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蝴蝶花幼兒詩改寫為童話故事作文
這是很久以前的事兒。 一天,一隻小蝴蝶抖動漂亮的翅膀,在春的原野上飛翔。太陽暖暖的,風兒爽爽的,花兒香香的,小蝴蝶樂得起勁舞動著。 咦,從哪兒傳來哭聲?嗚嗚咽咽的,把小蝴蝶的心哭亂了。小蝴蝶很善良,內心和外表一樣美,他要去看看誰在哭,為了什麼事傷心,他朝著哭聲飛去。 他飛進一座山谷里,見那裡有一根直直的、像草不是草,像花不是花的矮枝兒,正耷拉腦袋在哭。他身上只有幾片綠葉,顯得那樣單調,那樣寒傖,那樣孤獨! 小蝴蝶上前關切地問:「喂,不知名的朋友?啥事這樣傷心?」 矮枝兒抬頭望望小蝴蝶,很是感動,因為它在這里哭了很久,還沒有誰跑來過問。他哽咽著說:「我本來屬於花兒,可滿身沒有一朵花。看到迎春花、孛孛丁花、山裡紅……開得那麼美,每天有那麼多蜜蜂、蝴蝶跑去找他們玩,我就難過極了!我不明白:同樣的春天,同樣是花兒,『美麗』怎麼就和我不沾邊呢?」矮枝兒哭著,最後連話也說不出了。 小蝴蝶很同情矮枝兒,因為他知道單調與孤獨是多麼可怕!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和矮枝做個伴兒,哪怕一會兒,只要能給矮枝兒一點點快樂就知足了!於是,他飛到矮枝上,悄聲說:「讓我做一朵『花』,和你做個伴兒。」 這時,一群小蜜蜂飛來了,看到矮枝上的「花兒」高興地喊:「看呀,那是什麼花這樣漂亮?」大家鬧鬧嚷嚷地飛來。繞著矮枝一邊舞一邊「嗡嗡」地唱。矮枝兒從沒這樣開心過。他對小蝴蝶說:「別走了,讓我們永遠在一起吧!」 小蝴蝶搖搖頭說:「媽媽找不見我,好著急了,我明天再來吧!。」 小蝴蝶剛剛離去,矮枝兒又哭了,哭得小蝴蝶心兒酸酸的,一對翅膀軟軟的,他只好又落到矮枝上。 蝴蝶媽媽不見孩子回來,十分著急,拍動翅膀到處找。當她找到小蝴蝶時,已經是五天後的事了,她見小蝴蝶一動不動站在矮枝上,變成了一朵俏麗的花兒,十分難過。然而看到金色的小蜜蜂翩翩而來,她又為孩子驕傲,因為他做為一種美,一種新的生命永遠鐫刻在花枝上。蝴蝶媽媽效仿自己孩子,毅然落到花枝上,也變成了一朵花。 從此,這世界便多了一種花--一種美麗的蝴蝶花。
2. 把詩歌改成一個有趣的小故事:
這個故事也使我從前,在美麗的大山裡有一隻漂亮的花孔雀,它有著一身像綢緞一樣的光亮的羽毛,輕盈的身材下拖著長長的五色尾巴,就像一條鮮艷的花裙子。它自認為是山裡最美麗的動物,整天得意洋洋的在小溪旁走來走去,看著水中艷麗的倒影。有一天,隔壁的大山裡舉辦比美會,花孔雀想:我要是去參加,肯定能得第一名!於是第二天一大早就上了路。可是走了沒幾步緝錠光瓜叱蓋癸睡含精,花孔雀就累了,一個勁的流汗
3. 怎樣把夜書所見這首古詩改編成一個童話小故事
1、故事:
野外林蔭道上,一位小牧童騎在黃牛背上緩緩而來。也不知有什麼開心事兒,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響,整個樹木全給他驚動了。
忽然,歌聲停下來,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緊閉,兩眼凝望著高高的樹梢。「知了,知了,知了……」樹上,一隻蟬兒也在扯開嗓門,自鳴得意地唱呢。原來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也許小牧童想捉知了呢!
2、詩意:
江上的秋風吹過來,梧桐樹沙沙作響,使人感受到了寒意。秋風的聲音,最能觸動在外的人的思鄉之情。夜已深了,還有兒童點著燈,在籬笆邊找並捉蟋蟀。
(3)一百首童詩改編故事怎麼寫擴展閱讀
文學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客居異鄉,靜夜感秋所作,抒發了羈旅之愁和深摯的思鄉之情。草木凋零,百卉衰殘,江上秋風瑟瑟寒,梧葉蕭蕭吹心冷。詩中一個「送」字令人彷彿聽到寒氣砭骨之聲。
此詩以疊字象聲詞置於句首,一開始就喚起讀者聽覺形象的聯想,造成秋氣蕭森的意象,並且用聲音反襯出秋夜的寂靜。接著用一「送」字,靜中顯動,引出「寒聲」。在梧葉搖落的蕭蕭聲中,彷彿含有砭骨的寒氣;以聽覺引起觸覺的通感之法渲染了環境的凄清幽冷。
第二句方點出「秋風」。「月寒江風起」,來自江上的陣陣秋風,觸發了羈旅行客的孤寂情懷。晉人張翰,在洛陽做官,見秋風起,因思故鄉的蒓菜羹和鱸魚膾,就辭官回家了。
此詩作者耳聞秋風之聲,牽動了旅中情思,也悵然欲歸。這兩句用「梧葉」、「寒聲」和「江上秋風」寫出了秋意的清冷,實際上是用以襯托客居心境的凄涼。再以「動」字揭出「客情」,情景湊泊,自然貼切,彌見羈愁之深。
4. 怎麼把古詩《小兒垂釣》改編成一個小故事
原文: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翻譯:
一個頭發亂蓬蓬的小孩學著大人釣魚,側身坐在莓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叢中。聽到有過路的人問路連忙遠遠地招了招手卻不回答,害怕驚動了魚兒,不敢回應過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