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講好中國故事
如何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必須建構與中國故事相聯系的話語體系,實現政治話語、學術話語和大眾話語的有機統一,把握當代中國實際,選取中國典型案例,增強傳播效果。
改革開放以來,當代中國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綜合國力日益增強,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國際影響力持續擴大,這塊古老的東方大地正在創造出一個個精彩而神奇的中國故事。當代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國際社會也迫切需要了解東方巨龍的滄桑巨變。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建構與中國故事相聯系的話語體系。講好中國故事,首先需要建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話語體系。任何一種新的話語體系之所以能夠建構起來,是因為支撐這一話語體系的基本概念和范疇具有與眾不同的嶄新內涵。建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就需要對中國道路、中國理論、中國制度的基本框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概念和范疇的內涵作出准確而規范的科學解讀。這是客觀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前提,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得以成功建構的基本要求。講好故事,需要講清楚故事背後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建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完整地講好中國新故事,也需要先講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前世今生和理論邏輯。唯有如此,才能樹立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面而清晰認識,消除國際社會對中國故事的種種誤讀。
實現政治話語、學術話語和大眾話語的有機統一。構建對外話語體系,講好中國故事,需要實現政治話語、學術話語和大眾話語的充分結合和有機統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話語是對外話語體系的指南針和方向盤,要充分體現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幾代領導集體一以貫之的接力探索,尤其是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像「中國夢」「一帶一路」「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概念,體現了黨和國家的政治話語創新,已經得到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和普遍認同。學術話語側重於從學理層面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行研究,解析相關概念的內涵與外延,為對外話語體系的建構提供堅實的學理支撐。學術研究要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切忌生搬硬造、玩弄概念,對西方的學術成果也要給予批判的吸收和借鑒。大眾話語是廣大民眾的日常用語,蘊含了豐富的民間智慧,是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的集中反映。採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話語元素和表達方式,做到「聽得懂,記得住」,達到「隨風入夜」「潤物無聲」的積極效果。
科學把握當代中國實際。構建對外話語體系,要了解和研究中國具體國情,科學把握當代中國實際。一是要聯系改革開放的實踐經驗,講清楚當代中國發展變化的制度原因。在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和前蘇聯、東歐國家比較研究的基礎上,剖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文化的優勢所在,著力對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經驗進行總結、提煉和加工,將其上升至話語體系。二是要聯系中國歷史,講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探索歷程。三是聯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根基。
選取當代中國的典型案例,加強個案研究。講好中國故事的重點和難點在於,如何讓國外受眾能擺脫西方媒體長期以來的話語霸權和陷阱,聽懂中國人所講述的內容並產生興趣。以往對外傳播中的大而化之的工作總結或一般匯報式的宣傳手段,難免會增加國際社會對中國的困惑與誤解。實際上,國外社會在關注當代中國發展時,其興趣點是以問題意識為導向,從局部的微觀視角切入,逐步進行針對性的總體剖析。講好中國故事也要契合國外社會能夠接受的方式方法,力求小中見大、生動活潑,與國外話語實現有機對接,並藉助新媒體的包裝宣傳等多種形式,將令人信服的具體發展經驗和成果介紹給世界,呈現改革開放偉大歷史進程的真實面貌。
加強對外交流機制,切實加強「走出去」人才隊伍建設。中國綜合國力與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升,為國內外學術交流與文化傳播「走出去」創造了難得的機遇,因而要抓住機遇,主動出擊,提高「走出去」的層次、深度與廣度,在鼓勵國外各界人士到中國實地見證改革開放成果的同時,也要走出去,積極廣泛地參與國際社會關於中國問題的討論。現狀是,具有較高專業素養的專家,外語能力遠遠達不到國際交流的要求;而外語水平較高的人才,對於不同領域的專業知識又知之甚少,因此在國際交流中難免出現國內有價值的觀點無法傳遞給世界、別國有益的研究成果不能被國內消化吸收,甚至出現有理說不清的狀況。這就要求培養大批既通曉中國實際、又了解世界大勢,同時還熟練掌握外語的專業人才隊伍,為其講好中國故事提供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使一系列具有當代中國風范的精髓性思想觀點產生較大的國際影響力,贏得世界各國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文化的認同。
② 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應該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
1、主動講好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故事,充分展示中國共產黨始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主心骨。
要講清楚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在統攬偉大斗爭、偉大事業、偉大夢想中起著決定性作用;講清楚堅持「打鐵必須自身硬」、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
2、主動講好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奮斗圓夢的故事,講好中國共產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故事。
要講清楚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講清楚黨帶領人民過上美好幸福生活的堅定決心和責任擔當,講清楚我們堅持人民當家作主,不斷增進民生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波瀾壯闊的奮斗歷程。
(2)如何向世界講好中國黨的故事擴展閱讀:
要求:
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要把握大勢、區分對象、精準施策。要講得精彩、生動、鮮活,讓國際社會聽得懂、能理解、可借鑒。
要充滿感情地講,以對黨和國家真摯的感情,對習近平總書記的衷心擁戴,針對國際重大關切,策劃好內容,報道出理論的深度、思想的溫度。
要以我為主地講,用中國理論回答中國問題、用中國話語解讀中國道路,結合國外受眾的思維和閱讀習慣,精心構建中國特色對外話語體系。
③ 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你認為如何更好的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讀懂中國
1、就要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把握大勢、區分對象、精準施策,主動宣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主動講好中國故事,既要講好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宏偉事業,也要講好中國人民奮斗圓夢的點滴瞬間,還要講好中國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理念。
2、展形象,就要把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標識提煉出來、展示出來,把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提煉出來、展示出來。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其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不僅是我們中國人思想和精神的內核,對解決人類問題也有重要價值。傳播好中國聲音,既要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也要傳播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
(3)如何向世界講好中國黨的故事擴展閱讀:
用中國理論闡釋中國實踐,用中國實踐升華中國理論,更加鮮明地展現中國思想,更加響亮地提出中國主張。
加強對外話語體系建設,解釋當代中國、闡釋中國思想,促進更多國家和人民認同中國、支持中國;加強對內話語體系建設,解釋基本方略、闡釋基本路線,聚焦新時代、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提高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我們要有開放包容的姿態、互學互鑒的心態、積極進取的狀態,貼近科學技術的發展規律和信息傳播的規律,貼近受眾的思維習慣和語言習慣,實踐上不斷豐富我們的新概念新范疇,不斷完善創新我們的新理念新表述,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展現出新的時代魅力和思想偉力。
④ 從政治文化的角度,分析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從政治的角度講好中國故事需要加強黨的領導,需要政府履行文化職能,社會職能需要公民堅持權利和義務的統一。
從文化生活角度講好,中國故事需要繼承傳統,推陳出新,面向世界博採眾長,推動文化的傳播與交流,增強中國故事的國際影響力。
⑤ 作為社會主義接班人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好聲音
講好中國故事,既是責任擔當,也要遵循規律、改革創新。要積極創新宣傳理念、話語體系、運行機制,拓展傳播渠道、方式方法,提高專業化精準化水平,完善國際傳播工作格局,匯聚更多資源力量,把「我們想講的」變成「受眾想聽的」,把「受眾想聽的」融進「我們想講的」,讓外宣工作更具創造力、感召力、影響力。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好聲音,我們應深入生活,紮根人民。我們的網路作品唯有取材於生活,反映接地氣的生活氣息才可能贏得網民的共鳴與青睞,才能在海量信息中脫穎而出吸引網民目光。
故事主題不必太大,可以講好身邊創業的朋友奮斗圓夢的故事、講好駐村幹部帶領村民脫貧奔小康的故事、講好青少年刻苦學習努力實現夢想的故事、講好家鄉風貌變化的故事……從這些小事情中讓世界更好了解中國。
(5)如何向世界講好中國黨的故事擴展閱讀
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要把握大勢、區分對象、精準施策。要講得精彩、生動、鮮活,讓國際社會聽得懂、能理解、可借鑒。要充滿感情地講,以對黨和國家真摯的感情,對習近平總書記的衷心擁戴,針對國際重大關切,策劃好內容,報道出理論的深度、思想的溫度。
要以我為主地講,用中國理論回答中國問題、用中國話語解讀中國道路,結合國外受眾的思維和閱讀習慣,精心構建中國特色對外話語體系。要豐富多彩地講,綜合運用各種對外傳播載體,尤其要多生產製作移動化、可視化、社交化、多語化的國際傳播產品。
選准時機、選對載體,提高對外傳播的「時度效」水平。要借嘴說話地講,把「自己講」和「別人講」結合起來,加強與國際或地區性知名主流媒體、智庫和出版機構開展合作,注重海外落地和海外影響,提高對外傳播效果。