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詩的故事有哪些
人面桃花:
在唐代有一個名叫崔護的年輕書生到長安城來趕考,剛好是清明節前後,便在大雁塔附近來春遊,走到一個一片桃花掩映的農家遇到一個美麗的農家少女,於是借口口渴要了些茶水,閑聊幾句,崔護便戀戀不舍的離開了。
第二年的清明節,崔護又來了,但是柴門禁閉,桃花依然盛開,有時在柴門上寫了一首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過了幾天,當他再次到這里時遠遠地就聽到茅舍中傳出了陣陣蒼老的哭聲,便趕去農家問問發生什麼事。一位白發蒼蒼的老漢哭的非常傷心的說:「我的女兒前幾天去走親戚,回來見到門上的詩,便一病不起。」
崔護聽後大吃一驚說出了寫詩的原因,並要求見少女一面。當他看到奄奄一息的少女時,便大聲哭喊也許是他的真心感動了蒼天,少女蘇醒過來,後來他們就結為夫妻,傳為千古佳話。
紅葉題詩:
唐僖宗時的一天傍晚,年輕的於佑在城牆下漫步。時值「西風吹渭水,落葉並凳襲滿長安」的深秋,滿地枯萎的落葉,風呼嘯著而去,樹木的枝椏刺在寒冷的空中好像冰上的裂紋。天色越來越黯,他獃獃立了片刻,頗懷莫名的傷感。他在御溝的流水中洗手,御溝中浮著的落葉在清冽的水中緩緩流出,忽然發現一片較大的紅葉上面有墨印,他隨手將葉子從水裡拾起來。使他意外的.是紅葉上題著一首詩:「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墨痕未乾,字跡姍姍清秀。
他看了看身邊高入雲端的宮牆,猜想一定是某個宮女所為。於佑把詩帶回家裡,但此事讓他久久不能釋懷,每天夜裡輾轉反側,眼前全是宮里那個落寞的女子空幻的身影。幾天後,他也在紅葉上題詩兩句,置於御溝上游的流水中:「曾聞葉上題紅怨,葉上題詩寄阿誰?」之後他又悵然地在流水邊徘徊許久才離去。於佑將此事講給幾個同伴聽,大家都笑他。
一晃幾年過去,於佑已把那件事漸漸淡忘了。他科舉不成,幾近落魄不堪,於是在富室韓泳家教書。一天韓泳告訴他,不久,唐僖宗放出後宮侍女三千,讓她們回到民間婚配。有位叫韓翠蘋的女子是韓泳的同姓,正住在韓舍,他願為二人牽線結緣。當時於佑尚未娶親,聽說韓翠蘋姿色美艷,於是答應下來。
於佑婚後與韓翠蘋感情很好,一天,韓翠蘋在於佑的畫笥中看見自己親筆題寫的那片紅葉,問於佑哪裡得來的,於佑便如實告之。韓翠蘋說:「妾在水中也得到一片紅葉,不知是何人所做?」於佑取來一看,墨跡猶存,正是自己當年曾經寫的。倆人皆默然,淚水盈眶,千言萬語不知如何出口,相對感泣良久。因為自紅葉題詩到他們結為夫婦,中間已隔著十年的光陰。
韓翠蘋為此悲歡交集,於是提筆寫下:「一聯佳句題流水,十載幽思滿素懷。今日卻成鸞鳳友,方知紅葉是良媒。」
這也許是最凄苦無奈也最浪漫溫馨的故事了。「紅葉題詩」有許多不同的版本,在朝代、人名、情節上都有些微出入,《本事詩》里記當事人為顧況,《雲溪友議·題紅怨》為盧渥,而宋初孫光憲《北夢瑣言》成了進士李茵,人名雖各不同,但內容大同小異。
滿意記得採納啊
這里有一個宋之問巧遇駱賓王的故事。
初唐詩人駱賓王曾參與起兵反對武則天,但歸於失敗,他只得隱姓埋名,出家當和尚。
這天,杭州靈隱寺來了一個年輕的遊客,此人正是宋之問。晚間,宋之問於寺間長廊漫步,見皓月當空,野山魃魃,便詩興大發,吟出「鷲嶺郁昭嘵,龍宮隱寂寥絕兄」兩句詩來,自覺有些意味,可是下面兩句卻一時接不上來。長廊盡頭,宋之問忽見一老僧打坐。他便上前招呼。老僧抬眼寒喧幾句,道:「老衲倒有兩句—粗坦—」於是,他緩緩吟來:「樓觀滄海日,門聽浙江潮。」宋之問聽了,深感佩服。
宋之問回房細細品味,覺得老和尚的兩句妙不可言,第二天一早就興沖沖地跑去拜見老和尚,可不見人影。正在徘徊悵然之際,一個小和尚經過,宋之問趕忙上去詢問,和尚道:「噢,他就是駱賓王啊。」
② 關於詩的小故事有哪些
1、歐陽詢與長孫無忌
唐代書法家歐陽詢長相不佳,國舅長孫無忌顯得有些矮胖。一天,兩人互相作詩解嘲。長孫諷歐陽詩曰:聳膊成山字,埋肩畏出頭,誰家麟上角,畫此一彌猴。
白話文意思是聳成山字,埋肩不出頭,誰令麟閣上,畫此一獼猴。笑他埋頭縮肩像猴子。
這首詩把歐陽詢的缺點誇大得入木三分。歐陽詢也不示弱,馬上作詩奉還:索頭連背暖,漫襠畏肚寒。只因心渾渾,所以面團團。該詩既形象又刻薄,令長孫哭笑不得。
兩人的諷嘲詩被群臣傳為笑料。傳到唐太宗耳朵里,唐太宗大笑不止。並且幽默地對歐陽詢說:「你這首詩千萬不要讓皇後知道了,她如果曉得了會不高興的!」
因為長孫無忌是長孫皇後的哥哥。李世民深知妻子長孫皇後是賢後,是不會為這些小事生氣的,趁機故意幽她一默。
2、紀曉嵐賀壽聯的故事
大清乾隆朝王翰林為母親做壽,請紀曉嵐即席做個祝壽詞助興。老紀也不推辭,當著滿堂賓客脫口而出:「這個婆娘不是人。」老夫人一聽臉色大變,王翰林十分尷尬。
老紀不慌不忙念出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塵。」頓時全場活躍、交口稱贊,老夫人也轉怒為喜。
老紀接著高聲朗讀第三句:「生個兒子去做賊。」滿場賓客變成啞巴,歡悅變成難堪。老紀喊出第四句:「偷得仙桃獻母親。」大家立刻歡呼起來。
3、張先
北宋著名詞人張先(990—1078,字子野),在80歲時娶了一個18歲的小妾。當時與張先常有詩詞唱和的蘇軾隨著眾多朋友去拜訪他,問老先生得此美眷有何感想。
張先於是隨口念道:「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發。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 白話文意思是我八十歲你十八,你是紅顏我白發。與你顛倒本同一,只隔中間一個花甲。
風趣幽默的蘇東坡則當即和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白話文意思是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回答紅色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4、老宰相娶親
老夫少妻,生活肯定不和諧。有個年邁的七旬的老宰相,續弦娶了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夫人,生活很難讓年少的妻子滿意,這少夫人安耐不住寂寞,暗中與書童勾搭起來。
一個中秋夜,老宰相外出回家,聽屋裡傳出一陣男女調笑之聲。他躲在窗下偷聽起來。「看你像面團兒似德!」「看你像粉團兒樣。」「你那老夫子哩?」「就像一顆枯焦的老乾蔥!」宰相越聽越生氣,忍了又忍,到別屋睡去了。
第二天,宰相擺上月餅,水果,叫來小夫人和書童,要他們吟詩作對。宰相先吟道:「八月十五日正東,忽聽屋內笑甜聲。
面團伴著粉團樂,外頭亮了老乾蔥。」小夫人一聽宰相知道了,並不害怕,索性對了一首:「八月十五月正西,功夫休掉少年妻。
活著雖然在一塊,死了還是別人的。」書童見這事露餡了,心頭不免有些害怕,忙向主人賠罪,也吟了一首詩:「八月十五月正圓,宰相肚裡能撐船。大人不把小人怪,從今以後不再犯。」
白話文意思是八月十五中秋節月亮圓時,宰相氣量大,大人不記小人過,從今以後不再犯這種過錯。
5、陳季常與蘇東坡
宋代文人陳季常有些怕老婆,好友蘇東坡為了嘲笑這位自稱「龍丘居士」的懼內先生,寫了一首有趣的詩:龍丘居士亦可憐,說空談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詩中採用了幽默誇張的手法,把陳季常怕老婆的模樣描寫得淋漓盡致,讓人噴飯。把悍老婆稱為「河東獅子」也是形象的首創。從此後,「河東獅」便成了「惡老婆」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