,就好像是在吃一塊沒有味道的蛋糕一樣。
2 抒情過度,用力過猛,做作浮誇,讓讀者一看到這些內容,就覺得很假。
3 沒有掌握好表達的技巧,同時也不夠了解目標的讀者群體,不能「對症下葯」,自然就無法根據讀者的痛點,寫出契合讀者內心的文章。
二 如何在文章中調動讀者的情緒?
1 豐富自己的情感
身為一個作者,只有自身有了豐富的情感,才能夠寫出接地氣,富有情感的句子,塑造情緒化的場景,也才能感動讀者。
如果作者本身就是一塊木頭,沒有任何的情感,談何讓文章感動讀者。
這就需要我們多關注一些細節,提升自身的敏感性,發現更多生活中的美好。
2 從身邊真情實感的故事開始
剛開始,當你還沒有掌握一定的表達技巧之前,可以先從自己的故事,身邊朋友的故事,或者日常的所見所聞開始。
只有你自己經歷過的事情,感受過的事情,才更容易寫出真情實感,從而來打動讀者。
3 構思情緒的爆發點,強化表達
寫作之前,首先你要想好你的這篇文章中想要傳達給讀者什麼樣的情緒,然後通過事件,情節,和人物的塑造,運用各種技巧,不斷地強化這種情緒。
你文章中所有的鋪墊,曲折的情節都是為了這個核心的情緒而服務的,因此,寫作之前的構思和謀篇布局就顯得非常關鍵,它能夠讓你有重點地表達。
4 了解讀者的癢點,痛點,興奮點
寫作之前,你必須做好你的目標讀者群體的分析,了解他們大多數人的年齡,職業,文化背景等等各個方面,他們可能會被什麼感動,他們喜歡什麼,討厭什麼,容易被什麼樣的內容所吸引。
只有你了解了你的核心用戶,知道了讀者的軟肋,什麼能夠觸動讀者的內心,寫作的時候,才能夠圍繞他們的需求點,痛點,寫出更容易調動他們情緒的文章。
5 富有代入感的表達
讓讀者代入到你的故事,人物,場景當中去,投入情感。
首先是要讓讀者對主人公有認同感,繼而產生代入感。
這里非常關鍵的就是讓讀者產生共情,移情,讓讀者把自己代入到角色的場景之中,或者說你的描寫之中。
6 塑造共鳴感
寫作時,多從大多數讀者熟悉的事物出發,站在讀者的角度去表達。
可以是從讀者經常會遇到的人物,事件,場景,困惑等等開始,來塑造共鳴感和代入感。
另外,這個場景不一定要是現實存在的,也可以是讀者幻想中的場景。
7 細節出真情實感,小中見大
寫作構思的時候,想一想自己要寫的故事,想想什麼地方最能夠感動你,構思好那些細節,寫的時候,就多花點筆墨來重點描寫。
小中見大,注重細節描寫,代入你想要表達的情感,人物心理描寫,對話流露情感。
8 渲染氣氛,逐步積累情緒爆點。
任何的情緒都不是說一下子就能夠起來的,而是一個一點一滴積累的過程。
在一個情緒爆發之前,需要不斷地讓讀者積累,醞釀到越後面,情緒爆發的力量也會越大。
積累情緒的一個技巧就是先抑後揚。
從小處開始,讓讀者不斷往你的故事中傾瀉感情,不斷投入,到最後產生依賴,無法割捨。持續地積累這些情緒,並通過故事情節不斷地放大。
9 設身處地,換位想像
① 把自己當成故事中的人物
把自己當成你筆下的人物,從他的視角去看待問題,去體驗他的感受。
② 把自己當成讀者
作者同時也要嘗試把自己當成讀者,從而更好地思考自己的作品如何感動讀者。
10 打磨自己的表達技巧
寫作新手的一個常見問題就是:表達手法稚嫩,無法把內心的情緒,想法表達成讓讀者感動的文章。
常見的技巧:
①多用名詞,動詞,塑造畫面感,代替那些不容易想像的抽象形容詞。
②多用比喻,對比等修辭的方法,讓你的文章更有靈性,表達情感。
③把握寫作的風格,用詞,節奏,跟讀者的特點,做好個性化的表達。
④鋪墊
情緒需要一點點地積累,在引爆讀者的情緒之前,我們需要先做好鋪墊。
④對比
通過對比,能夠讓我們加深對事物的理解,讓表達的情感更加的突出。
⑤矛盾沖突
文章中的沖突同樣也必不可少,它是牽動故事情節和讀者內心的有效工具。
11 畫面感表達,留有懸念,讓讀者腦補
寫作的時候,也要注意調動讀者的好奇心,寫文章不要一馬平川,要留有一些懸念,啟發讀者的想像力,塑造沉浸感,讓讀者自己去腦補一些細節。
讀者對你的文章投入的越多,到最後,就越容易被引爆情緒。
12 曲折的情節和人物的塑造
① 定性化的人物形象
以讀者群體中的普遍人物為副本。你的讀者群體是學生,你就把故事的人物設定成學生。
你的讀者群體是職場白領,你就把故事中的人物設置成職場白領。
這樣更容易讓讀者產生認同感,代入感,讓讀者有這篇文章寫出了我的心聲的感覺。
② 為人物設計曲折的情節
寫作之前,你需要為每個人物寫好簡歷,畫好人物的關系圖。
給人物設定一個目標,這個目標要有足夠的理由。強化中故事人物想要實現目標或者說夢想的慾望。
同時,設置好人物所面臨障礙。這個障礙越大,事情完成的難度越大,獲得的成就感和滿足感也會越大,就越能夠調動讀者的情緒。
13 寫作時,同步你想要表達的情緒
寫作時你的情緒要和想要在文章中表達的情緒保持同步,我們會發現有感而發的文章常常就會寫的比較順暢。
寫作的時候,腦海中通過想像,把自己的情感爆發出來,假如連你自己都沒感覺,談什麼來感動讀者呢?
寫之前想清楚你想要表達的情緒,寫作的時候就要圍繞著這個情緒而不斷展開。
那麼寫作時,如何調動自己情緒呢?
① 想像
想像那些讓你感動的場景。
② 看書
看一些感人的同類的文章,研究別人是如何表達的。
③ 通過電影,電視
比如,某一個觸動你內心情感的畫面。
三 寫作時需要注意的什麼?
1 寫作中可能會用到的一些情緒:
比如:激動,快樂,安心,寧靜,安逸,輕松,驚訝,同情,暖心,愛意等等
再比如:緊張,失落,憤怒,害怕,悲傷,厭惡,頹廢,沮喪,仇恨,痛苦,絕望等等。
2 邏輯合理,節奏緊湊
寫作的時候,一定要事先搭建好框架結構,在塑造情緒的時候有節奏地表達。
讀者的感情是一點點積累的,就像你去飯店吃飯,一般都是先來一個開胃的小菜,等你的胃口打開了,後面才會吃的更多。
而不是一上來就是一個硬菜:一個油膩的大肘子,讀者不習慣,也容易一下子就膩歪了。
情節的安排要有節奏感,就像音樂的曲子一樣,有起伏,有舒緩。同時,合情合理,符合讀者的認知。
3 不斷研究學習優秀的作品,總結模仿
思考那些同類的作品觸動你內心的元素到底是什麼?他是如何表達的,怎樣模仿?
看一些經典的電影,感人的小說故事,看看他們是如何觸動你的內心,去體會其中的感覺和情緒。
4 不要過分地抒情
有些人在寫作的時候,會加入很多煽情的元素和表達,認為能夠感動讀者,實際上,太多刻意的表達,讀者讀起來就會感覺特別的做作。
我們在寫作的時候要避免無病呻吟,矯揉造作,多愁善感,這一點同樣需要根據你的讀者群體來做好定位。
總結
寫作中,情緒的來源可能來自於對熟悉場景和事件的表達,對人物和情節的塑造。
對於寫作者來說,要豐富自身的情感,善於抓住生活中感動你的人和事,同時,寫作構思的時候,要想清楚你的這篇文章到底想表達什麼情緒,行文的時候就要圍繞著這個情緒點來不斷展開。
其中非常關鍵的是:故事情節和人物塑造,以及代入感和共鳴感的建立,有畫面感地表達,做好鋪墊和懸念,學會引導讀者思考,讓他們隨著你的敘述來進行腦補,不斷代入到你所描寫的人物或者場景之中。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目標讀者的特點,需求,痛點,換位思考。
其次,寫作的時候,要學會調動自己的情緒,比如通過想像,看電影,看一些感動你的作品,只有你自己做到了有感情地表達,才可能感動到讀者。
最後,掌握一定的寫作表達技巧,在文章中不斷植入情感上的觸點,讓讀者一點一點地投入感情,到最後高潮的時候爆發出來。
㈡ 如何才能寫出爆文
你要寫的文章必須要通俗易懂,不要太過復雜,不是說你想寫什麼就寫什麼,要抓住讀者的興趣,心理。夠幫助讀者加深理解作者所講的內容。故事作為重要觀點引出背景,能夠給讀者以啟發和思考。故事作為作者感情渲染的載體,能夠在情感層面與讀者產生共鳴。
㈢ 快速寫出好故事的方法
我很喜歡看故事,如果要追溯對故事的這種喜歡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那得回到很多很多年前。那個時候,除了上學課本裡面偶爾的故事之外,那種很小一本的連環畫,就是我唯一能看到故事的途徑。
後來,時間再往後推一些的時候,故事會、讀者和意林……到現在還留在我腦海中,是那時候我攝取故事的來源;時間再往後推,能看到故事的途徑開始多了起來,電視、電影、各種書籍,再到現在的網路中各種看書、聽書的App和網站。
我的愛好並不多,除了生活、工作和睡覺必要花去的時間之外,剩下的所有閑暇、所有碎片化的時間,都被我用在了看各種故事和小說上。盡管,很多的內容,我都是看過之後,或許很快就不記得了。
看的故事多了,有時候就忍不住心有些癢癢,想要寫一寫屬於自己心中的故事。看別人寫的故事時,總會有種「寫這樣的故事」不太難的念頭飄過,可當自己真正落筆去寫時,才發現真的是「知易行難」。
喜歡寫卻又寫不好,這就是我面臨的問題。怎麼樣才能把一個故事寫好?
《從零開始做內容》中說道:「講好故事」也是有章可循的,用「4+3 +2 」的故事模板——4步搞定故事、3點完善故事、2招引爆故事,就可以輕松把「寫故事」升華成「寫好故事」了。
首先,來看看4步搞定故事有哪4步:一句話、定沖突、給理由、來組合。一句話的意思,是用一句話講出故事的起因和結果;定沖突是指給故事的主角加上有波瀾的情節,用沖突的反差給讀者帶來沖擊,讓故事有「」靈魂;給理由就是解釋為什麼會發生沖突,讓沖突的情節有合理的邏輯;來組合則是將前面的三個部分,進行恰當的排列組合。這樣,一個好故事完整的框架,就快速構建成功了。
其次,3點完善故事:交代故事背景、補充核心信息、觸發情緒爆點。這三個點的目的,就是在框架中填充內容,讓故事變得豐滿、生動、有活力,而這其中,「觸發情緒爆點」是這三點中最關鍵的一環,把這個環節做好,一定可以寫出讓自己滿意與能打動讀者的故事。
最後,2招引爆故事:打亂順序、場景演繹。「打亂順序」就是運用「插敘」或者「倒敘」的敘事手法,將事件的時間、空間結構打破重組,讓故事更加吸引人。「場影演繹法」則是要將自己代入那個場景里,比如表達情緒時,不直接是「我很高興」「我很難過」,而是通過對一些場景描寫,來表現這些情緒。
有了「4+3 +2 」寫故事的模板,寫故事便像是做填空題一般了,用模板去套內容,再用內容去讓模板活起來,這樣一來,想要寫出一個好故事,是不是就不會覺得是件很難的事了呢?
當然,有再好的方法和技巧,最重要的一步仍然是要做到「學以致用」,把方法和技巧用上,它們才能是好東西,才是有效的。方法加上行動,才是實現目標的最佳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